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下,我研究了一下这些外国旅游博主的中国旅行视频,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最近去中国的油管博主出现新特征,视频标题都统统采用了震惊体标题!
例如------“被告知不要去/都说危险/发现真相”,以及期望英文版地图用汉语拼音标注等等。
也就是说,这些去中国的外国视频博主们,他们的发财密码就是将标题取为“在中国的----''危险''遭遇”、“终于找到被告知不能到中国的真相”等等等类似的,总之就是大写的惊悚标题,在搭配上一些刺激的封面。
我判断这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媒体过去对咱们中国一贯使用“阴间”滤镜等各种方式大肆抹黑,导致外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心生恐惧和厌恶,让他们产生一种不良心理。
那就是去中国旅游就是去水生火热,恐怖危险的地方,大家躲避还来不及呢,哪敢去神秘的东方大国旅游?
人都是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
所以,当有人第一个吃螃蟹后,这个人肯定会发财。
于是,这些外国旅游博主纷纷踏上来中国的旅途,其实大家看看他们的视频,实际上,这些人的视频内容都是,颠覆原本认知,一个人从战战兢兢紧张不安,到瞎逛瞎转随便吃喝,然后放飞自我的在中国辽阔大地上开心大冒险。
我认为使用这类惊悚标题,这可能是这些国外博主规避被外网官方审核限流的好方法。还能吸引不少播放量,当然了,我注意到他们的视频留言下面,依然有很多台湾地区方面的1450等反中组织的谩骂批评留言。
这其中有三四个博主,看样子都来自东欧某个国家,可能因为自己国家30-40年前的历史巨变,原来大家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现在他们在看待中国时,我感觉比西方国家的人更爱比较刻意挑剔。
此外,有好几个,巴西和阿根廷的博主,也是因为各自国内执政总是左右交替,反复相互翻转,所以,比较拧巴地观察,中国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各自为主的行业表现对比,以及现实中公权和私权的分寸,有内心纠结,但基本是羡慕。
一年前,我留意到成批的印度博主访中国,但最近推送少了很多,油管上搜“indiantraveltochina”也不多。我推测可能是印度莫迪政府里内政部门的“间谍”警告,很多印度博主,基本不敢去中国或发中国视频了。
其他国家的,大部分都是,从局促警惕,到意外惊奇,再轻松自在。
爱尔兰-德国夫妻在成都:
英国夫妻在乌鲁木齐和西安
南非妹子在昆明(长居,英语教师)
加拿大妹子游中国西南部
意大利夫妻游昆明,顺路研究某个无人贩售的成人用品店。
其中有些油管主,在其他国家被差异化菜单多收钱,或者路边小贩不找零钱欺骗价格;
但到了中国,全是明码标价,他们支付时,几次多输了金额,还会被商家改成正常价格,于是,被这种商业道德现象,意外惊喜到。
除了极其个别的某次,为某种精制的蜜饯水果,花了智商税的高价(虽然也是明码标价的摊贩,没有欺骗,只是物以稀为贵)。
包括一些,刚到中国做生意,才住了不到六个月的,还是不容易认字发音和通晓路线。于是,有外国人建议,不妨全都改用汉语拼音,标注那些英文版地图上的地名,反而更为实用。(这个建议,估计出乎不少人的预料吧)
对于这些人的建议,我觉得合理。
其实我一直觉得咱们中国地名就别用英文,汉语拼音最好,因为这样你问别人,大家也能大约知道你去哪里。
假设在某二线三线四线城市里,有三条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南京路;用英语发音确认地址,容易让网约车司机搞错,那么,用汉语拼音读出来更合适。
还有去一些村镇,有什么南街一村、南街二村、南街前村、南街后村。
我记得之前中国有些交通设施,采取拼音标注,是经过成熟分析和考虑的。(指示牌面积有限,难以同时有中文+拼音+英语)。而前两年北京还是哪儿的地铁指示牌,站名英文全部改拼音,被众人骂是脱钩、自我封闭云云。现在回头看,还是都使用汉语拼音更合适!
例如在武汉,就有解放路,和解放大道,前者在长江以南的武昌,后者在长江以北的汉口,差距很大。外国人在路上问人,容易指错路。
总之,我是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进步,可以吸引更多外国人来中国安心旅游,让他们拍出更多精彩的旅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