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陶渊明《桃花源记》论文,看后长见识了!

摘要: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

关键词:陶渊明;川端康成;自然观;虚无观

1、绪论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那个与世无争、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憧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义,就是给自己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人沉浸在文中清幽迷人的景色里,仿佛看到一个世外仙境,另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川端康城与陶渊明都倾情于世外桃源,热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自然风光的描写。桃花源不仅是他们自然观的体现,更倾注着他们的哲学观,那对于虚无与生死的探寻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作品来看,两者在自然观与哲学观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自然观与虚无观的异同,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2、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

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

3、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

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

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

“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

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以认为叶子的死是美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叶子的死并非彻底的死亡,而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叶子的死是从禁锢的肉体中的解脱,是灵魂的升华,也是美的表现。

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

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

4、结论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THE END
1.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近现代文学视角下的古体诗研究论文摘要: 本文以近现代文学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古体诗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对近现代文学中古体诗的流行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古体诗在当代文学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接着从古体诗的形式、题材、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古体诗之所以能够在当代文学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原因。通过对近现代文学作品中https://www.fs-ky.cn/?p=66294
2.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界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文体指向来看,曹丕《典论?论文》、葛洪《抱朴子》、颜之推《颜氏家训》,以及首创《文苑传》的刘宋范晔《后汉书》、继之为文学家立传的梁萧子显《南齐书》,也一直把应用性文学、非审美性文学视为文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应用性文体也是注重美感的,只不过美的表现方式和美感来源不同而已。从http://zgswh.scu.edu.cn/info/1177/3153.htm
3.文学经典赏析论文题目范文6篇(全文)文学经典赏析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学鉴赏;作品赏析;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艺术价值与特点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体现出来的,因而语言也是解析文学作品的切入点,从语言角度展开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的把握文学作品的特色与价值。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可以从多方面来展开,下面就选取文学作品的句式https://www.99xueshu.com/a/Mbaschbipfaj.html
4.书法鉴赏论文汇编7篇书法鉴赏论文汇编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法鉴赏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书法鉴赏论文1 书法,是一门研究汉字书写艺术的学问,也是对汉字书写结果的一种等级评价。尽管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也有书法,但https://www.ruiwen.com/lunwen/7043632.html
5.文学鉴赏心得体会(精选11篇)篇7:欧美文学鉴赏 论文 3112003925 陈裕发 我读了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是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因为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叛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着一张黄牌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因为题材写一部小说。雨果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c99lp.html
6.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篇1:浅析古诗词鉴赏 摘要: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应多读、多自问、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意逆志,才http://wenxue.xuexila.com/shici/shicijianshang/25409.html
7.汉语言文学论文(通用18篇)汉语言文学论文(通用18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wenxue/73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