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新加坡所有人的“占座文化”,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里得到全面整治了?!
一些在NUS读书的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用心花怒放来形容都毫不为过,看来是“苦占座者久矣”。
也不知道,这个措施会不会被新加坡高校借鉴。毕竟,每逢考试期间,这些高校的学习空间里,就经常到处都是正在加紧学习的人。
甚至在新加坡社会的每个角落,“占座文化”也总是引起争议,让人又爱又恨的。
示意图,图源:U-Insight
国大学生占座过夜惹争议
校方下重手:东西全部收走!
座位不接受预约!(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从早上8点半开始巡逻并清理留在这里“过夜”的个人物品。如造成任何损失,图书馆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看起来,国大CLB图书馆或许也是被不断的投诉给弄烦了。毕竟,在国大里面,随处可见的都是拿着各种东西占着不走的人:
图源:SingaporeUncensored
各类占座技巧,让这届网友叹为观止自叹弗如。比如下面这位直接将电脑显示器搬来的......
图源:小红书网友@Tsingming
要是自己在里面学习就罢了,可是很多人只是为了自己想学习的时候有个地方而已。
至于不想学习的时候嘛,他们就几个小时都不会出现,让不少有需求的学生干瞪着眼。
前不久,还有一名NUS学生在TikTok拍摄了这么一个视频,在新加坡网络上引发热议。
图源:见水印
影片中可以清晰看到,有一些学生长期将自己的物品留在座位上,霸占座位,导致其他学生没有位置入座。
这些物品包括铅笔盒、零食、水瓶、马克杯和夹克等小物件,以及笔记本电脑和iPad等贵重物品,完全不怕遗失。(新加坡真的挺安全的...)
这名学生称,有些物品已经放在那里一个多星期了,有时还会越积越多。
“昨天我去那里学习时,发现有人甚至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都没有出现过!”视频拍摄者满是怨气,认为这些学生的做法对于真正想要学习的学生来说相当不公平。
也有网友对院方对此无动于衷表示相当诧异。他们认为,图书馆早就应该引导占座学生不要将公共资源变成私人资源。
“(国大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没有对(在图书馆内自习时的)礼仪有任何强制要求吗?”
不过,现在出手也算是为时未晚吧。当然,国大也说了,图书管理员在收走桌上的个人物品后,并不会把他们全部扔掉,而是会集中摆放在图书馆的一处让人认领。
另外,在收走这些个人物品时,图书管理员还会在桌上摆放一张纸条提醒物主,并告知去哪找自己的东西。
图源:小红书网友@Limerence.(上图)及@白无及(下图)
在国大出手整治这种行为后,有人表示自己在早上11点的时候终于能在图书馆里找到一处学习的角落了。(泪目)
国大CLB图书馆馆长对本地媒体表示,这次的清查每个小时都会有一次,并提出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提供的学习设施是整个国大社区的共享空间,我们强烈鼓励每个人保持应有的图书馆礼仪,以便所有人都能公平公正地使用所有服务。”
图源:NUS
说起来,占座可不单单只是国大学生的专属。
在新加坡,占座及其英文“Chope”,本身就是很多新加坡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是一种“很新加坡”的文化。
只是,这种文化并不会让新加坡人感到骄傲......
图源:TheIndependentSingapore
新加坡万物皆可占座
争吵、打架都是因为它?
NUS学生在大学里占座,一方面有可能是从父辈母辈中学到的,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了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
图源:TNP
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看起来好像是在施展某种法术完成某种仪式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有时候,占座用的纸巾并不会摆在桌子上,而是放在更难注意到的座椅。
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几个“空座位”,兴致冲冲地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早已“名花有主”,让人相当扫兴:
在新加坡,可以用来占座的东西实在太多,有时候它可以是一把雨伞:
有时候,它又可以是一个工牌:
图源:mothership
刚买的没喝完的矿泉水也别急着扔,排队买饭的时候有大用处:
旧报纸不用收起来卖给加龙古尼(收旧货的,也会收报纸),用来占座正好。没有报纸和纸巾的话,用笔记本也是可以的。
现代人手机是每天都不会忘记带的,因此,拔下手机壳占个座儿那也是极好的~
图源:Coconuts
最顺手的当然还是书包,至少占用面积大,别人站老远一看就能发现,也不用白忙活一通。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几乎手头上一切顺手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占座。
“占座文化”甚至不只是只存在于买饭期间,哪天停车位紧张不好等,人肉占位也是轻松写意的嘞~
新加坡的这种占座文化,真心突出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文化也往往会让刚来这里生活没多久的人,特别是外国游客惊诧不已。
几年前,一名来新加坡没多久的德国交换生,就曾在国大匿名倾诉平台NUSWhisper吐槽了这种文化。
当然,即使是新加坡本地人,有时候也对这种行为相当不满,甚至还会发生口角冲突。
几年前,BedokNorthFoodCentre内两位老年人之间发生了肢体冲突。根据上传到脸书群组ComplaintSingapore的一段视频显示,这起争执的起源,就是一位老安娣将她的包和物品放在一张桌子上占位。
而另一名男子(身穿白衬衫者)则对此非常生气,他站在桌子上质问这群人未经他同意就坐在他的座位上,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类似的事情在新加坡社会中不断上演,2021年在新加坡的另一小贩中心里,又有一名女子就自己的“保留座位”和另一名端着食物的男子爆发争吵。
据现场目击者表示,女子声称用一把可折叠的小雨伞占座了,因此座位属于自己。但事实上,小贩中心明明是公共空间,并没有所谓“保留座位”的说法......
当然,新加坡当局也不是对这种现象完全无动于衷。早在2017年,新加坡环境局就颁布新规,宣布在淡滨尼中心(TampinesHub)和中巴鲁市场(TiongBahruMarket)的食阁“不让占座,食客们必须“共享餐桌”。
食阁内用贴纸墙展示了新规定
只是,这项规定似乎并没有推行到整个新加坡,而“占座文化”依旧相当深入人心。
因此,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每天依然得面对一张又一张的纸巾倍感无奈,只好“望纸巾兴叹”......
新加坡真的很“奇葩”么?
这些现象是最真实的新加坡
有人来到新加坡后觉得各种不适应,有些东西无法理解,因而觉得新加坡“很奇葩”。
也有一些人慢慢融入了这个社会,开始发现新加坡的一个又一个闪光点。
的确,新加坡有这样一些事,充满了新加坡特有的风格,在你刚来这里的时候,可能曾让你惊讶烦恼疑惑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