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也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对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熠熠生辉。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拉开帷幕。活动当天发布20副“古籍里的春联”,开展书春活动,将邀请书法家和国图善于书法的员工一起挥毫泼墨,为读者送上新春祝福。
“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是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春节的申遗成功为蛇年新春赋予了特别意义。展览中特别策划了“春节非遗”单元,充分展现春节寓意美好愿望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我们的节日·春节”单元中展出了202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的获奖作品,生动展示春节期间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览还详细介绍了春节的雏形、“蛇”文字的演变等。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数字馆员来拜年”活动将同步在总馆北区二层数图体验区开启。活动期间,现场新春主题背景墙和动画视频可以让公众置身于充满浓郁年味儿的场景中,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数字馆员顾朝夕(昵称“小图”)将身着新年服饰全新亮相,与公众互动,并送上新春美好祝福。公众还可以与数字馆员合影,留下美好回忆。
1月29日(正月初一)上午十点,“福满新春来金沙绘吉祥”馆长送福活动在总馆北区二层大厅举行。“来图书馆吧!新春民俗会”在总馆北区二层大厅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设置“灯谜墙”和“读者寄语墙”供读者互动留念,读者在此不仅可以猜灯谜、集印章、兑好礼,还可以留下自己对新一年的展望和想对国家图书馆说的话。现场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如柿柿如意香囊DIY、新春趣味剪纸、扭扭棒烟花制作体验、新春灯笼DIY等,陪伴广大读者们度过一个趣味十足的新年。活动将持续到2月4日(正月初七),参与现场活动将有机会获赠随机纪念品,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体验。
2月12日(元宵节),“庆元宵猜灯谜”活动将在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和南区综合阅览室开展。活动精心设计了灯谜题目,包括传统灯谜、民俗知识、文学常识、历史知识以及与国图馆情等,猜对灯谜的读者可以获得一份活动纪念品。
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正月初七)、2月12日(元宵节)“欢乐辞甲辰吉庆迎乙巳”春节系列活动将在少年儿童馆开展。活动内容有非遗传统技艺体验、“绘福字写春联”民俗活动、儿童读物与影展、云上畅听会等。
1月中旬,由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发起的“畅读经典欢度新年——2025年‘金蛇献瑞书香迎春’春节主题活动”正式开启。国家图书馆通过整合年俗文化资源,推出春节文化大礼包,内容包括年俗展览、年俗古籍、特色讲座等数字资源。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动员全国各类各级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参与联动,预计全国将有1000余家单位参与。全国读者将通过线上线下共享春节文化大礼包,共度美好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