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职称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申报职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加强领导是做好职称申报工作的关键

职称是评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能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进而带动一个单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要加强职称工作的领导,把职称评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医院要成立以院领导及各专业专家组成的综合审核小组,职称工作日常部门一般为人事部门,明确审核小组的纪律及职责,严格把好申报材料审核关,减少资料填报的错漏,保证材料的准确和真实为申报人顺利通过评审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增加职称评审政策透明度,及时将有关职称评审政策宣传下达

2.1人事部门要及时正确掌握政策,做好宣传下达

2.2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申报,提前做好材料准备

过去的职称评定受岗位编制的限制,存在排资论辈的现象。职称改革后实行以考代评、考评结合,只要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都可以申报晋升,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特别是在学历、外语方面,如以前申报正高职称须有本科以上学历,申报副高职称须有大专以上学历,大专学历的须从事专业工作20年以上。

现在不再有学历方面的要求;外语方面免考年龄,从2007年起,放宽到1960年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1961~1965年出生的,可放宽到40分;1956年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免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因此,我们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有计划地准备有关硬件,特别是年龄较大,外语能力较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要轻易放弃申报机会,可以提前一两年参加外语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否则政策有所变动的时候,错过晋升机会。

三、职称工作日常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指导工作要到位

3.1指引申报人认真填写表格

强调每位申报人员应下功夫填好《()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此表最直观并能全面地反映申报人的基本情况,是评委评议的参考物,一张表可反映出申报人在学历、工作经历、外语、计算机、理论考试、论文、业绩成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要求申报人填写此表要认真、谨慎,不漏填、不乱填,如实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供评委评审。在填写《专业技术评审表时》,要好好总结、提炼自己在专业、科研及培养下级人员中取得的成绩,不要把完成专业工作情况填成业绩成果。《专业技术报告》要侧重于专业技术工作方面的内容,不要泛泛而谈。

3.2建议申报人提前做好论文及科研成果方面的准备

四、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位

4.2对于上报评审不通过人员,我们要了解通不过的原因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弱点,努力创造条件争取第二年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称论文认定对策

Discussion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LibraryintheIdentificationofProfessionalTitlePapers

OudengGeli

(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library,UrumqiXinjiang,830004,China)

Abstract:2013―2016Library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andhealthseriesofteachersneedtobepromotedtothetitleofthedoctor'sprofessionaltitlepaperspublishedpapersidentifiedwork.Thispapermainlythroughthepapersidentifiedduringtheworkmoreandrepeatedproblemsareanalyzedandsummarized,thinkingandanalysistosolvetheseproblems,andfinallytofindsolutionstotheseproblems.

KeyWords:Technicaltitle;Paperidentification;Countermeasure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将发表的职称论文作为重要的评定指标[1],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更是衡量学术水平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职称论文认定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难点也是针对发表的核心期刊进行甄别。普通期刊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普通刊的认定主要针对期刊的合法性和是否是正规期刊进行甄别。该校从2013年起开始承接职称论文认定工作至今,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学在职的教师及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的医生群体。

1职称论文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读者缺乏对核心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能力

目前在高校的职称论文中,评审的形式主要还是以科研论文为主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被普遍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并作为衡量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晋升高级职称、取得硕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2]。

1.2教师及职工科研人员填写论文认定表不认真

1.3医学类院校在社科类论文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委托单位与认定机构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每年的职称论文认定工作当中发现很多委托单位的人事部门与认定机构缺乏沟通,甚至不沟通。在每年的认定工作开始阶段,认定机构首先要发通知到每个单位的管理职称的部门,大部分都是学校或者医院的人事部门在负责晋升职称的工作,然后再由各个人事部门把文件传达到拟进职称教职工。在这过程中往往有一个环节沟通不清楚,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在某个附属医院通知晋升职称的人事部门因不清楚哪些条件的职工要做论文相似性检测,导致该附属医院的很多拟进职称的职工误以为都要做论文相似性检测,最终和该认定机构和医院的人事部门沟通后解决了问题。

1.5对往年做的论文认定报告缺乏规范的存档及整理

该校自2013年开始开展论文认定这项工作至今,已完成了千余人次的论文认定报告,完成的报告也共计千份,缺乏规范化的存档,一般都是存在自己的电脑里而没有进行集中和系统的存档管理。比如一个读者今年晋升职称,今年给他做论文认定的是一个人,因各自原因未能晋升通过,明年还要继续评职称那么就不能保证还是去年的老师给他再次做论文认定。或者因老师进修休假等其他原因,还得再次重复去年的工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是不同部门的老师做的论文,可能今天刚好调休不在,使得读者不能按时拿到报告。再次就是由于电脑存在感染病毒的隐患不得不重做系统,存档的报告就可能存在丢失的情况。

2职称论文认定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和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2.1.1开展专题讲座

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主体,是实施学科服务的核心基础,担负着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学科信息素质教育、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院系联络人等职[3]。在开展论文认定工作前期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学科馆员对口的单位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专门针对学校及各所附属医院进行专题的讲座,在工作开展前即做好计划和准备工作。

2.1.2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图书馆

2.2与其他社科类院校加强合作

在解决社科类资源不足的问题上可以加强与其他社科类院校合作如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实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其他社科类院校完成论文认定的工作。再次可通过维普数据库和超星Medalink数据库中的文献传递功能弥补社会科学类期刊资源不足。

2.3加强认定机构与委托单位的沟通

2.4建立新疆医科大学职称论文文档管理系统

在每年职称评审工作结束后,督促每位老师做好论文认定报告的存档工作,进行规范化的存档并建立新疆医科大学职称论文文档管理系统,建立该系统可以实现提交论文认定报告、检索、存储、统计分析的功能。

3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在3年的论文认定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问题比较简单,有的问题比较复杂。该文主要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出最常见的问题以期能够给从事该工作的其他单位提供借鉴,通过问题的提出最终提出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能更好地为新疆医科大学教职工及附属医院的职工服务。

[1]朱康玲,李艳超.国内四大文献数据库医药卫生资源状况对比分析及特点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8):157-161.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1年。全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不懈加强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部门政(行)建设两项工作,大力实施制度创新工程、人才战略工程、公益服务工程、强基固本工程、管理创新工程五大工程,不时提升人事部门服务效能和人事干部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时加强

报名并参加考试7133多人,一是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我市公务员招录计划共406人。最后实际录用364人。全省第二次全市农村道路交巡警招考,市共拿出109个岗位,报名人数1173人,最后实际录用109人。为做好这项工作,精心安排,统筹布置,认真抓好报名、口试、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六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知识培训工作,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认真开展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化知识培训考核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个班次,考试60余场,市直参与培训考试人数共2180人。及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骨干培训班,市直机关300多名人员参加了培训。继续做好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组织我市40名科级干部赴苏州参与公务员对口培训。做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作,市直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学习考试。

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备案。加强惩办奖励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审批的惩办奖励事项国家安排5批次,三是公务员考核奖惩严格规范。依照年度考核工作要求。省里安排6批次。经过审核不予惩处的1次。

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四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实施了市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审批工作。料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70人。同时。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效果。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我市120多家用人单位,1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明显。4月份。赴东北三省招聘人才。此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1550个。招聘吸引了二十余所高校2.8万名毕业生参与应聘,收到就业意向书1.4万份,现场签约280人。市政府还与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组织新创软件、开远科技、群英互联网、大华软件等12家企业,先后赴成都和西安两地举办软件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招聘活动,达成引进意向205人,现场签约67人,其中研究生11人。

向社会公开许诺,2积极实施公益人才招聘活动。为发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公益性职能。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是公益性人才资源配置场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今年以来,通过公开征集人才招聘活动“冠名权”等方式,相继举办了创新之春”西楚之风”守业之园”圆梦之桥”等20多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求职人员近2万多人次,达成意向6500多人,为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示范区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3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开展人才人事政策宣传调研。虚心听取企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2011年度高层次创新守业人才引进工作。完成2007年度高层次守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第二批人员现场考察工作。举办现代高效农业高研班,分4个专题,对市、县、乡三级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围绕我市六大支住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2011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4项。组织县区人事局对申报的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进行洽谈,已为6个项目单位落实外国专家,3个项目已执行。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时提升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人事档案是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的重要凭证,也是办理招工、提干、调动、退休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组织人事管理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作为人员信息主要载体的人事档案有了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市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和从业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企业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日趋社会化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实、科学的人事档案信息为依据、支撑和连接,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都离不开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运转。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以便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质量。

一、人事档案的含义及特点

1、人事档案的含义

2、人事档案的特点

(1)真实性

人事档案是干部选拔、人才录用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的内容在当事人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事档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真实、全面地记录个人的经历和实践,为用人单位了解人、使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但是,现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缺屡见不鲜,把假材料、假信息放进档案里,甚至修改原始的档案信息,导致个别人“参加工作的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来越高,工龄越来越长”,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受到严峻的质疑。

(2)全面性

人事档案一般都记录着个人的履历,既包括个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政治面貌,又包括个人的思想表现、个人的家庭情况等等信息,还包括单位对个人的考评或鉴定。因此,人事档案能够记载个人的成长史、思想发展史,能够展现个人的基本情况。因此,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的存储库,它概括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全貌。

(3)变动性

(4)机密性

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多方面情况,有的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言及的内心隐秘等等,因此,人事档案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向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查询等服务。即使是处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个人也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多数单位的领导总是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看成是一项保管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只要不丢失,保存完好,便于查档等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自己的日程安排,对档案管理一项不闻不问,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上,但在档案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还是采取手工编辑、检索的方法。因此导致一些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还有一些单位虽然采取了信息化管理,但也仅限于把个人基本情况输入计算机,而对于一些文字材料,比如职称论文,图片等由于工作量大都没有列入计算机管理,仍是以传统的纸质档案为主。

3、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够

要想管理好人事档案,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收集归档工作管理制度。然而部分单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制度。因而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不严格,收集归档工作不及时,被动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收集归档的材料方面。经常发现材料不全面,或者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是雷同的现象,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每个人的情况,人事档案管理犹如摆设。

4、档案管理工作重保管,轻利用

三、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1、严格制度,提高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

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手续,做到转入、转出、接收材料有登记,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利用方便,提供准确,有效地制约造成干部档案泄密、涂改等人为因素。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实行责任追究。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单位领导要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成立档案管理小组,定期不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信息化管理,扩大电子档收集范围

在信息化的今天,要想真正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电子化。人事档案管理要扩大电子档收集范围。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最小的空间储存最大容量的信息,在个人基本信息管理方面,可以逐步将个人体貌特征等录入计算机,建立完整的个人数据信息库;另外将个人的译作、科研成果,著作、学术论文,图片,声影像资料等全部收入电子档案;为建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3、注重收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收集工作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干部选拔,考察,培训,晋升时对人事档案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及时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4、人事档案管理的重心转向开发利用

改变人事档案管理者的保管员的观念。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重要信息之源,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人事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可建立人事记录,通过审阅以往的人事记录,可以发现哪些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发现哪些人具有发展潜力,哪些人已经具备了从事空缺职位的能力与背景。建立人才技能库,当某一部门有空缺时,就将及时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都列出来,然后由人事部门直接对这些人进行考察鉴定,并适时选出恰当的人选。大大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将档案管理者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管理者在工作中始终充满激情,才能不断发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创新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新时期的人才管理和利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邵.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1(03)

[2]张灵均.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0(04)

[3]聂彩霞.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1(21)

THE END
1.长春人文学院图书馆智慧门户平台提供在线自助建站服务.平台易用,用户使用拖拽方式,所见即所得,搭建过程轻松,零代码;具有丰富的模板体现不同行业的特征与风格;布局模块搭配样式模板,满足用户的各类样式需求;添加内容多方式,可本地添加和外接数据;持续统计分析数据,用户随时掌握网站概况. https://lib.ccrw.edu.cn/
2.通知公告陕西省图书馆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是陕西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全省图书馆业务工作与图书馆学研究协调协作中心、全省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分中心、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https://sxlib.org.cn/hd/tzgg/
3.库尔勒市图书馆退还借阅证押金的公告为规范库尔勒图书馆借阅证押金退还业务流程,保障读者资金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退还对象 本图书馆退还借阅证押金的对象为已办理借阅证且符合退还押金条件的读者。 二、退还条件 读者申请退还借阅证押金,需满足以下条件: 1、已全部归还所借图书;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IzNDE1OQ==&mid=2652864689&idx=1&sn=b91dbcbe48fe81187103460d2411a6b2&chksm=81d1ebb1f322ed4d05d9afbfbe91d6a7d8566f94f93c251bc00b87002b0d48fd2018e2d8f7c2&scene=27
4.邵阳学院图书馆门户网站邵阳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4.17万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保障部、信息咨询部等六个职能部门。现馆藏图书140万余册拥有中国知网、读秀和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的网上访问权。http://lib.hnsyu.net/szzy/sysjk/index_1.html
5.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官网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开放时间→MAIGOO百科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原新疆医学院图书馆。1998年与原新疆中医学院图书馆合并,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2006年扩建新馆,馆舍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截止2017年9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7万余册,医学类图书收藏尤为丰富,同时涵盖人文、社科等22大类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4516.html
6.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借阅卡,早期卡价格:16元se104295656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借阅卡,早期卡,(此商品仅限收藏),,其他杂项卡,se104295656,其他杂项卡,借书证/卡,2000-2009年,塑料卡,新疆,,单张散卡,,,价格:16,7788收藏__收藏热线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129_104295656.html
7.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2023年2月至3月政府采购意向受业主委托,中国采招网于2023年02月10日发布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2023年2月至3月政府采购意向;项目简介:1.预约书柜(双柜);2.电子借阅机;https://m.bidcenter.com.cn/news-2-215050072.html
8.(新疆十大图书馆)新疆最著名的十大图书馆新疆图书馆是哪几个?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原新疆医学院图书馆。1998年与原新疆中医学院图书馆合并,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2006年扩建新馆,馆舍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截止2017年9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7万余册,医学类图书收藏尤为丰富,同时涵盖人文、社科等22大类图书。校本部订购现刊1274种,报纸56种,内部刊物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9961.html
9.图书借阅规则及馆藏书目查询技巧ppt课件,39,五、馆际互借,多个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介绍:,为本校教师、研究生向本市其他图书馆(签有馆际互借协议的图书馆,如新疆大学图书馆、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伊犁师范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借书; 为本校教师向乌市以外的相关图书馆或文献提供机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42904888.html
10.新疆十大最美图书馆排行榜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新疆十大最美图书馆,为您推荐新疆图书馆排名,其中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等新疆图书馆,告诉您新疆有哪些图书馆,新疆最美图书馆排名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展开】 新疆十大最美图书馆排行榜https://web.phb123.com/city/jz/vthsli17161.html
11.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使用方法教程教案.ppt借阅权限,遵从对方图书馆规定;还清所借图书后,到馆际互借处换取个人所押有效证件。 馆际互借是通过与其它文献收藏单位(协议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协议,为本校师生提供 我校图书馆没有馆藏 的文献,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提供重要的补充途径。 2 、我馆协议馆 新疆大学图书馆 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https://m.book118.com/html/2018/1017/5142033140001322.shtm
12.新疆医科大学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图书馆馆舍分布在雪莲山和新医路两个校区,其中雪莲山校区图书馆为主馆,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该馆有流通纸本图书78.68万册,电子图书72.90万册,电子期刊69.15万册,以医学和生物科学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订有Web of Science、OVID、SpringerLink、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中https://baike.sogou.com/v352690.htm
13.中国四大名著阅读心得[作者简介]阿扎旦·斯玛依,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范玉明,中国传媒大学。 移动阅读是一种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手持移动终端,进行下载或者在线阅读各类图书、杂志的电子阅读行为,具有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视觉化等特征。移动阅读的出现给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和视觉冲击,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逐渐成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5gv0t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