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建越多的图书馆,真的不适合读书

中国人不去图书馆,不代表他们不爱读书。图/unsplash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有多久没去图书馆了?

上一次为了在图书馆蹭网而办的借书证,丢在哪个角落了?

需要某一本书,你是想着去图书馆找,还是上网打个书名找pdf呢?

印象中,图书馆还是学生读书、老人看报还有家庭阅读的场所。如果不是需要考个什么证,想要找个让自己效率高一点的地方,谁还会去图书馆呀!

但实际上,城市图书馆的数量远比我们需要的多。

以深圳为例,到2018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图书馆(分馆)650家,以2200万的常住人口来计算,深圳平均每3.38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

近五年来,广州和深圳都争着要做“图书馆之城”,前者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每八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后者也开始了筹建第二图书馆。

面对飞速建起的图书馆,去过的人却少之又少。广州市越秀区有118万人居住,但在去年开放的四阅图书馆,每天只有约578人前往。

除此之外,45.14%的人觉得找书、借还书太麻烦,44.4%的人觉得不去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阅读需求。

在地图上搜索图书馆,一下子就弹出附近的十几个定位点。但即使有图书馆就在你的步行距离内,网友们还是像猫面对铲屎官一样冷漠。

新图书馆盖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还是提不起要去的欲望?

深圳高温来袭,读者在图书馆撑伞遮阳。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体验,实在太差了

用户体验不佳,是我们对图书馆避而远之的关键原因。

图书质量不敢恭维,查书找书的麻烦也可能把人劝退。不仅如此,有些特藏资料还不开放给公众阅览。

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数量都很震撼,但是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也不能全怪图书馆,看看国内目前的出版市场吧,畅销书榜上,长期占据高位的都是教你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鸡汤”学、成功学宝典,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小说。

选书是一个很专业的活,而很多图书馆的馆员往往由中老年人充当,缺乏必备的人文学科训练,更别提更专业一点的图书馆学了。于是,国内图书馆的选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有知乎用户提到,县级图书馆选书是按照畅销书榜来弄的,所以名字像“夜宫天”“君临天下”和“王牌宠妃”这样的网络小说排满书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想找本社科类、经济类的专业图书,看见这样的书架,大概也就知难而退了吧。

目前部分城市的图书馆已开放了读者荐书:在书店里选到喜欢的书,办手续选为馆藏,就可以让图书馆来买单。盐城市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上海金山区图书馆等都举办过类似的读者选书活动。

但这些征集活动多是一次性采购,并不作为图书日常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且仅仅限于一二线城市,小城市的图书馆还是非常缺乏人力物力去做这样的人文服务。

2018年8月14日,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很堪忧。在三四线城市里,图书馆里的书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读者借阅。

按2017年统计数据,江苏昆山有86万人,但在大众点评上只能搜到20个公共图书馆,其中的不少分馆,如九方城自助分馆只有6000余册图书。

而在对岸的日本,即使是町村社区图书馆,如长野县小布施町的町立图书馆,藏书量也达到了8万册。

撇开书本身的问题,找书的麻烦也把人拒之门外。查书网页形同虚设,有时候,即使你在网上查到了书,在书架也未必能找得到。

因为按索书号到指定的书架,才会发现书架上乱得像案发现场,书横着竖着乱放,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只能看借书人的运气。

等真正想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时,才发现入馆教育根本没用。图/pixabay

这些都不是最奇葩的,起码读者还能进去找书,图书馆里有些分区你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特藏部和古籍部。

既然不允许外借,那拍照、复印总可以了吧?抱歉,没那么容易,就算给你复印,也要掏空你的钱包。

最近,微博认证为“人文艺术博主”的@弗虑弗为,就在吐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复印费高达8元一页,手抄本62元一页。

更夸张的是,学者林庆彰在编写《民国时期经学丛书》时,想去国图影印林履信著作,影印一本竟然要收人民币45000元。照这么算,影印10本的话,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了。

学者们借阅古籍都如此艰难,叫那些穷苦的文科生怎么做研究呢?古籍属于公版图书,如果怕损坏古籍,为何不出影印本?

图书馆内部研究员可以自由借阅,而外边的学者以及一般公众却轻易不能窥探,这难道不是一种学术垄断吗?

读书的人,未必都去图书馆

所以,就算最爱读书的文化人,也不一定喜欢去图书馆。加上如今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要读书,完全不需要到图书馆。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只有约5本。有4.3亿人转投电子阅读的怀抱,2018年电子书人均阅读量达到了12本。

一年读5本纸质书,一天阅读大概20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本书看完怎么也需要两三个月了。

如果是从图书馆借书的话,岂不是要续借几次?对于日常需要应付繁忙工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网上办理续借的麻烦,一次性购买就可以解决。

一次性买下来,最方便就上各大电商书城,下单就等书送到家门。去年,某电商平台合计售卖图书超过了10亿册,人均一年买7本书。算起来,很多人买的书都没有看完,更加不需要去图书馆了。

同样,如今在实体书店里买一本书也并不贵。以广州联合书店为例,中文文学、翻译作品价格都在40到60元之间,原版的英文书、日文书百元就有交易。

相比之下,外国买书成本要贵得多。同一本计算机领域的书籍,在亚马逊网上,中文版是60块钱,英文原版却要330块钱。除非是专业学术书籍,定价是畅销书的20倍,才山长水远地坐车去图书馆借阅。

电子书更加便宜。虽然还没有成为主流阅读习惯,几百上千元的Kindle阅读器更多是美学、生活质量的追求,但各种线上阅读平台上的付费小说、漫画,人人都买得起。

以广州的90后媒体人老张为例,他表示,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了,自己走进图书馆的次数不超过5次,“因为没必要,去了要么是借绝版书、高价书,要么是情怀发作,去装个X”。

老张说,他就是豆瓣上那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家里堆了数千本书,每周都会购置新书,满100减50,买得不亦乐乎,跟女生逛街扫货似的。此外,手机阅读App、Kindle、专门阅读pdf的平板,老张也应有尽有。

“我家里的书房就是最适合我的图书馆,我的电脑、手机、Kindle也是一个图书馆,我还去什么图书馆?”

去图书馆的人,未必在读书

读书人不再光顾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大多也不在读书。

每天开馆前半小时,准备占座的考研大军就已在门口等候,他们的背包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电脑、复习资料、笔记、习题,还有几乎人手一本的《肖秀荣考研政治》。

除了这些图书馆的常驻人口,还有一批流动人口。他们被新图书馆的宣传吸引,就为了到里面吸收一下文化气息,到此一游。

比如去年开放的天津滨海图书馆,因“滨海之眼”的设计迅速在网上走红。中庭大厅里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书墙,令图书馆一开业就成为了晒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白色书架成为直播从业者、自拍爱好者的文艺背景墙,原本设计成读书座位的阶梯挤满了拍照的人,想看书的读者只能退到阅览室里。

文化景点想要吸引更多市民进入,这一点无可非议,但过分的是,图书馆忘本地没有把读者体验放在一位。

有网友评价称,这个供观赏的书山大厅,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是假书摆设,根本不知道120万藏书量都在哪里,读者座位也仅有1200个。甚至有读者发现,检索系统找书没有具体位置显示,很多书籍也没有分类。

有钱堆砌出这样的恢弘建筑,难道没有钱分类整理一下书籍吗?

广州图书馆。图/wikipedia

注册读者占了广州常住人口一成以上的广州图书馆,建筑外观像一本立起来的书,玻璃幕墙映着进进出出的人影。

内部是商场式的开放设计,来这里自习的、吃饭的、拍照的、蹭空调歇脚的,齐聚一堂,儿童区传来的喧闹声可以传到五六楼。看起来,更像一个城市客厅。

对比起来,欧美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外表都很低调,建筑一般风格古朴典雅,给人文化沉淀的庄严感。馆内屋顶的玻璃窗户,墙边高大的木质书架,配上昏黄温暖的灯光,使得前来拜访的人们,也会进入看书沉思的气氛中。

许多欧美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和报纸杂志的借阅,还可以借阅DVD、上免费阅读课程。图/unsplash

在馆内拍照、奔跑、大声说话都是会被馆员提醒的。这样营造出适合阅读思考的环境,既让来参观的游客不破坏气氛,又能留住读者。

新建一座图书馆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预计明年广州又有9座图书馆要开门迎客。

但是这些图书馆的人流量和借阅量,走势是否也是过山车开局?尝鲜完毕后的市民,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去这些新建的图书馆呢?

参考资料:

[1]广州不需要图书馆之城的虚名,证劵时报网,2014-01-08

[2]广州明年底文博场馆将超100座,广州日报,2019-07-08

[3]“网红图书馆”最要紧的是静下来,韩浩月,南方都市报,2017-11-30

[4]图书馆的“网红之路”,天津网-每日新报,2017-11-12

[5]日本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启示,叶蕊,《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

[6]全球最颠覆的图书馆诞生了,煮饭租房唱K无所不能,殷紫,一条,2019-03-18

[7]广州建图书馆之城2020年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广州日报,2017-08-16

[8]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6-2020),深圳市文体旅游局,2016-08-15

[9]盐城市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网上借购服务,盐城市图书馆,2018-12-04

[10]上海基层探索“图书馆+书店”新读书模式:选书权交给读者,新华网,2017-04-21

[11]广州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读者选书活动,人民网-广东频道,2017-04-20

[12]昆山市图书馆九方城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运行,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03-23

[13]我们应该向英美图书馆学什么,王波,《书香英伦》序[J].图书馆论坛,2016(2):136-141.

[14]經學研究四十年:林慶彰教授學術評論集,張曉生,孫劍秋

[15]我国阅读指数首次发布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66本,新华网,2018-04-18

[16]2019读书报告:人均买书7本,王俊凯出书销量超莫言,广州日报,2019-04-23

THE END
1.夜读丨图书馆的静音维护者过去大半年里,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图书馆。除了周一上午闭馆,这里几乎可以收容我在睡觉之外的所有闲暇,是名副其实的“公共空间”。 我在这里遇到很多人。有个面目潦草的流浪汉,就连炎夏也穿着包浆的长款厚大衣,拎着大包小包,但从不打扰他人,找个座位坐一两个小时就走。一个穿得光怪陆离的男子,日复一日摇着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3538
2.图书馆不文明行为图鉴,请大声SayNO!凉爽、舒适的环境,丰富的书籍,让这里成了大家看书学习、查阅资料、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但是这种“美好”需要每一位读者的共同维护,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公共礼仪规范。今天小编盘点一些图书馆不文明行为,帮助大家get更多的图书馆文明礼仪,共同对图书馆不文明现象说NO,营造更加文明的阅读环境。http://www.xglib.net/pages/3883.html
3.在图书馆里你最接受不了什么行为?不知道是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还是自以为很小声,反正背得很起劲。背书不应该在图书馆这种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可以去到大厅或者楼道的位置。不要在图书馆背书,情不自禁地就会出声。 4、吃东西吧唧嘴型 你说图书馆吃东西也就算了,吧唧吧唧的声音我真的受不了(遇到过一个连喝酸奶都能吧唧吧唧的,我不懂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5713047
4.对图书馆不文明现象说不!对图书馆不文明现象说不! 亲爱的读者们: 大家好!图书馆,是我们共同的知识殿堂,是追求知识、启迪智慧重要场所。但近期,我们注意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也破坏了图书馆的宁静与和谐。因此,我们特发此通告,呼吁大家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文明秩序。https://tsg.peuni.cn/info/1076/9540.htm
5.图书馆十大不文明现象E.图书管理员 *4. 你去图书馆的频率是?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5. 面对图书馆不文明现象,您的态度是 A.感到反感并且当面指出 B.感到反感但没有当面说出 C.与我无关,毫无感觉 *6. 您是否在图书馆有过不文明现象 A.是 B.否 C.从来没去过图书馆 *7. 图书馆不文明现象是否应该处罚?https://www.wjx.cn/jq/49560354.aspx
6.校园不文明现象征文二、上课不调静音。 现在手机普及得很快,在自习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手机铃声最让人讨厌,还有随意接打手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我们学校已经把老师上课接听手机定性为“教学事故”了,足见学校对此类现象的重视。当然,还有比较隐蔽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手机短信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短信的现象也存在,我就收到过。很明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5z3kf8g.html
7.科学网—盘点大学生校园100大不文明现象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3、在图书馆将看过的图书乱放,不还原。甚至把专供阅读的好书私自藏匿到隐蔽处。 14、面对散落在地上的书,举手之劳却无动于衷。 15、撕掉图书的条形码、磁条后,将图书馆的书不通过正常借书手续带出图书馆。 16、在图书馆用自己的物品长期抢占座位,有时候又长期不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290-201763.html
8.校内不文明现象二、在图书馆长期占座;在图书室内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影响他人阅览;故意损坏图书馆内的公共设施,浪费水电。 三、在图书馆内乱扔垃圾、杂物;在图书馆内张贴广告,在墙壁和书桌上乱涂乱画。 违法违纪现象及其它: 一、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校园内张贴非法宣传物、参与非法集会游行;不遵守校园秩序,在校内步行时不走甬https://www.beihua.edu.cn/xgzx/info/1054/2928.htm
9.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精选12篇)(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随意涂写。与自己的课本无异。 2、将馆藏书看完后乱堆乱放,更有甚者私自藏匿,只为便于自己读书。 3、所借之书过期不还更甚者有借无还。 (三)、食堂不文明现象 1、食堂吃饭浪费无度,饭后餐具乱堆乱放。 https://www.ruiwen.com/word/xiaoyuanbuwenmingxianxiangdcbg.html
10.校园文明调查报告12篇3.不文明现象百花齐放。考试在作弊,点名能代替;上课玩手机,作业还抄袭。总之,教室不文明现象鱼目混杂,无奇不有。 (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随意涂写。与自己的课本无异。 2、将馆藏书看完后乱堆乱放,更有甚者私自藏匿,只为便于自己读书。 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267914.html
11.不文明现象,uncivilizedphenomena,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阐述了图书馆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及其影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的成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 更多例句>> 2) untypical Wenckebach's phenomenon 不典型文氏现象 3) Dawn phenomenon 黎明现象 1. “dawn phenomenon”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hyperglycemia or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http://www.dictall.com/indu61/06/6106715E043.htm
12.西安科技大学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评选问卷历史项目免费模板用完洗手间不冲洗 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 ”顺手牵羊贪小便宜“ 打架斗殴 您经常见到的教室不文明现象有?(多选 三项) 在课桌上乱刻划,墙壁上乱涂鸦 上课期间睡觉、玩手机、看小说 穿拖鞋、背心出入教室 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 不尊重师道、无视课堂纪律 图书馆不文明现象(多选 两项) 在图书馆https://www.wenjuan.com/m/j/zUbeuq/
13.校园内种不文明现象整改措施(共8篇)(33页)校园内种不文明现象 整改措施(共8篇).doc,校园内种不文明现象 整改措施(共8篇) 第1篇:高校校内内不文明现象 “高校校内内不文明现象”的调查报告 自动化 912110200205 方超 当代中国,高校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养的群体,高校校内是广阔有志青年幻想的地方。校内应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17/8031023034003135.shtm
14.福鼎不文明现象:垃圾乱堆福鼎不文明现象 垃圾乱堆 ↓↓↓ 福鼎市图书馆隔壁农行宿舍(中山中路201号)门口,垃圾这样堆着,似乎不是很合适。 讲真 我大福鼎已经在光速发展了 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对于这座我们共同热爱的城市来说 “建赖马”绝不是贬义词 它是一种气质 围观生活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28A04DF900
15.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优秀5篇a、会b、不会c、看情况 2、在图书馆,你捡到了一个价值不菲的钱包,你会() a、占为己有b、在见到钱包的位置耐心等待回来寻找的失主 c、有人认领,什么都不问就给他d、仔细询问,确认失主后再归还 3、在校园里闲逛,你突然发现一种自己非常喜欢的花,你会去摘吗? http://m.yueduku.com/fanwen/diaochabaogao/672/672619.html
16.24小时图书馆岂能因不文明而缩水位于广州图书馆大门旁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近期出了一些状况,因为有读者在这里过夜,引起一些不卫生不文明的现象,馆方业务不得不缩水,在半夜锁门停止服务,令一些来借还书的夜猫子读者吃了闭门羹。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半夜停止服务,变得名不符实,也就等于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打了折扣。图书馆本来具有公益属性,不能因为少数读https://www.fjrd.gov.cn/ct/48-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