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利弊分析范文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不可能三角”的推论,可以认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者不能兼得,一国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得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发达,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也是大势所趋。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限,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应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且不断完善中国的金融体制,促进汇率水平的市场化进程。

本文基于影响GDP的几个重要因素即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利率水平以及政府财政支出等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分析。选取了1980―2012年的数据,分别设定出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一)研究方法

结合货币政策对外独立性检验,本文建立了双变量VAR模型,即货币数量对实际GDP,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利率对实际GDP,利率对物价水平;三变量VAR模型,即货币数量、物价水平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利率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四变量VAR模型,即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以此来检验货币政策工具是否是货币数量的原因以及利率是否是货币数量的格兰杰检验原因。

(二)数据选择与处理

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用Eviews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当显著性水平确定为α=0.05时,得到如下结果(见下页表1)。

从下页表1可知,货币数量、实际GDP、物价水平和利率四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以对其进行建立协整关系。

(二)双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采取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首先,检验其是否为同阶单整,如果是,则建立回归方程;其次,再检验残差序列t的平稳性。若残差序列不平稳,即存在单位根,t~I(1),则回归方程中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不存在。若残差序列平稳,即不存在单位根,t~I(0),则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存在。所得到的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中的协整结果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为2阶协整,实际GDP和利率为1阶协整。

在下文中,分别建立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模型,分析GDP、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利率之间的关系,再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外生变量加入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

1.双变量协整关系检验。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实际GDP和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协整方程分别为:

LNC1=0.287659LNM2-2.130295

LNG=-0.018996R+9.981968

LNC1=0.344039LNM2-0.00000437T-2.63694

2.双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分别检验两个方程残差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如下:

(1)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关系。根据残差检验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关系,可以判断出e1不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所以可对其进行无趋势项和无截距项的单位根检验。在检验的结果中,所显示的t值为-1.9269小于当显著性水平为10%时的t值,P值为0.0650>α=0.05。由于本文中所选择的数据为1980―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选取的数量较少,对实际情况的说明有限,所以可将显著性水平变为α=0.1。当显著性水平α=0.1时,应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变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协整关系存在。

(2)实际GDP和利率的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断出e2不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所以可对其进行无趋势项和无截距项的单位根检验。

同样,在此检验结果中,显示的P值为0.0015

3.用格兰杰检验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因果估计。由于格兰杰检验对滞后期的要求比较明显,因此采用VAR模型中施瓦兹SC准则和AIC准则确定滞后期。在对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实际GDP和利率(R)以及货币数量与实际GDP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货币数量是物价水平的原因,物价水平不是货币数量的原因;利率(R)是实际GDP的原因,实际GDP不是利率(R)互为因果关系;货币数量与实际GDP无关。

(三)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1.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在三变量模型分析中,由于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对物价水平和实际GDP之间没有协整关系,所以,在三变量模型中对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以及利率(R)与实际GDP、物价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

对于三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检验,本文采用JJ检验方法。首先,对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和财政支出(T)这些变量进行JJ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得知,三个变量之间有1个协整关系存在,所以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和财政支出这些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变动趋势。其次,对实际GDP、物价水平、利率和财政支出进行JJ检验,得到实际GDP、物价水平、利率和财政支出这些变量之间也具有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变动趋势。得到的协整方程为:

LNG=0.692805LNC1-0.155820LNM2+0.0000039T

LNG=-0.0898496LNC1+0.169728R+0.00000139T

在GDP与CPI、M2的关系式中,GDP受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影响系数为0.693,而与M2之间呈现出反比关系,说明市场中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带来GDP的小幅度下降。在GDP与CPI、R的关系式中,物价水平对GDP的系数为负值,这与事实不相符合,但是其值较小,可能是由于数据选取数量有限,使结果出现一定误差。在两个式子中,财政支出对于GDP的影响都十分小,可以忽略不计。

2.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对实际GDP对物价水平、货币数量与财政支出的协整关系进行误差检验,得到检验结果为:

ecmt=LNG+0.431391LNC1-0.550192R+0.00000721T-4.554983

ecmt=LNG-0.99692lLNC1-0.029662R+0.00000499T-9.011545

在双变量模型与三变量模型中,利率水平对实际GDP的影响的变动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了利率的政策效应可能为内生的,是受到政策的被动变动。

(四)四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1.四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在上述的实际GDP对物价水平、货币数量与财政支出三变量中加入实际利率,在四变量模型中仍然使用JJ检验方法对四变量模型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得到的检验结果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变动趋势,其协整方程为:

LNG=-0.23023LNC1-0.067945LNM2+0.052059R-0.00000328T

2.四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对四变量模型进行误差修正检验,得出以下方程:

ecmt=LNG+0.507785LNC1-0.0579343LNM2-0.004788R+

0.00000704T-4.303320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应当控制中国货币数量,从而保持中国物价水平的稳定。保持国家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出现,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经历过外汇短缺时代的中国,随着经济增长和1994年以来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外汇储备迅速增长,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达到8536.72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到2012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32850.95亿美元。

一、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之势迅猛的原因

1.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到2011年年底为止,除

了199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存在逆差,17个年头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形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稳定的国内环境,及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来的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中国;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及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因此,十几年巨额“双顺差”的积累,为我国外汇储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2.在“双顺差”背景的同时,我国在1994进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这一制度刚开始对增加国家储备,防范金融风险有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制度并没有跟着变化了的国情而革新。与发达国家“藏汇于民”,及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相当大的比率这些情况相比,我国公布“藏汇于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以致国际投机者看好人民币升值,大量游资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名义上增加了外汇总量,同时也可能使得人民币汇率偏离真实经济所决定的汇率水平,反过来又使人民币汇率产生变动,增大中国金融风险。

3.主要发达国家由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国有意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然而这些正是中国现在急需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购进这种产品也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赚取外汇的主要目的之一。并且这些商品的附加值高,如果这些产品出口被管制,发展中国家必定会有较大比重的外汇闲置。

现阶段,降低外汇储备数额,为巨额外汇寻找“走出去”之路,是我国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结合国际上管理外汇的经验提出的对策

(一)在保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的前提下,加快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政策转变的步伐,分摊国家持有外汇的风险,提高储备的经营管理效益

2008年8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实施后,要求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取消外汇收入强制调回境内的要求,允许外汇收入按照规定的条件、期限等调回境内或者存放境外。放松或取消结汇制度,有利于增强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持有和使用外汇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有利于分散外汇风险,有利于外汇管理机构对资金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这种“藏汇于民”的做法,使国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贸易区域结构来组合自己的外汇结构,从而缓减央行对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风险,减轻官方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吸引外资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例如,不能再把引进外资作为考核地方部门企业政绩的硬指标。目前,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吸引外资政策方面的优势相对以前降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外资转化为本地采购的现象,从而降低外资转化为外汇储备比率,最终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币的使用效率和对外开放的水平。

(三)优化储备结构,提高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比率

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良好的保值作用,政治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多,这说明黄金储备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然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2005年6月,我国有600吨的黄金储备,约占外汇储备的1.4%。2009年4月份,中国通过购买国内黄金,增持外汇储备,截至2012年5月,中国黄金储备为1054.1吨(黄金占外汇储备1.7%),这与债台高筑却拥有8133.5吨黄金储备的美国(黄金占外汇储备75.9%)相比还有一大截距离。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外汇储备大国,黄金储备小国,这种状况和一个发展中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四)完善金融服务市场,加快实施外汇“走出去”战略,增加战略物质储备

第一,要鼓励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加大对目前和今后国内紧缺的战略性资源领域的投资,最好是能够控股,建成战略储备体系。这不仅对于减少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我国和资金投入国来说也会是一项“双赢”的合作。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却面临着资金短缺、勘探和开采技术落后等难题,这与我国的情况正好互补,加上中国对外投资是友好且不附带任务政治条件的活动,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应该是这些国家首选的合作对象。

第二,适当加大进口幅度,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的引进,培养高级人才。众所周知,如今早已进入以科技和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弯道超车”,那么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实验和生活环境,有步骤地把各类专业人才送往国外培训,是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根本上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用超额外汇储备投资高科技知识产权比投资于金融产品具有更稳定的收益,且比投资于物质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利益。中国的巨额外汇是在牺牲环境、消耗资源、出卖廉价劳动力和应付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代价之后积累而成。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中国加大进口什么原材料,什么就涨;中国出口什么物美价廉的产品,默默地承受着资源枯竭的威胁和环境污染的迫害,莫须有中又被套上“倾销”的“帽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给中国再一次敲响了警钟,面对减排等一系列环保指标,中国的产业必须经受脱胎换骨的阵痛,要勇敢地从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恶性循环”中跳出来。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就必须好好地利用外汇储备,加大对先进科技的引进力度,缩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周期,为早日实现新型工业化社会积累“知本”。

综合技术水平不仅包括先进技术,还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我国的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相对较少,所以可以大量引进发达国家的专门人才。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加上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发达国家实际对中国出口先进技术的金额小的可怜。因此,我们如果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我觉得先进人才的引进比先进技术的引进难度要小,也更具灵活性。可以对引进的人才按照国际标准用美元支付其薪酬并允许其汇出境外,提高其为我国科技发展服务的积极性。

(五)从根本上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困局的结构性改革办法在于,改变“国富民穷”的局面,这包括将国有资产股权分给老百姓、降低各类税率。关于国有资产的民有化改革,可以考虑通过成立国民权益基金、将国有资产注入其中、然后把基金的股份均分给13亿多人,或者通过直接送股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中国民间消费提供更多不断增长的财产与收入基础。

国内消费增长之后,出口顺差就会减少,外汇储备的困局也将得到缓和。但消费本身具有刚性,人们收入突然增加,一旦形成消费惯性之后,中国的经济底子是否经得起超前消费?或者由于中国人消费习惯,人们拿到钱后大多投入资本市场,消费市场依然热不起来?所以这就还需要国家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为目标,合理分配这一部分资产。“家电下乡”、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折扣等措施,提升了居民对工业产品、房地产的消费需求,而这些刺激消费的举措才应该是经济救助计划的重点。通过这些政策调整来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这也会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

三、结语

参考文献

[4]秦爱红.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8(10)

[5]曲国明.我国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J].金融发展研究.2008(7)

[6]李朝伟.浅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合理使用[J].世界经济情况.

2009(7)

[7]天勤.尽快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J].国际融资.2009(4)

[8]谢伟杰.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企业导报.

2010(12上)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典藏

【正文】

典藏是文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采访、编目成鼎足之势,共同支撑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影响着文献的布局结构及其利用。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典藏历来不被重视,常常是采、编人才济济,流通班子臃肿,而用于典藏的人力资源却捉襟见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并,各高校图书馆在采、编及流通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使典藏显得更加囊中羞涩。总体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高校图书馆还远未形成真正规范实用的内部典藏制度。典藏工作已不容再忽视。

几年来笔者一直兼事中、西文典藏。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影响高校图书馆典藏的几种主要因素,旨在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1学校宏观政策及图书馆微观制度的影响

宏观方面,近年来,受“教学、科研中心主义”思想支配,各高校针对图书馆的人事编制都不约而同地逐渐功利化、两极化。一方面,一味追求高学历,不太尊重图书馆依据实际作出的人事请求;另一方面,又把图书馆变成了解决教学、科研人才及有关领导后顾之忧的基地,优先安排其配偶或子女。就目前而言,此两方面可谓平分秋色。但依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后者会渐渐占上风。这是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之一大忌,而受害最大的则是典藏,因为学校宏观政策的盲目性必然导致图书馆微观制度的不合理性,从而最终导致典藏队伍建设的迟滞。

众所周知,典藏区别于采访、编目及流通服务的是,它还涉及文献流通前的批次挪架、分架、清点、交接等。这些都是重、累活。而图书馆的具体规定又不能违背学校人事安排的初衷:稳住人才;解决有关人士的后顾之忧。要想调整各方利益,就只好在岗位安排上细细斟酌。权衡利弊的结果必然是,典藏不能由受照顾的人士去做(其实也不能胜任),因为他们是特权阶层,而高学历者又好像只适合从事采访、编目之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可能专业不对口)。那么,典藏只能由以上两者之外的人员担纲。他们一般都不年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图书馆知识,大多乐于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还往往身兼数职,却又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他们的工作不受重视,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要淘汰的微机,也很少随同参观学习兄弟馆的先进经验。最为重要的是,与其它岗位比较,他们人数比例极低。许多高校图书馆典藏部都只配备一至两人。有些馆甚至没有专门的典藏人员,而由他人兼事。

2网络环境的影响

2.1“滚动排架”的冲击

2.2典藏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削弱

3高校合并、扩招的影响

3.1馆藏布局模式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合并前受规模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院校原已实行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开放式图书馆管理模式,文献布局大多采用三线馆藏制,实行以全开架为主体、部分半开架及闭架的借阅制度;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条件较差的高校馆由于受服务对象及经费的限制,多采用二级馆藏制,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借阅的传统的藏书布局模式。

由于高校合并大多采用大并小、优并劣的模式,因而合并后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差异就转化为一馆多校区各分馆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整体馆藏布局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并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学校对各新、老分馆的投入也不尽均衡,使得这种复杂性及多样性进一步加剧。

馆藏布局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典藏过程的迂回曲折。不同的文献去向不同,不同的藏所又有不同的借阅状态。对于典藏人员来说,每一批次的文献,即使种类再多,也须每种概读,悟其要旨,做到使其去向合理、状态正确;即使数量再少,也须查、分、调面面俱到,尽量做到复本在分馆间、库室间最优化分配。

3.2读者需求的复杂性及差异性

4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4.1学校专业设置的多元化

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专业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同时其存在也需依赖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其服务目的及生存方式,高等学校必然要使其专业设置多元化,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专业设置的多元化趋势对典藏的硬性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典藏人员必须熟悉不断变更着的本校各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情况、科研部门的课题及项目情况。为此,必须很好地协调与各教学单位的关系,以便及时掌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意向,同时也为文献采集人员提供素材,使他们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出能满足本校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采购方针,从而使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4.2文献采访指导思想的转变

市场经济对图书馆的另一冲击是文献价格不断上扬,从而导致采访观念的根本转变。一般说来,在高校各项基础建设预算中,文献购置费的同比增长率大体都不容乐观。除去占相当比例的电子文献的使用及维护费,纸质书刊的购置费则少之又少了。为使文献的“类”利用率符合既定的要求(尤其是为了达到教学评估对文献种数及其“类”利用率底线的强制性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购置费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最终将曾盛极一时的“保质量、保复本”(二保)的文献采集方针淡出视线,转而投向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保品种、减复本”(一保一减)的采访指导思想。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是文献品种杂乱纷呈,文献质量良莠不齐。这势必引起文献典藏微观上的巨大调整。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对典藏人员素质有一项不成文的要求,即使馆藏结构合理、布局实用。这一要求源自“二保”方针,也确实在传统典藏中发挥过巨大影响。但在眼下“一保一减”思想的支配下,再要求典藏人员演绎此类要求,实在是勉为其难。对于多校区文献典藏,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进一步完善,作为文献走向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典藏不能再被等闲视之,否则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就无法彻底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洁.优化典藏工作,提高图书利用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5):107-108

2王丽琴,何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典藏工作模式与素质要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107-109

3孙玉鹏.多校区图书馆的典藏工作.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3):74-75

4吴国臣.论院校合并后图书馆典藏部的职能.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7):17

一、引言

张少军等(2008年)基于全球价值链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其实是国际经济活动在全球布局的结果,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协调和治理在空间上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货币表现。双顺差的形成有崭新的经济背景和很强的微观基础[3]。

二、实证分析双顺差的成因

(一)经常项目顺差成因分析

在1985―2010年的26年中,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仅有5年是逆差,这5年分别是1985年、1986年、1987年和1993年,且从1994年起连续16年都是顺差,特别是2004年起,中国对美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显著增长,最高时超过4000亿美元,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才有些许下降,2010年又有反弹趋势(如图1)。

图11985―2010中国对美国经常项目差额(百万美元)

分析经常项目顺差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入手。

依据支出法计算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可知:

Y=C+I+G+(X-M)(1)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C为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I为企业投资和居民投资,G为政府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

由此(1)移向可得经常项目差额CA=X-M=Y-(C+I+G)(2)

出口与汇率和国外需求有关,而进口则与国内消费需求和汇率有关。消费开支等于可支配收入乘以消费率,消费率等于1减储蓄率,因此,经常项目顺差是汇率、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函数;可以将(2)式可以改写为CA=CA(ER,IN,SR)(3)

其中E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IN表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SR表示居民储蓄率。将上述三个因素看成解释变量,将经常项目顺差看成被解释变量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LogCA=α1+α2logER+α3logIN+α3logSR(4)

说明:检验形式(C,T,L)中,C代表常数项,T代表趋势项,其值为0时表示不含有趋势项,L表示滞后阶数。

检验结果表明logCA,logER,logIN,logSR四个变量均具有一阶单整性,故进行协整检验如下。

注:*表示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示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这四个变量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被拒绝,故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结果如下:

F统计量=1.438528,Prob.F(8,6)=0.3382;DW值=2.095801

logCA=1.492430-5.249041logER+3.234079logIN+5.217988logSR(5)

(0.128974)(-3.334029)(8.929311)(2.396569)

R2=0.881332

F检验值=27.23198P-值(F统计)=0.000022

注:括号中为t检验值,下同

t检验的结果说明三个参数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储蓄率对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这一结果与前文的理论预期相符。F检验的结果说明F检验值1%的显著性检验,即模型整体的显著性很好。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因分析

1985年以来,我国对美国资本项目差额总体也是顺差状态,特别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资本项目顺差达到了2260亿美元(如图2)。

KA=β1+β2ER+β3DI(6)

其中KA表示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E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

本文从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得到1985-2010年中美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数据,并从国研网和中经网得到相应年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间接标价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对三个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说明KA,ER,DI三个变量均具有一阶单整性,即均为I(1),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统计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这三个变量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被拒绝,因此这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结果如下:

F统计值=2.874952,Prob.F(8,6)=0.0444;DW检验值=1.869157

模型通过了DW检验,但没有通过White检验,即模型存在异方差现象,t检验和F检验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故将模型调整为:

KAt=β1+β2ERt-1+β3DIt(7)

其中,KAt表示当年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ERt-1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滞后项,即上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DIt表示当年外商直接投资。

以前述数据为基础,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得到如下检验结果:

F统计值=2.502010,Prob.F(8,6)=0.0773;DW检验值=2.056263

KA=46610.21-128.7409ERt-1+210.5723DI(8)

(1.781487)(-2.599603)(6.631016)

R2=0.747161

F检验值=26.59571P值(F统计)=0.000004

t检验结果说明两个变量的参数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这一结果与前文的理论预期相符。F检验结果说明F检验值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即解释变量模型的显著性很好。

首先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LogDI=γ1+γ2logIN+γ3logSR(9)

LogDI=-2.376588+0.782789logIN+0.545646logSR(10)

(1.746216)(-2.557334)(7.003885)

logDDI=γ1+γ2logDIN(11)

其中DDI表示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差额,DIN表示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额。以前述数据为基础,得到如下方程:

logDDI=-5.774783+1.420676logDIN(12)

(-3.428923)(5.215231)

R2=0.588732

四、结论及建议

但双顺差对国内外经济有许多不利影响,如双顺差可能造成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造成美元贬值严重,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因此,中央政府应当想办法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提出如下措施。

1.进一步扩大内需,使居民不断增加的可支配收入转变为国内消费,从而降低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减少经常项目顺差。

2.合理利用外商大量投资的机会,在引进外资时,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最终能够独立进行研发生产,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3.完善汇率机制,进一步提高汇率浮动幅度,保持人民币缓慢升值,以缓解双顺差等经济失衡现象。

4.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4]。

[1]杨宗翰,赵乐为,苏行.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两时期模型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ournalofYunnanFinance&EconomicsUniversity,第22卷第3期.

[2]张少军,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微观机理探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8年第9期.

[3]卢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THE END
1.“无边界图书馆”,为什么让人神往?其实,这是上图东馆的“悦读森林”,早在去年2月就已对外开放。它不仅是上海首座“森林图书馆”,也是国内首个“悦读森林”。“悦读森林”不仅整体保留了森林的原貌,还引入了环形的穿林栈道,增加了枕木坐凳等休闲设施。读者可以在这一“天然氧吧里”愉快阅读,随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坐享书香和芳草香;阅读累了起身走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7601
2.开放式书房优缺点在哪里开放式书房优缺点有哪些?开放式书房顾名思义就是将书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把书房与房间内的其他空间相互隔离开来 。很多人都想要拥有一个开放式书房,确实在视觉效果上,开放式书房的确要比封闭式书房要好得多 , 视觉上也更加的开阔 。很多房子因为户型原因也会考虑开放式书房设计 。那么,开放式书房好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简单阐述下开放式http://m.husay.cn/a/202412/5422076.html
3.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尽管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带来许多好处,不仅能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阻碍和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法律规章保障实施。 黑龙江大学蒋永福教授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只是行业规程,不具有法律效力,并不能成为高校必须履行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eaj8.html
4.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利大于弊一辩稿其他格式立论开宗明义我方观点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利大于弊。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是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 图书馆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对外开放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公民及其他高校甚 至公司等组织,对外开放的资源有纸质书籍,期刊等以及电子信息,数据库资源。 而在这个问题上的利弊我认为从http://www.bianlunzy.cn/index.php/doc/doccon/id/2849.html
5.数字化模式范文12篇(全文)目前, 大学图书馆主要针对本校的教师与学生, 其受众面几乎局限于此, 因此, 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程度较窄, 基本不对外开放。大学图书馆受众面的局限性使图书馆的作用主要用于学生与教师进行资料的查阅使用, 其他用途则较少, 这也使得大学图书馆的更新不会成为必然需要, 在更新速度较低的情况下, 受众面所反应的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k1b8qkf.html
6.试论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利弊对图书馆界来说,RFID技术还是个很新的名词,其最早的应用始于2l世纪初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州立大学图书馆,而不是国内通常所认为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目前,此项技术在国外已有500多家图书馆开始试用。2005年底,国内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开始筹建国内第一家RFID馆藏管理系统并于2006年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在https://www.hqew.com/tech/fangan/1216178.html
7.2024年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招聘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2024年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招聘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2024年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招聘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每套试卷共500题,答案解析在试卷最后面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30/5220233140011132.shtm
8.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在学理建构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同于过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研究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建构核心,显然不局限于“民族”的狭隘范畴,而是转向了更具有未来发展指向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并在对“共同体”的体认中,进一步理解、完善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中华民族”之内涵与认同。作为坚持把马克思主http://www.jxmzxx.com/appnews/292536
9.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河南科技大学 | 付莉莉 开通知网号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对外服务已经在图书馆界达成共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文献信息资源传播的枢纽,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量约占全部社会信息总量的60%。最大限度的为社会民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464-1014012807.nh.html
10.图书馆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6篇)通过暑假的社会实践锻炼我自己,也希望以实际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觉悟,这对我来说是次很宝贵的实践机会。 二、实践时间 XX年7月15日——XX年8月15日 共计30天 三、实践地点 朱阳镇下河村农家书屋图书馆 四、实践内容 https://www.ruiwen.com/shehuishijian/1255054.html
11.在图书馆主页点击“我的图书馆”,读者可以做什么?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主营业务为经销W产品并按实际成本核算。W产品的售价中不包含增值税,满认收入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2017年该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3月1日,收到乙公司预付货款1100万元。3月2日,向乙公司发出一批W产品,按产品价目表上的标价计算其总价为1000万https://www.shuashuati.com/ti/a57fae0c7bcc42dbbd503ce4853645a1.html?fm=bdcd71450327a55416bdfc4c9e2dc0b41f
12.英语四级近5年作文题目大学图书馆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这一题目要求学生就大学图书馆是否应该对外开放给出自己的观点,涉及资源利用、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考量。 大学食堂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同样是一个关于大学设施是否应该对外开放的讨论,要求学生分析开放食堂的利弊。 大学体育设施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此题目关注大学体育设施的社会共享问题,学生需探https://www.wordmao.com/shiti/29642.html
13.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的利与弊RFID技术最早开始使用是在21世纪初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州立大学图书馆,现在国内外已有多家图书馆开始使用。2005年底,国内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开始筹建国内第一家RFID馆藏系统并于2006年2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代替条形码作为识别馆藏的方式,利用RFID技术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使用RFID技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24/15/55967229_7566656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