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不能限制任何阅读者

■过去,图书馆创收的费用包括:读者卡工本费、读者卡年度验证费、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以及文献复印费、文献传递费、文献检索费、光盘刻录费等等。这么多收费项目,读者意见很大,媒体批评不绝于耳。

■中央财政在2007年底,为国家图书馆一次性拨款9300万元,加上此前拨付的8500万元,使得2008年国家图书馆免费服务得以顺利进行。

■所有进入图书馆的人只有一个身份,就是读者。图书馆没有权力、也不应该去区分谁是乞丐、谁是拾荒者、谁是学者、谁是官员。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家保证基本投入之后,它在文献积累、人员培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技能等方面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人物档案

陈力,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话背景

日前,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于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事实上,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成为全国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块“试验田”。之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如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也先后免费向社会开放。

免费开放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青年报:如何评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这在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陈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情,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等。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有西周的盟府、宋朝的崇文院、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这些图书馆,或面向特定官僚阶层、学者群体,或为私人提供服务,并非公共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解放后到1998年,国家图书馆称北京图书馆)第一次真正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是解放后。北京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冯仲云先生,是东北抗联的领导人、著名政治活动家,他提出向工农兵开放。当时,不仅取消了到北京图书馆看书的限制,而且采取很多措施,把服务提供给群众。解放初,北京修建官厅水库,北京图书馆专门派流动图书车,到工地为劳动者提供服务。

尽管北京图书馆已经面向公众开放,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图书馆的服务面还是有限制的。比如,办借书证有严格限制,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的人,才可以办理中文借书证;高级职称或局级以上职务,才能办理外文借书证。可见,当时得到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非常困难。

第二次大变化是,1998年国家图书馆进行改革,取消对读者办证的所有限制,只要提供身份证,都能办理国家图书馆的借书证,同年实现全年365天开馆。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面向所有读者开放。这一举措,使入馆读者人数急剧上升,2002年达到497万多人次,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2003年后,到馆读者人数开始急剧下降。

到馆读者人数的再次回升,开始于2008年。那年,国家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实现了全面公益化。

中国青年报:免费开放3年来,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数量等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力: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与2008年相比,在国家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增长62.5%;文献流通册次增长79.02%;网站点击次数增长408.47%;各类咨询增长78.3%;办理读者证卡增长39.23%;公益性讲座场次增长49.7%。

设立名目创收是无奈选择

陈力:2008年在国家图书馆的发展中是一个分水岭。之前,国家图书馆的收费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因为,即使全馆1400多名员工的工资整年一分钱都不发,国家拨款也应付不了图书馆基本的开馆资金,这迫使图书馆自己创收,每年通过创收获得的资金给1400多员工发工资。

这些创收的费用包括:读者卡工本费(每人20元)、读者卡年度验证费(每年10元)、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还有文献复印费、文献传递费、文献检索费、光盘刻录费等等。这么多收费项目,读者意见很大,媒体批评不绝于耳。

公众认为图书馆作为公益机构,理应提供免费服务。但是,所有服务都意味着投入,如果没有投入,“免费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图书馆界流行一句话,“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非常少,图书馆设立名目创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虽然“以文补文”部分解决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事业单位的运行经费问题,但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得到体现,把负担转嫁给了读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

中国青年报: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国家财政的负担情况怎样?是否能支持国家图书馆运转的全部开销?资金缺口怎样弥补?

陈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中央财政在2007年底,为国家图书馆一次性拨款9300万元,加上此前拨付的8500万元,使得2008年国家图书馆免费服务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国家财政拨款能够基本满足国家图书馆运转的开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财政提供的资金支持,只是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免费,这并不等于所有服务都免费。公共服务分两块,一块是免费的公共服务,还有一块是收取成本费的服务,比如复印,要收成本费,如果不收费,就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滥用。目前,国家图书馆也在考虑通过哪些途径,弥补经费不足,比如对文献进行深度开发。国家投入基本保证后,我们不能坐着吃、等着吃,要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中国青年报: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探索,您对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有什么建议?

此外,国家通过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使基层图书馆初步具备了服务条件,但各地区、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基本服务人员配置等尚存在严重缺口,致使公共服务大打折扣。

几年前,在西部有一个省级图书馆,到了冬天就没法开馆了,因为它没有钱烧暖气。还比如在西部的一些县级图书馆里,每年的经费最多能够解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所以就没有其他服务可言,包括中央财政给它配备的计算机都没法开,因为如果计算机运行起来,每年电费就是一大笔钱。所以,这次国家在财政上做了安排,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图书馆给予经费上更多的支持。

图书馆不能限制任何有阅读需求的人

中国青年报:春节前,一条微博“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红遍网络,这个微博讲的是杭州图书馆的大门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平等、无障碍、免证阅览,浏览者、民工、拾荒者均可进入。很多网友在微博上表示了对馆长褚树青的敬意,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您怎么看这件事?

陈力:我很赞赏杭州图书馆馆长的回答。图书馆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不能因为一部分人不喜欢另一部分人,而限制另一部分人来图书馆。图书馆不能限制任何有阅读需求的人,这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出发点。对公共图书馆来说,所有进入图书馆的人只有一个身份,就是读者。图书馆没有权力、也不应该去区分谁是乞丐、谁是拾荒者、谁是学者、谁是官员。但图书馆也有对读者身份的区分,比如,大学生、研究生或普通市民等等,这是为了了解我们的阅读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在阅览室布局、服务政策调整、文献购买方面,获得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在国家图书馆,我们也看到过一些衣衫不够整齐的读者,有的是生活很困难,但也有很时髦的,比如穿着很暴露的。我想,如果穿得太暴露可能不太合适,到图书馆是希望追求知识,对知识要有敬重。公共资源,需要所有公众去善待。

中国青年报:国家图书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服务,使图书馆的利用率提高,将免费开放落到实处?

陈力:图书馆发展到今天,不单单是借书还书的地方。从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最近10年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必须适应新发展,现代图书馆不能局限于传统服务。现在,国家图书馆的网上读者数量远远超过到馆读者数量,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访问量,这两年就提升了4倍。

事实上,能来国家图书馆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而且大部分到国家图书馆来的读者都是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但国家图书馆不仅仅是北京人的图书馆,而是全国人民和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图书馆,基于此,我们要让全国读者都能享受服务,利用互联网是重要途径,近几年,国家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希望利用国家图书馆的地位,引领全国公共图书馆界提升服务,用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把全国的公众图书馆带动起来,通过资源共享,让更多的读者受惠。要实现公众资源的合理使用,真正让读者免费享受阅览服务、文献流通服务等基本服务。

就全国来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家保证基本投入之后,它在文献积累、人员培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技能等方面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THE END
1.幸福暖城民生答卷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激发暖城文化活力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形成了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群众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大早,市民李女士就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图书馆如今是她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这几年,图书馆的设施持续迭代升级,李女士感觉这里的服务越http://wlj.ordos.gov.cn/xwdt_138767/wlzx_138768/202412/t20241213_3738873.html
2.“水塔”图书馆火了!公共文化空间点亮城市更新“水塔”图书馆火了!公共文化空间点亮城市更新 温州:文艺“景观”点亮城市更新,创新利用公共文化空间成效卓著 近年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真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聚力以文化人、以艺载道,将文艺“景观”建设与城市空间重塑紧密结合,将全民艺术普及与文化共同体构建同步推进,在“创新实现共富共美、高https://www.cqrb.cn/wenlv/shangyou/2024-12-14/2115826_pc.html
3.基层公共图书馆员12篇(全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 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免费提供服务。我国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收费有以下几种原因: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出现了“以文养文”、“集资办馆”等收费形式, 一些馆至今仍在延续;在市场经济条件冲击下, 收费司空见惯, 天经地义;经费紧张;制定创收指标等。岂不知公共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7lyupgr.html
4.公共图书馆(通用8篇)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要树立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公民的文化需求。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务理念不利于公民高效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不强、开放时间不合理、对入馆人员要求过多等,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全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51qip0z.html
5.图书馆2017年,图书馆主办的这份《高职教育研究参考》,聚力学院教学改革,围绕学院建设进行相关资料的摘编整合。这一年,本刊围绕学院新措施,实施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献摘编;围绕工作热点,社会热点及时编辑“教”与“学”、“高职党务工作”专辑或专栏;曾带问题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了解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528.html
6.《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全文公布《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11月28日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 2024年11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Q5MTIyNg==&mid=2652571389&idx=2&sn=eb3e8d1d08d1d6d2ef7e4e03ee53ca92&chksm=800fa78930b0d3df3d4e706cc23d37e1f639470cc7b457dd1737f6e5b139d612032527a28070&scene=27
7.适合地方高校推行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以河北(1)“牛桥”模式:这两所综合性高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传统的导师制,每个导师指导1-2名学生,指导频率为每周一次,平时以讲座、图书馆自行阅读、实验作业等方式予以辅助。虽然本科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只需参加第一学年期末和第三学年期末的2次考试,但考试极为严格,学士学位与这两次考试直接挂钩,必须保证两次都合格方可http://fzghc.sxau.edu.cn/info/10007/85978.htm
8.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服务内容单一方式陈旧现代社会人们得不同的深层次的信息与知识但是作为信息部门之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却一直停留在简单的书刊借阅上而且受藏书楼思想的影响其服务一直囿于传统借还的陈旧方式对文献信息深加工与开发利用浅尝辄止除纸质印刷物外其他先进的文献信息载体形式收存甚少 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信息与知识https://wenku.baidu.com/view/fa8f58d7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d.html
9.让公共图书馆溢满书香味儿毫无疑问,我认为这种“创收”做法,严重背离了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本质属性,侵害了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方面的基本利益。公共图书馆不同于私人图书馆,其场地、图书都属于公共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将原本就有限的场地、空间出租给商业机构进行经营,被商业化侵蚀,意味着公共文化资源遭到了侵占,市民的公共利益受到了损害。同时,由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13749
10.保洁年终总结(精选20篇)针对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公司管理制度和保洁工作相关技能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即使学习,也是只学习重点扼要的东西,没有全面的系统的进行深入学习,只是现学现用。二是工作落实意识不强,没有深入到员工中去进行调查研究,照成工作没有深入现场,对情况了解的不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291820.html
11.全民阅读知识导航第四篇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在线免费阅读此后,19世纪欧洲公共图书馆开始在数量上有了空前的发展蒋永福.图书馆学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38.。爱德华兹设想的这种免费的机构使社会能够真正摆脱知识被少数人和少数阶层垄断的局面,为最需要知识的社会底层的人士提供了阅读求知的场所。在免费的公共图书馆中,没有教派、性别、贫富的区别,公共图书馆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25643527218531390
12.英国发布公共图书馆创收报告科研之友<正>2014年6月,英国Locality组织联合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nucil England)发布《英国公共图书馆创收报告》,报告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图书馆经费紧张的困难,同时也能够促使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影响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趋势,实现图书馆在法定业务范畴之外更加多样化的发展,从而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https://www.scholarmate.com/S/6bbaBS
13.欢迎访问《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网站!刘翠兰.公共图书馆要搞经营创收[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20(2):0 公共图书馆要搞经营创收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Engage in Library Management to Obtain Good Results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Public libraries—Reader services, Paid services—Approaches 基金项目: 刘翠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书https://www.jlis.cn/jtls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40235
14.图书馆系统市场报告(2021):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中推进图书馆技术SOLUS已成为图书馆移动技术的领先提供商,为SirsiDynix、Innovative等提供定制应用程序以及构建品牌应用程序。 OCLC于2020年7月宣布收购Capira Technologies,巩固了其在公共图书馆技术领域的地位。Capira为OCLC提供重要的移动应用功能。在疫情期间,其街边取书的工作流程特别有用。 Axiell通过收购Musoft继续扩大业务范围,该公司http://www.librarytechnology.org/document/26601
15.图书馆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馆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学习。今年,我馆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有:《衡阳记公共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专题培训班》、《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组织及检索、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目》职称培训、《湖南省20xx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培训班》,《学科资源库建设》培训,全年参加培训有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24719.html
16.“建一座图书馆,原来这么难啊”他们说,以前给政府配货不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大家都知道“馆配”就是这样做的,书商提供什么书目图书馆就买什么书,这样比较快。我要的书进价太高,让他们没有利润。而且他们没有精力按照我的要求去修改书目,太费时间。我问他们:“平时读书吗?”“不读,我们是业务员,主要跑业务,哪有时间读书啊?”https://i.ifeng.com/c/8VfE2qkQOo6
17.在学校图书馆借了15本书,后来还了,但是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本人真的很崩溃啊,呜呜呜,昨年距离期末的时候借了15本书,隔了一周左右吧,就全部抱去还了,当时当时还书的人比较多,但是我的那15本书的确是抱到工作人员到电脑那儿去还了的,看着他消磁的,这个学期想去借书,才被告知有15本书没有还,我说我还了的,是你们工作人员没有消磁成功,他说如果还了那肯定在图书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4407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