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书馆赏夜景俯瞰副中心……中央媒体这场采风全是亮点!北晚新视觉

通州进入副中心时代这一年来,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地位,统筹有高度,落实有力度,推进有速度,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1月10日,通州区委网信办与北京日报客户端共同举办了“新时代·‘欣’通州”中央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众多中央媒体摄影记者齐聚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的通州,温故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一片格局大气、整齐庄重的建筑群屹立在大运河畔,这正是市级行政办公区。通州进入副中心时代这一年来,已经有众多市级机关单位在此办公。

此外,副中心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工程正式开工,宋梁路北延公路段全面贯通。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开通运营,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乔庄东站投入使用。

副中心实施4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永顺镇果园路、玉桥街道粮食局直属库平房胡同被评为十大“北京最美街巷”。黄城根小学、德闳国际学校等4所新建中小学校实现招生。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正式开诊,潞河医院四期投入使用,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基本具备开诊条件……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有了很大提升。

2020年是副中心深入落实控规、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这里将继续完善规划体系,按照“三最一突出”要求,确保副中心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在经济领域,全面启动副中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在生态治理方面,始终坚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创建高标准的国家森林城市;民生保障方面则聚焦“七有”、“五性”大力解决群众诉求,开展“老城双修”,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副中心将从多方着手,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特色突出的城市品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落实即将到来的“十四五”阶段拓清道路,打好基础。

通州新华东街上曾经有两栋米黄色的建筑,曾是通州第一家百货商场,当地居民称它为“通百”。经过停业拆除、产业升级改造,两栋崭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一所集人力资源机构办公、产业展示、行业集会、公共服务、商务服务、商业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以下简称“通州园”)应运而生。

从建筑功能上看,通州园坐落于运河商务区的核心起步区,有着近15000㎡超大办公面积,分为服务与展示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租赁办公区两座楼宇。服务与展示楼中汇集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窗口、税务、工商等配套公共服务窗口及银行、律所等配套服务机构,为入驻企业打造设施完善、业务通畅便捷的“商务服务集散地”;此外,还直观全面展示了入驻企业的标志性及创新性成果,形成招徕企业入驻的强大吸引力。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集中于另一座楼宇,楼内商业配置齐全。两区之间楼廊相连,展现了一年来,城市副中心吸纳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源与优质营商环境正向联动,政商融合的智慧形式为推进商务运行、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动能并取得成果。

通州大运河畔的运河商务区,高楼林立、车畅人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从运河商务区的新光大中心,登高远眺,五河交汇、亲水景观、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千年燃灯佛塔等景观尽收眼底;大运河森林公园、城市绿心、环球影城等建设新果一览而尽。

除此之外,副中心还积极营造繁荣的夜间经济,梨园则是当地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试点地区,也是北京首批9个“夜京城”生活圈之一。梨园夜经济的发展为夜间消费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打造了24小时消费运行闭环;同时,梨园夜经济的发展也催生并服务于市民新的文化与休闲需求。

一年来,副中心高点站位,凭借一流营商环境并实现24小时高效运转,为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文旅融合是一场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副中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民生为导向,以精细化为要求的发展方向。

作为通州区属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通州区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前身可以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京兆通县通俗图书馆及1929年成立的河北省通县县立通俗图书馆。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运行的深入推进,通州区图书馆焕发了新生机。一层公共大厅内设有朗读亭、无障碍听书设施、由竹简微缩而成的五河径流图……一系列时髦又贴心的新设施将通州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融合贯通。

老话说,“先有大运河,后有通州城”。大运河作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见证”了通州历史的发展。几经浮沉的大运河文化带,如今获得了再生价值,大运河沿线的夜景“灯光秀”串联起了通州的历史风貌和滨河景观,展现了运河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运河串联起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为了让市民更好的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大运河文化,副中心不断将运河故事、运河沿岸民俗风情等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游览运河时思“前”想“后”、明“来”知“往”,感受到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的生态空间格局已现雏形,副中心打造万亩城市森林公园,极大改善了运河两岸生态环境,更吸引野鸭群栖息于大运河森林公园湿地,成为冬日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目前大运河森林公园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

在2020年的工作中,副中心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更加注重重大项目和重要节点带动作用,高效有序拉开城市框。更加注重产业功能区建设和存量空间利用,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注重新老融合和城乡均衡,持续增强城乡发展活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永恒的“底色”;更加注重打造城市品牌,持续增强城市副中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全面开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新篇章!

THE END
1.冬夜里的上海24小时图书馆庇护着不同际遇的人在虹口区和平公园内,一整面玻璃窗透出的亮光,在冬夜里让人觉得温暖。 这里是和平书院,一家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每晚12点至次日清晨6点,平均约有80人次入馆。这些深夜到馆的读者都是谁? 一次与他们的彻夜长谈,让我窥见了这方小天地里不同的人生。而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也发现,深夜里的24小时图书馆已经不再是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6ryd8ZPzgyK
2.冬日图书馆里“充电”忙读者新浪财经2024年12月7日,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内阅读学习,充电休闲。樊甲山摄(人民图片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章关键词: 读者 国家图书馆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VIP课程推荐 市场进入新周期 跨年行情在路上 备战行情新方向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12-14 14:00 2024(第二十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9/doc-incyvhsc2932056.shtml
3.冬夜里的上海24小时图书馆庇护着不同际遇的人清晨张凯上海市深夜,上海的街头暂别了白日的喧闹。在虹口区和平公园内,一整面玻璃窗透出的亮光,在冬夜里让人觉得温暖。 这里是和平书院,一家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每晚12点至次日清晨6点,平均约有80人次入馆。这些深夜到馆的读者都是谁? 一次与他们的彻夜长谈,让我窥见了这方小天地里不同的人生。而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也发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F1TLTQ0514EGPO.html
4.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丨2023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扫描花都区炭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主要覆盖29个村居,联系服务人口约6.9万人。2023年,共组织接待日活动22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7条,均已现场答复或转交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例如推动解决二十年历史遗留入户难题,为类似安置区办证提供了经验范本;打造24小时智慧图书馆等民生实事项目等。 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04/29/170614_54663048.htm
5.书香泉城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助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种便捷的阅读平台,使图书馆自身的品牌和形象得到了提升,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作用。 二、使用维护与服务 为了使这种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及早投入使用,在市民读者中推广开来,在"书香泉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之初,我馆既组建了一支http://www.jnlib.net.cn/new24hours/index.html
6.一键自助借书还书!24小时微型图书馆,轻松借阅,随时阅读!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24小时微型图书馆,作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部分,以其独特功能和优势,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便利和全新体验。 这款高性能自助图书借还设备,基于RFID和数据库技术精心研发。它集借书、还书、续借、预约、查询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书架天线实时扫描图书,精确掌握借还情况,实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636230
7.高新图书新馆今起正式开放!24小时自习室,又多一个做作业的地方24小时自习室,又多一个做作业的地方 作为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标, 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开馆了! 今天起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是全市首家建设有产业阅览区的图书馆,覆盖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的书籍共10000余册。同时,成都高新区图书馆还携手多家企业开展馆企合作,并在开馆仪式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79444
8.齐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投用为发挥县图书馆阅读主阵地作用,延长服务时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齐河县在城南新区大清河景区附近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精心筛选了200多册红色题材的书籍,读者可以用身份证或借阅证根据流程提示自主借阅,实现了图书馆服务覆盖面的进一步延伸。 https://m.dezhoudaily.com/p/1485684.html
9.浙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学会了spss数据软件的使用,更加熟悉了Excel软件 2.充分了解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现状 3.知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工作过程记录卡(需要三次以上记录)调研报告题目 永不关闭的城市书房自助图书馆和发展 调研报告撰写过程记录 日 期 撰写过程情况 6.25之前 确定调研主题 6.2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616/172836976.shtm
10.青岛的这个图书馆24小时自助还有人脸识别2017至2018年,在中小学发放图书优惠券价值70万元。启用李沧区移动图书馆,辖区读者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 10万种数字图书、3万集有声图书、3000 种数字期刊、100 余门清华慕课等内容,实现了 24 小时无障碍、无边界阅读,为居民爱上读书、善于学习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https://news.qingdaonews.com/wap/2019-06/18/content_20435627.htm
11.武威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招募公告文化志愿者招募为使广大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充分利用武威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充分发挥读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更好地推动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市图书馆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一、招募条件1.年满16周岁,性别不限;2.正直勇敢,敢于制止不文明行为,乐于奉献,富有责任心、团队意识,遵守管理规定,服从管理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40791
12.24小时自助图书馆4G应用方案24小时自助图书馆4G应用方案 一、行业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的普遍运用,现在电子书在年轻人群中已经取代书本的作用,成为他们最爱的阅读方式,但是对于很多中老年人和部分年轻人而言,却还是独爱书本阅读,但是苦于受到图书馆闭馆时间的限制,也使部分年轻人放弃了书本阅读。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现在各省市都开始纷纷https://www.hcl-china.com/%E6%99%BA%E8%83%BD%E5%BF%AB%E9%80%92%E6%9F%9C4g%E5%BA%94%E7%94%A8%E6%96%B9%E6%A1%88/
13.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让阅读“不打烊”津滨网讯(记者 简讯 报道 李嘉喜 摄影)记者从中新友好图书馆获悉,日前,为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新友好图书馆在闭馆期间,已全天候开启馆外智能设备,为读者提供图书自循环借还服务,使24小时全天候图书借还成为现实。 据了解,位于中新友好图书馆南门入口处的智能书柜是该馆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http://www.tjbh.com/c/2022-03-30/10210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