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施教线上东南】|课程篇:理论在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应对疫情防控的线上教学首批开设了34门理论课程,包括史论类和技术类课程,占总开课课程的75%。这两类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大班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也是我院最早开始上线建设的课程类。学院近几年积极开展线上课程建设,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线的课程已有6门,覆盖了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这次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客观上促动了更多老师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在线课程的建设、运行和优化,如由王建国院士牵头,程泰宁院士、韩冬青、陈薇、顾大庆等著名教授联合主讲的《建筑学概论》首次上网开课就已经有超过4000人参加。
梳理资料构建网上课程资源
为了保障理论课程的教学成效,学院前期协助老师们选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在线课程资源,并协助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了建筑学专业在线课程资源的汇总。
多措并举拓展教学模式边界
师生们群策群力,在充分研究与预演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和现有教学资源采取了多平台搭配协同的多种组合教学方式,连通线下和线上,大大拓展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边界。
1.依托自建教学资源
依托我院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已建成的自主在线课程资源开展授课,利用“慕课堂”小程序进行课堂管理,同时以腾讯会议等平台直播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加强线上学习的互动和交流。
成玉宁老师主讲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江苏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袁旸洋老师在“慕课堂”后台管理学生学习进度
傅秀章老师主讲的《建筑物理基础》在线开放课程
《建筑历史基础》班级群中的答疑活动
2.汇集线上优质资源
老师们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国内外一流高校线上课程资源以及各类学术演讲,作为学生自学的学习资料,以腾讯会议等平台为主授课、开展答疑和讨论,并通过雨课堂等小程序进行预习、作业等课堂管理。
江泓、徐瑾老师《城乡规划原理I》选用的部分资源
江泓、徐瑾老师《城乡规划原理I》采用雨课堂管理教学
顾凯老师《中国风景园林史》采用异步SPOC模式借用南京林业大学MOOC课程
3.线下课程直播上线
马晓甦老师《交通城市政策分析》腾讯会议教学截图
白颖老师《遗产保护文献与法规》腾讯课堂
王为老师《住宅与都市》哔哩哔哩网站直播教学
活用实例专业解读现实问题
朱彦东老师《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播放短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张愚老师《空间句法及其应用》结合武汉抗疫医院讲解空间结构特征
一年级孙一同学:“各类教学资料丰富,慕课直播相穿插,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为调动课堂气氛,老师增加与每位同学的互动,提问等环节。网络时有延迟,同学回应老师速度慢,影响课堂质量。”
二年级徐一涵同学:“网络课程截图保存较为便捷,有助于课后复习,软件平台显示参与人数,易于统计出席情况。各人网络情况不同,经常有课程中间掉线的情况,容易错过课程内容。而且同学之间没法随时交流、互相学习。”
四年级杨沛然同学:“我感觉自己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更方便记笔记和切换页面同步查找资料。录播课程可以反复观看,便于复习。老师在用腾讯会议播放PPT时是全屏状态,看不到同学们,通过聊天窗口和老师互动提问。”
为了线上理论课顺利进行,任课教师们从课前到课后都做了细致充分的工作。但理论课程并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更需要学生们发挥主动性,潜心研读教材和文献,捋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结合现实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运用,从而做实理论学习。线上教学对师生两方面都既是挑战也是促进,目前双方都在主动地针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不断适应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线上同样可以高质量完成理论课程教学任务,也期待有令人惊喜的教学成果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