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U图书馆从2010年就介入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新的形态。它以实体图书馆和线上图书馆为载体,以智能设备为途径,以服务为宗旨,以智能管理平台为核心,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全方位管理和服务于用户的图书馆运行模式。
围绕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1.智慧图书馆一期: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图书馆+”系列产品
2012年5月20日,“智慧图书馆”服务系列开通。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图书馆开发的“+”系列服务系统,这些服务涵盖了知识发现、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等。
2.智慧图书馆二期:图书馆机器人系列
2017年,智慧图书馆二期发布,二期的核心内容是以盘点机器人和迎宾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化服务设备的应用。
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管理着大量的资源。如何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是图书馆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机器人进入各个行业服务,图书馆也不例外。
1.图书馆盘点机器人。图书错架乱架、私藏图书等是图书馆长期以来的痛点问题,如何快速定位图书、盘点图书和规划取书路径是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图书馆联合南大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方面开展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自主研发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图客”,实现了全自动化图书盘点。“图客”将RFID感知、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图客”沿书架逐层扫描图书,通过RFID阅读器定位图书内嵌的RFID芯片,实现了精确、可靠的全自动图书盘点。一旦发现图书错架,可以实时显示其错架位置。
2.迎宾机器人。图书馆引入图宝机器人,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形识别技术,结合图书馆FAQ数据库,为读者或来访者介绍图书馆情况,包括建筑、资源、布局方位等,起到接待员的作用,让读者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所在图书馆。
3.智慧图书馆三期: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2019年,智慧图书馆三期发布,三期以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为核心,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软件产品。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带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图书馆在购买资源方面,越来越多的经费花费在数字资源上面,基于纸本资源构建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越来越显现出弊端和不足。在图书馆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下,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或者管理平台的呼声越来越强。
图书馆联合其他单位开发了NLSP系统,此系统是首创的国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NLSP1.0系统于2019年2月上线,4月份召开发布会,全面部署运行NLSP,2019年9月份发布NLSP2.0版本,2020年9月发布NLSP3.0版本。NLSP3.0版本的发布,意味着NLSP已经进入成熟期,进入一个稳定的服务状态。NLSP借鉴其他产品的优点,在技术架构、业务流程以及很多细节方面吸收了各种国外LSP的优点,并且自主创新了很多有特色的功能,真正打造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下一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平台。
4.其他智能智慧型服务:
图书馆智能服务设备
阅读大屏。图书馆引进了瀑布流借阅大屏、歌德电子书、悦读经典计划电子书借阅大屏,为读者借阅电子图书提供了方便;在线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设备。读者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现场打印或者云打印,在图书馆自助打印设备上打印输出,这些设备同时支持自助扫描、自助复印和自助缴费。这种方式非常受读者欢迎;自助借还。利用自助借还机,读者可以方便借还图书,借还机支持一卡通、电子借阅证和二维码认证方式,具备拍照留存记录等功能;图书馆空间的虚拟导览,使得读者在大屏、电脑或手机上对图书馆进行全方位虚拟游览;其他设备还有证件照片自助打印、自助存包柜、朗读亭等供读者使用。
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服务
5.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方向
智慧图书馆的重点是提供智慧服务。智慧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区别在于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服务提供的技术手段两个方面。在强调个性化服务的当下,图书馆不仅将文献提供给用户,更是借助多学科的多领域技术方法协助用户内化知识,构建起知识学习网络。服务手段多样化,所依凭的资源更为丰富,图书馆服务在智慧服务阶段展现出个性化、智能化、社交化的特点。
图书馆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将一如既往以服务为核心,打造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基于NLSP系统,注重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着重研发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式,从LSP转向KSP;图书馆机器人系列将会研发新的产品,比如取书机器人、咨询机器人、图书馆扫地机器人等;在图书馆空间的改造和建设上,将会探讨和实践智慧空间的理念,从读者进入图书馆到离开图书馆,从物理轨迹和数字轨迹两方面构建智能型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