30万字乡村振兴小说《桑梓情》在开封市图书馆新馆召开新书发布会农村青年

“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如金子那般闪闪发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捍卫我们的理想。”

“回去一个,就是一个希望,回去两个,就是两个希望,回去多了,希望就多了,家乡建设发展也就有了未来。”

“群众都是好的群众,就看我们如何和他们去沟通,沟通到位了,群众跟着你干,沟通出了问题,群众和你对着来干。”

这些话语,摘抄自长篇乡村振兴小说《桑梓情》。12月6日下午14时30分,由开封籍85后作家子墨苒创作的长篇乡村振兴小说《桑梓情》发布会在开封市图书馆新馆10楼报告厅举行,高级记者、河南法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童浩麟、中国日报21世纪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杜琛、西姜寨镇原乡党委书记李恒志、西姜寨乡原乡长、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彬,西姜寨镇党委书记焦纪阳,西姜寨乡镇长孔兵、开封市图书馆副馆长彭聪等领导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高级记者、河南法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童浩麟致辞中讲到:“永乐(子墨苒)的这部小说记录了时代,记录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对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对农村未来的期盼。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她用9年的基层经历,构建了自己的梦想、践行了自己的梦想、开拓了自己的梦想,用文字的力量来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永乐用她扎根乡村八年的经历著作出了这部献礼乡村振兴的小说,不仅对她生命是一份厚重的礼物,而且对于基层年轻乡镇干部和大学生也是一份礼物,这部小说,作为写给农村基层干部和青年的小说,凝聚了她的心血,更是对时代的记录,我为她感到欣慰和高兴,”西姜寨乡原乡党委书记李恒志谈到对这部小说的看法时讲到。

发布会上,《桑梓情》作者子墨苒详细介绍了著作这部小说的根源以及书中的内容和核心目标受众群体,当谈到为何这部小说她目标受众群体定位为“基层干部和青年”时,她告诉记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在农村这八年时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让扎根在祖国基层一线的干部和青年能够从书中解惑、答疑,寻找到内生动力,找到内心最真实的自己!能够让无论是否在农村生活过的或者没有生活过的读者,从书中感受到新时代农村的温度、热度和厚度,看到农村的A、B面!”

“永乐用她的笔记录了时代,青春投入到了农村建设中,这部小说作为她献礼乡村振兴小说的礼物,凝聚了她的心血,也抒写了时代中乡村的变迁,值得青年一看!”西姜寨镇党委书记焦纪阳对这部小说给予了希望和肯定。

发布会最后一个环节,《桑梓情》作者子墨苒向图书馆赠送了小说《桑梓情》,她希望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抢先阅读到这部小说。

活动结束后,到场的嘉宾和读者,纷纷找到作者签名后合影留念,以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

据悉,子墨苒,原名李永乐,中共党员。生于1989年,双鱼座。河南省第十三届青联委员,开封市第十四届青联副主席。创作小说、散文、诗歌1000余篇。先后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开封市优秀巾帼志愿者”“开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扎根农村参与并见证了一座乡村的发展与蝶变,著作了小说《桑梓情》。作者告诉记者,小说全面线上线下上架将在春节前后,届时,新华书店、京东、当当等平台都可以购买到书籍。

THE END
1.永定镇:农家书屋让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妇女儿童之家等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室,投资15万元配置3个书架及适量桌椅,专门设置党建书架,打造了电子阅读墙,形成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资源1+1>2目前,龙头山社区现存图书数量1500册,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生活百科、少儿图书、医学知识等多个领域的图书,内阅人数平均年达1000人,年借阅人次http://www.yr.gov.cn/info/1042/65572.htm
2.省级文明县创建站儿巷镇:发挥农家书屋“小阵地”夯实文明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今年以来,站儿巷镇多措并举,利用农家书屋小阵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 突出农家书屋“充电站”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作用,将农家书屋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YxNjgxMQ==&mid=2650035867&idx=2&sn=ff36620a4c86db48d12bdddb3fa4481e&chksm=875e739fb029fa892e2ab664ee5632c2c902ae4799df93d4e9bb490e2009f8998d1cd738a153&scene=27
3.“1+1+1”:用活“农家书屋”乡村朝阳百姓乡土农家书屋是基层百姓学习的天地、成长的摇篮、梦想的灯塔、乡村振兴的起跑线,广大基层工作者将之用活,将会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插上腾飞的翅膀。 每天开放1小时,让百姓“充电”。白天,大家都各有各的事,“农家书屋”开放的时间,可设定在晚上19:30——20:30。村民忙完活,孩子们忙完功课,正好利用此间闲暇时光,走进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F8PKKB0516B9QM.html
4.基层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登记号 1 姓名 吉红 题名 基层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联系地址 南华县图书馆 邮编 675200 收稿日期 2024-01-03 最后结果 《云南图书馆》2024年第1期 备注 作者:吉红 来源: 上一篇:好书推荐:《万古江河》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http://www.ynlib.cn/Item/83433.aspx
5.基层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推手。推动基层图书馆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是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现实需要,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当前,基层图书馆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专业人才配备不足、服务模式单一等诸多困境。为破除当前困境,需要从基层图书馆自身和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DZHN202420039.htm
6.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农村研究论文当前,人们对电子移动终端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在乡村也很普遍,因此,在建设基层公共图书馆时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当前人们的阅读现状。同时,基层图书馆建设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坚实的文化服务平台,为新时代农民注入文化养料。 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22/161342.html
7.贵州民族大学首届最美图书馆“乡村文化振兴基层行”活动走进毕节“乡村文化振兴基层行”专项行动计划自2022年实施以来,贵州民族大学已连续三年定点深耕毕节市、黔西市、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开展乡村儿童阅读服务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考察。通过深入乡村基层,开展乡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贵州“最美图书馆”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图书馆乡村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4899916394582102703
8.组织振兴二、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 060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基层政权组织 / 068 第四章 让社会协同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一、构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 078 二、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 085 三、多举措促进社会组织发挥协同力量 / 093 显示更多 索书号条码号馆藏地当前所在http://reader.hnlib.com/Book/Detail/515902
9.延长县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陕西时代网为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走实走深“三个年”活动,将“我心向党,全民阅读”品牌阅读延伸,8月1 日,延长县图书馆联合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罗子山镇政府,在罗子山镇石佛村成功举办“我心向党 全民阅读”乡村阅读活动。 https://www.shidaicm.com/wenhuajiaoyu/95991.htm
10.潢川县图书馆:积极推广乡村阅读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粮仓”此次活动也是贯彻落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活动年工作方案》精神,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向基层推送相关图书、期刊和数字资源,积极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发挥图书馆总分馆制作用,把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延伸到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https://m.xyxun.com/section-3-475697-0.html
11.IPP乡村振兴团队:解读“百千万工程”文件多元论坛IPP乡村振兴团队:解读“百千万工程”文件 导读 2023年2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文件),从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保障措施等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dylt/202303/t20230306_472297.htm
12.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支撑,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也有责任完善服务网络、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https://www.chuxiong.cn/content/202407/31/c14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