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图书馆”,为什么让人神往?

在2万多平方米郁郁葱葱的森林里看书,是什么体验?据媒体报道,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有一块面积达20546平方米的绿地,读者可以将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料带到这片风景宜人的森林中阅读。如此,阅读从室内走向室外,实体图书馆被打造成“无边界的图书馆”,为读者带去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其实,这是上图东馆的“悦读森林”,早在去年2月就已对外开放。它不仅是上海首座“森林图书馆”,也是国内首个“悦读森林”。“悦读森林”不仅整体保留了森林的原貌,还引入了环形的穿林栈道,增加了枕木坐凳等休闲设施。读者可以在这一“天然氧吧里”愉快阅读,随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坐享书香和芳草香;阅读累了起身走走逛逛,眼前皆是绿意盎然,快速修复“内耗”。开放一年多来,这里已经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和读书的首选地之一。

“悦读森林”的出现,与上海近些年来持续推进的一项公共政策有关——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早在2021年,上海就开始推进这一工作。2022年,上海制定《关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任务目标。截至今年10月,上海全市已累计开放单位附属绿地125个,其中按照口袋公园标准建设的附属绿地32个。而上图东馆的“悦读森林”,在1999年就种下了第一棵树。

大城市寸土寸金,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既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基于自身现状“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也是城市向着更加开放、共享和多元方向发展的一个见证,以“能开尽开”的力度和诚意向市民开放城市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棵树木、每一朵鲜花,让全体市民共同享受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打造“悦读森林”,还是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不仅民生意味浓厚,也都是深具前瞻性的公共政策。让都市人不用走出城市就能享受家门口的自然风景,让读书不用只限于与自然隔绝的“有屋顶的地方”,让人、自然和知识零距离亲近、交流,也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具象化。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书房若有花园相伴,我将别无所求。”如今,这样的梦想在上海已经实现,也期待“无边界图书馆”在更多城市涌现,更多绿地向市民开放共享。(汪灿)

THE END
1.书香社会蓬勃发展,多地全民读书活动启动,图书馆人气飙升多地启动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人气逐渐上升,推动书香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这项活动旨在倡导阅读文化,提高公众的阅读兴趣和素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https://www.linyoer.com/post/2052.html
2.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于2024 年 10 月 23 日-25 日举办“AI 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暨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 2024 年年会。参会同行给我分享了几张报告PPT(详见延伸阅读部分)。北京大学原副馆长陈凌《AI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思考》提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5/6690723_1141550696.shtml
3.科学网—什么样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图书馆员自己不提,其他人不见得想得到。 扬抄:“好的图书馆就是能让大部分的用户和大部分的员工都感到满意。只有用户满意而没有员工满意的图书馆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员工满意而没有用户满意的图书馆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好的图书馆一定是以人为中心,在用户和员工两方面协同用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达成双满意为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1463801
4.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讨论全文最后一段“只有从此处到彼处,才能认识新奇之物。我频繁停驻,得闻陌生枝条的姓名——原来,是松萝如龙须悬挂,是网脉柳兰在摇动粉紫花束,是象南星擎着媚红的浆果。在全然不同的地貌当中,土壤湿润而沉默,孕育着我想获知的消息。”最后一句说的“孕育着我想获知的消息”指的是什么消息?https://m.douban.com/book/discussion/637745080
5.论图书馆的设计论文(精选14篇)对上述的资源构成, 有人会提出图书馆为什么没有资金资源?资金是图书馆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 但它已转化成其它资源形式而存在, 因而没有列入图书馆资源构成要素当中。 当今,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三大资源正逐步融合, 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 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迅猛, 图书馆资源走向集成化, 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49wq9fo.html
6.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本文简述了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形成及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随着科技、文化进步在经济发展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图书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7.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四 历史性问题就是人生意义问题 1.历史实际往往会被理性出卖自己 2.历史研究的最高目标是追寻人的存在的意义 第二十八章 中心与周边一 中心与周边关系的哲学基础 1.在场不在场的关系和中心周边的关系 2.自我—世界和中心—周边 二“万变不离其宗”剖析 1.没有独立于周边的不变之“宗” 2.独立自在之“宗https://elib.nuist.edu.cn/space/searchDetailLocal/m513b4bf9e19d583a7a80a13749409445
8.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精选11篇)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篇2 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意义 关于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的意义, 较多的文献对此已经进行了论述, 笔者比较赞同潘雪华老师的论述:“第一, 解决或缓解了图书馆的一些具体困难, 诸如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解除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等;第二, 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https://www.mingkanw.com/w/filel4k34p3v.html
9.图书馆安全保卫工作论文高职图书馆作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就是说,图书馆不仅有数以万计仍至百万、千万计的珍贵的文献资源,而且有众多的读者到馆借阅文献资源或学习。营造一个安全、洁净、舒适、温馨的图书馆环境,是高职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保障财物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00213080023_2283416.html
10.文化相关论文(通用9篇)基层图书馆是我国基层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加强基层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构建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体系,对于提高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现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的现状,来探讨存在于基层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应对策略https://mip.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506830.html
11.浅谈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导读:【摘要】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获取文化滋养的重要资源和渠道,加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强调 【摘要】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获取文化滋养的重要资源和渠道,加强图书馆http://www.dbnyb.com/10/qiyeguanlilunwen/2018/1113/30588.html
12.问卷调查报告15篇言其对应,是说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而不管这个义务是权利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有其一,必有其二,无其二,其一便毫无存在意义。言其依存,是说权利以义务的存在为存在条件,义务以权利的存在为存在条件,缺少任何一方,它方便不复存在。就像图书馆内的读者甲与读者乙,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1279767.html
13.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思考论文服务对象越多,影响面越广,它产生的价值也就越高,存在的意义才更大,社会地位才更高。 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对策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前在服务理念、管理体制以及服务的广度、深度方面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应当积极强化服务意识、加快相关立法、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有效措施,拓展高校图书馆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5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