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及的翻译作品系使用AI技术制作,并经人工调整,具体步骤如文中所述。本文在后期修改过程中使用ChatGPT辅助,目的为精简原版中的口语化表述。
▍缘起:发现一本有共鸣的好书
我被吸引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它是全英文的。可惜,我基本上没有完整地阅读过英文书籍,甚至在学校里也只是稍微看了一点英文文献,所以其他英文书籍我基本上都只是半途而废,最终只看中文版。
但我还是执着地想要把这本书看下去。吸引我的是书中这段引言:
如果你是一位CEO,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这本书都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是第一次当CEO,那么这本书将为你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提供框架和答案。如果你是一位有经验的CEO,这本书将是一份很好的最佳实践基准清单,帮你评估你的公司作为一个组织的表现,以及你个人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不足的领域,本书将为你指明目标,以及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工具。
关于创业公司的优缺点,大家或许早已耳闻,甚至亲身经历。我也经历了创业公司各种流程的不规范,以及在发展到某个阶段出现瓶颈的问题。我一直好奇一个创业公司究竟应如何发展。这本书让我觉得找到了一个可资参照的标准。虽然我不是CEO,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但我依然可以以此为纲,去对比和思考我曾经工作过的每一家公司、以及我所了解的其他公司。
事实证明,书的内容确实让我非常喜欢。说「醍醐灌顶」有点夸张,但阅读中经常感到「原来这样就是对的」和「原来还可以这样子」。我对书中很多内容都有很深的感触。
目前,我所在的公司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销售、财务、产品的PMF(Product-MarketFit,产品市场契合)验证、产品迭代、公司战略的坚定性和招聘等方面;在这本书中,我都找到了如何优化这些问题的方案。同时,这本书也弥补了我在融资知识方面的不足,至少现在我知道了个大概。
▍坎坷的阅读与翻译之路
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为此,我实行边学边练的策略,一边阅读,一边翻译,一边学习。
最开始,我利用DeepL和GoogleTranslate两个翻译工具边阅读边翻译,将其中我不熟悉的单词和短语都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相当繁琐,因为我需要同时打开四个窗口:原版Word、记录翻译的Pages、DeepL以及GoogleTranslate浏览器页面,还要进行多次复制粘贴。由于电脑屏幕比较小,我还得用上两个屏幕。
这样低下的效率,导致我在翻译完第一部分后便暂时搁置了这个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棒的开源翻译工具,让我心动不已——bilingual_book_maker。虽然对翻译质量没有太高的期望,但它让我看到了希望。
简单来说,这个工具是用ChatGPT(可选GPT-3)帮助你进行全书翻译。项目部署在本地,运行方式就是直接把EPUB文件放进去跑。需要消耗自己的token,成本大概在1万字/0.15美元左右,出来就是一本双语书。因为请求数据量大,一般耗时会比较长。
最初,我在同事的帮助下在本地部署好了这个工具,但每次在完成百分之十几时就无法继续了。我猜测是原文过长的缘故,便想到能否将全书切分成几部分,分别翻译。但这就涉及到如何编辑EPUB文件的问题。
经过一番摸索(过程中的惊喜是意外发现Pages可以直接生成EPUB文件),我找到了一个界面比较老旧的开源软件——Sigil。
Sigil可以直接编辑EPUB文件内含的HTML格式,非常好用。我用它打开翻译到半截停下的EPUB文件,删除已翻译部分,再生成新文件让程序重新翻译,经过四次反复,我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机器翻译工作。
好事多磨,当我通过Sigil编辑器将几个文件的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文件时,我发现翻译并不完整:很多地方只有英文,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有序号的列表部分,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分级列表;另外,标题部分都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可能是程序没有做好这方面的优化。
我决定手动补上这些缺失的翻译,顺便快速浏览全书内容。
很巧,我看到@yetone开发了一个BobAI翻译插件(Bob是很受欢迎、我用着也非常顺手的一个翻译软件)。有了它,我的每次翻译查询可以同时获得AI翻译工具、有道词典、系统内置翻译这三个版本的答案,然后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真是相见恨晚。
在这里,我也发现AI翻译并非总是最好的。这三个工具翻译准确度的排名似乎是AI>有道>macOS自带翻译。有时有道词典翻译得非常好,完全不需要修改就能直接用。而系统翻译就是马马虎虎,不会很出彩。当然,有时这三个工具的翻译都很糟糕,这时我只能依靠自己结合上下文进行人工翻译。
▍边查资料边校对
不过,中英文对照毕竟更适合自己学习用途,读起来并没有那么美观高效。为了更好地推荐给别人,我决定做一份更可读的纯中文版。为了避免重复造轮子,我先确认了一下,这本书在国内确实没有中文版。尤其鼓励我的是鸣谢部分作者这么一句话:
翻译的过程也并不容易。受限于我的英语水平,在整个翻译调整过程中,我不得不放慢速度,认真阅读每一段英文。我不能跳过不懂的单词、专业词汇或者机器翻译错误的地方;我必须仔细阅读,因为我需要输出准确的中文版本。
我的做法是:遇到不懂的单词时,就使用Bob快速查询;面对不熟悉的专业词汇,就求助于AI;机器翻译出现问题,就尝试反复阅读;仍无法理解的部分,我会向朋友请教。
例如,我在人事和融资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当有限,很多专业术语令我困惑——
Referenceinterview?我向AI请教,它给出了「参考面试」或「推荐人面试」的翻译,还有人称之为「参考检查」。最初,我选择了「推荐人面试」,但在深入了解后,我将其改为「参考人访谈」,因为询问的对象不一定是推荐应聘者的人,我们是在寻求他们的帮助,用「面试」不合适。
Screeninginterview?我以为指的是远程面试,通过屏幕进行。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词还有筛选的意思。真正的远程面试应该翻译为Remoteinterview。
有些词汇很难直接翻译。例如,书中的Farmer是指客户成功经理,而不是「农民」。在查找这个词意思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另一个单词Hunter,指的是销售人员。两者的区别在于,Hunter通过潜在客户建立联系,发现新的销售机会和业务;Farmer则专注于维护与现有客户的关系,支持客户并促进客户的增长。
有的词汇在中文里也没有常见的对应概念。例如Topgradinginterview,查阅后我才知道指的是一个应聘者面对多个面试官的面试。这不同于内向的我无法应对的「群面」,因为群面是多个应聘者参与的。
篇幅所限,其他翻译过程中的笔记单独记录在飞书文档中,有兴趣可以去翻翻。总之,我就这样被迫慢下来,一步步走到最后。
我真的非常开心:不仅得到了作者的认可,还碰巧与一个远在美国的四川人取得了联系。因为好奇,我也去看了Sabrina和Nancy的LinkedIn资料,感叹于她们的优秀。Matt的公司在波士顿;我希望能尽快达到波士顿马拉松的资格标准(BQ),这样在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时候,或许有机会去那里参观,与两位优秀的、会说中文的女性喝一杯咖啡。
我又想到,既然作者使用了GoogleDocs共享原书的电子版,我也可以使用国内的在线文档工具。由于工作中常用飞书,我决定将这本书的中文电子版通过飞书在线文档共享。虽然导入之后需要重新排版让我感到有些崩溃,但好在我比较熟练,很快就完成了。
此外,我还导出了EPUB版本,方便希望离线阅读的朋友。同一个链接中还有我校对过的英文版Word文件。
文档与沟通效率
我自己会因为厌烦老是回答同一个问题而去写文档,谁再问就把文档丢过去。书中肯定了我这种做法:「当你说了两遍,就把它写下来」(whenyousayittwice,writeitdown)。
这也对我们写文档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要让人看得懂。不仅要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还要确保文档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档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文档与开好会
类似地,书中也介绍了RAPID决策过程(Recommend,Agree,Perform,Input,andDecide),避免问题争执不休。RAPID虽然执行起来可能有难度,但它有助于提高会议效率。
例如,对于头脑风暴会议,可以各自书写自己的想法,再汇总到一个文档里;大家看一轮,再针对不同点写出自己接下来的想法。因为文档是员工真实、未受其他影响的想法的表现;如果在一场会议上老板先表态,那么员工很难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团队协作和讨论中充分利用文档,有助于减少干扰,让每个人有机会独立思考,最后再进行讨论,从而更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思维潜力。
文档与解决冲突
作为领导,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提出,可以鼓励团队通过文档来阐述事实、感受和故事。因为,当团队成员在文档中清晰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时,可以更加客观地审视问题,找到共同的立场。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有助于领导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这种基于文档的解决冲突方法,领导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让团队协作更加顺畅。改善了沟通和理解,团队就更有信心共同解决问题,推动项目的进展。
这里也再次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虽然叫《CEO修炼手册》,但它不仅适合创业者和CEO,也适合任何想要提高职场技能和认知的朋友。书中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更好地沟通、解决冲突,以及构建高效、和谐工作环境的建议,这是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掌握的;关于理想工作环境的讨论,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公司的运营状况,为自己在职场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