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高考评卷工作已于6月9日开始,目前评卷工作进展顺利。为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提高广西评卷工作的透明度,让招生工作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6月16日,广西招生考试院举办高考评卷开放日活动,来自南宁市的考生、家长代表和10余家新闻媒体应邀参观了广西2019年高考评卷点。
今年,广西在高考评卷工作中,通过“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技术强化评卷工作人员管理,引入智能评分技术加强评卷质量监控,同时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确保高考评卷公平、安全、科学、准确、规范。
评卷点管理严格规范
首次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当天上午,在2019年广西普通高考评卷点看到,评卷大楼四周被警戒线包围,有专人值守,无关人员不准入内。在大楼入口处,几台人脸识别设备格外醒目,所有工作人员须经过“刷脸”认证。评卷区域外设置有物品存放处,以供存放不准携带进入的手机、相机、U盘、MP3及手袋等物品。存放物品后,工作人员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评卷教师逐一进行检查。评卷教师要经过一道安检门,确认未携带无关物品后,方能进入评卷大楼。
广西全部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扫描答题卡是评卷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广西高考统考考生近36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答题卡共143.8万余张,同比增加近14万张,扫描任务更为艰巨。评卷点使用了12台大型高速扫描阅读机,从6月7日下午开始,经过79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至6月11日已顺利完成所有答题卡的扫描工作。
当天,工作人员向参观人员播放了试卷扫描过程的视频。扫描后,考生选择题答卷(2B铅笔填涂部分)内容直接录入数据库,非选择题答卷内容形成图像后被存入主数据库,评卷系统会对数据库中的答题卡图像进行加密和编号,然后根据评卷需要对图像进行按题切割,随机派发给不同的评卷教师评阅。评卷教师在评阅时只能看到自己所评阅试题的答题内容,无法与具体的考生对应,也无法获知同一张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的答题内容等信息。
评卷工作公平客观
首次启用智能评分系统
在高考评卷过程中,选择题由机器完成阅卷,评卷教师主要负责非选择题的评阅。许多考生和家长担心评卷教师的主观性是会否影响评卷结果,广西招生考试院在以往严格管理机制基础上,今年首次启用了智能评卷系统,为保证评分公平公正增加了一道科技保障。
今年,广西招生考试院选聘了2400余名具有多年教育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高校或高中教师作为评卷教师,其中包括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评卷教师必须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评卷模拟考核,考核合格且签署评卷任务责任书后才能上岗。在评卷过程中,评卷教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定期接受评卷质量监控组的抽查。
为减少评卷误差,把好评卷质量关,广西一直坚持对分值较高、比较复杂的试题(语文作文、英语作文和赋分超过10分的主观题)实行双评:即两名评卷教师“背对背”评阅同一道题,若二者的评分分差没有超出设定的误差值,则取二者的平均分作为该题得分;若超出了设定的误差值,评卷系统会自动把该试卷发给第三名教师评阅,最后取双评差值较小且在误差值内的两位评卷教师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该题得分;若三名教师的评分两两比较的分差均大于设定的双评误差值,则交由学科评卷组仲裁。
在双评制度的基础上,广西各学科每天复查量不少于当天评卷数量的30%。对于复查中发现的、与原评卷教师不同意见的评阅意见,各学科评卷组组长将进行裁决,及时纠正、减少误差,确保评卷质量。
为确保评分更准确,今年,广西还首次启用智能评卷系统,对英语、语文、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全科目进行空白未作答题目检测,并与人工评分和缺考考生数据进行比对,有效预防漏评和空白未作答题目误判分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对英语作文题和语文作文题进行智能评分,智能评卷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出考生作文中是否抄袭试题内容或范文的情况,并自动将作文中涉嫌抄袭的答题卡列表交由专家组进行审核。智能评卷系统提交机评成绩后,导入到评卷系统中,与人工评卷的数据进行比对,对于比对结果超出事先设定的误差值的答题卡,交由专家组对人工评分进行再次复核。智能评卷技术具有良好的评分稳定性,极大提高了评卷质量和效率,使得评卷工作实现了最大化的公平公正。
把好评卷工作每一关
实施评卷四级质量控制体系
有了高科技技术和严格制度的双重保障,考生和家长对高考评卷质量完全可以放心。南宁十四中考生王雨鑫表示:“评卷点现场的纪律非常严格,改卷老师仔细认真,我对高考的评卷质量非常放心。”
2019-06-1707:37
主办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南宁市数据局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嘉宾路1号技术支持:0771-5713443(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