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建及新增古籍数字资源简介文字民族

“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建及新增古籍数字资源简介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2020年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上线后,对各类古籍及特藏文献资源进行了整合,统一纳入“中华古籍资源库”。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民族文字古籍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在线发布古籍资源超过10.3万部(件),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2023年9月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新建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和“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珍秘公天下”3个专题库。新增发布的古籍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传记类、文字训诂类、蒙学类汉文古籍748部,佉卢字、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满文、纳西东巴文、傣文、水文及多文种合璧等16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60部;天津图书馆藏明清刻本808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藏壮族、毛南族、仫佬族古籍38部;四位藏书家捐赠私藏古籍影像18部,包含清代抄本、稿本、刻本、活字本等。特别是此次发布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几乎囊括了历史上曾用过或现在仍使用的民族文字的发展脉络,尽所能展现现存民族文字古籍容貌,突显延绵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中华古籍资源库”

发布网址:

“中华古籍资源库——民族文字古籍特藏”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古籍”

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15万部,其中善本古籍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宋元旧椠、明清精刻琳琅满目。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

此次新增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古籍数字资源748部4512册38.9万余叶,其中包括文字学类278部、传记类440部、经籍类等30部。此批发布资源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大批人物传记类著作,为历史研究尤其是历史人物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二是大批文字学著作,响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三是童蒙读物,如《龙文鞭影》等,可供儿童教育研究参考。

“中华古籍资源库——天津图书馆古籍”

为进一步丰富古籍数字资源品种和版本,满足广大读者使用需求,天津图书馆向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明清古籍数字资源,经加工后陆续发布,目前总量约为6,600余种370万拍。首批于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8日两次发布;第二批于2023年9月8日发布明清古籍808部,其中包括经史子集丛五部类,文献内容包括诗文集、方志、年谱、宝卷等,有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石印本、铅印本等不同版本类型,是一批内容多样、版本丰富、文献价值高的珍贵特色古籍。

“中华古籍资源库——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库”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重要实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本资源库首批发布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的壮族、毛南族、仫佬族3个民族古籍38部,其中古壮文古籍31部。38部古籍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5部,入选《广西珍贵古籍名录》24部。本次征集的文献版本年代从清代至民国,最早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均为我馆缺藏。国家图书馆欢迎更多藏书机构与我们一起公开发布珍藏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让珍贵古籍惠及更多民众。

“中华古籍资源库——珍秘公天下”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藏宝于民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藏书家对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典籍文化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私家藏书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一部分,是公藏的有益补充。

数据库使用方法

一、访问方式

共有两种访问方式:

第一种:新版网站

2.进入新版页面,选择“数字资源”栏目,点击进入“古籍资源”。

3.在“古籍特藏文献”页面,访问“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页面。

第二种:旧版网站

2.在国家图书馆旧版主页面,选择“资源”栏目,点击“古籍”。

3.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二、检索使用方式

“中华古籍资源库”除“敦煌遗珍”“中华寻根网”外,已实现整库资源的统一检索,支持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支持模糊检索。主页面检索框默认统一检索和模糊检索,读者可检索书名、著者。

读者使用高级检索,支持各子库组合检索,同时可以选择书名、著者等精确和组合检索。

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阅读全书。点击检索结果页面中的“在线阅读”,进入全文阅览界面。

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数字资源 古籍特藏 该库可提供综合性数字化古籍特藏文献,包括本馆建设的古籍特藏、外馆文献资源,以及古籍全文检索分析系统。 当代图书 本栏目下有10万余册电子图书,多为近现代图书资源,内容包括文学小说、哲学历史,人物传记、古籍经典、科普科幻、亲子童书、人生励志、经济管理、休闲娱乐等方面。国内众多权威出版社、https://www.nlc.cn/web
2.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库 依托古籍存藏机构丰富馆藏,制定标准规范,整合全国各类古籍版本资源,有计划、分阶段组织开展古籍版本高清影像数字化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内缺藏中华珍贵古籍数字化回归,建设类型、品种、版本全面的中华古籍资源库。 成果: 中医药古籍版本资源库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 更多 肆 少数https://www.guji.cn/
3.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古籍资源库“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等,资源总量超过3.3万部。 备注: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包括中国古代典籍、中华医药典籍、甲骨世界、碑帖菁华、敦煌遗珍、年画撷英、民国图书、民国https://lib.sias.edu.cn/info/1126/2239.htm
4.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中国古籍总目 《中国古籍总目》(网络版)数据库将单独设置模块,对1950年至2019年间古籍整理本图书进行全面、集中地展示, 帮助读者用户整体把握古籍整理的成果来源:中华书局 查看 上一页 下一页 古籍专题资源库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资源库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库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资源库古籍智能化利用项目 https://www.nationalguji.cn/
5.“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前的维护。 对石刻拓片进行古籍数字化拍摄。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期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打造的“构建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入选2023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https://www.xinhuanet.com/edu/20231208/73fbe8f139544dbc9c7a9668e1f2fb46/c.html
6.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https://www.ihns.ac.cn/njgsz/zcbm/lytsg/zydh/sjkdh/zwdj/202302/t20230223_6682071.html
7.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库介绍上篇笔记介绍完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团子闲着没事又逛了下图书馆,在专题那里发现了一个中华古籍资源库,有超多古籍善本、敦煌文献、年画、老照片等资源,这资源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简单介绍下有哪些资源,有些资源上篇笔记中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 1年画撷英 这是团子大爱的一个版块,国家图书馆收藏了40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433216122378253946
8.中华古籍资源库数据库使用资料 数据库介绍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2020年新版读者门户上线后,对古籍特藏文献资源进行了整合,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地方志、甲骨、敦煌遗书、碑帖拓本、西夏文献、《赵城金藏》等,以及馆外征集古籍资源、法藏敦煌等海外古籍资源。本次在“数字古籍”栏目http://www.lib.cass.org.cn/zy/dzzy/mfxszy/202104/t20210427_5329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