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色彩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11.07

问题一:粉原因:“粉”的原因主要是白色的运用没有控制好,处处加白。画面干了之后,白色会泛出,画面显得“粉气”。办法:白是重要的一种颜色,它可以提高其他颜色的明度,或降低他们的纯度,通过白色的介入,颜色可以扩大色域。一般而言,画面暗部不加白,但在一些不是很重、很闷,给人以透明感、色彩也较丰富的暗部,就不能一概排斥白色。可以说,白色在水粉画中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种既重要而又危险的颜色,作画时要认真对待。一开始起稿时,如用到白色,通常会加入固有色和环境色与之调和,只有到最后点高光时,才能用一点纯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问题三:脏原因:其一,有相当部分的考生不注意自己颜料盒内颜料是否干净,本来很干净的颜料被弄得面目全非,有的时候自己都认不出颜色,这势必要造成用色上的误差。其二,在调色时,不注意笔中是否带有其他杂色进行调色。特别是塑造水果时,有的考生笔没洗干净,还带有其他的颜色,造成塑造时出现脏的颜色。其三,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用脏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第一层色上揉擦修改画面,以求画面协调,往往颜色干后就会产生脏的感觉。办法:解决“脏”的问题,首先要保护好颜料盒内颜色的干净透明且富有厚度,颜料始终要保持一种“牙膏状”,和盒装的颜料盒内没什么区别,用起颜色来就很舒服。其次要注意用笔的干净性,调错颜色时,要洗干净笔,切不可为了省事偷懒,不洗笔调入其他颜色后再上色。再者还是要熟悉颜料的特性,分析理解颜色,要会调色。

问题四:灰原因:“灰”可以和素描的关系联系起来,没有明暗的区分,色彩中更多地是强度明度、冷暖的对比或区分。有些衬布或静物颜色因明度不高、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颜色,调配的颜料种类太多,复色间相调,或直接用现在市场流行的“八大灰”颜料,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另外,调颜色时,用水过多也会产生灰的感觉。办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水粉颜料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水粉颜色主要由填充剂和色剂组成,调和次数过多或加水过量都会使饱和度降低,画面色彩就显得灰暗。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熟悉颜料的特性,要会调色和用笔,要明白水粉画画时和干透后的变化,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思。

问题五:花原因:“花”亦可以联系素描的概念,对物体的明暗关系缺乏把握能力,往往这类考生的素描基础较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素描关系。色彩画面中,处处找到同样的颜色,一味地抠画局部和细节,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色彩的冷暖及色调倾向。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色调。所谓色调,就是构成色彩的总倾向,也称色彩基调。色彩的称谓很多,明度上可分为亮、灰、暗调子,色相上可分为诸如红、黄、蓝调等等,色性上分为冷、暖、中性灰调。其次要把握好色调,要尊重自然,客观写实,做到主次有别,变化中求统一,同时运用好补色对比与转调。补色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为强烈的对比,既要保住色彩的强烈,又要寻求协调。转调即对比色的双方通过色彩的渐变和偏移,逐步接近对方的色彩。

最后提醒考生在一开始作画时,要用大号笔画出大色稿。拿刷子刷一遍底色,在注重大的暗面、中间面及亮面的色彩关系后,再进行细部刻画,从整体上表现色彩关系。美术生色彩入门之水粉写生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水粉写生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列举几种美术学习色彩入门中常见的问题,并简单的说一下解决方法。1、生:实际上我们写生所遇到的颜色大多需要几种颜色调和,而到处用单色,或主要的色块很单纯就会产生生的感觉。解决方法:反复比较物体间的纯灰关系。

我们要熟悉美术高考色彩考试中的基本要求:

(一)色调明确

一幅好画。必有其表达一定意境的色彩总倾向即色调,才能使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因此,要求:整个画面的几块大的色彩如背景、衬布的安排,陶器、花瓶的摆设要有一个合适的色彩总倾向;倾向不等于单调,色调既要有统一的总倾向又要有微妙的变化;如果考卷要求画冷色调,不要只想到蓝色,也可以利用各种冷灰色和补色的变化,画出和谐美来。(二)图形准确

色依附于形。图形准确,是显现色彩之美的先提条件。考试中要:构图完整,形体比例准确;主体物要放在画面中心略为偏左或偏右位置上;物体与物体的间隔距离要有疏密的变化;各个物体都要大小适宜。(三)画面完整完整,是指整体的谐调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画面大色块要为整体需要而安排;物体之间的投影关系要相互连接;衬托物要起到对主体物的衬托作用,以突出主体物的特色;整个画面要体现整体与局部关系、色彩关系与素描关系、形与神关系的统一。

(四)深入刻画利用色彩关系,对主要物体进行重点深入地刻画,以表现各物体处于特定光线和特定空间中的真实性;利用笔触塑造和刻画物体的结构和体积感;对物体的关键部位,如罐口、瓶口、杯口、盘子边缘、苹果的凹口以及衬布的裙皱等等进行细节刻画,使试卷达到更加完美和精致。

色彩默写考试中的小技巧:

(一)要明白:默考相当于创作,在落笔之前要进行揣摩构思,打好腹稿。打腹稿的过程,是展开创新思维、展现自己艺术灵感的过程。如果考生过去曾画过应考静物的成功之作,也要通过回忆思考,使之在脑海小再现。切忌拿到考卷。不加思索,信手动笔。

(二)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贯彻局部为整体服务。主次分明,防止局部突出,喧宾夺主;如果用水粉画表现,可以先画物体暗部和投影处,要注意到暗不等于黑,防止暗部画成漆黑一团,要画出暗部的透明感;如果用水彩画表现,应力求体现水色交融,清新明快的特点,防止涂涂改改而出现灰、火、脏、乱现象。

试卷评析:这幅作业尽管对青花瓷只作了轻描淡写的描绘。但作者的注意力在于陶瓷的体积。后面的小罐与背景的暖赭色拉开了距离,灰绿衬布的用笔和色彩画得干净利落并有空间感。

试卷评析:这种青花瓷器画起来有些难度,因为很容易被表面的花纹所左右而失去它的体积感。作者出色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表面的花纹实实在在地随着形体转过去了。红衬布表现得很人调,说明作者有较强的色彩组织能力。但画面色彩力度略显单薄。

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刻习惯用色出现的原因,一是有些习画者对某类颜色有特殊的偏爱,有人喜爱紫颜色,在他的习作中,不管该物体是否有紫色总或多或少画上些紫颜色;二是思考问题简单化,不去做细致的分辨,一遇到色相近似的物体,就搬出以前调此类色的经验,以不变应万变。克服习惯用色的不良习惯,一是在写生时尽量选择色相差别大的景物,如上张习作是画暖色调,下一张就换一组较冷的景物去画,从每张差别较大的景物中,避开习惯用色;二是每次写生时要仔细比较物象的色相、纯度差异,画出这种色相之间微妙的差别,就可以免蹈习惯用色之辙。

美术高考,习惯用色有时是下意识的产物。尽管每个画画的人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习惯用色问题,其区别在于,有成就的画家使用某些习惯用色是为了独立性绘画风格的显示,是有意识的,而初学者写生色彩的某些惯用,是非自觉的,是对色彩表现缺乏整体认识的问题。艺术院校美术专业色彩静物写生考试如何得高分:色彩静物写生是目前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它与素描及创作(设计)共同构成三块最为主要的专业的水平测试内容。那么,如何才能获取该科目考试的高分,自然成为每个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

衬布画法

1,普蓝+水

起稿,用小笔勾勒出衬布的基本形。

2,普蓝+水

多加水交待一下大的素描关系。

3,钴蓝+土黄+白

画衬布的暗部,注意形体转折变化。

4,钴蓝+草绿+白

画衬布的亮部,注意前后色彩变化。衬布,水粉衬布的画法

5,群青+熟褐

加强明暗交界线的对比并且勾一下布折的缝隙。

调稍干的颜色提亮布折转折最亮位置,突出体积感。同时注意衬布不同区域的主次。

9.普蓝+熟褐

6,白+钴蓝+群青

大笔铺出桌面及背景,区分桌面与背景之间的色相及明度差异。背景笔触需概括,归纳桌面布折,用硬朗的笔触进兴茉臁

7.群青+紫色+白+熟褐

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看似漫不经心地随意涂抹,其实笔笔都是在自己想法的掌控之下,一切都与自己所要表现的内容比切关联,以影响人们的欣赏按自己的想法产生结果。

说道笔触,一方面和使用的笔有关,另一方面和用笔的方法有关。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大会有条件选择使用很多很多种笔,所以用笔的方法就显得重要了。

用笔的方法则不外乎大块涂抹、笔锋勾画和点画、干笔皴画等形式。而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早绘画过程中会考虑笔头上颜色(或墨)和水(或油)的多少。

一般来说,绘画中的用笔都是先调配好颜色再用笔蘸色摆放到画面上,如有特殊需要,也会有直接蘸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中混合调色的情况。

从绘画过程来说,一般都是先画大块笔触和背景的色彩,然后逐步地刻画细节,最后勾画最重要的局部。

基本练习:

(一)常用笔触的基本练习

1、摆——摆笔是看准色彩的基本要点后迅速调出这块颜色,用扁平的宽面,将颜色摆上去,它具有运笔慢,颜色厚的特点。不应死板的“摆”,应该根据描绘物体的需要去摆,比如顺着物体的造型特点或结构转折运笔。摆的笔触可长可短、可大可小。

2、点——用笔夹上色,每个小点之内保持一定的空隙,多用于表现高光、反光、环境及一些局部细致的部位。“点”还适合通过大小、疏密的变化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3、扫——与摆笔不同,扫的笔触非常有力,笔中水分较少,笔头轻按画面,运笔速度快,有时下面的颜色也会显出来。常用在高光反光等一些表现质感的地方。

4、揉——揉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在纸上“揉”,要先将授粉比较多的颜色画到纸上,再用笔把先后画上的颜色揉合在一起,这样颜色过渡比较真实,不会太死板。第二种是在笔上的“揉”,让笔头同时在不同部位蘸不同的颜色,边画边转动笔头,使之产生丰富多变的笔触效果。

5、擦——既可以用较干的、含水分少的色彩在有底色的画面上轻轻擦涂,表现既厚又蓬松的感觉。也可以力度比较大的擦,甚至来回擦,让颜色在擦动中产生丰富的干湿变化,宜于过渡。

6、刷——用大号笔在画面上刷动,运笔快,适合背景等需要大色块位置的描绘,颜色相对薄一些,已不漏纸的底色为宜。

7、勾——运用线的虚实、粗细、长短等变化衬托色彩的效果。只描绘轮廓的色彩会显得死板,应该让线同所描绘物体的结构产生联系。

8、拓——一般的在我们都在平展的纸上着色,有的时候将纸弄褶皱,在画面上拓画会产生出非常粗糙古朴的感觉。类似于国画中的枯笔。

(二)结合具体形象的用笔方法练习

1、平涂——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把颜色涂得匀呢?第一要把颜色一次调足,第二要稀稠合适,第三要尽量使用大些的笔(涂大面积可使用板刷)有秩序地涂抹,用力要均匀,使笔笔衔接不留痕迹。如将画板侧立保持一定倾斜,使颜料微微流动,则更有利使笔触融合。

3、叠加——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稀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烯颜料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严格说来,颜料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有关、与涂色的厚薄及浓度也有关系。此外有些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即使涂以很浓的其他颜色也很难覆盖,因此,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

4、刮刻——在着色未干时用竹片、画刀等刮去部分颜料,局部露出底色或白纸,刮出的痕可以是点、线、面。多用于表现树的枝干、绳索、岩石、瀑布等。但一般不宜多用。

5、擦洗——用洗净的笔或海绵等擦去已涂好的部分颜色,不仅是为了修改失误,它也可以作为水粉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擦洗出的笔触柔和细腻,宜用于表现花朵、花瓣、人体等,或用以削减某些色彩边缘的生硬对比。

水粉画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色彩(水粉),是美术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主要是考察考生对色彩的认知度、理解力和运用能力(色调、色相、、纯度、明暗、空间……)。水粉静物写生或色彩默写是目前大多数高等美术院校的色彩考试方式。如何在短期内使考生的水粉静物写生或色彩默写水平达到预期效果,或在短期内把绘画水平提升一个质的高度呢?

现在的美术高考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什么美术功底的,有的是为了考入大学而中途改学美术而非喜欢,况且还有很多同学是到了高三才开始改学美术的,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难度。并且存在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导致很多同学都不会画或画不好,以至于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下面就当前美术高考生在考前绘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并配以相应的解决方法。

“平”主要是指“色彩平”和“体积平”,此问题在初学者的画面中经常出现,它们主要是指画面物体包括衬布在内,要么被画得平平的(显得非常的单薄,没有体积),要么就是画成单色画(只有体积,没有色彩),物体之间都贴在一起,没有空间,让人透不过气。主要是指其一物体色彩单一,没有变化或缺少变化,甚至简单的明度变化(单色水粉);其二指是物体塑造没有体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任何物体都是有体积的。作画者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要用立体的观念去观察、分析、塑造和表现物体;没有想到该物体还要受到光的影响(没有光的作用,也就没有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或者想到了,但无法去表现,主要是因为作画者绘画数量少,素描观念意识非常淡薄,从而导致画面“平”。

作画者在观察颜色的时候看到的物体颜色只是大脑对该物体的印象色或固有色。没有意识到画色彩是画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单单画物体的固有色;也就是没有注意到光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彩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说衬布和布上的物体,做画者只是机械性的把两者安排到二维的画面上,而且还是各自物体的固有色,两者颜色互不影响,只是简单的物体固有色加白,从而导致画面颜色的“单”。

解决方法:1.加强素描基本功的练习,尤其是静物素描的训练。素描是用色彩塑造物体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其实画色彩也就色彩成功一半了。首先应该注意到在画色彩的时候多观察光对所画物体的影响,观察物体的构造和三大面、五调子的关系,在大脑的潜意识中建立起“体积”的概念。这样画面“平”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2.在画色彩的过程中,在保持物体固有色的基础上(没有光、没有物体的固有色也就没有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然后去观察光与物体的颜色和物体与物体的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多去观察、分析物体的颜色。甚至于有时候要作画者根据色彩的原理和实际情况有意识的主观性的画上颜色(但不是随意性的强加,否则画面就乱或花)。

3.在作画的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向学生提醒和灌输色彩的形成的原因;让他们多去找物体之间色彩的相互关系和联系。

二、花

也是初学者常犯的毛病,“花”主要是指画面到处是不同色相、纯度相对高的色彩。整幅画面花花绿绿,杂乱无章。

主要原因:是作画者为了过多的追求画面的环境色而把画面相应的环境色纯度画的过高和观察过于局部造成的。

解决方法:

整体观察,作画的时候不要把环境色是纯度画的过高,环境色仅仅是偏周围物体的颜色,而不是和该周围物体相同的色彩。在画环境色的时候就要掌握个度,所以要多画多观察。

三、脏

主要表现为画面杂色过多、物体色相纯度过低、画笔单笔笔触颜色不饱和,复色太多等。

主要原因:

1、是初画者在作画调色过程中,由于对颜料水分掌握的多少不够到位。更有初画者为了省点颜料而多加了水(要么加水加多了,要么就是水加少了,色彩粘稠度极不饱和),这时就把自己认为调好的颜色画到画面上了,而在画上颜色的同时又发觉色彩调的不准确,为了急于修改错误的颜色而又在没有干的情况下又一次画上了其他的色相。这样反复的修改,反复反的画,也是造成画面脏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记住画错了不要紧,如果初画者不画错就不正常了,如果感觉颜色不准确,一定待画面水分干透了以后再修改,不要急于修改错误错的颜色。

2、调色盘没洗干净再加上画笔上的颜色含水分太多,由于水粉画在水分没干的情况下和干的情况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原因。如果要使用湿画法,笔上的颜色纯度相对要高些。

3、用黑色过多,在用黑色的时候的运笔要有讲究,运笔不要“磨”或“擦”。反复的磨、擦很容易导致画脏兮兮的,甚至是焦。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初学者对色彩和水粉的特性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的。1、用色纯度要相对高一些,正确的运用干、湿画法,用笔明确清晰一些。2、最好能作到每一笔一个色块间的微妙变化,观察颜色,观察环境色。洗净调色盘和画笔,保持调色盒里颜色干净。

四、“粉”

粉是指画面白色用得过多,到处都灰蒙蒙的,画面象洒了一层薄薄的面粉一样,显的很是粉气。

是作画者一味的提亮画面而加了过多白或为塑造物体体积而单纯的加白,或用湿画法时反复修改时等到画面干了后粉质泛上来也是导致造成粉气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

1、当然画水粉没有白色是不行的,但我们要控制白色的使用量,切忌每一笔都用白色,增加对一些纯度相对高且亮的色彩使用量。譬如说柠檬黄、湖蓝、浅绿等,因为这些色相的明度相对比较高可以起到提亮画面的作用。

2.在提高物体纯度的同时加大物体色彩的对比度,也是解决此弊端的方法之一!

五、焦

主要是指画面笔触干枯且明度过底,画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被火烤焦了一样,有的甚至像锅底灰一样;画面颜色不湿润、不饱和。

产生原因:

1、用色用色明度过低,甚至有的学生直接用黑来作画,尤其是用褐色画干枯的笔触。

笔触有的学生喜欢每画一笔都习惯于留笔锋(也称为飞白),这是造成画面焦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用重色相的时候,焦显的尤为明显和突出。

用色纯度要相对高些,调色时水分要适当,色彩调和度要饱和,尽量少用或不用枯笔或飞白来表现(当然人为的有目的性的飞白除外)。

六、生

主要是指画面色彩生硬单一,作画者画的颜色主要是物体的固有色,且用色纯度较高,物体颜色概念,缺少变化。

学生缺少对物体相互间的色彩观察和推敲,画的颜色大部分都是大脑中物体的概念色和固有色。

加强观察、剖析色彩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多用一些复合色来表现物体;

作画时多推敲物体周围其他物体的色相对本物体的影响,找出相互影响的环境的色!

七、灰

主要是指画面色彩对比度弱,沉闷不透气,复色用的过多。主要体现在明度、纯度、冷暖对比上。

提高物体的色彩纯度、加大明度对比,明确冷暖;用水掌握适当(因为水粉画干湿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和区别),初学者尽量避免用湿画法作画!

综上所述,画水粉一定要用色彩来塑造和表现物体

1.灰和脏画面显得灰暗沉闷,色彩肮脏.原因一,色彩倾向不明确,不肯定,调色次数和种类过多,导致色彩浑浊.解决方法:注意观察比较,明确色彩对比关系,明确色彩倾向.调色的种类和次数不易过多.能用2-3种色调出的颜色就不用4-5种颜色调出来.原因二,素描对比不明确,拉不开黑白灰的明度层次对比.解决方法:加强素描明度的对比,注意不同物体固有色深浅的区别,物体受光,背光,投影的明度差别.原因三,过分强调局部的色彩变化,导致色彩关系不协调,犹如红布染了蓝色,苹果上沾了黄泥,鸡蛋壳上长了青苔…解决方法:注意局部色彩变化要服从整体的色彩对比.局部的色彩变化要协调好看,不协调的变化就容易显得脏.

2.生与火画面色彩生涩或火气.一般过多使用鲜纯的蓝绿色,就容易显得深,象不成熟的水果:过多使用鲜纯的黄红.赭色就显得”火”,画面象火烧般燥热.原因是不懂得色彩的丰富和微妙性,见红画红,见绿画绿,简单生硬.解决方法:学会观察色彩丰富微妙的变化,勿过于简单化.其实暖色之中往往包含冷色成分,冷色块中也多包含暖色成分.可以在冷色中加入少量的合适的暖色,或在暖色中加入冷色,以降低色彩的鲜纯度.

3.焦与黑画面象是被烧烤过或烟熏过,到处泛着焦黑褐类色彩.原因是过多使用赭褐类色,尤其暗部,投影等处.甚至亮部的中间色色彩过于浓重,明度关系不对,并习惯用黑褐类色来调色,使颜色加深.解决方法:注意观察暗部色彩的丰富变化,加强素描训练.注意暗部的透明度,暗部的浓重程度是有限的,并非死黑一片.浓重的暗部可用深红,熟褐.翠绿,普蓝等色调出,避免简单的使用黑色.

4.粉与白画面像撒了白粉或石灰般,到处发白.原因一,素面关系不对,亮面过亮.解决方法:加强素描训练,注意亮部的层次变化.原因二.亮部缺少色彩对比,习惯简单地以白色去提亮亮部的色彩,而未注意到亮部的色彩倾向及与暗部的色彩冷暖对比关系。解决方法,注意观察明暗两大部分的色彩冷暖对比。注意物体由暗部到亮部明度改变的同时应伴随着色彩冷暖倾向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地加入白色使之变浅.适当明确亮部的色彩倾向.原因三,过多使用白色来调色,到处用白色来调整色彩的深浅,甚至暗部也离不开大量的白色.解决方法:注意观察研究色彩的变化,尽量用较亮的颜色(如各种黄朱红中绿)来调中间明度的色彩,注意提高色彩的纯度,明确色彩倾向.

5.花而乱画面到处跳跃闪动,给人以混乱,松散的感觉,缺乏统一的对比关系和协调的空间感,体积感.原因一,色彩缺乏整体感,局部色彩变化过分过于打乱了整体大色块间的基本对比关系.解决方法:注意局部色彩变化必须服从整体的色彩对比.原因二,素描对比混乱,到处黑,到处白,基本层次比明确.解决方法:加强素描训练,注意素描对比的整体感.

6.腻与闷画面笔触,色彩沉闷,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原因一,用笔过于琐碎小心,不敢概括,肯定地用笔用色,给人”磨”出来的感觉.解决方法:提高素描能力和修养,大胆概括形体,适当强调形体的块面转折,”宁方勿圆”.提高用笔的信心和胆量.原因二,反复涂次数过多,笔触重重叠叠,产生沉闷,灰暗的感觉.解决方法:局部洗掉重画,或以较鲜纯的颜色和果断的用笔,把腻,闷之处重画一遍.水粉画容易出现的问题肯定远不止这些.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总结,才能逐步的提高自己的色彩能力和修养,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色彩基本理论:

THE END
1.最新图书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7篇)虽然,这一年来,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例如:学习还不够系统、深入,自己的一些知识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还需要不断深入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不断努力,加以克服、解决。 图书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二 五月初,学校https://m.dddot.com/zongjie/c2/604c466d2ebb38c025daa7b71beb5462.html
2.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1、经过新生入馆教育、图书信息员培训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读者进行文献基本知识的教育。平时利用图书馆两台检索电脑,及时解答学生在书目查询中遇到的问题。 2、开展新书导读工作。制作新书宣传,20xx年共编制6期新书目,经过网络发布优秀图书介绍、书评、心得体会等,积极引导读者读好书,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 https://www.bigou.cc/article/103698.html
3.2023年医院图书馆工作总结小学图书馆工作总结(14篇)2023年医院图书馆工作总结 小学图书馆工作总结(14篇)2024-12-11 21:42:30 小编:LZ文人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https://www.kaoyanmiji.com/wendang/2108340.html
4.图书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2篇)各平台回应校内外读者的参考咨询5000余件(封)。为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并与读者构成互动,我馆于12月4日举办读者见面会,共有78位师生参加,互动交流问题达67个。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互动,增加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 4、加强读者信息素养建设。 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入馆教育,累计培训27次,参与培训读者人数7047人。开设https://www.nnzhiyuan.cn/article/41643.html
5.问题图书排查整改报告(精选10篇)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图书配备不足,教工具书不足,报刊杂志配备不足,按均衡发展要求,图书尚缺12281本,报刊杂志尚缺65种,教师工具书尚缺100余种,文件柜、陈列柜、书架、阅览桌椅、报刊架配备不足。 我们的馆藏书量还不多,藏书陈旧,质量不高。订阅的书类参差不齐,有的书类还没有藏书,图书复https://www.ruiwen.com/baogao/6402983.html
6.图书室自查报告(通用7篇)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先进的图书馆装修理念为学生的阅览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加上规范、自主、有序的管理,相关活动的推波助澜和评价机制的行为跟进,保证了我校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起到了图书馆应有的资源共享作用。 https://yjbys.com/zichabaogao/1590946.html
7.2022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10篇)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390791.html
8.存在问题与不足(通用10篇)篇1:存在问题与不足 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学习不够,导致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把握全局的能力欠缺,导致出现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的计划性不够,有时穷于应付,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工作成效不够突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khi6n.html
9.工作改进措施及建议(通用10篇)1、工作责任心不足主要是思想上的问题。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在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工作,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仔细分析自己工作责任心不足的原因。找出原因后,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使自己能正确对待工作,树立为工作服务的思想,下定决心做到爱岗敬业,这样加强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就会信心十足,工作起来就有责https://m.oh100.com/ahsrst/a/201703/247910.html
10.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遇见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本文总结了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中遇到的挑战,包括多条件模糊搜索问题和时间数据渲染成乱码的难题。系统由7个页面构成,涉及用户、图书及借还书等操作。针对模糊搜索存在的空值问题,作者尚未找到解决办法;而对于时间数据乱码,作者通过老师提供的实例类方法在VS控制器中解决了问题。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7726539/article/details/119974005
11.习作教学—让我们共同面对(讲座稿)三、共同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1、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pou)析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愁”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老师们普遍感到: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在教师的启发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792731.html
12.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通用12篇)每次兴致冲冲地跑出图书馆借书,但都是翻几页然后就还回去了。由于是这样的态度,我的理论知识到现在为止也未得到多大的提升。每次找发展对象谈话,我不得不恶补一下,以免出现发展对象问出问题,我无法解决的情况。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报告的还是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实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以前即使发现这样的https://www.qunzou.com/yanjianggao/11938.html
13.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6.你校本科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实验及实习设备、图书资料等情况如何? 7.你认为你校的教学中心地位在哪些方面得到了体现? 8.你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如何构建的?运行得如何? 9.你校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情况如何? 10.你认为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http://jgxy.zznu.edu.cn/tongzhigonggao/Article/20185/ArticleContent_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