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数学大家都在喷张宇?有没有人跟张宇学的很好?

全文3.5万字,包括老师推荐、辅导书推荐、习题推荐、复习误区、复习高分计划等等,保证让你彻底掌握考研数学拿高分的关键!只要你认真读完,23考研数学看着一片就完全足够了!

考研数学无疑是考研各个科目中最难、最重要、最拉分的一门科目,满分150分的考卷,高分140+的不在少数,低分90分不到的也比比皆是。

和高考不一样,考研数学不仅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容也是多了几倍不止,如果仅仅靠自己蒙头学习,效率会十分低下,考研数学绝对是考研最拉分的一门科目,不管你的基础好不好,23考研的数学网课都必须系统地听一听。但是现在网上名师那么多,到底应该跟哪个老师呢?这个问题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长我全程跟了几个老师,包括张宇、李永乐、汤家凤,最后成绩考的还不错。实际上,跟着老师学习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总结和刷题,在实战中不断进步。

我把汤家凤、张宇、李永乐等这些老师的网课系统学了一遍,高数跟着张宇和汤家凤,线性代数跟着李永乐,概率论跟着王式安,跟着视频系统过了2遍后,再去啃辅导书的时候,轻松了太多,有了之前积累的基础,复习效率提高了太多。但是每个老师讲课的风格、适合的人群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各个老师擅长的领域不一样,故选择一个合适的老师是至关重要的。跟对了老师,你会觉得听网课很有用,复习效率特别高,最后数学分数也不会差。

比如,有的同学听张宇的名气很大,看着其他人跟着张宇,他也一样。但是其他同学是稳扎稳打,基础视频看了几遍,不断记笔记和总结,在刷题中反思,打牢基础之后又开始看强化视频,然后把辅导书来来回回刷了2-3遍,每一道题和一个定理都搞得清清楚楚,这类同学做到了有效刷题和学习。

但是有的人草草看了张宇的视频,也从头到尾把视频看了一遍,加上张宇视频比较有趣,像看电视剧一样,每天看几小时,越看越爽,根本停不下来,最后是感觉都听懂了,看懂了,自己都会了,做题的时候懵懵懂懂,效率低下。

后面题目也刷了几千道,都是纯粹是低效率,刷题机器,没有思考,一道题错了就简单的认为是自己粗心,实则是定理理解不够深入,题目不够熟练。平时真题模拟,也能模拟个130+分,最后上了考场,遇到了很多没见过的题目,原理没搞清,做题不熟练,考的一败涂地。成绩出来之后,逢人便说没发挥好,不应该跟张宇,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罢了。

考研了,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要学会有自己的判断力。一个老师课讲的好不好,不要听其他人怎么说,你自己去听几节课,再和其他老师对比一下,高下立见。再者,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其他人不喜欢的,不代表不适合你,只要百分之90以上的学生觉得这个老师还不错,就说明这个老师的方法还是可行的。

这份免费的资料能帮你什么?

好啦,学长已经把机会给你们啦,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了。在考研的这条漫长道路上,虽然信息、资料获取和交流至关重要,但也千万不要忘记自身的努力,只有找对方法、努力坚持到最后,上岸的把握才会更大。

考研大纲里划定了研究生考试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以及试卷结构,对考生备考至关重要!在往年数学大纲都是十分稳定的,但是2021年数学大纲有较大调整,其变化程度为近几年较多的一次,具体情况如下:

数学总体题量由之前的23道题目变为了22道题目,其中选择题增加为10道,每道题分值为5分,填空题题目数量没变,但是每道题分值增加为5分,解答题总分值降到70分,题目数量也降低到6道。

2.1数学一考点分析

数学一主要是增加了反常积分敛散性的比较判别法、无穷级数增加积分判别法,然后一些内容由原来的了解、会用改为了理解和掌握,要求有了一定的提高。

2.2数学二考点分析

2.3数学三考点分析

总之,整体试卷分值的改变,势必会对22考研数学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夯实基础

因为数学变化比较大,大家需要增强好自己的基础,在平时做题中,不能只是认为自己懂了,而是一定要自己算一遍。否则错一点点,整个5分就没了,太可惜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学科都需要牢固的基础作为前提,这一点在考研数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3.2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计算能力,强化客观题得分准确率,同时要重视过去考过的试题,考研数学题目重复出现的概率依然很大。

3.3提高做题速度

张宇是博士毕业,人称宇哥,从事高数教学和考研辅导十年左右,算是比较年轻的考研数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宇哥在广大考研学子的印象里面就是在故事和段子中中帮你数学学了,十分幽默,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一说的是,他还把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篇入选“2007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

和汤家凤枯燥、严肃、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张宇的教学十分有趣,善于将笑话和讲故事,听他的课十分有意思,一点都不会感到无聊,会极大地激发你学习数学、听他的网课的热情,这也是近年来考研数学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一点。总之,听张宇老师的课就是一个字:爽、过瘾!

适合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来听宇哥的视频,将概念的来龙去脉弄透彻了,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很有好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你真正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到时候再怎么变化,你也能够想到解题的方法,这是数学取得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在数学出题特别难的年份。

汤老师是南大数学科班博士,现在是南工大的数学系教授,他的数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毋庸置疑,其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连续十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资历十足,经验丰富,是考研数学界的一面扛把子。

汤家凤老师的授课思路清晰明彻,像高中数学老师一样的板书式教学。他最大的特点是对数学的各门课的讲授有独创的方法和见解,化抽象为通俗易懂,使枯燥的公式变得容易记忆,听他的课,会让你觉得数学是如此简单,同时他对考试的重点及难点把握很到位,知道每年的复习重点和变化在哪里。

汤家凤老师十分重视基础,他的观点是数学基础是解一切数学题目的前提条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管是基础班还是强化班,都会涉及很多经典、基础的题型。在所有的基础阶段教学视频里面,汤家凤是最务实和踏实的一个老师。其他老师在基础阶段只是做一个简单的铺垫和基础概念讲解,学生往往听得一知半解就完事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搞懂,题目也还不会做。但是汤家凤老师不会这样,他会把数一、数二、数三的所有知识点都熟悉一遍,而且课堂上会给出大量的例题,带着你一起练习,让你在实战中理解概念、定理和积累经验。跟着汤家凤,数学基础想打不牢固都难。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汤老师讲课比较枯燥,可能会让学生听得不那么带劲,有点无聊想打瞌睡。但是话说回来了,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枯燥乏味的备考过程,这点寂寞都耐不住,还谈什么考上名校呢。

适合刚开始准备的所有考生。数学基础尤为重要,只有打好基础,后面才有冲击高分的资格。一些同学基础都没打好,一些基础的题目貌似是会了,但是一做就错,然后自己安慰自己说是粗心,但真的是粗心吗?不是,是你还没有真正掌握这种题型并且练习不够,不够熟练而已。你想想,你1+1=2、2*8=16、6*9=54,你会算错吗?不会,是因为你已经十分熟练了,有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因此,教材过完一遍之后,强烈建议大家基础阶段把汤家凤老师的高数视频系统学习一遍,过完一遍,辅助以一定的习题,你的基础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李永乐老师毫无疑问是数学界的泰斗,特别是线性代数部分,至今无人企及。但是讲课风格稍微沉闷了一些,感觉可能是讲了好几十年,感觉是讲课的机器了,毫无波澜,且和学生互动很少。

李永乐老师具有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且多次担任数学命题工作,对考研知识点的总结和把握很到位。特别是线性代数部分,不管你的基础怎么样,你听完课之后都会十分踏实,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会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李永乐老师讲课是按照他的《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授课的,所以最好是能够入手一份,听起来更方便。

武忠祥老师的缺点就是21年好像没有基础班,如果直接听他的强化班可能会难以接受,信息量太大。不知道22年现在有没有更新,更新了小伙伴踢我一下哈。

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同学,基础巩固了后,如果想提高和总结解题技巧的话,很建议来听一听武忠祥老师的课程。

王式安老师最出名的是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授课重点突出、针对性极强,对命题把握也十分准确。同时他的讲课也挺风趣的,深入浅出,很容易懂,让大家心悦诚服。

考研三大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太多的考生对概率论是深恶痛绝,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很多公式都是死记硬背,导致复习效果不好。因此,概率论不好的同学,跟着王老师,一定会带着你学的明明白白,在这一块拿到最多的分,成为你的铠甲而非软肋!

和其他考研名师相比,杨超比较年轻,但其讲课十分幽默风趣,课程是全是干货,没有一点废话。课程上的例题都很新颖,讲课速度适中,而且知识结构十分清晰,听起来一目了然,明明白白,让人十分舒服。

杨超老师独创了口算公式,并且提出基础阶段反复训练“三大计算”的复习理念,其十分强调基础阶段的计算能力,这是考研数学取得高分的最基本的地方。如果你的计算能力一般,很多会做的题目老是算错,不妨跟着杨超老师学一学,一定会受益匪浅!

李林老师的讲课十分细致,循循善诱,一点一点告诉你这道题会考哪些地方?又会在哪些地方挖坑?同时一般人的解题误区在哪里?而不是像某些老师一样,只是对着真题而讲真题。李林老师押题也是堪称一绝,连续两年押中大题而家喻户晓。

基础阶段的话,除了汤神之外,李林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冲刺阶段,李林老师的押题卷人手一份啊,哈哈哈哈。

高昆轮老师上课废话很少,干货多,有实力,还长得帅哈哈哈。对了,他之前也是张宇考研数学团队新生派骨干教师,张宇36讲系列的主要编委成员,对考研数学命题风格研究透彻。

授课幽默风趣,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的堂风,善于归纳总结重点模型,化难为易,效果明显,尤其对历年真题有着独特新颖、灵活多变的透析。

高老师特别注重题型的归类,将不同的题型设立不同的专题来讲,极大地弥补了很多同学题型少见的缺陷。适合基础较弱、知识体系不足、刚入门不久的考研同学复习。

余丙森老师是文都考研数学辅导老师,也是前合工大超越五套卷的命题人,其在十余个城市主讲考研数学十几年,深受学员好评,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数学概念和方法。

和王式安一样,余丙森老师也是主讲概率论,其课程很细,将考点罗列和讲解的很清楚,讲课也十分有意思,和考点结合的十分好。

余丙森老师的课适合概率论基础不好的同学,其课程上会把概率论的题型分的十分细致,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根据自身能力去学习、理解、总结和反思。

方浩老师实力很强劲,讲课集干货和幽默于一体,讲课思路十分清晰,经常会将一些自己悟出来的别具一格的新方法,虽然书本上没有,但是在考试中却很实用,尤其是在高数和概率论方面。比如高等数学中的微分算子法,级数求和概率论中的卷积公式等等。

方浩老师的课程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在学的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多学一些不同的解题方法,扩宽数学的解题思路,对于冲刺高分和攻克难题十分有效。

考研名师这么多,每一个老师的方法都是值得你学很久的,但是每个老师的授课风格,优缺点和适合的人群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跟着一个老师,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习这些老师的长处。总结起来:高数基础阶段建议跟着汤家凤/武忠祥,强化阶段跟着张宇/杨超,现代全程跟着李永乐,概率论基础跟着方浩/余炳森,强化跟着王式安。选好了老师,接下来就完全是靠自己了,踏踏实实跟着课程,把课程和课后习题吃透,把辅导书上面的定理和例题吃透,一步一步来,多总结,多刷题,多反思,多模拟,往前冲就是了!

每年的内容改版比较少,很多题目虽然经典,但是题目也过于老旧,很多题目直接摘录于真题,没有自己的创新

适合给基础较差的小白适用,从头开始,循序渐进拔高复习,是打好基础的不二法宝,对于目标是120+的同学足够了。

这本书的难度很大,且题目特别多,一些题目思考很难找,对于刚复习的同学打击会很大。

这本书的题型较为新颖,且覆盖面特别广,每个题型的归类和具体解题方法总结的很全面,适合冲击高分的同学。对于目标是135+的同学,强烈建议入手。

张宇的高数18讲在考研界也是赫赫有名,这本书的很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很新颖,很能开阔眼界,对于数学冲击高分还是有帮助的。另外说一句,张宇的概率论9讲和线性代数9讲很一般,上面的解题方法很绕,讲解也一般,不建议入手。

相对于复习全书,这本书略有逊色。原因是一方面此书的题型不全,很多地方没有完全覆盖到;另一方面是上面的题目不够经典,有的题目略偏。

汤家凤老师是很重视基础的,从他编写的高数辅导讲义的厚度就能看出来,超级厚的一本书,知识点很全,把考研高数的所有知识都囊括在内了。系统复习2遍,数学基础会打的很牢固。

适合作为工具书使用,如果复习到了哪个生僻的知识点,又找不到相应的内容,这本讲义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

这本书没有缺点,哈哈哈哈!

李永乐的现代讲义适合所有人,对于现代想得满分的同学,强烈推荐!

基础阶段肯定是要有配套的习题的,不管是张宇的1000题,还是李永乐660,亦或是考研复习全书,都是最经典的习题参考书。但是贪多嚼不难,习题集一本就够了。

汤家凤的1800题十分经典,是考研同学用的最多的一本习题集之一。汤家凤讲课的很多例题都是1800上面的,而且经常会用到里面的题目,如果跟着汤家凤老师学习的话,习题1800建议可以买一份。1800题的最大优点是很基础,上面的题型都中规中矩,主要是打基础用,没有特别难,特别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

如果听了汤家凤的视频,建议入手一份1800,不过不用完全做完,只做基础篇即可,提高篇大可不必。虽然汤家凤的题目特别多且有很多重复的习题,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反复记忆,对于知识点记不住、容易忘记的同学很友好,经过4、5轮习题下来,怎么着也滚瓜烂熟了。

和汤家凤的重基础不一样,张宇的1000题是用来拔高的,里面的题目整体偏难。学长我曾经就做1000题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本来数学基础就比其他人差,然后听完宇哥的强化课,做完复习全书又去做1000题,受到了1万点暴击伤害。虽然习题偏难,但是很锻炼发散思维,同时一些题目的计算量也很大,也能很好地锻炼计算能力。

张宇的1000题适合基础很好的人,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140+、130+,那完全没有必要死磕1000题,不如做一些基础一些、正常一些的题目。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名校,数学必须考135+,那发散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锻炼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你很好地应对数学出题偏、难、怪的现象。

李永乐的660题也十分经典,上面全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于改革之后选填比重大幅增加的数学来说很友好。想一想,主观题算错了还有步骤分,但是填空题写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一点点分数。一题5分,3题15分就没了,别说130+了,考110+、120+都是问题。

缺点就是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题型不完整,不适合完全作为习题集,只能作为习题的补充完善。

李林老师的880题难度适中,很贴近真题。比汤家凤的1000题略难,但是又比不上张宇1000题的难度,很适合强化阶段的巩固复习。基础阶段本就不提倡刷题,辅导书上面的题目已经足够了。强化阶段看完视频后,是非常需要难度适中的题目来实践的,李林老师的880题就很适合了。上面题目给人的感觉是,不算很基础,每道题都需要思考,但是有不至于完全无从下手。

880题题目难度中等,题型新颖,适合强化前期。如果对数学有140分+的追求,这本书整体的难度和题型可能还满足不了要求,还需要适当多练习一些难度较大、风格多变的题目。

适合基础一般的人,880题不至于完全不会,也有一定难度,可适当锻炼思考。同时也适合作为强化前期的刷题,一开始不宜直接上手难度太大的习题,要循序渐进,不至于一下子把自信打击没了,效率也更高。

囊括了1987年-2020年的34年真题,十分全面。同时真题答案不是简单的按照每年来划分,而是将答案按照考点和章节分门别类,让考生对考点一目了然。

先是一套卷一套卷模拟,每年真题模拟结束,然后对答案订正错题,进行查漏补缺。

这本书正好和张宇的真题相反,因为是试题解析,所以真题解题过程讲解的很详细,很多经典题型还会给出多种不同解法,很开阔解题思路。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分为共创和超越两种,超越模拟卷的难度更大。共创模拟卷难度适中,很适合作为模拟练习;超越模拟卷难度较大,上面题目十分新颖,很多题目思路很难找并且计算量很大,适合冲刺140分的同学模拟。

汤家凤的八套卷较为简单,难度和真题很贴近,但是计算量十分大,不过答案解析十分详细和清晰,可做考前模拟

张宇八套卷难度适中,题目新颖,和真题较为贴近,难度比真题略大,建议可作为模拟练习。

张宇四套卷难度很大,虽然题目很新,但是也很偏僻,出了很多你完全想不到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毕竟很锻炼考场心态。

这本书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如果你的目标没有135+,那么完全不建议看,因为上面的题目都很难,对数学的解题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都极高,基础没打好的同学根本找不到思路,就算找到思路也算不对。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135+,强烈建议看一看,上面的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总结十分完善,而且很多题目都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很适合数学解题思路的开拓。

三本教材优点:

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所有考纲内的定理、理论理解清楚了,甚至自己可以证明推理出来,然后才能加以应用。这个阶段跟着基础视频学一遍,然后死磕复习参考书和一本习题集两本参考书就够了吃透复习参考书,辅助一定的习题,形成考研数学的知识体系。

复习参考书推荐(三种组合选一):

习题集推荐:

这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就是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我见过、我复习过、有思路,却做不出来。

不论是张宇的36讲、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后,发现很多的经典例题还是不会,后面的习题正确率40%都不到,甚至大部分题目还是完全没思路,就算有思路的题目也做不对。一些人以为是题目看少了,又去刷大量的题,然后错题总结,反复循环,结果就是错题本上的题越来越多,做错的题依然做错。

为什么呢?很简单,一是一些定理和内容还是没有吃透和理解,一知半解;二是不够熟练啊,知识点容易遗忘,而且题目不熟练

前提已经打好基础,并且强化阶段已经建立了考研数学整体的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就是实战,检验复习效果,通过真题模拟进行查漏补缺,然后回头有重点针对性复习。

张宇真题大全解(模拟使用)+李正元历年试题解析(解析和模块复习使用)

很多人认为复习模拟题没有必要,这真的是见仁见智。如果你的目标是120分,那我觉得不做模拟题可以,因为只要你把复习全书和34年的真题吃透,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的目标是130分、135分甚至是140分,模拟题就十分必要了。毕竟每年的真题都会有30%的内容是没见过的创新,只有拥有足够应对新题型的分析能力,后面真正考试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可选)+汤家凤八套卷+李正元《最后超越冲刺135》(可选)

其实,数学拿到基本分是不难的,150分的试卷,基本分占据了百分之六十,打牢基础,90分到手是妥妥的。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则是一半的提高分和一半的难题,提高分按照我上文的方法,看打牢基础+名师视频+刷题总结,基本也是可以拿到这部分百分之八十的分数了,也就有110分了,但最难的正是最后那百分之二十拉分题!

要想攻克这最后百分之二十的拉分题,除了自己努力钻研以外,一定要多学习上岸学长学姐总结出来的经验,特别是140+学长学姐的经验,他们对数学难题的出题思路、解题方法、快速计算等方面都是有着不一样的心得。多借鉴几个大神的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复习,运用在数学复习过程中,130+、140+的质变是迟早的事。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之前参加过的考研训练营,是限时免费的福利,里面有各个985、211名校的大神,汇聚了众多数学140的大佬,学长也正好在群里。大家可以在群里和学长学姐交流复习心得,也可领取群里众多140+大神总结的复习经验。还可以在群里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学习经验,打卡学习进度,一起监督学习,复习效率更高。趁着群还没加满,大家赶紧让班班拉你入群~

考研数学每年的考试内容和难度都不一样,有的年份题目简单,但计算量大;有的年份计算量小,但题目很怪、很新、很难,完全没思路。

所以在最后的模拟冲刺阶段,一定要多做做不同机构、不同老师出的模拟试卷,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不拿真题模拟?因为真题的题目或多或少会在全书里面或者其他资料里面见过,经典题型解题思路也被各种老师或各种复习资料里面反复讲过,失去了模拟意义。就算你模拟考了140+,也意义不大。

考研数学的考试内容分为高数、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数学二没有概率论),有的同学会先做现代、然后概率论、最后高等数学,因为高数内容更难,由易到难的顺序,其实也可以。有的同学是从前往后的顺序。

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因为心态不好名落孙山。这类人往往是平时成绩特别好,各种模拟也不错,但是真正在考场上的时候就出现各种问题。紧张、焦虑、压力大等等,导致最后考得很烂。

很多同学每天起早贪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是白天复习完全没有计划,效率低下,纯粹是自我感动式复习,最后只感动了自己,最终的分数大跌眼镜!

考研对比的现象比比皆是,每天看看身边的人复习到哪里了,模拟考试考了多少分,然后自己就更加焦虑了。其实,你要对比的不是别人,而是和昨天的你相比,今天是否有进步。

好多同学特别喜欢看视频学习,因为看视频的时候不用动脑子。结果,其他人一星期的视频任务,他一天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收获良多,实则是南辕北辙,自我逃避。

学习氛围越浓,学习欲望才越强烈。自以为在宿舍可以好好备战,结果宿舍3个人都在打游戏,一天学习的内容不如在图书馆2个小时学的多。

学长学姐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每个人的基础、经历和习惯都不一样,照搬经验贴往往会摔得很惨,天上到地下!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寒窗苦读、挑灯夜战十个月,最后失败了,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没有做好考研规划,没有选好学校和专业。

不要再相信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算你傻傻地背诵了20篇英语作文,也不见得你英语作文能考好。

单词背诵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不到考试前一天,可不敢说自己单词没问题了。同时,单词背诵一定要早中晚一天多次背诵,记忆效果更佳!

不要相信营销机构所谓的政治80分要7月甚至34月份就复习,开始那么早,最后边际效率就不是递减了,而是飞减。相信我,9月份复习绰绰有余!

基础还可以的同学,做好练好1997-2021年的真题足够了,别瞎费工夫做什么经济学人了。但阅读想进一步提升技巧的,唐迟的阅读还是可以看看的。

张宇每年的最后四套卷就是来搞人心态的,数学没有140+目标的人不必当真,看看就可以了,磨练磨练考场心态还是可以的。

很多同学是一个急性子,刚联系完导师,导师没有及时回复,立刻就联系另外的导师了。或者听信谣言,要多多联系导师,把握更大,但是导师之间是互相认识的知道吧?而且万一复试的时候问你,你联系了哪个导师,你怎么回答呢?

考研期间也要每天锻炼身体,每天坚持跑步,一旦生病,就不只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耽误的是整个复习进度。

以数学为例,除非你每次模拟都在140、145以上,否则都是假象,真正在于你是否在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毕竟真题一半的题型已经在视频和辅导书里面见过。

把每门课不错的复习资料都买了回来,桌子前堆成了山,最后也不见得你会翻几页,复习要做透、做精、做会才是目的。

每年四套卷会压中一大部分主观题,但是他的1000题和精讲精练也是很不错的。

不要想着背背主观题就行了,事实证明,主观题拉分很少,最后70和80分的差别是在选择题。

教材是最经典、最简单的复习参考书,上面的定理、例题都是考研小白打基础的额法宝。

现代一定要看李永乐的视频,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总结的清晰明了,视频题目也超级经典。

看视频的时候最忌讳不思考,像看电视一样,脑子动都不动,看完了好像懂了又没懂。一定要拿着笔跟着视频一起练习和思考。

不管是数学、英语还是政治,考试时候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严格模拟很重要,而且要买正规的答题纸,第一次用硬硬的答题纸写作文超级不舒服。

考前很容易生病,感冒药、发烧药、拉稀药、创口贴等等准备好。

考研的信息五花八门,一定要多方求证,网上的信息不一定是真的。

什么三个月一战上岸985,这种事情固然是有,但大概率不会是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理。

考研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一上来就早6晚12,后面的10个月大概率会把自己搞死,要学会循序渐进,按计划一步步推进。

看到别人选择考研,你也来凑热闹,然后买了一大堆数,报了辅导班,最后在网吧决战到天明。

最新的视频都很贵,事实上每年变化的考点很少,去年的公共课视频,今年完全可以接着看,免费的东西干嘛不嫖。

专业课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切忌不要单纯地死记硬背,在脑海里搭建起整本书的框架体系,背起来事半功倍。

不管是哪门课,错题都是精华,一定要彻底搞懂和及时复习。

数学要想130+,共创一定要做一遍;目标是140+,超越是你的不二选择。

考研学校的选择不但要稳,更要高,一定是要跳起来才够得到的目标。只有一个拼尽全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才有挑战价值,也才能激发你的斗志。如果选择一个难度很低的考研目标,结果就会很轻松,过程也无不费力。但如果在一定范围之内,选择较高的考研目标,创造出适当的压力,就能逼迫你每天高效学习10小时甚至更多,因为不如此努力,你就会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

其实,越是轻松的考研目标,越容易让自己滑落进平庸的安全港。考研目标没有难度,前进就会非常缓慢,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斗志,反正想着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达到,自然也就没有拼命学习的动力了。若是仅仅冲着及格而去,原本努努力能够考八十分的你,却往往只能拿到六十分。冲着八十分去努力,就算力竭而未达,至少也会及格。有许多人在考研备考时会暗示自己,大不了就“二战”。怀着这种心理,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便不会拼尽全力,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二战”。

在考研复习之前,我们最先需要弄明白的是高效学习的第一步——考研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具体结果。高效学习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对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清楚和全面的认知,需要搭建一幅考研的“目标全景图”。

在没有构建好“目标全景图”前,再努力也可能变成最终的浑浑噩噩,效率低下,不知所措。搭建“目标全景图”,指对学习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及细致地拆解。目标越清晰,目标越详细,你通过学习达成目标的概率就越高。确定好了考研目标之后,你需要对目标进行一级一级拆解,完成这个大目标需要多少个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又需要做哪些工作。

有了考研目标和目标全景图(达到考研目标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小目标/条件)之后,我们还需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到底是怎样的?我和目标之间到底差得有多远?

学长是不推荐十分详细、精确到分的学习计划的,我更推荐大家制定合理的周计划和月计划。人都是有弱点的,拖延、懒散、眼高手低等等人性的弱点十分常见,但克服弱点则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在制定考研学习计划时,与其用一份不可能完成的“完美计划”来刻意“压制”自己,不如和自己的弱点“和解”,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只制定计划但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了是很多人的通病,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意志力、自控力不强的普通人,和这种精确的学习计划天生不匹配。如果你没有制定这样的完美计划却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说明你一点也不需要追求这种形式主义。考研的时候,更推荐制定每周、每月计划,列举出这个月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这个月的4周分别需要达到的小目标,以及完成每周小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即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心情和状态灵活推进。每完成一项,在纸上划掉一项,保证在一天或一周结束后,将任务清零。

很多人考研失败了,也以为自己很努力,每天花费10几个小时学习,努力了一年,然后归咎于时运不济或者自己天赋不佳。实则不然,每天的10几个小时,可能真正算起来三分之一都不到,最后用低效的复习感动了自己。

四象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学习目标进行规划。x轴代表紧急程度,越往右越紧急;y轴则代表了任务的重要程度,越往上越重要。第一象限里,任务是既紧急又重要的;第二象限里,任务是不紧急但是重要的;第三象限里,任务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第四象限里,任务虽紧急但不重要。

考研过程中找资料、网课、学习经验等等是我们最常做的事情,但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数不胜数的学习资源,有太多人得了学习的“仓鼠病”,在“陷入知识焦虑——囤积知识——再度陷入知识焦虑”的怪圈中不断循环。

很多人见了唾手可得的学习材料便要疯狂囤积,仿佛入手了就是学到了。但入手的学习资源明明很多,却没有对学习产生有效的帮助——只知道像仓鼠一样囤积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焦虑感在囤积知识的一刻得到了暂时缓解,但仿佛饮鸩止渴,很快焦虑又涌上心头,甚至愈演愈烈。他们欺骗自己,认为只要保存了资料,学习就能得到巨大的进展。通过囤积知识获得的安全感不过是精神鸦片。于是,原本的材料还未打开,又忍不住去搜集新的学习资料。

“费曼学习法”是指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讲给一个完全不懂的“小白”听,直到对方能够理解你向他输出的信息。如果你的“学生”听不懂,或者你在讲授的过程中“卡壳”了,说明你没能真正理解你所接收的知识。你就要“返工”,查漏补缺,然后重复“输入—输出”这一过程。费曼学习法”主张的是让输出来倒逼输入,认为“教”才是最好的“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里,老师会将讲台让给学生,做一些“小组展示”等新形式的课堂活动。

考研过程中,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这两门课,如果学会灵活运用“费曼学习法”,将数学知识反复在内部和外部之间输入——输出,复习效率则会大大提升。

听课过程中应该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听老师讲解,摸索老师阐述的重点、关键点,然后以最简短的语言文字记下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我省察的习惯,是学习能够取得别人不能取得的成绩的关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准备好三本笔记本,分别是错题本、思维框架本和灵感脑洞本。

但记住,我们要复盘复习,而不是重复复习。复盘是主动高效的,重复是被动低效的。比如,让你你凭借记忆,把自己前一天学到的内容以知识网络的方式画出来。你会发现,复习突然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绝对没有打开课本顺滑地重读一遍简单。通过主动去调动记忆,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记忆被唤醒,这和“重复”有着实质性区别。你越是努力回想,知识在记忆里植入得越深。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提笔忘字时,越是绞尽脑汁想起来的字,在之后越会深深烙在大脑里难以磨灭。

考研过程中,影响我们学习最大的阻碍应该就算手机了。学了不到一小时,心理总痒痒,想拿起手机玩一会,结果玩着玩着1小时就过去了,如此循返往复,导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在欲望面前,我们很难控制自己。可我们明知道某样东西不好,还是会想得到,诱惑驱使着我们为了满足一时的渴望,而不顾长远的后果。向诱惑不断妥协,会让我们逐渐变得不安并充满负罪感。长此以往,习惯屈服于诱惑,我们很可能会上瘾。

考研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高效,就不要让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干扰自己。比如宿舍之间的小矛盾、同学之间的不同看法等等,大家一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站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身边的事99%的事都会被缩小,甚至是遗忘。

所以很多事不必放在心上以免影响自己的前程。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着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比如游戏、电视剧情等一些干扰自己的事物。倘若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应立即停止一切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必须确保自己内心无干扰。只有这样才有望保证专心的质量。

在考研备考过程中,要想高效学习,则必须学会跳出舒适圈,在痛苦中成长。压力是永远不可能被消除的,你没有任何办法摆脱它。你能够做的,唯有以勇敢的姿态去面对它。在接受了压力是常态的事实后,压力就变成了一种中性的存在。这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要想做到真正的高效学习,反倒必须要为自己赋予压力。选择一个让自己有些窒息、有些痛苦的高压环境,才能真正得到“锻炼”。

只有勇于突破舒适圈,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大的生存环境。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那么只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太聪明了;第二,你的学习是低效的。就好比跑步,如果每天的运动量没有让你的肌肉感到微微酸痛,那么这种停留在舒适区的健身是无法给自己带来提升的。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经典的话:“朋友不济,你难过;朋友发达,你更难过”。考研的嫉妒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精力消磨在对他人的妒忌上。即使是自己的好友,也无法由衷地为对方的成就感到高兴。适度的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那个坐在你旁边复习考研,成绩比你好一点点的“对手”,确实比设成手机屏保的“鸡汤文字”更能让你激发斗志。

学长这里教大家一个避免嫉妒心的方法:

如何睡觉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那么,想睡觉的时候如何克服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休息?休息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晚上精神好,白天很萎靡。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黑白颠倒,这样做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长期下去身体健康会受到巨大的伤害,对寿命也有影响,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不利。

考研是一个长期战、持久战,在这场马拉松中,不但要跑得快,更要跑的久,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多人没有坚持到最后,正是由于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心态崩了,也就无疾而终。

加强身体锻炼,不仅能让你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使得备考更加高效,而且也能适当的舒缓备考压力。每天早上或者晚上,绕着操场慢跑3-5公里,不仅全身都活动起来了,大脑也会清醒很多。坚持一年,你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词汇是考研英语取得高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词汇量不够、单词看不懂,阅读和作文自然也不可能取得高分。经常有很多经验贴说,可以随便选一本单词书,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背和坚持背,但是一本合适的单词书,还是可以让我们的单词积累事半功倍的。

根据现在用的最多的基本参考书,我将每一本的优缺点一一对比一下:

【此书优点】:不同的词汇附上了不同的考频,便于我们有重点记忆;整体词汇量适中,背诵难度不是很大;最后偏黄色的纸质手感特别好,绿/黑的配色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字体密度适中,不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此书缺点】:红宝书和绿皮书的字比较密,空白较少,可能做笔记补充会有点困难,看久了容易头晕走神,而且内容太多,记忆难度特别大,特别考验背单词的毅力;其次,书里有一些词的词义不全。

【此书优点】:这本书比较适合语法不好的小可爱初期阶段使用,结合语境一个句子可以深层次的背几个单词。一遍背单词一遍锻炼长难句和翻译,一书多用。

【此书缺点】:全书虽然有600多例句,但是整体也非常乱。

不管选择哪一本单词书,都一定要安排好背诵计划,坚持到底才行!其实,背单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背单词也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学长建议按照以下方法来背诵:

阅读是很不推荐使用真题以外的参考书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参考书目的题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很难找到和真题难度相似的参考书,不适合练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各大机构或者参考书阅读的出题风格、出题思路和真题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要适应真题阅读的出题风格和思路,而不能被其他参考书干扰。很多人平时各种参考书阅读正确率很高,但是真题正确率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考研真相系列是每年考生用的最多的真题参考书,一共20年,现在应该更新到了2003-2022年,一共20年真题。英语一用《考研真相》,英语二以前叫考研圣经,现在叫《考研真相》英语二。

下面根据我的经验,说说这本书的优点:

(1)内容十分详细:一套总共5本,除3本历年真题外,还有1本《基础研读版》帮你补充词汇、语法、长难句的基础,1本《考点速记版》帮你考前速记真题考点。特别适合基础弱的学生,基础好的也完全可以使用。

(3)独特的解题法:1类题型1个解题模板,步骤固定,方法简单也容易上手,很适合新手学习;阅读部分采用“2个路径+4个步骤”解题的方式,4个步骤分别是“找关键词-回文定位-比对匹配-辐射匹配”,适合除了主旨题以外任何一种题型,做没见过的新题也同样可以按步骤轻松解题。总之,只要学会1个方法,所有题型都可以按照步骤解题!

黄皮书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一共20多年的真题,内容很丰富。

总体来说,考研真相和黄皮书都是非常不错的真题教材,如果你的基础很好,那用黄皮书是没问题的;如果你的基础一般或者基础较好但总结分析能力较差,那还是推荐考研真相。

长难句的参考书推荐两个,下面我来细说一下这两本书的优缺点:

【此书优点】:对英语的语法、句型、长难句有着一个特别好的讲解和总结,不管基础好坏,听力以后都会对英语阅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此书优点】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考生,对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不太友好。

最流行和最受好评的几本参考书,我或多或少都用过,主要有朱伟写作宝典、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此书优点】:潘赟提出了“九宫格的”的作文写作结构,提出将大作文分为三大段落和九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塞进去对应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搭建好全文的框架体系,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

【此书缺点】:九宫格的写作结构还是很好用的,让我对大作文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每一个地方应该写对应的什么内容,对我的帮助很大,深受启发,但是这本书中的写作方法难以上手。潘老师提出的举例论证法,因果分析法、对立观点分析法三种写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切入真题都比较难,完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何种方法,让我不知所措。

【此书优点】:该书对英语一、英语二大作文以及小作文做了很好的分类,里面的优秀范文和句子很多,小作文模板也很多,很适合作文预料的长期积累。

和你们一样,学长在备考过程中也曾走过很多弯路,不仅是英语,还有数学和政治,跟着一个正确的老师真的是太重要了,说起来都是血泪教训啊!

相信很多同学在看网课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以下低效复习的情况:

关于英语的网课,学长前前后后也看了很多,但效果各异、感触很多,毕竟每个老师的风格、擅长的地方各有不同。如果再让我来一次,我肯定不会一骨碌地全看,而是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去提高!

因此,学长只希望把自己看过的、感觉真的有用的,以及现在考研领域影响大且实用的老师推荐给大家,优缺点和适用人群都会详细说明,让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有所选择,毕竟最终的目的还是考到一个好的分数。

本文福利:除了满满干货,附带最新网课白嫖方法,贫民窟孩子的救星!!

当然,在选择老师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分数是60+、70+还是80+?你的目标是提高长难句、阅读还是作文?你的目标是打基础、强化巩固还是冲刺提分?

所以,选择老师不能太盲目,一定要基于自己的目标和当前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针对自己的弱项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老师都有各个模块的视频,一个老师的视频就几百集长达几百小时,这谁能看得完?这些真的都是你需要看的吗?看完才知道,其中百分之60的知识已经早就掌握了,后悔万分!

2、不要听其他人说,适合自己的最重要。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得吃后悔药。有的老师网上吹得天花乱坠,课上讲的头头是道,讲课中例子随手捏来,听完看似恍然大悟,轮到自己做题就两眼迷茫,一做就废!

除了本文推荐的老师以外,我也把其他网上所有评价不错名师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一点参考:

当然,鉴于大家的基础不同,每个领域只推荐1-2位老师,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优点:背单词的最大障碍就是单词太多了,根本背不完,而且一直陷入背完就忘的困境。如果你没有极大的的恒心和毅力,一定要选择朱伟的恋恋有词。恋恋有词整本书词汇只有5500个,而且没有密密麻麻的单词,搭配也简洁明了,方便记忆。但是如果选择了恋练有词,那么还是建议你听一下配套的网课,朱伟老师会在视频里面补充一半的词汇以及搭配,而且视频讲的还可以,学累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当放松~

优点:田静老师很有亲和力,可谓人美声甜,她的语法和长难句讲的十分浅显易懂,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话让你明白句子的难点,讲的十分细致入微,全是干货,没有废话,会带着你一步一步从语法小白成长为阅读长难句无障碍。田老师的课程比较基础,语速很慢,适合英语稍差的同学学习,建议视频和书籍同步进行。

缺点:虽然田老师长难句是一绝,但是该课程较为基础,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煎熬,因为讲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懂的内容,听课效率会比较低。

避坑:基础好的同学,不用全看哟,直接选择自己薄弱部分查漏补缺即可~

缺点:他的书籍和方法对英语语法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上手,不太适合基础弱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节奏,听得云里雾里,效率低下。

3.1优点:阅读自然是首推唐迟了,像政治的肖秀荣一样,唐迟老师在阅读届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他的阅读讲的特别好,深入浅出,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特别好,把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分析的淋漓尽致。

在视频里面,他会告诉你:

每一题是什么类的考题?

跟着唐老师把学习一下解题技巧,绝对会收获良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唐迟老师比较幽默,看视频不会觉得很枯燥。

听完网课后,记了几十页的笔记,包括细节题、主旨题、词汇题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技巧,然后一步步试着把技巧应用到阅读中,结果简直不敢想象,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做题速度也快了不少,后期阅读能保持错2个以内。

和阅读的唐迟一样,翻译也是首推唐静老师了,因为唐静是专门做翻译这一模块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唐静老师的核心思想是翻译的“拆分与组合”,首先通过句子的拆分来理解完整的句子,然后将拆分后的句子组合起来进行翻译。该方法新颖、高效,也很实用,但是对英语语法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前期一定要通过长难句课程把英语语法的基础打牢,这里也是大有裨益的。她的视频配套的书籍是《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书中用独特的“公式”将每一类语法类型的句子讲的明明白白,看完之后定会豁然开朗,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

4.2缺点:对语法要求比较高,需要前期打好语法和长难句的基础。

4.3避坑:课程虽好,但翻译分值不高,可不要花太多精力哟;建议看20版本,整体内容很全面、逻辑也很好。

与其全靠运气和瞎蒙乱做,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一下技巧,至少可以让你拿到7分及以上!别看这么2-3分的差距,但往往进面就是那么一两分啊!

5.2缺点:内容很干,需要耐下性子来,着急吃不了热豆腐哟~

5.3避坑:需要细心细心细心再细心!

(1)潘赟

【优点】:

和高考语文作文一样,考研英语作文其实就是框架+语言表述,不一样的就是把中文替换成英文。从小到大,我们写过无数的议论文,其实议论文就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那么对于英语大作文来说,我们依然可以借用这个模式,去进行写作框架的搭建。

按照上述思想,潘赟提出了“九宫格的”的作文写作结构,提出将大作文分为三大段落和九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塞进去对应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搭建好全文的框架体系,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

潘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真的是yyds!只要是考过研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说过这个写作方法。她的作文课也是教你如何掌握应试技巧,英一英二大小作文的框架如何搭建,反正作文拿基础分是没问题的。

【缺点】:如果想拿高分,还是得自己多积累语料库,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避坑】:可以借鉴九宫格写作法,但具体内容和预料还需额外补充哟~

(2)王江涛

【优点】:王江涛主《高分写作》这本书确实很棒,对英语一、英语二大作文以及小作文做了很好的分类,里面的优秀范文和句子很多,小作文模板也很多,很适合作文预料的长期积累。他的考前必备20篇很经典,里面的作文结构、整体语言、高级句子、单词等都是很值得学习和仔细推敲的,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很好的参考。

【避坑】:书籍很好,可以买来当做预料的补充,视频直接跳过,完全不用看!因为全程就叫你一个字:“背”。而且视频全是废话,全程在讲某年某月某个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报了他的写作班之后成绩突飞猛进,emmm.....(自己体会)。

如果你的英语目标不是80分,而是70+、75+,完全可以跟着刘晓艳。她作文主要是总结写作思路和写作模板,把她的课程听完,你完全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模板。因为模板是你听课后自己总结的,所以肯定不用担心重复的问题了。

总结出模板以后,可以看看王江涛、潘赟等人的书籍,总结和背诵一些高级、万金油的句子,最后作文分数绝对是中等偏上。

缺点:模板改写只适用于短期提分,不可本末倒置!

避坑:模板需要自己改写,对总结能力不强的同学考验很大,万一改动不到位会成为雷同卷!

A、提高复习效率。对于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差的人来说,看一些长难句和阅读都很费劲,很可能学了很久都学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英语基础很差的人会去报班了,因为靠他们自己提升英语是很难的。

B、学习解题技巧。视频里面的老师都是各个机构的名师,拥有十几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将阅读、翻译、完型等解题技巧摸索的一清二楚。跟着视频学一遍,可以快速把这些技巧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提升解题正确率。

这个问题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可以分为3类:

A、基础好、总结和学习能力强的考生。一部分考研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比如四级550分以上、六级500分分以上的同学,并且这部分同学的总结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通过自己做真题和总结就能掌握出题人的出题规律,很好地归纳各类题型的考点和易错点。这部分同学是不需要看视频的,看视频固然是能够学习到东西,但是效率太低,反而不如自学来的快。

C、基础差的考生。还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比如四六级考了多次都没过或者低分飘过,阅读做题很慢,并且做题错误率比较高,很多阅读甚至一半都都不懂。这部分考生一定要跟着视频好好学一学,可以学习一下长难句,打下阅读基础,同时跟着老师学习总结阅读的方法和解题技巧,比一个人自己在那瞎琢磨有用的多!

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基础搭不好,房子盖好了也会塌下来,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后悔了。大家都知道背单词,但是却不知道复习单词,背完了就忘,一轮背下来,忘的也差不多了。因此,背单词最重要的是复习单词,不是一味地强调背诵进度,每天背诵了多少新单词,这种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背诵过程中,建议按照艾斯浩宾遗忘曲线来背诵。当然,单词背诵没有止境,3—5月单词是打基础,打好基础后单词就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要背单词,一直背到考前!

(1)阅读

(2)作文

9月份开学以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作文了,这个阶段的复习分为两轮:

第一阶段:掌握大作文的写作框架体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作文的整个框架;

这个阶段单词带着背,每天花费30分钟背诵;阅读也要练习,保持手感,可每天花费40分钟做阅读,主要是针对新题型和完型,重点加强一下练习。

当然,这个阶段的重点还是作文。一定要不断积累语料,多多背诵高级句型、句子,但更多的是还要勤加练习。很多同学都是平时背诵的很多,理论知识也都懂,但是一上考场,作文就写的一塌糊涂。所以,这个阶段要模拟练习,严格掐表,甚至可以购买考试时候的那种答题卡,这样效果更好。

THE END
1.写作困惑范文9篇(全文)我们都知道语文写作重在积累, 缺少必要的积累, 那么作文教学的实现难免是镜花水月。而首要的积累就是要大量的阅读。书籍对人一生影响很大, 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俗语, 对其论述不胜枚举。“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但现在我们农村中小学却都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状态。有图书馆, 但却由于各种原因, 没有开放。绝大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7xgu5st.html
2.阅读的好处英语作文(通用40篇)阅读的好处英语作文(通用4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阅读的好处英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的好处英语作文 1 https://www.yjbys.com/edu/reading/474019.html
3.「双语阅读」与书为友「双语阅读」与书为友 The companionship of books i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Each book is a treasure, containing a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wisdom. Through reading, we can broaden our vision, expand our thinking and improve our quality.与书为友,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体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宝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817846519979703&wfr=spider&for=pc
4.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通用3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 1 https://www.cnfla.com/zuowen/412486.html
5.高中生学习计划(精选19篇)3、自觉写10篇以上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养成自觉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4、看几部中国古典名著,并做好笔记摘抄。 5、加强英语口语及听力,看几部英文原版片。 6、坚持练字。每一天学习累了的时候,要仿照一本好的字帖去练字。 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学习累了之后,要干力所能及的`活,如:打扫卫生、抹玻璃、拖https://www.jy135.com/xuexijihua/1245302.html
6.有关阅读的好处英语作文(精选21篇)我们都知道,阅读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睛因为书满是知识,它使我们更聪明和更丰富的生活。我喜欢readiry;报纸和杂志,我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和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什么。我也在我的业余时间,让我轻松愉快的阅读故事书和小说。我很少看电子书,因为他们对眼睛有害。在周末,我通常在图书馆度过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阅读https://mip.oh100.com/yingyu/2893309.html
7.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通用22篇)现在人们生活好了,社会环境好了,到处都有图书馆,可以让我们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去畅游。面对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成长进步,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回报祖国。 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 篇10 "Books are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reading a good book is like talking to ahttps://www.fwsir.com/zuowen/html/zuowen_20140826155149_276706.html
8.如何从图书馆借书英语作文篇5:第一次图书馆借书作文 星期天早晨,我们坐在饭桌前吃饭,妈妈边吃边说:“宝贝,妈妈一会儿有事,你去图书馆帮妈妈借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吧。”我高兴地说:“好啊!”,但是还有点小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借书。 吃完饭我就来到了图书馆,哇!这里的书可真多呀!可我没有一本一本地翻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ca5531p.html
9.英语作文:练习书法的好处总之,练习书法肯定是有好处的。此外,从练习书法中我们可以学会持之以恒,因为不停地练习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恒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007/20/60449762_792763446.shtml
10.今天星期六,我要去图书馆英文片段《周末图书馆》 图书馆 钟茗篇 完 《上图书馆》 万能图书馆1-24集高清 第一个图书馆 《翻开这一页》22集 万能图书馆在线看高清 让我们去图书馆吧英文 英语作文周末到了,星期六你要去图书馆,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是如何从家里到图书馆的,经过了哪些地方并写出 赞0 答2 去图书馆自习有啥好处,我们真https://wenwen.sogou.com/z/q485373008.htm
11.周末去图书馆英语作文初中英语摘要:周末去图书馆英语作文 Today is Saturday, the weather is good, though it is summer, but the blowing breeze, make people feel very uncomfortabl…周末去图书馆英语作文Today is Saturday, the weather is good, though it is summer, but the blowing breeze, make people feel very uncomfortable.Myhttp://en.hxw.red/AT/1-0-2-0-854.html
12.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通用34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1 With the develophttps://m.ruiwen.com/zuowen/wangluo/2602894.html
13.怎样去图书馆借书100词英文作文解答一 举报 How to go to the labuary to lend a book怎样去图书馆借一本书At first,you should be go to the first floor nearly to save your bag.首先,你应该要去一楼的附近寄存你的书包.At second,you should be go to the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2)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f7a2f79263b20c84e3cddfd7c436344.html
14.去书店的小学英语作文我们去了卡通专区,并在那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找到了我们最喜欢的书并在那里看。书店里很安静,我很喜欢。在书店或图书馆看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最后,我们买了一些喜欢的书就一起回家了。推荐阅读:初二上册的英语作文带中文翻译以网络实名制为话题的英语作文圣诞的英语作文社交网络好处的英语作文海啸来临的英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2830001.html
15.怎么样去学校英语作文带翻译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方面,我很满意我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生活在我的大学是不满意作为我们所期望的。 这是光明的一面:首先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先进设备和师资队伍强大。有一个先进的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所以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我的大学。其次,各种讲座在校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有趣的是。第三,我的https://www.yswxk.com/qa-detail/6792386d1dc311ef87b2fa163e1970d8
16.我想要去图书馆看书用英语怎么说水滴英语作文网其中"library" 是图书馆的意思, "read" 是阅读的意思, "books" 是书的意思。 例句1: "I want to visit the library to check out some books." (我想去图书馆借些书。) 例句2: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to study for my exams." (我要去图书馆复习考试。) https://www.adreep.cn/ask/452813.html
17.去游泳英语日记带翻译优秀(精选18篇)篇3:去图书馆的初二英语日记带翻译优秀 昨天下午,爸爸送我们去图书馆去看书。到了那边,我们急急忙忙地跑到阅览室。这时,阿姨问:“你们有没有图书馆的`卡?”我说:“我们有。”阿姨又问:“你们是不是有两张?”我说:“我们只有一张。”阿姨说:“下一次一定要带两张!”我说:“知道了。”我们就走进去看书了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671191.html
18.英语作文读书的好处(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作文读书的好处,欢迎大家分享。 英语作文读书的好处 篇1 https://www.wenshubang.com/yingyuzuowen/184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