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研课题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工智能科研课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最为典型的工程系统对象,涵盖了机械、电气、信息、通讯、控制、系统等所有现代工程专业的内容,因此机器人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对象,是所有创新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理想载体,可以贯穿工程训练、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是教学实验和研究的最理想的平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测、控充分结合的实验室,集各种传感与执行机构于一体,又是一个测控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对象。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专门服务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和实践的系统平台,是高年级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等专业课程的实践创新基地。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体系研究、目标定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实验室建设定位和配置

实验室自2005年创建,占地面积约150m2。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实验室设备配置包括通用计算机系统、小型组足球机器人、轮式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级套件、示教型教学工业机器人、各种传感器等。软件系统包括Matlab、机器人编程系统、通用编程语言环境、模式识别工具箱等,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教学。随着设备的老化,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即将购进人形机器人、灭火机器人、游历机器人以及自主设计机器人的各类配件。

2实验室创新实验体系

2.1通用创新实验体系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提供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课程: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具体开课情况见表1。

(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系统化基础工程训练: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开发应用能力等;并能够动手组装和调试简单电路;编写控制软件;获得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基础工程训练。

(2)针对中年级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系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全局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并实践自动控制、电子电路、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学科知识与试验学习结合起来。

(3)针对高年级学生:利用该平台,深入研究目前前沿的学科知识,进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机器人自主导航、运动控制、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学、电机拖动、机器人学、自动控制、数字控制、先进控制、智能控制、传感器、传感器信息融合、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工程、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多学科的研究验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2.2智能机器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智能机器人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力学、机器人拓扑学、机械学、电子与微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生物学、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诸多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该课程授课课时为36学时,实验课时为36学时,达到了1:1的比例。

第一阶段,教师以最为典型的能力风暴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为教学对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的编制,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掌握最简系统的组装、编程、调试的方法,能够实现基本系统的各种控制,实现机器人走正方形、机器人边唱边跳等经典控制项目,从而对机构设计、软件编制以及优化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阶段,设计和开发自己的机器人运动机构,完成机器人综合组装、调试工作,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标准传感器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典型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碰撞开关、光电编码器等使用学习,完成机器人跟人走、避障等实验。另外,学生熟练掌握完整智能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应用方法,为拓展其他各种传感器与功能模块的应用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其他各种扩展芯片、传感器、大学生创新模块套件及执行机构,熟练应用不同传感器,设计方案以及试验环境来实现不同功能,例如完成语音控制机器人小车、加工车床等试验。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掌握不同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模式识别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识别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对模式识别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自动识别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基本分类方法的算法设计及其验证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授课课时36学时,实验课时时。

第一类实验是安装并使用模式识别工具箱。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模式识别软件的具体形态、基本设置以及运行流程,了解基本识别方法的工作过程。

第二类实验使用常用分类算法进行实验,例如,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原理和使用、最近邻算法的分析试验。

第三类实验为课程设计,例如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人脸识别。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支持向量机的运行机理、参数选择与快速算法等,了解在实际分类中学习样本库的重要性。

3实验室发展成果

3.1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科研项目的研究对改善学科软硬件条件作用重大。在带动实验室建设上,科研课题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地,购置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构建起坚实的实验条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转化为学科教学、科研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提供物质支撑。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校级项目若干,发表包括SCI、EI检索在内的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从而极大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续的科研动力。

3.2开展学生科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为依托,鼓励学生申报、开展各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进行专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并按照本科生的学习发展阶段,为学生规划科研申报体系,如图1所示。

近四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申请全国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6项,参与学生近30人。申请校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学生近百人。通过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科研,学生极大地发挥了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3.3通过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

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学科竞赛富有挑战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近年来,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先后获得2012年全国大学生仿真比赛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仿真比赛二等奖2项、历年全国Scilab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学生设计的“火星陨石碎片采集概念机器人”“智能图书归还平台”分别获得201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二等奖;学生设计的智能小车获得2012年北京市挑战杯二等奖。

研修班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沈骑教授、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和平教授。专家们分别做了以《学术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分析》、《高校外语青椒科研成功之路》、《外语研究之形而上与形而下》、《跨学科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为题的四场精彩报告。11日晚,刘正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申报项目案例分析》,他采用诊断式分析形式,手把手教给老师们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撰写的方法和技巧。12日下午的科研沙龙将本次研修班推向了,大家就论文和课题撰写及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向专家进行现场请教。专家们风格各异,或娓娓道来,或生动形象,他们的学术精神令人敬佩,让我受益匪浅。

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至少让我在以下三个方面醍醐灌顶,深入思考:

一、自身学习态度的问题。

专家们以自身的经历谈外语教育研究,发现专家为什么是专家,他们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勤”:勤学习,勤钻研。而我却是懒,思想懒惰,行动更懒惰。作为教师,这是致命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给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徐锦芬老师说她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做完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后,比如中午从厨房收拾完后,直接走进书房。而我却是直接躺倒床上,睡得着就睡了,睡不着就玩手机,这就是区别,学习,做学问的态度不端正。做学问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去多读书,广泛的阅读,积累一定的综合知识,再广泛阅读与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边读边悟,读多了,自然而然对领域内某些问题感兴趣,再深入研究,走向学术的道路。所以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明白,只要自身学习态度端正了,搞学术离我们并不遥远,是自然而然的道路。

二、职业危机感及责任感使命感与外语学术研究的关系。

三、论文撰写和科研申报书的方法

关键词:基础力学实验,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结构创新

1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的现状

2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3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吴莹,徐志敏,张凌.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力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力学与实践,2019,41(1):86-90.

[2]黄再兴,胡海岩.国内外大学工科专业力学课程设置情况对比[J].力学与实践,2003,25(1):72-73.

[3]马宏伟,张伟伟.新工科力学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6-12.

[4]金立强,李书卉,李达,等.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7,20(4):143-146.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计算机学科

本文将对这些前期教改实践做一个简要总结。

一、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

信息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生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其中前三个是成立学院时就有的专业,而第四个是学院成立后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专业。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每个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一方面每个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在不同专业重复设置,浪费教学资源。学院成立后我们制定了新的本科生教学计划,打通一年级四个专业方向课程,并在2005年、2007年两次进行了修订。我们提出了重视基础,分阶段、多层次的模块式教学计划,把课程分成三个阶段安排(一年级、二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除学校公共必修课外,把课程分成四个层级:学院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选修课、任选课。

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一年级统一安排数学、物理、计算机和电路方面的基础课(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电磁学、力学、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微电子与电路基础等),使得不同专业的同学在软硬件方面都得到加强。2007年的修订计划,更加体现出北京大学重基础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特色。以学生为本,课程设置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课,分别开设AB两级不同深度要求的课程。打造研究型、综合型(宽口径型)、应用型培养模式,以适应兴趣和特长不同的学生。另一方面,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请学院里资深的专家教授向学生讲解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各学科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各专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等)都亲自给学生授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分为两个大方向,计算机和智能科学的方向以及电子和微电子的方向。到了高年级,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志向安排更具选择性的专业课程。

在学院本科教学框架体系下,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学体系由五大基础(数学物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专业数学基础、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三大系列专业课(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核心技术、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和本科生科研实习组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基础、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和全部的计算机核心技术、应用及新技术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

二、关于计算机学科知识基础的讨论及相应课程的设置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系组成,拥有开设各类课程的硬件环境和师资力量。学院的成立为调整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提供的可能性。在学院的框架下,由知名学者联合为全院新生开设了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课程在硬件、程序设计基础和智能方面都有所加强,而通过和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的联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的数学物理基础组合课程。总体来说,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数学基础(有A(数学分析+高等代数)、B(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两种难度选择)、专业数学(集合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概率统计)、物理基础(有ABC三种难度可供选择)、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算法分析与设计)、硬件基础(微电子与电路基础、基础电路实验、数字逻辑、数字逻辑实习、微机原理、微机原理实习、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体系实习(待建设)、系统软件基础(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习、编译原理、编译实习、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习)、三个方向的系列选修专业课程和科研实习(一年以上)与毕业论文(全院范围评选十佳和优秀论文)。

三、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建设,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本科生科研实习制度,将科研实习与本科生课程训练并列为本科生培养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一、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通过“校长基金”、“若政基金”、“教育部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教师自筹等项目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三年级时,各个研究所实验室制度化招收实习本科生,包括组织报名、考核、录取、基础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前沿介绍、与学生讨论确定选题,之后进入与研究生同样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四年级时,所有没进入实验室实习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实验室完成本科论文。

“在和高年级学生的协作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一种信念,大家为同一个项目互相合作,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鼓励自己,如果我们能保持这种心态,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已毕业的一位03级本科生认为,本科参加院里的科研实习,除了培养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她的团队协作能力。

让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陆续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和硕士生博士生参与真实课题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1)让学生提前感受研究的文化氛围,培养科学素养。(2)通过科研,充分认识数理基础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奠定坚实基础。(3)导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了解,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4)提前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将研究生培养延伸至本科,有助于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有1个教学研究所和11个科研研究所,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多个,每年纵向科研经费6000多万,为本科生就读期间直接参加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近几年在一些研究基金的资助下很多本科生在研究所里受到很好的训练,参与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

五、科研团队建设系列课程,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以科研团队建设系列专业课程的模式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例如,在中国教育网格研究项目支持下,学院自主研发的大学课程在线系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大的大学教育资源之一。“大学课程在线系统”目前拥有4970个大学课程视频,约84000个小时每天超过1000个不同的用户IP地址访问,36所大学加入,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大的教学资源之一。

[关键词]科技情报工作;重要性;特点

科技情报工作就是情报工作人员为了某个科研课题或科研发展方向供应有关科技信息的工作。它需要正确,有针对性,可以为决策者做出决策起到辅助作用。是现在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前期准备工作。面对信息时代情报量大的特征,建议情报工作也完成规范化查询,固定模式,一搜而就,让劳动强度大大缩短,提升信息运用率。

1、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对情报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科技情报被认为是经济建设、科研、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中的重点程序。特别是这些年来信息信息科技馆的出现与计算机网络在情报搜集、加工、保存和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方面展示出的光辉前景,让科技情报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大大的提升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情报工作将变成社会发展推动力之一。信息与信息工作对于经济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变得愈来愈关键。科技知识的创新、传播、转化、运用空前快捷与广泛。要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浪潮中及时正确地查到所需要的信息,不能避免地要对信息实施加工、管理与开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服务的时效性、正确性、效益性已变成当前信息业发展的一个热点。人们对专业的信息机构与信息工作人员的要求会更高,希望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所以,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不是需要不需要科技情报机构的问题,而是科技情报机构怎样迎接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探索更好的管理与开发信息资源的办法和技术,勇敢地迎接信息浪潮的挑战的问题。

2、新时期社会对科技情报信息的需求特点

2.1科技情报信息需求呈现综合化、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以前人们获得科技情报信息大都经过报纸、杂志、各种书籍、文献资料库等,关键是得到知识与工作经验,而目前时代对工作内容的需要更全面、更普遍,这就让人们需要掌握更加全面、多样、普遍的科技知识信息,让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满足,所以,目前科技情报信息的需求一定要综合化与多样化,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现实需求。

2.2科技情报信息需求呈现高效化、时效化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情报信息需求呈现高效化与时效化,现代社会用户对信息的时效性、实用性与可接受性需求更高,不再满足于检索出来的文献线索与很多的原始文献,而是希望获得通过分析加工后的深层次的综合信息,甚至是包含知识内容的增值信息产品。

2.3科技情报信息需求呈现网络化、数字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愈来愈高,致力于从这些电子产品中得到更多、更时效的信息,以满足知识密集型行业与社会职业活动的需求,丰富本身的知识储备与拓宽本身的知识面,让用户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提高用户的工作能力,对市场的改变有个全面的把握,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与意外事件。

3、加强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科技情报工程中的运用

在现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产生,让们在获得信息的更方便,这给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带来了相对大的改变,传统的科技信息机构面对这严峻的光点。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形式出现了相对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网络环境建设予以充分的注重,从而让供需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短,更好的促进现代先进技术在科技情报工作中的运用,保证有效的促进科学情报工作的成功展开。

在现在新时期,让科技情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情报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保证。所以各地科技情报信息机构需要充足的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把和上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对接工作做好,从而让科技资源更好的引进,从而加快推动地方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让科技信息服务功能获得更好的发挥出来,为地方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奠定优良的基础。

科技信息情报机构想要一直保持依靠的位置,则需要充足的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快对陈旧的科技情报信息研究与服务方式的转变,加快促进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与服务知识化,让其可以和时展的步伐保持相同,做到与时俱进。

在现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中,愈来愈庞大的信息数量,信息资源让社会化的步伐加快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得渠道也在持续的拓宽,更加便捷的获得方式。优秀、高效的技术体系已完全替代了传统的资源查找与提示服务活动,经过知识型服务有效的处理了用户的个性化与高端化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对科技情报信息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理念的转变需要其加快,从而全面的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方便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4、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区域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这个世界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差不多影响了全球的全部范围。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物质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在这种融合中差不多任何系统都能经过数字来量化与互联,经过分析,人们能够作出更加智慧的判断与处理。

增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完整构造、内容充实的信息服务平台。①网站建设。建设科技体系门户网站,有关信息,搭建起各机构互相沟通的桥梁;②建设科技计划工程网上申报系统。建设以全程动态交互为特色的在线申报体系,完成科技项目的网上申报与网上审批,提升申报、审批效率,科技计划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③辅助办公系统。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工具,完成办公的自动化与业务流转的网络化,真正做到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人员上班的同时,也是为客户服务的开始。④加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国每年都有很多的科研成果产生,然而,因为种种因素,很多并没有在生产上获得运用,不但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并且挫伤了科研人员的踊跃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就是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为科研机构与企业搭建对接的桥梁,为双方供应全面、客观、正确的信息。

5、结语

总之,科技情报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入,走出传统的管理服务形式,依据各地实际,调整业务构造,开展创新服务。新时期科技情报信息部门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方向,改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探索新时期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办法,促进科技情报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题词】医院数字化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建设;医院发展。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全球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要选择适合图书馆使用的先进性能化,最高新设备,对软件的选择也要通过充分认证。要尽量选择功能齐全,网络功能大,数据格式标准。用户界面友好,操作安全可靠,易于维护,开放性能好,易于管理,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数字图书馆对医院图书情报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因传统的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正面临重大变革,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公认的奋斗目标,对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产生巨大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迅速增加,图书馆的馆藏发生了质的变化,建设一个服务信息化、馆藏多样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的现代化图书馆已成为许多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新的目标要求图书馆不仅要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自动化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求图书馆员具备基于网络开展深层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2.1图书馆的服务策略

2.2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2.3建立用户信息服务档案

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医院图书馆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用户信息档案,特别是知名专家和重点学科带头人的信息档案,并随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科研方向和正在研究的课题,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便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时可为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提供针对用户个性需求的有用信息。

2.4服务人员专业化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读者对信息要求呈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但网络的海量和无序影响了信息的获取,于是图书馆员将充当知识导航的角色,通过收集、加工、整理网上信息,使无序的信息资源有序化,并辅导读者进行自助服务。因此,新型医学图书馆员不仅需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的网络检索能力,信息人员应了解网络技术,熟练网络资源和各种生物医学搜索引擎,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编排和检验方法,快速准确找到临床医师所需的最佳证据。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学术科研能力[3]。?

[1]姚晓霞,朱强.《数字图书馆服务政策指南》解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

[2]程鹏.图书馆学理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5[3]祁秀华.优化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5,(1)[4]李娜.浅谈知识化图书馆[j].中华医学情报杂志,2003,(6)

在我院的教学工作中,各位任课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良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使在北京市突发“非典”疫情时,所有任课教师及时按照学校的要求,调整了教学班级和教学计划,无一人、无一堂课无故缺勤。在教学评分中,除两位教师被评为中以外,全部达到了优和良。其中优秀率为46.2%,居全校各院之首。

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师生间的教学交流座谈。

当大二同学的英语四级模考成绩出来后,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及时与模考成绩较差的几个班级举办了座谈和动员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在大学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对今后成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鼓励同学以班级或以宿舍为单位,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加紧努力,力争在全国四级统考中考出好成绩。

期未考试前后,我院又分别与各专业的同学代表进行了教学工作的座谈,对目前教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同学对任课教师的反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包括“双语教学”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听取了同学的意见。并及时向同学强调了考试纪律。

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要构建一个研究型的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高水平的教学队伍。科研与教学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师层次的上升,才能不断涌现出“教学名师”。

“科研是源、教学是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的不断创新,才可能产生教学上的不断改革、进步的动力。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都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科研大院,我院在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管理上加大对教学的支持

在教学管理上,我院依托于较强的科研力量,对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良好的开展,我院每年都从科研创收中向教学一线提供40万元左右的补贴,分别用于实验室条件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的改善、学生工作及学生活动经费、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公共课考试成绩达到全校前三名的班级及个人的奖励等。这些补助和奖励措施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和同学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我院的专业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院还一直强调教师上岗时,其教学工作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职称晋升时,更是强调是否承担过一线教学任务。这些管理制度和任课教师收入的提高,有效的缓解了几年来我院一直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同时,我院还积极鼓励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投入的科研中来,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开阔知识面,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我院通过各种方式,鼓动和帮助一些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历学位的提升中来。以化工原理教研室为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化工原理教研组将计算机控制与采样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实验设备和装置,每年向国内各高校输出实验装置,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今年,该教研组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横向科研课题,科研到款逾百万元;教研组成员还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其他教师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其他攻关项目等科研工作中。

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上,我院也一直坚持真题真做,使同学能在大学阶段参加一些国家重点的科研项目。

另外,在“非典”期间,我院化工原理教研组的杜俊祺老师,把自己通过科研所产生的杀毒技术贡献出来,为学校捐献了大量的活性氧杀毒剂,用于各个教学场地的消毒,也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教学内容上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知识体系的构筑。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应用,对构筑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十五”规划教材《化工原理》的建设上,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练,在教材内容上融入了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例如膜分离等。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中,作为一门近年来整合较大的课程,不仅融入了人工智能、DCS控制、换热网络综合等内容,而且还将我院施宝昌教授的研究成果“相对费用函数法用于分离序列的综合”列了教材内容中,还将毕立群、朱群雄等人的研究成果提练为工业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学生和国内同行的好评。

THE END
1.《AI素养与技能提升数据库》开通试用体验AI智能体的便捷,通过聊天即可定制专属助手,享受AI带来的个性化服务。 数据库注册方式: 校园局域网范围内: 输入网址或扫描二维码进入首页后,即可观看完整视频。 注册:在IP范围内,注册后自动验证IP完成。 校园局域网范围外: 观看完整视频需要校内使用本人真实信息注册后,再进行登陆访问。(为了保证课程观看权限,请实际http://lib.jlict.edu.cn/info/1041/1671.htm
2.灵台县图书馆“灵动指尖,智启机巧——机器人DIY探索之旅”活动圆满到行走机器人,大家可能会先想到能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那种,或者是有多个车轮的人形机器人。一谈到机器人,大家脑海里立刻想到的都是高大上的。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关键时期。为了打开青少年科学眼界,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体会科学的乐趣,12月14日上午,灵台县图书馆组织开展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8521
3.教育学论文精华15篇综上所述,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开展重要的一环,是学校能够教学任务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都是关系到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展开与进行的关键因素,同时,财务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保证,也要最大效率的追求人尽其才、财尽其用,保证财务的正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6186.html
4.智伴商用服务机器人远程控制智能会走路跟随商称店展厅4S店学校京东JD.COM是国内专业的网上购物商城,为您提供智伴商用服务机器人远程控制智能会走路跟随商场酒店展厅4S店学校医院图书馆银行讲解价格、图片、品牌、评论、等相关信息.http://item.m.jd.com/product/10105901776757.html
5.四川高职图书馆服务机器人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正不断探索创新,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四川高职图书馆引入了服务机器人,为师生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服务,成为校园中一道新风景。 机器人引入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图书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四川高职决定引入图书馆服务机器人。https://www.sctjedu.com/zsjz/1710043677855301.html
6.机器人工程大一职业规划书范文(精选13篇)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我们又将会有新的际遇,请好好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为了让您在规划中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器人工程大一职业规划书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机器人工程大一职业规划书 1 一https://www.ruiwen.com/zhiyeguihua/6683354.html
7.60个公司高层自述:未来10年,中国60个行业大趋势人们对清洁和安全需求倍增,以机器人/自动化取代人,做重复性劳动和危险性劳动的机会。 06音乐行业沈黎晖 摩登天空 创始人 在线音乐平台付费用户增长,多业务的付费形式,直播、会员、消费,整合垂直市场的用户打通、深度运营;现场音乐市场的分母变大;“版权+现场+综艺”组合式创新。 https://www.36kr.com/p/753535012706052.html
8.101种最热门的EdTech工具界面·财经号值得注意的是,Canvas确实是一个面向学校和学校系统的企业级平台,但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他们为我们最大的痛点之一,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Daniel Christian 10.Wonder Workshop,让学习代码变得有趣的机器人 WonderWorkshop成立于2012年,是儿童小学时期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技术的平台。它的第一代机器人Dash和Dot在教育https://m.jiemian.com/article/4838337.html
9.清流县教育局清流县龙津学校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附件采购人: 清流县教育局 代理机构:福建晟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04月第一章 投标邀请 福建晟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组织清流县教育局清流县龙津学校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现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 1、备案编号:G6-QLJYJ-GK-202203-B1277-IDN。 2、招标编号http://zfcg.cz.sm.gov.cn/upload/document/20220402/b3eb26835d044c9c8fcf7db8d6bfe215.html
10.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15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oh100.com/a/202304/6657919.html
11.长沙中部铁路航空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实训室建设:学校各类实训设备设施完善,目前建有波音737等比例航空模拟仓(航空服务专业)1个,复兴号等比例高铁模拟仓(铁道运输管理)1个,高配置计算机房(计算机专业)6个,形体房(航空、高铁专业)5间,机器人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1间,PLC实训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1间,绘画室(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1间,琴房(幼儿http://www.csthxx.com/hangye/752.html
12.自媒体背景(精选十篇)高校是实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发挥教育的主导性,加大实施系统化的媒体素养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建立媒体素养教育多元化评估体系,完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模式。 媒体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同时它也是一个开放性、动态的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un2rhe.html
13.日本最高设计奖GOODDESIGNAWARD2022百件获奖作品精彩出炉38、自动工厂巡检防爆机器人 EX ROVR “ASCENT” 获奖公司/组织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在易燃气体环境中取代人工作业,以保护安全和提高效率的检测机器人EX ROVR。检测数据整合于云端,高机动性和高度可操作性能够在灾害时代替人员赶赴现场。 39、心电图监测仪(便携式可长时间记录心电图监测仪)Single-use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43863.html
14.教育部推荐的152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社会文化机构,进行志愿讲解、文化传播、图书整理、公园导览、维持秩序、图书导读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文素养和加强利用自身文化积淀服务公众的意识。 6.做普法志愿者 自主学习法律常识,了解《宪法》《国家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https://www.jianshu.com/p/5da7ce64e49e
15.防疫防中暑落实“双减”!上海中小学这样迎开学“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课后服务,既解决大部分学生书面作业,做到学习‘周周清’,又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而多元发展需求,让家长放心满意。”卢湾中学校长张怡表示。 卢湾中学校门口,有机器人迎接同学们到来 330兴趣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校个别辅导……9月1日开始,分门别类、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工作将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20210830/421823.html
16.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持人:范诚 二、视障文化专项 1.均等化视角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研究——以视障文化服务为例 中标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主持人:郭亚军 2.均等化视角下视障文化服务现状研究——以学校图书馆(室)服务为例 中标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https://www.cdpf.org.cn/zwgk/ggtz1/ad2ce04cfa4a40ee902f7e9bf4e88f11.htm
17.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学校建有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图书馆藏书23888册;电子教学参考书和期刊114种;电子专业期刊3312余种;今年已在数控、汽修、学前、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专业完成了2万元的图书添置。 学校高度重视图书装备建设,去年专门投入20余万元用于,升级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建设电子阅览室和购置部分图书。学校新校区规划参照http://www.xyzjzx.cn/a/news/notice/4508.html
18.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度质量报告学校采用“先选企业,后建专业”的育人模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通信运营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日语等7个专业,实行学徒制和订单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和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https://www.dlzhzz.com/index.php/Home/Index/gonggao.html?id=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