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例子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次笔者要讲情态词must,may,might,could,can表示推测判断的语法项目,直接告诉学生们各个词表推测的使用情况,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笔者就想到中秋快到了,学生们都在盼望着中秋放假,但是放假几天不确定,我以这个话题引入。我就问学生“HowmanydaysdoyouthinkwewillhavefortheMid-autumnday”这是学生们所关心的话题,学生们一下子来了精神,纷纷猜测,有学生说一定是threedays的,也有学生说可能是fivedays的,因为中秋节与双休重合了,也有人马上反驳说不可能放假五天。我就用情态词把他们的话语表达出来:
Wemusthavethreedaysfortheholiday.
Wemay/might/couldhavefivedaysfortheholiday.
Wecan'thavefivedaysforthefivedays.
从这些切身的例句中,学生开始接触must,may,might,could,can表达猜测的场景,学生自然而然跟着老师,领会到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二、要注重例子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只是苦差使,老师也可从教学找到乐趣。
中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未成熟,他们的自制力、意志力还不够强,注意力也不足够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枯燥地传授知识,势必会出现课堂上“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白日梦”,哪里还谈得上教有所获、学有所成?把所讲的知识融入到一些故事或笑话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学习知识,从而乐学。如在讲授短语makesure的用法时,为了帮助学生们准确理解它的词义,我讲了如下的故事为例子。
Onedaytwomenwenttogetherintotheforesttohunt.Whiletheywerewalking,suddenlyoneofthemfelldownandbecameunconsciousness.Theothermanwentintoapanic.Afterawhile,hephonedahospital.
Theoperatorasked:“ThisisFriendshipHospital,What'sthematter”
Themansaid:“Myfriendfelldownandisunconsciousnow.Idon'tknowwhetherheisalive.Comeandhelpus.”
Theoperatorsaid:“Makesureheisdead.”
Themansaid:“Okay,justamoment.”
Thenextmomenttheoperatorheardaloud“boom”ofagun.
Thenthemansaidtotheoperator:“Okay,heisdead.”
明白了这个笑话时,学生们不禁大笑,也明白了,如果有时误解词汇的意义不仅会闹笑话的,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的。
四、要保证例子的真实性,增加学生的信任度,拉近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五、要注重例子的启发性和鼓舞性,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人生观。
英语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整合,学生不仅学知识,还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充满信心积极向上。
中学生时又是是非善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做人、学道理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举例子应注重所举例子的正面导向作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是非判断问题进行教育。比如在讲到pay的用法时,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Itpaystobekind.”来启发学生要善良。在讲解failure时,别忘了告诉学生“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七、要注重例子的新闻性、时事性,以提高学生与周围世界的联系。
关键词:词典语法功能语境
词汇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是语言的主要的基本单位。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同样,没有词汇的交际也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职业院校英语学习者,虽然非常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但词汇一直是他们的难项和弱项。
下面笔者根据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如何利用词典、重视词的语法功能、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等方面介绍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
一.把词典当成走向自主学习的通行证
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独立的自学能力。因此,英语词典就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如果不借助于词典,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是难以学好的。那么,我们如何去有效地使用词典学习词汇呢?建议同学们在打开词典之前,不妨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
1.思考一下含生词的句子,在不知道该词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对该句子还能理解多少?
2.观察该生词,它属于哪种词性?名词?动词?亦或是形容词?
3.考虑一下该词在句子中那种词性的可能的涵义。如果是一个名词,它也许表示某物?某人?还是某种观念?是好事还是坏事?
比如,假设在阅读中你不认识句子中的reword,“Oneoftherewordsthatspacetravelersreceiveisthebeautifulviewoftheplanetonwhichwelive.”当你对这个句子思考之后,你会知道此处reword应是一个名词。因为它在定冠词the之后。由此句又得知reword是一个可接收的事物,而且一定是个好的事物。因为这里的beautifulview被称作reword。
经过这番思考,你一定猜出个七不离八了,当你这样对整个句子经过认真思考后,你也许会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查找这个生词了。如果该词是一个常用的基本词汇,那么,在下文中一定还会出现,当它再次出现时,你对其涵义的理解也一定会越来越清楚。当你还不能确定它的意思,打开词典结合句子的内容和词典中的例句“Hewillrespectsomerewordafterworkingsohard.”从众多词条中挑选一个,就显得很容易了。
有意识地注意到英语词汇在不同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同样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词汇量。举个简单的例子:hand,它不仅可以当名词来使用,如:lefthand,righthand还可以用作动词:Pleasehandmeyournotebook。在英语语言学上称之为“功能切换(functionalshift)”因此,我们应该留意英语的这一特征。通常用作名词的词,有时也用作动词,如:hand,face.再如:“Thisisoneofthebenefitswhichresultfromspacetravel.”显然,几个黑体字benefits,space,travel在这里是名词,在其它语境中它们也可用作动词:“tobenefitfromsomething,tospacewordsonapage,totravelsomewhere”而例句中的result在这里是一个动词,但在其它语境中通常当名词来使用。因此,我们应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哪些词汇在这里是名词,在不改变词形的情况下,在别的语境中又当作动词来使用?例如:“That’smyhope.”和“Ihopeso.”
当然,英语也象其它语言一样,具有词尾的变化,不同的词尾标志着不同的语法功能。学过了allow,accept,appear,就应该了解allowance,acceptance,appearance,等后缀为-ance的相应的名词,以后有机会时再总结象:encourage,enjoy,announce,与encouragement,enjoyment,announcement;connect,inspect,combine,repeat与connection,inspection,combination,repetition后缀为-ment,-tion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无疑会扩大我们的词汇量。
三.借助词典在阅读中根据语境学习词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动机
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可分为工具性动机和融合性动机。前者是指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获得某种使用的具体的回报,在此动机的驱动下,学习者把学习英语当作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高薪的工具;后者指学习者对所学目的于语言文化感兴趣,并希望融入这种社会,与目的语人群进行交流,最终成为其社会的一员。无论是哪种动机,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动机这一学习者内部动力。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就极佳,自然学习效果就会好。
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是密不可分的。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记忆词汇尤为枯燥,再加之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势必会造成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学习动机就会减弱,这时就需要有高度的意志控制力,教师应力图使学生认识到英语词汇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系统中的重要性,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词汇的学习维持自主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
二、师生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的语言教学,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压制。而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框架下,教师的任务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词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如此。教师不应只演“独角戏”。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应从“前台的圣人”转向“靠边站的向导”。
传统的词汇教学是教师讲解课文里及生词表里的词汇,一般也是轻描淡写地传授词汇的表面信息,采用的方法也多是英汉对译、提供同义词或反义词、介绍常用搭配、构词分析或演示词典例句等。这种脱离语境的词汇输入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新旧词汇之间建立联系,很难通过其背景知识激活对新词的认知,很难建立自己的有机词库,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完全地以语言为中心,而应侧重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过去的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从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转为词汇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对一些一词多义,意义看似相同用法却不同的单词,教师必须注意提醒学生,指出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解释,可以举一两个生动的例子帮助他们掌握不同的用法,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的配套例句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联想,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感,应为例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要增加词汇的语体色彩、文化内涵、结构属性及语用方面的介绍。
三、指导学生掌握词汇自主学习策略
四、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词汇自主学习与其他任何自主学习活动一样,并不是学生完全的自主、完全的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使学生发挥词汇学习的主导作用,积极使用促进词汇自主学习的策略。只有把课堂词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05年福建卷第9题)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3分)
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所谓的“‘之’字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古人通过一个“之”字告诉阅读者,此处的主谓结构并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另一真正独立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谓结构是句子的最基本结构,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句子多半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然而这并不等于只要具备“主”“谓”两部分的结构就都是句子,这种具备了主谓形式,又不是句子的结构,有人把它叫做“主谓词组”,有人把它叫做“主谓短语”,英语课本上又称之为“从句”,本质上都是一回事。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各种类型的英语从句与文言文中“失去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进行分析与归类比较,从而做到不同语言学科知识的相互验证、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里我举几组例子对照说明,以期学生能自己梳理探究,使之进一步完善。
1.主语从句
在英语语法中,如果一个原可独立成句的句子成分在复合句中充当一个主语,那么这个句子成分就是主语从句,引导主语从句连词有that,whether,who,what,whatever等,连词“that”等不能省略。而文言文语法中亦有相似主谓结构,“之”放在主谓之间,它的作用相当于英语主语从句的“that”等引导词。如以下两例:
(1)英语中的主语从句:Thatlighttravelsinstraightlinesisknowntoall.(光线沿直线运行是众所周知的)。
(2)与之相似的失去独立性的文言文主谓结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解析:“lighttravelsinstraightlines”与“师道不传也”本身已经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而这里它们只是分别作为谓语“isknown”和“久矣”的主语,因此它们都没有了独立性,“that”和“之”用来告诉读者它们的独立性被取消了。
2.宾语从句
在英语语法中,如果一个原可独立成句的句子成分在复合句中充当一个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成分就是主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有that,whether,if,who等,连词“that”在不影响句意表达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而文言文语法中亦有相似主谓结构,“之”放在主谓之间,它的作用相当于英语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但“之”不似“that”那样有时可以省略。
JohnsaidthathewasleavingforLondononWednesday.(约翰说他星期三要到伦敦去。)
与之相似的失去独立性的文言文主谓结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喜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解析:“hewasleaving”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本可独立成句,这里却分别作为动词“said”和“爱”的宾语。
与之相似的失去独立性的文言文主谓结构: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4.条件(假设)状语从句
英语中的条件(假设)状语从句:Ifheworkshard,hewillsurelysucceed.(如果努力工作,他肯定会成功。)
与之相似的失去独立性的文言文主谓结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孩子的话,就得替他做长远的打算。)
解析:“heworkshard”和“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本可以独立成句,这里却分别作为“hewillsurelysucceed”和“父母得替他做长远的打算”的条件状语。
5.让步状语从句
英语中的让步状语从句:Thoughthesorebehealed,yetascarmayremain.(伤口虽愈合,但伤疤留下了。)
与之相似的失去独立性的文言文主谓结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会死,但我还有子孙。)
解析:“thesorebehealed”和“我会死”本是可独立成句的主谓结构,这里却分别作为“ascarmayremain”和“我还有子孙”的让步状语。
一、课本资源的重新组合
二、活动资源的有效开发
英语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协调和创造性过程,它是通过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来实现的,它不仅体现在课上,还体现在课外。课堂上我们通常采用讨论、表演、游戏等活动。(1)讨论。组织学生就学过的内容展开讨论。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大脑,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2)表演。把课文内容改写成短剧,或者就是对话内容的表演,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余同学做评委,要评出每组学生的优点,并且给予所有参与者肯定和表扬。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语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游戏。把游戏引入课堂,按照给定的程序、要求、规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游戏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三、学生资源的合作组合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理念、生存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各不相同,因此学生之间会各有所长,我们教师要放弃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防止忽视学生的其他优势。
1.重视学生差异资源的互补效果
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实现学生差异资源的互补。如:我将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分成十个组,每组一个组长,五个组长又组成一个组,该组长归课代表负责;要求他们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每个成员的参考成绩。也就是说,只有全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成功。转贴于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及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不仅自己要努力成功,而且要关心帮助其他同学获得成功。每一次练习,每一次作业,我都要求做得最好的同学负责将其他同学教会。这样,好,中,差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将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学会用群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初步尝试了合作的效能。
2.重视学生差异资源的竞争效果
上面所讲的学生差异资源的互补是通过老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分组合作形成,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实行流动分组,合作竞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如:我们开展了“挑战满分”活动,随堂练习后,我让满分获得者临时组成一个合作小组,让满分获得者站在讲台上,回答非满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任意指定讲台上某同学回答。要知道平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常常是低头不语。而如今学生问问题的热情是空前高涨,恨不得翻遍自己的肚肠,搜遍自己的脑子,找出问题,试图将对方问倒;答题者是精神空前紧张,思维空前活跃。
四、教师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优势互补
1.把自己的爱有效传递
连续几年,我接任了我校的后进班,班级平均分与好的班级差距很大,但我从不发牢骚,而是满怀信心,因此,每一次他们都能有较大的进步。在开学初的班会课上,我作为任课教师被邀请参加他们的主题班会,会上我深情地告诉同学们:走进你们的教室是我的骄傲,是我们的缘分。看到你们清澈透明的目光,我的内心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胆怯,因为在你们的目光中,我读到了渴望;看到你们挺直的腰扳,我的心中掠过一丝不安,因为在你们挺直的腰板中我看到了期待;我胆怯、我不安,因为你们的成功是我的成功,你们的失败就是我的失败。但是我愿我是一块小小的鹅卵石,你们能站在我的身上健身;我愿我是一块台阶,你们能站在我的身上看得更远;我愿我是一座桥,愿你们能通过我达到理想的彼岸。同学们晶莹的泪花和着热烈掌声如春风如春雨滋润着我的心房。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爱的教学,在这个教学园地里展示的应是爱的艺术,我们要学会表达对学生的爱,把自己的爱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而不是埋怨的爱、责怪的爱,这种爱是要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不带私欲的,不带贪婪的爱。这样的爱,学生才会接受,学生才会领会,师生之间才会有爱的互动。
2.把学生的爱精心收藏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自学能力;学训并重
体育运动学校是为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社会提供体育专业人才的训练基地。就读于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由于体育训练的强度特点和竞争压力,其对文化课学习的热情相对较低,尤其是英语学科,更是因为存在文化和地域的差异而导致运动员望而生畏。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与全世界融合接轨的今天,英语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仅仅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必修课程,更是作为具有国际性特点的职业——运动员所应该掌握的一种交际技能。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学训并重”,要求加强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本人初步探索出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如何提高英语自学能力,现分析如下:
一、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如果运动员们能细心挖掘出潜藏在英语中的宝藏,培养出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且自始至终都能坚持下去,他们一定会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三、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学好英语,必须要有耐心、有恒心、培养一个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预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生词的使用和课文的重点,还有利于其上课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由自卑变得自信。复习更是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养成勤于视听、勤于模仿的习惯。当今的英语学习工具很多,互联网等手段更是相当发达,要想学会纯正的英语发音,多听多模仿的过程必不可少。有这样一个例子,北外一位英语专家多年收听BBC并且坚持模仿其语音语调,练就一口纯正的英国口音,后来一位来自英国的英语专家以为他曾经在英国留过学,对他的地道英语语音十分佩服,其实他根本没出过国。这些都是模仿的功效。最后,学习英语还要养成广泛阅读、勤于背诵的习惯。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大视野,补充英语知识,也能促进英语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还要勤于背诵,背诵生词和短语,背诵美句美文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捷径。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
一、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筹资的区别
(一)筹资目的不同
营利组织(如企业)筹资目标具有单一化,筹资的目的就是营利。企业筹资是通过满足四个方面达到营利的目的:一是实现企业资金流量的增加;二是实现企业扩张;三是调整资本结构;四是保持营利的控制权。无论怎样,营利组织的筹资都是要满足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营利。而非营利组织筹资追求的是多种目标,谋求组织自身和组织的利益,增加收入,使组织发展壮大,满足群体利益,最终目标与任务在于造福整个社会。其筹资第一个目的是保证组织的基本运作是非营利组织筹资的最低额度。非营利组织的设立、生存需要资金额度是非营利组织筹资需达到的第一个目标,也是实现筹资第二个目标的基础。筹资第二个目的是实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任务。社会使命的完成与否是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两个筹资目的归结点是实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使命。
(二)筹资手段不同
营利组织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主要有:向政府引入投资或股权筹资,向其他组织和个人除引入投资或股权筹资外、还进行负债性筹资,包括:借款、发行债券、租赁、商业信用筹资等。营利组织向政府、其他组织和个人进行筹资具有有偿性,需用未来的现金或劳务进行偿还,并给付一定资金成本。而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主要有: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和补贴,申请项目支持和政策支持。向其他组织和个人收取会费,吸收捐赠,或个别进行负债筹资,挖掘自身潜力,利用组织资源进行合法运营,进行收益性筹资。非营利组织除负债性筹资外,向政府、其他组织和个人进行筹资具有非偿还性的特点。通过对资金等财产物资的使用达到资金提供者的除资金以外的某种目的。
(三)筹资绩效考核指标不同
营利组织筹资目的就是营利,对其筹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通过利润指标进行考核,利润指标对营利组织筹资的及时性、足额性提供量化分析依据,也便于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营利组织筹资的目的是实现其社会使命,社会使命最终要达到什么程度,在实现目标的各个阶段需要多少资金,什么时候筹集资金成本最低,筹集到的资金进入组织后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能在多在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等没有一个具体衡量标准,使筹资人员履行职责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筹资各部门责、权、利无法十分明确。因此,没有完善筹资绩效考核指标是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四)筹资对政府依赖程度不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政企分开后,营利组织(如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在筹资方面很难再得到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在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时也难得到政府的担保,营利组织需要获得资金,只能走入市场,通过借贷有偿使用资金等方式或通过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收入。如果产品不适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那么营利组织会出现入不敷出,严重的只能以破产而告终。而非营利组织筹资的主要依赖政府。特别是由政府机构演变产生的组织或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政府手中获得各种拨款、补贴、项目支持、特许权。非营利组织筹资依赖政府的原因是因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有共同使命,都是服务大众,为大众提供公共物品。
二、非营利组织筹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使命并在活动中贯彻执行
非营利组织和其他许多组织一样,都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但与其他一些组织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有着自身的特性和本质,这一特质就是公益。这是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根本区别的标志。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精辟地指出,非营利产品“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生命品质的一种无形的东西——使人获得新知,使空虚无主的人获得充实与自在,使天真无邪的儿童长成有自尊、有自信的青年,使有伤痛的患者获得痊愈……因此,经营非营利事业应以‘使命’为重,不能像商界那样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在乎商品的‘卖与买’的交易,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创造出价位、视野、观念、设想和服务来点化人类,改善环境与社会。它的精神是仁爱的、利他的、为公众利益着想的,作法应是兼具系统化、持续性和前瞻性的”。
(二)要灵活运用多种筹资方法,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筹资渠道
(三)要加强非营利组织成本效益和绩效管理的研究与运用
第一,在成本管理方面,非营利组织主要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来降低成本或者耗用水平。首先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发挥预算在机构运行计划、控制和评价中的独特作用,而且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跟踪分析,这样才能看到预算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通过提出调整方案、改变资源分配的决策方式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效,使组织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因此,我国非营利组织要严格控制机构开支,压缩行政管理费用。同时要动员志愿者参与非营利组织活动,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公益问题、降低组织成本。第二,在效益管理方面,效率在营利组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对非营利组织而言,公平原则显得更为重要。非营利组织在制定战略时,往往会首先考虑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委托人而宁愿牺牲效率。非营利组织如果对资源的管理与运用效率太差,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当,降低整体福利水平。第三,在绩效管理方面,非营利组织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进行绩效管理,尤其是成本、支出、耗费的控制。由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之一是不存在利润指标,这也就导致它的评价方法不同于典型的营利性企业,不能根据工作量评价,也算不出个人创造的价值。
(四)要注意处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营利组织的关系
1、要处理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我国,如何处理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非营利组织在宗旨上与政府的目标是相似或相近的,因此,它在争取政府支持方面具有优势。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也明文规定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但作为非营利组织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既要取得政府的支持但又不能依赖于政府。因此,如何确定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做政府的“伙伴”,而不是做政府的“对立者”或“人”,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一个长期的重要问题。
1、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Weisbrod,Burton.TowardaTheoryoftheVoluntaryNonprofitSectorinThreeSectorEconomy.InE.Phelp(eds).AltruismMoralityandEconomicTheory.NewYork:RusselSage,1974.
3、王文红.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浅论[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12).
4、张纯.非营利组织理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培训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Holec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theabilitytotakechargeofone’sownlearning)[1];LeslieDickinson进一步指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2],其中态度是指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是指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Littlewood说道,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其中愿望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信念和信心,能力是指既具备为自己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又具备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而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则侧重于理论介绍或探讨如何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学习。束定芳提出,自主学习包括态度、能力、环境三个方面,其中态度指学习者自愿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能力指学习者应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环境则指学习者应被给予大量的机会锻炼自己对学习负责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阐述自主学习这一概念,Dickinson列举了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
1.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
3.能够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4.能够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
5.能够评价与监控学习过程及结果。
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已然成为当代社会衡量人才的一项硬性指标。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如何学好英语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策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在中学阶段,一切只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便无后顾之忧。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不再是学习生活的唯一主导者,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寻求个人发展,这个过程就需要自我独立、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因而教师应做好带路人,给予学生入门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三、加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策略
O’Malley和Chamot在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策略理论研究之后,又进行了学习策略的实验,并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即“认知语言学习途径”(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LearningApproach,简称CALLA)。该方案由以下6个步骤组成:(1)准备:教师识别学生目前在完成熟悉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2)呈现:教师示范、命名、解释新策略,询问学生是否使用过这些策略,是如何使用的;(3)练习:学生练习新策略,在随后的策略练习中,教师不再提醒,鼓励学生独立使用策略;(4)自我评价:在策略练习后,学生立刻对自己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评估;(5)扩展:学生把策略迁移到新任务中,形成策略组群,将自己偏好的策略建立策略库;(6)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策略使用及成效。
Cohen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一书中提出了以CALLA策略为基础的训练方案(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简称SBI),该训练方案以明确和隐含的方式,将策略训练融入到课程内容中,适用于渗透式教学。该模式包括5个步骤:(1)教师对可能有用的策略进行描述、示范并举例说明;(2)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引出更多的实用策略例子;(3)引导小组或全班学生对策略进行讨论;(4)鼓励学生练习使用各种策略;(5)把策略与日常的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以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将策略融进语言任务中,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
四、结语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但是正如Dam所指出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经常是痛苦的过程”。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对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评估学习过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能力培训策略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5.
【关键词】课程资源语言运用模式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发组建英语报刊、英文学习网站、英文原版影音频等各色的课程资源,并将泛读教学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优化教学。
一、组建英文报刊阅读教学资源,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一定要注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实践质量。英文报刊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内容新颖,容量大,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强,贴近生活等特点,集学习、娱乐和信息于一体,是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理想的阅读材料。开展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可以辅助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任务式报刊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提高。
中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很容易地接触到大量的来自于报刊、杂志期刊等上的鲜活的文字和信息。比如:21stCentury,CrazyEnglish,Teens,ChinaDaily,《英语沙龙》,《希望英语杂志》等等。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而扩大词汇量更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若能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报刊阅读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巩固、扩展和记忆所学单词和词组,就能使课堂词汇教学得以有效地延伸下去。例如:21stCenturyTeensSenior3Edition(IssueNo.266)中的“Historycomestolife”一文。标题中的“ComeToLife”在人教版英语课本第二册(上)中出现过,意思是苏醒过来,变得活跃,显得逼真。但是用在这里指的是大英博物馆“牵手”故宫博物院,让人们在“家”看文物,即走进人们生活的意思。因此,在利用英文报刊资源训练阅读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课本词汇的意义将得以深化,知识将得以增长。利用英文报刊课程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真正得到了实现。
二、组建英文学习网站教学资源,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英语教学资源,其中更应该包括互联网络这个新生代的事物。有了网络,我们的教学就不再局限于书本了,而应将网络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现在的中学生是和网络时代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眼光最敏锐、对新事物最敏感,而且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所以我们一定要借助网络拓展英语课堂,因为“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才是学科教学可以真正利用的课程资源精髓,才能让我们对内容的开放性和主体的开放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浏览、筛选、分类和指导利用那些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例如:中国外语网、疯狂英语俱乐部、洪恩在线英语网校、天天英语、英语时空等等。
综合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满足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相互协作等能力,也更加能够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组建英文原版影音教学资源,真实情境中体会“活”知识。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应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规定八年级(高中毕业)时,阅读量要达到36万词以上;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立意也由简单的“结构立意”转向“情境立意”。试题创设的语境明显,多为发生在学生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然而,目前我们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中,积极组建英文原版影音资源,以这些原
版的影音作品,时尚台词为例子,能使学生们在情景中体会知识、归纳知识,将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基础知识来说,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有些词汇和语法在一定场合下的用法已经很熟悉,但是若将其置于新的语境中则成为新的难点,很多时候,这无异于不断地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各种影音视频作品中大量词汇生动而准确的应用,则给学生们敞开了另一扇大门。它们让词汇、语法知识也富有了生命,使它们有了鲜活的意义。
如果说教师能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气氛沉闷时,适时利用课外的音、视频资料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时尚报道论述,就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最佳的心境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学完定语从句后,老师可以选择“时光倒流70年”的主题曲“theoneyoulove”,这个音频资料,歌词里有大量的定语从句,听歌的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开心中记住了难记的语法知识。
又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经典台词:
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youwillgotogettome,I’llneverforgetthis!IwishIcouldhavebeentherewithyou.YouwereJenny,Iamnotasmartman,butIknowwhatislove.
…ForrestGump
在欣赏影片片段的同时,同学们能够深层次的理解Iwish之后使用虚拟语气的用法,也会记住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应用形式。对于这一经典句型,如能加以模仿、造句,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相信一定会帮助同学们提高书面表达的档次。此外,电影片段中当阿甘喊出“WhereismyJenny”这句话时,很多同学都不能抑制地掉下了眼泪。我想这样的经典影片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别样的震撼心灵的教育吧!
如上所述,积极开发和组建英文报刊、英文学习网站以及英文原版音、视频课程教学资源,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开启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发展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功能对等日本影视字幕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用学视角下影视作品翻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批准号:HB14YY00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随着视频、DVD等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随时看到世界各国的影视作品。这其中,日本影视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出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动漫、日剧以及有影响力的大片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年轻一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作为调整日本影视作品和观众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手段,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不可或缺。字幕在观众欣赏日本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正像钱绍昌教授(2000)所呼吁的那样,影视翻译正在逐渐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一、翻译的要求
要给翻译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这个词进行了定义。“到目前为止,比较多的人同意翻译主要是指人类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体讲就是人类的口译、笔译和人操作的机器翻译”(杨自俭,2000年)。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从功能对等角度解释翻译的含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的过程,它要求译者不但要精通原语和译语,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并且还需要具备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译文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等。信息流失是任何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在翻译的过程中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对等。翻译只能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词语的对等。
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影视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语言或文本翻译,影视字幕翻译有其特殊的要求,要研究影视字幕翻译首先要了解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的策略。
(一)定义
什么是影视字幕?顾名思义,影视字幕就是屏幕上的文字显示,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故事情节。更为具体的定义为:影视字幕是一种为无声电影提供的、在屏幕上以印刷体出现的说明或者对白片段,或者为外语电影或电视节目的画面所提供的出现在屏幕下方的台词的翻译。说白了,影视字幕就是为影视对白提供同步说明,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影视字幕的特点
影视字幕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字性。影视字幕以文字形式表现,这种文字既可以与对白同源,也可以与对白异源。
(2)关联性。字幕与影视作品对白具有高度关联性,是一种附加的不能独立存在的辅助工具。
(3)同步性。影视字幕必须与相应的语言声音同步出现,否则就会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例如:在《入殓师》中有一个镜头,社长对大悟一边说一边伸出一个手掌说:“ああ、そうか。最初は片手でどう?”这时声音和影像是同时出现的,翻译时就要根据画面的情况译成:“哦,对了,开始5万行吗?”
(5)有效性。影视字幕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影视作品人物的对白,而这些对白随着画面的变化转瞬即逝、一闪而过。观众不可能停下来仔细看字幕,或者倒回去重新将某个片段再看一遍,这就对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翻译人员必须用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最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同时要使字幕的内容和画面的内容同步和匹配,掌握好字幕出现的节奏变化。
(6)针对性。不同的影视作品受众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受众语言层次、文化水平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翻译人员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对字幕翻译的词汇、语气、文化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大量的日本动画片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儿童,这些字幕的翻译就需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健康、活泼的风格来进行翻译。如在《千与千寻》中,千寻和她母亲有两句对话:
千寻:お母さん、お花しおれてっちゃった。
千寻:妈妈,花快枯了。
母亲:あなた、ずっと握りめてるんだもの。御家についたら水切りすれば大丈夫よ。
母亲:都怪你握得太紧了,到家以后浇点水就好了。
句子中的“水切り”指的是日本花道,意思为“在水里剪枝”,大多数日本人都知道,但是中国的小朋友一般对此比较陌生。如果按原台词翻译,不仅句子冗长,小朋友也不容易理解,因此,还不如译为“浇点水”更易于明白,尽管这样有点误译的嫌疑。这样的例子在《名侦探柯南》和《龙猫》中也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7)通俗性。影视作品一般都希望能够被最广大的观众所认可,所以在影视作品的翻译中,一定要做到语言的通俗易懂,明白通顺。与一般文学作品翻译的不同之处是影视字幕翻译的内容基本上是人物的对白,因此,应尽量以口语化的语气通俗地表达,而不能翻译成书面语。而且也只有口语化的翻译才能让观众真正体会到对话的语境和场景。
三、日本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日本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为了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准确地再现日本文化和消除中日文化差异,在日本影视字幕翻译中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时最好能够同时兼顾四个对等,但是有些对白无法完全兼顾,这时就需要舍弃形式对等,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在《名侦探柯南》中有这样一句话:“くそ、どうする、このままじゃ袋の鼠だ。”日文直译应该是“该死,怎么办,这样不就成了袋子里的老鼠了吗?”这里的“袋の鼠”是日本一个谚语,相当于中文的“瓮中鳖,网中鱼”的意思,但是如果按源语译为“袋子里的老鼠”,就会令观众费解、摸不着头脑,因此在翻译时就需要舍弃这种形式上的对等,转译为:“可恶,怎么办,这样下去不就成瓮中鳖了。”这样更让人容易理解,也能比较准确地传递原文的语义。
第二,有时虽然舍弃了形式对等仍然不能忠实于原文原意,就需要译者以文化内涵对等为原则,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用替代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千与千寻》中千寻和锅炉爷爷的对白:
釜じい:えんがちょ。
锅炉爷爷:破除厄运。
千:えんがちょ。
小千:破除厄运。
釜じい:きった。
锅炉爷爷:我切。
这是剧中主人公小千在踩死附着在汤婆婆印章上的虫子时,锅炉爷爷对小千念的咒语。这是日本独特的驱除厄运的咒语。锅炉爷爷喊出“えんがちょ”后,小千将拇指和食指合到一起,随后,锅炉爷爷用手“切”开小千的拇指和食指,并说“きった”。通过「えんがちょ和「切った两个词将踩到污秽东西的小千从“厄运”中解脱出来。这样的对白即使舍弃了形式对等也无法完全翻译为中文,只能用替代的方法进行翻译。
第三,在一些场合,字幕翻译时需要既符合日文语义又能体现日本的文化特色。中日两种语言虽然同根同源,但是经过上千年的变迁,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因此,要用中文完全展现日本文化是基本上不可能做到的,在翻译时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再现日本文化。例如:在《入殓师》中,主人公大悟和妻子美香在洗浴完毕后畅快淋漓地喝酒时美香说的一句话:“なんか演歌つぽい。”日文直译应该是“好像演歌啊”,此处所说的“演歌”是日本现代歌谣的一种,是明治、大正时期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是演歌师用独特的发声技巧演唱的歌曲。在翻译成中文字幕时显然不能直接反映如此多的内容,所以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英文版的《入殓师》中的翻译为“好像一首老歌啊”,比网络版的中文翻译“像是哪首歌的歌词”,更加贴近原文的原意。
总之,在日剧进入国内急剧增加的今天,字幕翻译力量不断壮大,翻译速度越来越快,如何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让更多更好的日文影视作品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在进行日本影视字幕翻译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国内观众的感受和反应,更多地从文化对等的角度来考虑,准确地表达其中的含义并挖掘出其中的美学价值,从而搭起一座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1]NidaEugene,Charles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2]NidaEugene.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33.
[3]邵巍.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6):89-91.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5]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