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议论文:学而不思则罔900字

初中议论文(通用15篇)初中议论文1"学而不思则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些名言无不展示了反思和积累的重要性。

我们在人生路上也应重视反思,勤于积累,促成人生的质变,破茧成蝶。

善于反思,剖析自我,成就自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在《劝学》中如是说。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涉猎广泛,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有效的反思来提高积累的质量,有效地提升自己。

曾国藩平日喜欢坚持写日记,每天都会回顾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对与错。

这个习惯陪伴了他一生,也正是这个善于反思的习惯,使他原本的心直口快、口无遮拦、怒不择言,变为了处处替他人着想。

这也使他人际关系和谐,官运亨通,人生青云直上。

曾国藩考进士,屡试不第。

他没有气馁,而是将自己的试卷和第一名的试卷反复地对比,剖析自己的学习方法,反思学习历程,最终找到了自已的不足,明确了方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进士。

可以说,反思就是积累成功的前提和源头。

唯有善于反思,才有有效的积累。

如果曾国藩不善于反思,只是像老黄牛一样低头苦干,估计《曾国藩家书》智慧的光芒不会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这个道理广泛地存在各个领域。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屠呦呦的青蒿素、天安门阅兵式上的大国利器等等,无一不彰显着这个浅显的道理。

勤于积累,反思提质,高效输出。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人的一生就像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不注重积累,何来有效地输出?《中国诗词大会》中赢得头筹的武亦姝,难道她的成功是偶然的吗?不是!正是因为她平时注重积累,久久为功,产生量变,加上自已的理解反思,促成了质变,才能获得如此殊荣。

冰心先生说得好:"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泪泉"和"血雨"就是披荆斩棘地积累和反思。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它像一道闪电,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

嘿,你知道吗?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可蕴含着大大的道理呢!就好像我们走路,如果只是闷着头不停地走,却不看看路对不对,那不是很容易迷路嘛!学习也是这样呀,如果只是一股脑地学,却不去思考,那学的东西能真正变成自己的吗?肯定不能啊!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我当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就没再去想。

结果做作业的时候,发现完全不会做,这不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嘛!我当时那个后悔呀,心里不停地想:“哎呀,我怎么就没好好想想呢?”还有啊,我的好朋友小明,他特别爱思考问题,可就是不愿意好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有一次,我们一起做科学实验,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根本不管老师教的方法。

结果实验失败了好几次,这不是“思而不学则殆”嘛!他自己也急得直跺脚,说:“我怎么就不多学点知识呢!”那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学和思相结合呢?这可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

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学习就是一块一块的积木,思考就是把这些积木搭成漂亮的房子。

我们得先有积木,也就是先学好知识,然后再通过思考,把这些知识组合起来,变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我读了一篇很有趣的故事书,读完之后,我就会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什么道理呢?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不就是在思考嘛!而且通过这样的思考,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就更深了,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再比如,我们做数学题,不能做完就完了,得想想这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这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我们就不会害怕啦!学习和思考就像是一对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

只有它们手拉手,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经历了多少知识的洗礼和大小考试的磨练。

许多人出人头地,小有名气,许多人也默默无闻,潜心求学。

面对着来自各方各面的种种压力,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读书,才能真正的理解学习的真谛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告诫他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孔子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就说出来这句话来。

当今社会,“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许多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若想要避免或改变这两种状态,就要了解这两种读书方法所带来的后果。

有的人,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算得上博学,带却往往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这是典型的“学而不思”。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书中的知识牵着鼻子走,被书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想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的境界,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那么,自然就会陷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迷茫中了。

还有另一类人,总是能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没有什么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这自然就是“思而不学”了。

就比如一个学生总是爱问问题,穷追不舍,说明他思考了,但提出的问题总是莫名其妙,毫无价值,因为他从没把课文读完过一遍,而且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的思考是没有价值的。

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知识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西方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文体自选写一篇议论学习和思考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没有学习的思考和没有思考的学习都是不完整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面临大量的学习机会和知识碎片,但往往容易陷入学了一大堆却不知道怎么运用的困境。

“学而不思则罔”,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道理。

学习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然而,单纯的思考也是不足够的。

“思不学则殆”,这句警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知识在不停地演进,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不断涌现。

如果停止了学习,那么我们的思考很容易陷入停滞,甚至成为“僵化的思维”。

我们应该学会平衡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学习是为了思考,思考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

我们应该将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中找到问题,通过思考加以解答,再通过学习不断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思兼修,不断进步。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学习的方法和内容选择。

我们不必追求广博的知识面,而是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要有选择地学习,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才能真正获得真知灼见。

总之,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学习和思考是人们进步的两个基本动力。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要善于思考,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学思兼修,取得更好的成就。

”孔子的这句话,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学习的道路。

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就是把老师教的知识记住,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写出来就行了。

可当我真正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就好比我是一只小蜜蜂,只知道拼命地往自己的小蜜罐里装花蜜,却从来不去想这些花蜜有什么不同,怎么才能酿成最甜的蜜。

这不就是“学而不思”吗?结果呢,我在考试的时候,那些知识就像是调皮的小精灵,一下子全跑光了,我只能干瞪眼,这多让人着急呀!有一次,数学老师讲了一道很难的题,我听完觉得自己懂了,就没有再去想。

等到做作业的时候,一模一样的题摆在我面前,我却傻眼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当时就想:“哎呀,我怎么这么笨呀!”后来我才明白,是我只学了,没有去思考,没有真正理解这道题的意思。

再说说“思而不学则殆”吧。

我的同桌小明,可聪明啦,脑袋瓜转得特别快。

可他有时候就爱自己瞎琢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也不认真听。

有一回,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小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通乱写,结果呢?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离题万里”!他还不服气,跟老师争辩说他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既要努力收集知识的宝藏,又要开动脑筋,把这些宝藏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

如果只收集不思考,那宝藏就还是乱糟糟的一堆;要是光思考不收集,那也只能是空想,啥也得不到。

我现在明白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上课认真听讲,把知识装进脑袋里,然后课后多想想,这些知识怎么用,为什么是这样。

就像吃饭一样,不仅要把饭吃进去,还要好好消化,才能变成营养,让我们长得壮壮的。

所以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啦!它就像我的学习导航仪,指引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稳稳地航行。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孔子爷爷说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啥意思呢?就是说呀,如果我们只知道学习,但是不去思考,那就会迷迷糊糊,啥也没搞明白。

比如说,老师讲了一道数学题,你把答案记住了,但是没去想为啥要这么做,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你可能还是不会。

反过来,如果我们光自己想,不去学习新的知识,那也不行。

就像你想知道月亮上到底有没有玉兔,光自己瞎琢磨可不行,得去看看科学书,听听老师讲,才能知道真相。

所以呀,咱们学习的时候,既要认真学,也要多动脑思考。

这样才能越来越聪明,学到好多好多有用的东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孔子爷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啥他就记啥,回家就使劲背。

可是考试的时候,题目稍微变一变,他就不会做啦。

这就是只学不思考,知识没变成自己的。

还有个叫小花的同学,她可喜欢想啦,天天想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星星为啥会眨眼睛。

但是她不愿意看书学习,结果想了半天也不知道答案。

这就是光思考不学习。

咱们可不能像他们这样哦,要一边好好学习新知识,一边多想想为什么,这样才能越来越棒!。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作文标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种习惯,也是人类实现梦想的基础。

春秋时期著名的儒家传统学说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学习。

这句话提醒我们,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仅仅具备学习能力而不会思考,就会错失掉学习的本质,成为无意义、无用的学习者。

即使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学习更像是一种受控的过程,大多数学生都被要求必须跟随教学大纲,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对学生来说,学习的意义不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学习过程本身。

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完成论文,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

因此,正如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功能,理解知识的内涵,以及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变成生活的能力。

有人说,学习是一次有趣的探索,学习思考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颖体验,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创新能力。

面对当今时代这种越来越快的变化,学习与思考的结合不仅仅指的是回答老师出的问题,以及应付考试。

它还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灵活性与判断力,这有助于构建自己未来的发展战略。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机器智能是越来越普遍的存在,因此只有通过学习思考的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以应对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有效的学习策略。

不要盲目地思考而不能实践,也不要孤立学习而缺乏参与。

因为做好学习任务最终取决于自己,因此要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实践能力,以及聆听和沟通能力,以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真正获得学习的本质,实现梦想的基础。

接受的学习,也要求自己实践并且思考,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道路。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大大的问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后来,老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这句话。

原来,它是说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是一味地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就好像我们走路,如果只知道闷着头往前走,却不看看路对不对,很可能就会走到岔路上去;要是光站在原地想该怎么走,却一步也不迈出去,那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呀!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

有时候,我为了完成作业,拼命地抄书、背答案,根本没有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结果,考试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题目,我就傻眼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可不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吗?还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坐在那里想啊想,想了好久,就是不愿意去翻书、看例题。

这不就是“思而不学则殆”吗?我的好朋友小明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我们一起学英语,他把单词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当我问他这个单词怎么用的时候,他却一脸茫然。

我就对他说:“你这就是只学不思考呀,这样可不行!”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还有我的同桌小红,她特别爱思考问题,可是有时候老师讲的知识点她没认真听,自己在那里琢磨半天也弄不明白。

我就提醒她:“你得先好好学,再思考呀!”通过这些事情,我深深地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重要性。

学习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既要带着知识的行囊大步向前走,又要时不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思考一下自己走的路对不对。

我们不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只知道乱撞;也不能像空想家一样,只在脑子里幻想,却不付诸行动。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有时候我就站在这儿,心想,这河水就跟咱的生活一样,不停地往前,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学习嘛,你得边学边想。

就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你光看书、光听课,不动脑筋想想,那学来学去也只是个表面,真东西进不了脑子。

所以啦,学习的时候,得把脑筋动起来,想想这知识怎么回事,怎么应用到生活里去。

再说了,思考这东西,它不仅仅是学习的事儿。

生活中嘛,咱们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惑。

这时候,就得靠咱们的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了。

你得想想,这事儿该怎么做,那个决定对不对。

所以啊,思考真的是很重要,它能帮咱们看清方向,找到正确的路。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所以啊,大家要记得,“逝者如斯夫”,珍惜眼前,珍惜当下!。

学而不思则罔作文学而不思则罔,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如果没有思考,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思考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工作以后,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不去思考,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更不用说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

思考是学习的灵魂。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可以说,没有思考,学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首先,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更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其次,要多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问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再次,要勤于思考,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知识,要不断地深入思考,探索问题的本质。

最后,要善于总结,通过总结思考的成果,可以使自己的思考更加系统和完整。

总之,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更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

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注重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初二议论文:学而不思则罔_900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

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

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

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

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

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

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

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

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

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

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给出的解释是:“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

朱子注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相比较而言,朱子把“思”解释为“求诸心”,属于“知”的范畴,把“学”解释为“习其事”,属于“行”这个环节,更契合《论语》此章本义。

而何晏认为“学”就是读书,“思”是思考,解释得浅了,对本章主旨的领会有偏差。

《中庸》区分“至诚”与“致曲”两种境界,“致曲”功夫纯熟后即是“至诚”,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所以,应该以“至诚”为参照来把握“致曲”的内涵。

孔子称赞颜子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子当然不可能只“博学”而不“慎思”,颜子好学,不必说“思”,“思”已经包涵在“学”之中。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由于“思”是“天之所与我者”,是先天之“思”,故不必说“学”,“学”已经收摄在“思”之中,如同《中庸》之“至诚”(生而知之)自然统率“致曲”(学而知之)。

(本文来自:千叶帆文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面上把“学”与“思”对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然而这只是浅层的意思。

深入研读此章,可知孔子是站在“学”“思”相互交融转化的高度来分别论“学”与“思”之不可或缺。

“学”与“思”交融并进,功夫纯熟后,“学”与“思”合一,即是颜子之“好学”或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

“思”是“知”,“学”属“行”。

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但不是“知”与“行”从外面合二为一,所谓“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而是“知”“行”相互转化以至于无息而不间断,“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

学而不思则罔演说写作5篇学习是一个持续探寻的全过程,但在这个探寻的全过程中千万别忘记了早已被自身发掘出去的“藏宝”,因此,学习培训要常常温习,那样才可以获得的大量,才可以掌握到之前他人所不清楚的专业知识。

便是“学而不思则罔,可以为师矣。

”下边给大伙儿共享一些有关学而不思则罔演说写作5篇,供大伙儿参照。

学而不思则罔演说写作(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朋友:各位好!: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可以为师矣”意为仅有温习过旧的专业知识后,才会出现新感受,探索与发现,可别觉得它仅仅很简单的十个中国汉字,有些人学会了学而不思则罔,获得不一样的考试成绩。

“呜呜”峰顶的风时常从耳旁刮得吹乱我的秀发,山东泰山虽高,往上升,如果你有充裕的精力,就并非难题。

坐上一段空中缆车,赏析着源于大山间的美与壮阔,只需十五分钟,便能够至达半山腰。

下了车,我和同行人沿着路面前行着,一路边走边吃,有好风景随着上下,便都不感觉无趣了。

一直离开了一个多钟头才到峰顶,寒风刺骨,却分毫不扰游客劲头,感受着杜甫诗中常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如何的觉得,我也不除外,在山的最高点,望着远方的层峦叠嶂叠翠,一切都如同被踩在了脚掌下。

在峰顶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一会儿后,便寻找出山的路了。

山风比刚刚又变大很多,笔直窜进我的衣服裤子里,我缩着身体,眯起来双眼在这里一片白皑皑中艰难的向前着。

反复着进山来的路,海拔高度一点点减少,山风一点点缩小,倒也走得轻轻松松,我曾认为着出山的路会比进山的路更加轻轻松松的,直至我到了名叫十八盘的地区。

泰山十八盘是山东泰山爬山盘路中最保险的好处的一段,一共有台阶1600余级,为山东泰山的关键标示之一。

这里两山岩壁如削,险峻的盘路包镶在其中,放眼望去,恰如随州市梯子。

我一瞬间被钦佩了,那么高,那么险峻,我能取得成功吗心里暗想,却或是大着胆量迈开了第一步,就是这样握着护栏,一鼓作气的下了较长一段,腿却逐渐酸软,吸气都不均匀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书时却懒得去读,去学习。

这样的人,也只能永远停在原地。

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例子来说吧。

有多少人能解释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想到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经意识到,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

这就是学而不思。

学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却想不到去运用。

这就是因为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句话还会有用处。

更没有想过应该用在哪里,怎么去用。

而实际上,这12个字,确确实实概括了学习的最最正确的法则。

播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文【篇一:教育鼻祖孔子言论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从一节作文课谈谈学与问常州觅渡教育集团广冠校区秦金妹教育鼻祖孔子的言论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学中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而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极难让小学生掌握,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内容有的较为枯燥,我们的授课方式有时比较单一,我们激发兴趣的教育手段有时模式化缺乏新意,……太多的因素导致学与问不平衡,学问的获取过程一开始就让小学阶段的孩子生畏,对今后的持续学习影响极大。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更是让人大伤脑筋。

曾进行过一节作文课的施教过程,觉得让学生生忧的作文课这么上还是很有滋味的。

案例: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几题数学题吧!出示(10+10=20+20=30+30=40+40=50+50=)(一开头就吸引孩子产生疑惑,由问号开始的作文课也让人没有负担。

)教师启发:做完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做数学题?这么简单还考我们,太搞笑啦!咦?老师啥意思?小学一年级就会做的题目,怎么拿来考我?我满脑袋的大问号?……教师引语:是呀!我们感到好奇吗?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朗士就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你们这么好奇肯定能当科学家和诗人。

出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给孩子丰富的词汇和语言,为后面的写作铺垫)我们来做个实验,让事实说话吧!学生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做实验:想知道到底50+50=100是对还是错?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教师拿出两个量筒,拿出一瓶酒精和半杯水,把50毫升水倒进50毫升的酒精里,观察结果。

教师过渡:你们奇怪吗?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播放科学老师的话)“因为水分子小,酒精分子大,一部分水分子钻进酒精分子的空隙里去了。

学而不思则罔题的作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为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是疑惑不解。

”这句话一共讲了两种学生,第一种学生是善于思考,虚心请教,而第二种就是只爱思考,不会恳切求教,并且对学习毫无兴趣。

第一种类型大多是不会受家长的强迫,他们是自律才会养成这种习惯,比如,在学数学中,碰到难题,有人会选择用心思考,也有人选择采取截径,数学需要举一反三,当遇到难题并亲自解答出来时,你就会对这道题记意犹新,再遇到类似题型时,就会轻松答出。

而第二种便属于被动或偷懒型学习,如果在一次考试中失利,不会及时的反思与改正,只会找其它的理由去掩盖自己的错误,或是免强应付一下,这不仅对你以后的学习不利,在考试中也会再次犯类似的错误。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0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下去,半年或是一年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学习需要学会思考,它的作用远远大于让别人告诉你答案,因为只有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不仅加深了这道题的印象,下次遇到类似题便会做。

比如说,居里夫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杰出人才,在炼治原料时曾日夜学习与思考,只为找出自己想要的原料,在这一段地思考中会遇到许多地疑问,但也因此有人放弃,从而没有想过思考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对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我启迪很大,学会思考与学习,将终身生受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文初三学习是一件滋的事情,就像吃了一大口香浓的巧克力蛋糕,回味无穷!可是光是学习却不思考,那就好比只把蛋糕塞进嘴里,却没有慢慢品尝它的香甜滋味。

你到了什么只有满嘴的干渴和空虚罢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整天想东想西,却从不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和见解,那就像一个人对着一盘子蛋糕发呆,却从不下嘴去尝试。

这不是很可惜吗你错失了获取美味的机会,也白白浪费了大脑的思维能力。

所以朋友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滋养,而思考则让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就像把蛋糕放进嘴里细细品尝,慢慢体会它的香甜可口。

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吸收和领会知识的精髓,让它们为我们所用,发挥应有的价值。

不要让自己成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人。

要像品尝美食一样,用热情去学习,用思考去领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过程中。

只有这样,你才能尽情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我们一起在学习的路上,寻找快乐与成长的意义吧!。

”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仅仅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只有将二者准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人非生而知之,只有持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个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不过,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使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

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

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

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使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

THE END
1.科技作文9篇(必备)科技作文 科技作文9篇(必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作文 篇1https://www.ruiwen.com/zuowen/keji/7887088.html
2.科技论文范文800字(精选7篇)科技论文范文800字(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论文 篇1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68784.html
3.关于科技的作文800字(精选40篇)关于科技的作文800字(精选4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科技的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https://www.cnfla.com/zuowen/697788.html
4.科技小论文800字(通用6篇)科技小论文800字(通用6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小论文 篇1 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140729162445_271820.html
5.七年级生物科技小论文600字以上问:科技小论文 范文800字 答:双休科学作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以蔬菜保鲜为话题的科学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一般包括:题目 署名 正文 正文部分至少三段。 第一段:提出自己要探究(或困惑)的问题,并说明为什么要探究。 第二段: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是如何探究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方法:或亲自动手实验,或询问家长,或查阅资料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ca17389e2d3faf25e834e8ee.html
6.时评范文800字大全(推荐10篇)时评范文800字大全 【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时评范文800字大全(共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时评类作文800字 别让保障房成“闹心房” 廉租房“供需错位”的现象,不仅暴露出廉租房分配、使用中的矛盾问题,也折射出我国住房体系管理的软肋,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601620.html
7.关于航天的议论文800字(优秀范文8篇).docx关于航天的议论文800字(优秀范文8篇)导读:关于关于航天的议论文,精选4篇优秀范文,字数为800字。在我的老家,有一个航天公园---航天公园。关于关于航天的议论文,精选4篇优秀范文,字数为800字。在我的老家,有一个航天公园-关于航天的议论文800字(优秀范文8篇)导读:关于关于航天的议论文,精选4篇优秀范文,字数为80http://taodocs.com/p-722331594.html
8.了不起议论文作文800字(优秀范文18篇)了不起议论文作文800字篇3 20_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因为新冠状病毒疫情,所以人们都隔离在自己家里。这场特殊的疫情期间,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次“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家见证了国家互联网科技的强大,我们由教室里学习转为“线上学习”。各种学习软件助力了我们的学习。 http://www.jiaoyubaba.com/zuowenzhidao/65738.html
9.科技政策论文范文8篇(全文)科技政策论文范文(精选8篇) 科技政策论文 第1篇 科技论文-议论文900字 夏天来了,天气炎热。许多小伙伴们都喜欢买冰镇饮料。喝上一口啊,美滋滋。不少同学会发现白天喝饮料的时候,这吸管怎么歪了呢?喝的正舒畅呢,这吸管弯了,我怎么喝啊?别急别急,其实我们喝饮料的时候,就会遇见一个有趣的科学原理——光的折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qfle5ds.html
10.少年强则国强议论文800字范文优秀三篇.docx少年强则国强议论文800字范文优秀三篇.docx 3页VIP内容提供方:jt601042040 大小:11.92 KB 字数:约3.13千字 发布时间:2022-03-28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3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少年强则国强议论文800字范文优秀三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327/6135110045004130.shtm
11.毕业论文致谢范文800字(通用12篇)写论文时总少不了要写论文致谢,主要用于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行动起来,写一份论文致谢吧。你所见过的论文致谢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致谢范文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致谢 1 两年半的时光匆匆而过,还未来得及好好品味浙大的生活人情,而今已快要离开了。研究生生涯https://m.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43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