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高岗妻子申请进图书馆工作,主席反对:调教育部,决策很高明东北局二战图书馆延安教育部

众所周知曾经为革命事业牺牲的英雄烈士们,都被厚葬在北京的八宝山,因此八宝山每年在清明等时节会举办为烈士献花、纪念的活动。

但与之同在北京的还有一处万安公墓,这里作为北京最早的公墓之一,也沉眠了许多对国家有着贡献的领导人和英雄级人物。

所以这里也常常会举行纪念活动,但这其中也有一位特殊的存在。

在千玺年后,墓园的管理人总会在墓园中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几个子女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

期间她会献上鲜花,偶尔会带上一瓶酒,待在墓前一站就是好久。而老人这一坚持就是好多年。

事后有人认出老人正是初代育才学校的校长李力群,她带出来的学生几乎做到了代代“桃李满天下”。

那么她祭拜的究竟是谁?她与墓中的人又是何关系?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自由自在的高岗

高岗出生于陕西省横山县一处贫穷的小山村,虽然贫苦出身,但是父母却给予了他最大的爱护。在山村里长大的高岗自由自在,喜欢在山野间穿梭奔跑。

直到有一天,在村口看到村子里地主的家中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启发了高岗想要念书的理想。

从那时候起高岗经常来地主家“凿壁偷光”,凭借着过人的才智,高岗在1922年考上了县里的高级小学。

同时在县里也受到了青年热血学生的影响,于是效仿青年学生,成立自治学会,并担任主席。但因为数次集结反帝爱国运动,最终被学校开除学籍。

但高岗并不在意这种小事,他志不在这小小的县城,此后开启了走南闯北的人生。

没过几年便在西北找到组织,加入了共产党,接受了更为系统的教育后,高岗在组织的授益下,自发的带领部队,在西北对国民党发动了起义运动。

他领导着部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每一次部队在他的指导下都像一条灵活的鱼,逗的敌人找不到方向,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这样灵巧的作战方案让组织领导一致认同高岗是个可造之材,敢想敢干,但缺点就是没什么规则概念,过于淘气。

为了鼓励高岗,1932年1月,高岗成为了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队委书记。

“高岗啊,你虽然成为了书记,但是要时刻记得以身作则,千万不要无视党的内部规章,这是违反纪律……”

领导的嘱咐并没有让高岗放在心上,他左耳进右耳出,第二天便领着游击队在没有领导的批准下,突击敌人。

虽然把敌人打的狼狈逃窜,但高岗此次胜仗是没有组织指示下的擅自行动,因此并没有给高岗记功。

这让年轻气盛的高岗很不服:“打都打了,还会秋后算账啊?”

高岗的语气让领导很不满:“你这次是打胜仗了,那如果失败了呢?破坏了我们的战略部署呢?不是要记你的过,而是要你长长记性,不要总是一意孤行,擅自决定,组织有组织的考量,别因为你个人行动破坏组织的考量。”

高岗挠挠头,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在作战方针上犯了错误。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后来他逐渐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但在私下活动的时候,他的性格依旧散漫。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高岗随着队伍经历了长征后,因为过人的才能和深刻的实践理论,帮助延安建立了根据地。

同时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参议长,这份殊荣是对高岗能力与贡献的肯定。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高岗成为了陕甘宁地区的中央局书记。在他的指挥和领导下,游击队结合人民的力量取得了各种大小战役的胜利,对西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高岗年纪并不大,但毛主席非常欣赏高岗的才华,二人都是无拘无束的性格,时常私底下在一起谈天说地。

此时毛主席也注意到高岗的态度有些轻浮,同时对组织纪律也有不屑一顾之嫌,毛主席不免皱起眉提醒了他一句:

“你的态度需要注意,如果总是无视组织规则,以后要闯大祸。记住,我们共产党人不能把个人情绪置于纪律之前。”

尽管毛主席好心提醒,但高岗还是不屑一顾的撇撇嘴。

后来高岗因为屡获战功,组织要给他记一次大功。佩戴着功勋章的高岗兴高采烈的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老乡们都纷纷前来道贺。

高岗便停在原地与乡亲们亲热的交谈,正聊的开心时,高岗恰好看到了他的朋友经过,于是高岗冲朋友开了一句玩笑。

但这句玩笑在当时的场合十分不恰当,被反映到组织后,组织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决定取消高岗的勋功章。

勋功章还没有在手里捂热乎,就要还回中央,这让高岗非常委屈。于是来到毛主席家中诉苦:

“我就是开了一句玩笑,干嘛这么死板。”

“这不是死板,这是纪律,你的一句玩笑很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作为共产党,作为干部,你要以身作则,不能这么散漫。”

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宽慰着高岗,但高岗还是敷衍的点点头。

毛主席似乎看出高岗依旧解不开心结,于是说道:“如果想不通,我跟组织申请一下,你可以先去陕北公学那里讲讲党建,好好整理自己的思想。”

高岗眼见事态不可挽回,最终只能点头同意。但高岗没有想到,在学校里他竟然有了意外收获。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延安时期,每天都有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涌来,因为人民心里清楚,只有延安的共产党才能真正的救中国。

这其中不乏知识青年,李力群便是其中一位。

出身县长之家的李力群,一家都是知识精英。因此李力群开蒙很早,望着烟火狼藉的中国,虽然是女孩子,但年纪尚轻的李力群很早就有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从师范大学毕业之后李力群苦于没有组织,像没头的苍蝇四处碰壁。

一天,家中的二叔悄悄将李力群拉到角落里问道:“你是不是很想找出路?”

李力群点了点头。

“找出路你找你爸爸,把你安排到政府不就行了吗?”

“我不去那里,”李力群义正严词的说道:“那里都是官僚主义,我要救国救民,不是鱼肉百姓!”

这句话让二叔眼前一亮,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李力群:

“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想救国,就去延安,拿着我的介绍信,他们会收下你的。”

李力群看到这封信,傻了眼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家的二叔竟然还是一名共产党!这让李力群欣喜异常,收好介绍信,即刻跋山涉水的奔赴延安。

在延安的中央领导看着曾经的富家小姐,不畏艰难险阻投奔延安,也十分感动。

而李力群擦着脸上的灰尘大声提出请求:“我想上前线打鬼子!”

面对奶声奶气的李力群,一旁的高岗“噗嗤”笑出声。

“你笑什么?”李力群见到高岗嘲笑自己,忍不住恼羞成怒。

高岗抽着烟,慢悠悠的说道:“你能不能扛得住枪?懂不懂理论?”

“我,我……”李力群不知道如何回答。

“所以,还是先好好上课吧。”

高岗把烟头摁灭,悠然自得的离开了。这让李力群感觉她被轻视了,于是瞪着高岗的背影不服气的暗下决定,以后一定学好,让他们都刮目相看。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来到学校,教她党建课的老师便是轻视自己的高岗。李力群想到昨天还与他顶嘴,更加羞赧。

而高岗也似乎要存心为难李力群,时常点她发言,李力群愈发的不服,暗地里更为刻苦的学习。两个人一来二去间,竟然擦出了火花。

“但是高岗有妻子了,我劝你慎重。”

李力群同学的告诫让她茫然无措,她并不知道高岗还有妻子。于是开始慢慢疏远了高岗,高岗似乎也察觉到李力群的心事,在一个傍晚,他等着李力群放学,拦住了她。

“你想干嘛?”

李力群没好气的问道,一向自由散漫的高岗第一次无措的搓着衣角说道:“没什么,就是想带你去毛润之家中吃饭。”

一听是毛主席,李力群来了精神。她一早就读过毛主席的思想著作,很早就想拜访这位领袖,于是她迫不及待的与高岗来到毛主席家中,没想到毛主席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热情的招呼她。

席中毛主席不断的给李力群夹菜,并且说道:“高岗和我说,你在学校学习读书很刻苦,精神可嘉,以后工作与生活都要和高岗一起,好好的,不要闹情绪。”

本来见到领袖便紧张的李力群,听到这句话差点噎住。什么叫生活和学习在一起?难道她和高岗的事现在就定下来了?可是高岗还有妻子啊!

李力群看到高岗正冲着自己微笑,她的脸“唰”的红了起来,把碗一撂便跑了出去。

高岗见状急忙追了出来,这让李力群更委屈了:“你们怎么擅自决定我的事!”

“可是……你不喜欢我吗?”

“你有妻子了啊!”李力群委屈的抹着眼泪:“而且都没跟我商量就定下来,我感觉自己不被尊重。”

“不是这样的!”

高岗慌忙解释:“我是有过一位妻子,她叫杨芝芳,现在也在延安生活。可我们是包办婚姻,都不爱彼此,所以很早就离婚了。”

挂着泪痕的李力群这才抬起头望着高岗:“真的吗?”

高岗认真的点点头:“如果你不喜欢我,那么,咱们还是做回朋友,但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婚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一向不羁做派的高岗忽然这么认真,反倒让李力群有些害羞。夕阳浸染下的余晖,照的李力群的脸愈发羞红,想到高岗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一向照顾,虽然平日里经常和他斗嘴,但也很开心,或许可以试试。

最终,19岁的李力群嫁给了高岗。但婚后没有甜蜜几年,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高岗又有了新的任务。

不可饶恕的错误

为了抢占先机,共产党决定改组东北局,林彪接任彭真成为东北局书记,高岗担任副书记。

因为高岗在延安有建立根据地的经验,所以此次前去东北,高岗背负了毛主席的重托。故而他先抵达东北,李力群带着孩子从小道出发前往东北。

两人刚一见面,李力群却指着高岗一脸胡茬的狼狈模样哈哈大笑起来:“你看看你自己吧,再不收拾一下,孩子们都要害怕了。”

高岗摸着胡茬也兀自笑起来,而李力群却笑道:“不用担心我和孩子,我会好好支持你的工作的。”

成为母亲的李力群,其实一早就考虑过既然没有办法上前线打鬼子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大后方的工作呢?

随着东北在逐步解放,大量的革命后代也留在了根据地。面对这些孩子们,李力群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而此时组织部部长张闻天找到了李力群,他说道:“你看,这么多孩子,得要给他们成立一个学校。”

李力群立刻猜到了张闻天的想法,她抿唇一笑说道:“成立学校是好事,但是得有老师吧。”

张闻天刚想开口,李力群却直接说道:“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虽然没教过几天书,但是我应该能帮上忙。”

“哎呀,这可太好了!”张闻天激动的站起来,握住李力群的手开心的说道:“起初我还担心你不愿承下来,现在就放心了。”

1949年,育才学校开始招收学生,李力群便成为了这所学校的第一个老师。不仅兢兢业业的教授孩子们知识,同时也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

知道孩子们需要营养,李力群便主动联系内蒙古的牛奶厂,为孩子们送来牛奶;知道东北冬天难熬,于是李力群联合其他老师,对着煤油灯将俘获的冬衣,连夜加工为孩子们赶制出来,让孩子们暖暖和和的过春节。

孩子们收到冬衣后,开心的围绕在李力群周围,亲切的喊她“李妈妈”。

得知妻子在后方如此体贴,高岗也十分安心,跟随着大部队在前线冲锋陷阵,不仅打退了敌人,还剿灭了8万多名土匪,终于迎来了东北的全线解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东北局的核心领导们也随之来到北京。李力群带着孩子们一同前往北京,此时高岗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

身居高位的高岗一开始还有一些惶恐,但随着他的努力,全国逐渐恢复了经济,高岗又开始自视甚高起来,经常联系中央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漫无边际的聊天。

最后竟然将话题扯到中央领导人身上,开始不满他们的立场和政策,竟然堂而皇之的抱怨起来。

这些话说得越多,对高岗越不利。但高岗依旧无视组织的警告,破坏了党内的团结,在毛主席尽力保证高岗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最终在中央领导的讨论下,决定对高岗实施内部处理,进行批评,让他自我检讨过后,进行降职处理。

高岗非常不满这个决定:“我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说几句话都不行?凭什么?”

一向高傲的高岗觉得颜面尽失,情绪上头,于是他冲动的做出了自杀的行动。这让中央非常愤怒,认为高岗的行动很恶劣,先暂停他所有的职务。

而高岗更不堪忍受,第二次做出自杀行径,这一次没来得及挽救高岗的性命,高岗的生命就此终结。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痛心,虽然高岗的行为对党中央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但毛主席还是决定厚葬高岗。

而高岗的遗孀李力群更是痛不欲生,她万万没想到丈夫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李力群写信自我检讨后,想要搬离中南海,但毛主席却让他们安心生活,以后会好好照顾李力群和他们的孩子。

而这种照顾一直持续到1971年,李力群心里依旧过意不去,想要申请去图书馆工作。毛主席知道后坚决拒绝了,并对李力群劝慰道:

“你依旧在教育部门工作,你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不要过多的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你的孩子以后入学也不会受到影响,放心。”

毛主席这番话才让李力群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下来,随后李力群被安排到国务院教科组进行工作。后来李力群也代表着高岗,出席各大活动。

尽管如此,但李力群知道丈夫的错误,因此每年她都会选择低调出行。

即便如此,国家也不会亏待任何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之人。

我们始终贯彻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犯了错付出相应的代价后,也要承认功绩和贡献。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以就事论事的态度,公正的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将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THE END
1.美学.家具中国文人王世襄先生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传颂抗日期间,曾有一批善本书运去香港 后来这批书全部被劫往日本 中央图书馆善本110箱 中华图书馆协会210箱 岭南大学20箱、国立北平图书馆70箱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5箱,东方学图书3箱 其中,宋刊本《五臣注文选》 《后汉书》,《礼记》,明写本《永乐大典》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8/18/10983756_1115472632.shtml
2.优秀学生奖学金申请理由200字(精选54篇)优秀学生奖学金申请理由4 我自入校以来,学习较为努力,经常上图书馆看书,学习同时我也注意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校、院以及班级组织的活动。在课余时间,我也去找过兼职,一来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二来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如果这次我申请到了奖学金,我想把它全部用来交学费,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将它拿https://mip.ruiwen.com/word/yxxsjiangxuejinshenqingliyou200zi.html
3.TowardsDataScience博客中文翻译2020(六百五十一)当然,有时有些与概念相关的东西只是很有趣,你想了解更多。我处理这种情况的基本方法是,当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时,我会把它记在我的笔记应用程序上。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总是能回去调查它。? 查找图书馆、实施指南,了解 there? 在你理解了这个理论之后,你还需要知道如何实现它,因为这是你最终想要做的。不缺少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772855
4.考生问答答:有的,图书馆6层设有考研自习室。 10.大连科技学院有多少栋教学楼? 答:大连科技学院校内有A、B、C、D、E、F教学办公楼、文体中心楼、职教中心楼、图书馆;住宿区1#2#3#4#5#6#7#公寓楼、书香颐养院等。 11.大连科技学院教学楼和宿舍有暖气吗? 答:教学楼和宿舍都有暖气,且供热达标,每年11月5日左右https://sub2.dlust.edu.cn/kjzs/channel-101.html
5.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支队:关爱农民工子女,温暖在行动救助站有一个小型图书馆,周一至周五去时可跟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明一下进去和孩子看书,但要注重保护书籍,看完放回原处。 路途有点远,请觉得自己会晕车的同学自备晕车药,尽量坐在靠窗的座位边并打开窗户。 每次活动人员在5—10人,特殊活动(如话剧等)按具体情况考虑。 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0/29/content_7229247.htm
6.韩国留学申请(15篇)韩国留学申请(15篇) 韩国留学申请1 圣公会大学校园延伸至市中心。市以居民的友善、生活的高质量和相对较低的生活费用而闻名,它素来欢迎外国留学生。除设备精良的工程和理科实验室外,大学还自豪地拥有获奖的图书馆和完备的`校内计算机网络。语言中心和新的资料中心大大地为语言学习的各方面提供了帮助,学校体育设施优良https://www.yjbys.com/liuxue/experience/3694719.html
7.陆倾城的个人主页陆老师刚好经过,跟我聊了几句后,问我想不想去图书馆挑几本书看。 我连连点头。 那会学校刚建成一栋新教学楼,里面有图书馆和电脑室,只是还没有宣布什么时候可以对外开放。 我天天盼着图书馆可以早点开放,自己能尽情地在里面看书借书。 所以当听到陆老师能提前带我过去参观,我心里非常的高兴,完全没有丝毫的防备https://story.hao.360.cn/user/MNPZERm4MnvCOw
8.社交的礼仪(15篇)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1208233813_1510440.html
9.申报书范文8篇(全文)完成《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任务不占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同学们在课外时间,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各种方便条件(图书馆、资料室、网络、计算机等)、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或是找参考书、翻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在一定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独立地建立数学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集体的 努力,在一个月左右的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p0qwenk.html
10.2018年712月事业单位面试题1.大学生新时期的上山下乡,有人说是对大学生就业的锻炼,有人说是人才浪费,你怎么看? 2.有个乡村养殖比较成功,领导让你去学习,然后写个汇报材料,你怎么办? 3.有个采石场粉尘比较大,也打扰到人们的生活,周围群众患病,到政府门口闹事,领导让你解决,你怎么处理? http://congzhenggk.com/index.php/mianshiti/130.html
11.4月始季!1200+道题!2023各省公考面试真题一网打尽!(上半月)第一:城乡结合,城市帮助乡村推进图书馆建设。 第二:引入社会资源,加大投入; 第三:建立数字化平台,将量少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方便借阅。 请问你同意哪个观点,谈谈具体如何实施。 2、有三组词,分别是:平稳与争先,……请从中选出一组进行演讲。 3、你安排小聂和小王共同写一份材料,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小聂认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378428.html
12.5月2019人民论坛思想教育对于任何左派组织都是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者有一个清晰的世界观,因此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对于帮助提高我们的成员的思想水平、了解和改善人类社会至关重要。这些书籍都被物尽其用,有一些书为我们的会员学习会提供了基础。 我必须想办法在我的杜尼安路(Duneam Rd)学生宿舍的房间里安置这些图书,因为大学社会主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9/05/
13.挂职局长的发现:为什么某些图书馆会被烂书占领?2021年4月22日,图书馆顺利开馆。开馆前,杨素秋在当地微信公众号“贞观”上写了一篇文章《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没想到发出去后文章一下火了。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去西安采访她时,称她为“公共选书人”。 如果纳税人很想看“鸡汤”书呢?https://www.yicai.com/news/102036993.html
14.刘力山:回忆我就可以每月去一次中山图书馆为这些同志借到他们想要阅读的书藉。我还搞了一个墙报,经常贴出一些书刊介绍。就象我们旧网站《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栏目上所写的那样。只是那时候我的水平太低,所写的也只能面向一般战士而已。 后来我还干过一些别的工作。但总之都是很平凡的工作。并没的经历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http://www.tywiki.com/index.php?title=%E5%88%98%E5%8A%9B%E5%B1%B1:%E5%9B%9E%E5%BF%86&oldid=11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