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问及多位实体书店一线从业者对当下书店的感受时,记者收到了以上回复。
早在今年年初,《出版人》杂志的报道就曾预判:“实体书店渠道地位持续下降,行业信心不足,收缩战线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主基调。无可避免的经济周期中,疲于奔命的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获得感官享受和精神放松的消费方式。除特定群体外,纸质阅读越来越像是一种个人的随机安排,口红效应在这个行业似乎失效了。”
实体书店经历十余年的发展转型期后,从业者发现,很多模式并非“灵丹妙药”:如拥抱商业综合体、打造网红书店……2010年后的十余年,是实体书店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期间曾有不止一个书店品牌提到千店计划,如今这些品牌书店发展情况如何?
代表性民营连锁书店发展史
钟书阁上海泰晤士店
2013年年底,诞生于贵州遵义的西西弗走出西南来到深圳,在华润1234space开设跨区域首店,正式启动全国扩展的步伐。2024年10月13日,西西弗天津南开大悦城店开业,这是全国第432家店。目前,西西弗已坐稳中国商业综合体书店的头牌位置。但据了解,西西弗原本的计划是2023年在全国开设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
西西弗天津南开大悦城店,这是西西弗在全国的第432家店
2016年11月7日,第一家樊登书店在福建泉州正式建立,2018年有数据称,全国已有200余家樊登书店,遍及全国88个省市和地区。樊登读书联合创始人兼CEO郭俊杰曾充满信心地说:“未来,樊登书店将开启千城万店计划,力争在未来五年将樊登书店扩张到一万家以上”。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樊登书店在全国有超260家店。
2020年,茑屋进入中国大陆,计划在中国大陆开设1100家店铺,包括100家大型门店和1000家小型门店。截至目前,茑屋在中国大陆开出13家线下门店(包括10月8日在西安迈科中心关闭的茑屋书店和近日新开的茑屋无锡店)。其中,大中型门店被冠以“茑屋书店”,中小型门店则命名为“TSUTAYABOOKSTORE茑屋”。
9月28日,TSUTAYABOOKSTORE茑屋书店在无锡开业
除新华书店以外,目前全国范围内店铺数量位居前列的品牌书店仅西西弗和樊登书店,分别为432家和260余家,其余多数品牌书店的店铺数量均不及50家。千店曾是梦想,而目前百店的门槛都已难迈过,梦想终究败给现实。
品牌书店的关闭及其背后
2011年10月底,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歇业,成为引发民营实体书店业倒闭潮的标志性事件。主管部门于2013年出台了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实体书店迎来了复苏阶段,这也是品牌书店提出“千店计划”的时代背景。
在政策东风下,2014年,已有8年历史的成都书店品牌今日阅读升级为言几又。当年6月,言几又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店开业。随后,言几又陆续融资高达2.5亿元,最多时一年新开20多家门店,门店总数近60家。高速扩张期的言几又,重金聘请设计师、大手笔投入装修,但实体书店的产出无法支撑起这种持续的高额投入,终成一个个“出血点”。2023年2月,言几又关闭其最后一家店——上海虹桥天地店,黯然退出书店行业。而这距离上一个造梦品牌光合作用的逝去,仅仅过去12年。
言几又上海虹桥天地店,现已闭店
这些品牌书店的闭店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租约到期,这是公开体面的说法。但实际上如果书店经营良性且具有适当的承租能力,物业方一般是不会主动赶书店走的;二是扩张无序导致的资金链断裂,无法支撑书店的持续运营,典型如言几又;三是投资方或物业方因经营方向调整放弃书店这个形态,这种也不罕见,特别是由物业方出资装修的书店;四是书店经营不善,在预判前景后主动提前撤店关闭。
一般而言,书店业态进驻商业综合体的租赁期限是5至8年,近一两年将进入比较密集的物业租约到期阶段,预计还将有一批经营一般的品牌书店陆续退出并关闭。
西安茑屋书店宣布倒计时停业后,店员写出这样一句话:“不要悲伤,保持阅读。”但是,阅读解决不了书店的问题,情怀更解决不了。实体书店面临的生存问题始终与定位及商业模式有关。
复盘品牌书店的发展模式
存在即合理,复盘目前仍在经营及发展的品牌书店,大致有四种模式。
模式一:载体书店
购物中心书店是典型的载体书店,其他类型包括文博场馆书店、企业书店、校园书店、园区书店等。载体客流与书店这一特殊业态进行碰撞,最后激发出新的消费场景。西西弗已经深谙此道,选择进驻的基本上都是全国性品牌购物中心或当地的主流购物中心。广东书店品牌覔书店也正按照这一路径快速发展,2024年底前门店数量将突破40个门店。同时覔书店内部强调单店盈利,这将构建坚实的运营基础和发展前景。
覔书店中山富逸城店,2024年9月8日开业
10月1号,钟书阁·天上村前店在无锡开业,这是钟书阁在全国的第50家书店
决定载体书店运营成败的关键首先是载体自身的质量,简言之就是载体必须能够提供充足、持续的有消费能力的客流,选址仍然是品牌书店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图书和其他业态的运营不能是“组合式”和“拿来式”,得有自己的真功夫。比如西西弗的图书选品及陈列一直给人深刻的印象,覔书店的文具文创基因充实了书店的营收。
模式二:文旅书店
文旅书店与载体书店部分相似,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有所不同。比如近年来先锋书店已化身为文旅书店的代表,并呈现多种发展模式。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已成为年轻人到南京旅游的打卡点之一,自带流量属性。先锋在南京的其他店面一般也选址在旅游景区或景点内,可以借势景点客流。而先锋书店推行的“乡村书店”战略也是一种打造“书店文旅景点”的策略,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红书店所不同的是,先锋书店更注重书店与环境(大自然)的融合,更强调外在的建筑设计,这就具备了打造景观标志物的基础。将书店置身于大环境中,而不是在书店内部“人为造景”。
2024年6月22号,香格里拉先锋书店开业
文旅书店主营产品不一定限于图书,消费者更多选择具备伴手礼和纪念物特征的文创产品。比如猫的天空之城开发的“寄给未来的明信片”系列,先锋书店的文创也成规模,成为先锋书店的标志之一。
模式三:阅读服务型书店
樊登书店秦岭博物馆店,面积1900平方米
就樊登读书App而言,开发并上线解读图书的成本是固定的,而不断增长的会员将无限摊薄其成本,给线下实体店以足够的会员费运作空间,最重要的是会员黏性是可以建立并持续的。
模式四:强势品牌的加盟合作
书店加盟模式并不鲜见,但就品牌影响力而言,目前市场上尚未有超出茑屋的,这对物业方或投资方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茑屋的书店解决方案包括购物中心店型、街边店型,以及尚未引入的T-SITE综合体店型。可以根据合作伙伴的物业规模及投入程度,匹配茑屋书店(TSUTAYABOOKS)和茑屋(TSUTAYABOOKSTORE)名称。同时,SHARELOUNGE等新型业态也已伴随引入中国市场。
茑屋在提供书店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将日本的出版物、文具、杂货等品类同步引入,在产品特色上形成与其他品牌书店的显著差别。
近年来,品牌书店在发展上还有很多其他实践。比如介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在代运营文化场馆的同时开设书店,如大隐书局。比如扎根单一市场,通过开设大型综合书店积累品牌影响力和口碑,并谋划后续发展,如南京锦创书城已开出第二店。比如在自身稳步运营的同时接手其他品牌书店继续发展,如重庆的新山书屋接手精典书店。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众多实体书店门可罗雀、销售持续下滑。作为线下实体商业的组成部分,实体书店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复杂一点,比如价格竞争、客流分散等,但很多书店在运营上并没有更好的应对策略。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实体书店还有很多自身的问题就在现场,而解决的办法也在现场。书店人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回避和等待都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消费者是现实的。如果以终为始,那么为什么要开实体书店,然后是怎么开实体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