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Edge浏览器。
资料性是年鉴的最基本属性,它决定和影响年鉴的思想性、科学性、综合性、地方性等其他性质。年鉴的资料是在一定思想、观点统率下的资料,能够反映所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面貌。
年鉴的价值、年鉴的实用性,在于它能提供真实、准确、翔实的年度性资料。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年鉴编写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年鉴编写的先决条件。收集的资料越全面,年鉴反映的信息就越丰富,读者的使用面就越宽广;收集的资料越新颖,年鉴记载的亮点就越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越浓厚;收集的资料越准确,年鉴的权威性就越高,读者的肯定程度就越增加。
一、年鉴资料的几种类型
地方专业年鉴的资料,按照编写者加工程度的深浅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是年鉴编写前收集的主要对象,三次文献是编写者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加工提炼而成的产物。
(一)一次文献
(二)二次文献
(三)三次文献
二、年鉴资料的内容体现
资料,是用作参考或依据的材料,如参考资料、统计资料等。年鉴条目的资料性,主要体现在事实资料和数据资料两个方面。
(一)事实资料
事实,即人们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能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年鉴条目,无论是消息主题条目,情况主题条目,还是知识主题条目、资料主题条目,都包含大量事实资料。如概况类条目,年年设立,逐年更新资料,综合反映部门、行业、地区的基本情况,可勾画出相应领域发展变化的轨迹。这些资料是年鉴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又如单一性记事条目,体现事物年度发生是新事、要事、大事和特事。这些资料因事物的偶然性而具有新鲜感,反映年度特色,具有很大的实用参考价值和存史价值。
(二)数据资料
三、年鉴资料的搜集渠道
要使用年鉴的编写得心应手,就需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现在许多专业年鉴编纂实行的是“党委领导、行业主管部门主持、有关业务单位承编、其他单位配合的体制,资料收集的主体一般是年鉴编辑和机关各处室、各行业部门,各单位承担编写有关篇目内容的撰稿人。年鉴的框架设计方案制订以后,撰稿人接到分配的写作任务,就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拟定题目,着手写作。那么,搜集资料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呢?
首先,是通过行政指令化途径来征集。行政手段是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编纂专业年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个地区、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动用大量的文字材料综合写作人员,因而离不开各级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作为承担撰稿任务的部门,其主要工作集中在资料的收集和初稿的编写环节,应拟订资料收集的清单、资料报送的范式,经部门主管领导的批准,以行政方式印发通知到下属单位,确定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资料收集渠道畅通无阻。行政手段的优点是带有强制性,能够保证及时获取指定的资料,缺点是被动性,难以避免搪塞应付现象的发生。因此行政途径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必须发挥撰稿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
2.从报纸刊物中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地方年鉴可以从当地的报纸刊物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专业年鉴也可以从有关的专业报刊中搜集。报纸的新闻报道也许是零碎的、片段的、不全面的,但它多少可以向年鉴作者提供某些采访的线索,以便进一步核实补充,成为年鉴写作的完整资料。报刊上有些资料甚至可以成为半成品,供作者加工成一篇好的条目。
3.巧借网络收集、补充、核实资料。如今的网络已渗透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上的资料快捷,丰富且广泛。作为年鉴编写者要熟练掌握上网查找资料的技能,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并存,要利用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官网”发布,搜索政府网站、部门网站、专业网站上刊登的有关资料,辨别、摒弃来路不明或可信度低的网站信息。
四、年资料的考订整理
年鉴资料收集后,还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梳理整合、考别订正,确保年鉴资料可信、可用和可读。对年鉴资料的考订整理的六法有以下几种:
(一)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对资料进行由表及里的选择
年鉴内容以有限数量和篇幅反映大千世界,不可能兼收并蓄,“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估量,从中选出重大的、有代表性的选题,做到大事不漏,收录平衡,着重保留有重大社会价值和重点资料价值的题材。对同类资料进行刚减合并,对所收的资料加工提炼,压缩水分。
(二)筛查审核,实事求是,对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
(三)编排汇总,拾遗补缺,对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经过以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资料整理后,就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编写大纲进行编排汇总,以便查找所遗漏的信息资料,并对遗漏的资料进行拾遗补缺的工作,确保年鉴收集资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便于保留和利用。(本文作者谭惠全是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委会顾问、广州年鉴社原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