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如何“跨界破圈”,实现“有机生长”?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跨越传统的业态边界,融入我们的生活,为城市发展添了一抹隽永的底色。6月27日至30日,“2024图书馆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图书馆界的200多名代表围绕“图书馆+”深入探讨:如何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让图书馆“长”在城市里?

向外延伸“触角”,打造新型文化空间

如果说,文化体现着城市气质,那么阅读空间对于城市而言,便是生活方式的引领、价值默契的养成。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副馆长李汝清认为,“传统公共图书馆‘等人看书’的模式被动单一,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主动寻求对外合作,打造新型阅读体验,是图书馆‘有机生长’的重要途径。”朝阳区图书馆主动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与社区、乡村、企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合作,以“城市书屋”的模式浸入城市肌理。李汝清介绍说,“我们与社区融合,建成京旺家园馆;与医院相结合,建成儿童健康知识传播基地;还与商圈相结合,其中建投书局国贸店以‘人物传记’类图书为特藏,中海环宇荟店以‘态度生活与商业新知’类图书为特色。这样的城市书屋共有45家,覆盖24个街乡,目前全部纳入北京市‘一卡通’借阅服务体系。”借助“馆店融合”“馆医融合”“馆园融合”等模式,他们将“图书馆”开到“家门口”,让大家在步行15分钟内,都能找到一个静谧舒适的阅读空间,捧一本书,静享阅读的美好时光。

除了“下沉”就近提供服务,“横向拓展”也是很多图书馆选择融合的方向。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地处区域文化中心,图书馆中庭,34级波浪形平台构成“书山”,律动的曲线梦幻般再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意境。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馆长马文艳说,图书馆已与不远处的美术馆、科技馆融合互补,打造了全民阅读孵化地。在今年“中国航天日”,孩子们先在图书馆学习《飞向宇宙深处》,了解太阳、地球、月球运转等基础知识,随后到科技馆模拟火箭发射,亲自“驾驶”飞船遨游太空,领略宇宙的壮美。最近,滨海新区图书馆还与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大沽口炮台博物馆合作建立研学基地,将“书和远方”融于一体。

“图书馆向外生长,只是服务创新的手段,目的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提醒,在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跨界的分寸,跨界但不越界,始终坚定图书馆的站位,警惕在融合中逐渐消弭图书馆的声音、弱化图书馆的功能。王自洋说,去年,长沙图书馆与轨道交通集团合作,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进了地铁站,将“交通线”变为“全民阅读推广线”。还与科协合作,打造了科普教育趣味课堂,以“内场讲座+实地探访”的模式,使科普知识更生动。

立足自身特色,开展“沉浸式走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读”结合了阅读与行走的属性,让读者在行走中重新审视城市,跨越时空体悟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

南京图书馆立足馆藏图书与专家库开展“文化走读”已有5年之久。“南京有着3100年的建城史、450年建都史。这五年,我们陪伴读者登过山,看过水,听过曲儿,在人潮里尝过最市井的烟火气,也在文博场馆里接受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南京图书馆顾晓宁介绍,起初是“岁时金陵”,将季节元素与城市风光相结合,再到去年的“古籍走读”,根据馆藏古籍《金陵图咏》规划14条文化走读研学线路,带领读者在山水城林间感悟南京文脉。今年6月,南京图书馆又启动了以“水”为主题的文化走读,通过寻访古河道、老桥闸等散落的水文化遗产,破译隐藏在南京城内的“水”系密码。

在安吉县图书馆馆长袁秀华看来,安吉最大的特色是白茶之乡,有着秀美的山水风光。他们将自然巧妙地融于阅读中,构思了“在风景里阅读”品牌,建成了“1+13+15+N”的最美图书馆群。其中,山禾稻主题绘本馆是一家在稻田里的绘本馆,独具乡野气息,开展自然科学类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稻乡生活。宋茗茶博园书房则是“茶文献”主题特色书房,开展闻茶香、识茶趣、品茶韵、悟茶道的茶文化研学活动。袁秀华希望“阅读以含蓄的方式充盈着旅行体验”,这些建在风景中的书房,能让游客感受到,在安吉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的芬芳。

湖南图书馆则围绕“红色文化”打造“吾道南来湘江北去”研学活动,孩子们在汝城县沙洲村聆听过“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韶山重走“毛泽东小道”,感受少年毛泽东求学和成长历程;在娄底蔡和森纪念馆,感受这位中国无产阶级杰出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公共图书馆要破除‘文字崇拜’,树立‘大阅读’理念。”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现在图书馆要主动寻求跨界合作,将阅读活动和城市场景相串联,开辟全民阅读新场景。李国新举例说,美国费城图书馆的非洲舞、上海图书馆东馆日落沉浸音乐会、济南市图书馆闭馆音乐秀、佛罗里达州棕榈港图书馆户外音乐花园,都是很好的尝试。

联结“社会力量”,推动差异化发展

既然融合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那么如何在“有限空间”的基础上做足“无限可能”?

在研讨会中,很多图书馆基于自身实践给出答案:联结社会力量。常州市图书馆的“秋白书苑”是引入“社会多元力量”的典范。常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钱舒屏介绍,运行的方式是,由街道或乡镇提供场地、图书馆提供管理系统、图书设备、技术支持和业务辅导,社会力量负责设计装修运营,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目前,常图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书苑共计35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私营企业29家,社会组织2家。

杭州高新区(滨江)图书馆也依托社会力量,成立了48个“硅谷书房”,为大家提供就近服务的同时,还兼顾滨江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特色。他们定期在“硅谷书房”开展职场成长类的活动,还引入有声阅读、剧本杀等青年人喜欢项目,为企业员工赋能。

利用社会力量,让图书馆生长的同时,如何避免同质化?钱舒屏说,结合属地文化特色和运营方资源优势,每个秋白书苑都是一块个性鲜明的试验田。比如,他们将书苑建在老城厢运河畔,让书香浸润千年时光。他们将书苑开在新农村,与农事体验相映成趣,成为田野间一抹亮色。产业创新集聚区的秋白书苑与企业联姻,为“新能源之都”注入发展动能。“遍布城乡的秋白书苑既为常州百姓提供了沉浸式阅读体验,也为外地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常州文化的窗口。”

浙江图书馆原馆长褚树青支招,可以尝试以“主题馆”的模式实现图书馆“差异化”运营。他说,杭州图书馆从盲文分馆开始,通过社会化合作,已经陆续建成了宪法和法律、环保、围棋、创意设计、钢琴、茶文化、动漫、交通、艺术、宋韵、南宋美学等20多家主题图书馆。无论你爱好历史、艺术,抑或美食,都能在这里照见生活的影子。

相较于大规模系统性的改造,安吉县图书馆的“一间学吧”显得很精巧,安吉县图书馆的“一间学吧”建成智慧化无人值守办公室,还在其中植入“阅读一张图”、线上办证、借阅及荐书等多元化功能,让这个小型自习室,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文化街景。

THE END
1.AI智能时代的图书馆未来,你想象过吗!ai图书馆AI智能时代的图书馆未来 前言 教育数字化和 AI 时代的浪潮正汹涌而来,图书馆也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教学模式到人才培养理念,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而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自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https://blog.csdn.net/ith321/article/details/142670928
2.信息化时代的阅读——为什么更需要图书馆因此,作为现代社会知识资源储集中心的图书馆,其功能绝不应仅仅定位于一般性的信息集纳和传播,否则就可能偏离其核心价值,失去自身的存在意义。进入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当然要积极吸收应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提升服务体验,但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与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功能,却可能恰恰是相反相成的两个努力方向。https://www.chsi.com.cn/jyzx/jysp/202310/20231019/2293159941.html
3.数字时代下的在线书库,阅读革命的新篇章沙雕制作在线书库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引领阅读革命的新浪潮。它提供了便捷、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在线书库,读者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类图书资源在线书库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最初的简单书籍展示,到现在的海量资源存储、智能推荐、个性化服务等功能的集成,在线书库经历了飞速的蜕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http://hljldds.cn/post/7864.html
4.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机遇,从自动化系统变迁、移动馆藏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站的涌现、参考咨询的变化、面向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应用工具五个方面讨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从移动设备本身的问题和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图书馆服务走向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Full-Text Contact Us https://www.oalib.com/paper/5158898
5.数字及网络化知识时代的图书馆想要推动知识管理的执行,就必须有一个计划周详,可操作的知识管理系统,来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中,参加同一联盟的图书馆要协调选择一个通用的系统,使合作图书馆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连通及兼容。 应该使用图书馆内部的互联网络,通过文件/产品的共享,以及教训和最好的经验的收集与出版来支持知识管理。互联网的功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45.html
6.国图公开课——“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与公开课的合作安载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方面给人们获得信息、学习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们选择与理解的难度.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传统的社会教育体系固定,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多样化、多变化的求知渴求.在"互联网+"时代,受教育途径的多元和便利,让新的教育形式层出不穷,公开课就是其中一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conference-cn_meeting-61692_thesis/020222769983.html
7.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精选十篇)互联网飞速发展。对身处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来说,传统纸质书报刊已不再是阅读的唯一选择,数字化阅读颠覆性冲击着传统阅读观念和市场份额。无论是传统纸质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都只是让读者多了一种选择。读者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去书店、图书馆阅读或者在互联网中搜索到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iqq7mm.html
8.全国林业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在我校探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本次会议主题为“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创新”,围绕这一主题,大会安排了三个主题报告。主题报告阶段由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应安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馆长胡乃志、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馆长钟新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馆长邹红菲分别作了题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调整与服务转型升级》《数据分析与图书馆服务创新https://news.nefu.edu.cn/info/1011/4391.htm
9.“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讨期刊高校图书馆承载着历史文化,向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资源,促进学生研究与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及服务个性化逐渐走向完善.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下,图书馆知识的传播更为便捷和高效.基于“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得到快速发展的机遇.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下图书馆知识传播相关https://doc.taixueshu.com/journal/20170448zsjjeqy.html
10.数典方案4.移动互联网时代 图书馆顺应信息化、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从之前单一的信息存储、获取场所,逐渐开始承载信息交互平台的属性 IC空间的理念 伴随着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以及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的趋势,图书馆逐步从信息保存、获取的单一属性,向信息的交互共享平台演进。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 简称IChttp://www.bjshudian.com/solution/libraryICSpace.html
11.学术数据库资源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英美学术图书馆分享知识的努力学术数据库资源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英美学术图书馆分享知识的努力,互联网真正的分享是没有学历门槛的,但目前这种分享仍主要局限于校园内,当网络百科的威力超过任何百科全书时,所谓“非营利资源库”依然以费用的高门槛拒绝学校机构外的个人用户查询论文,虽然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网络公开课让全世界的网名在自己的手机和电脑https://m.ppkao.com/mip/shiti/4826340
12.学术数据库资源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英美学术图书馆分享知识的努力学术数据库资源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英美学术图书馆分享知识的努力,互联网真正的分享是没有学历门槛 的,但目前这种分享仍主要局限于校园内,当网络百科的威力超过任何百科全书时,所谓“非营利资源库”依然以费用的高门槛拒绝学校机构外的个人用户查询论文,虽然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网络公开课让全世界的网民在自己的手机和电https://www.educity.cn/souti/851F239F.html
13.图书馆信息咨询12篇(全文)第六,对互联网的局限性以及互联网技术了解不深,有65%的被访者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有待提高。[1]简而言之,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不容乐观,图书馆对参考咨询员的教育培训相对滞后,且尚未形成教育观念。近年来,图书情报界对参考咨询员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远远落后于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研究,人们对参考咨询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cfemtml.html
14.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征集通知2019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主题定为“新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均衡 融合 智慧”,将引领全年各类型学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为进一步统筹做好中国图书馆年会及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工作,推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管理的实践探索,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业务合作,共谋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前景,经各分支机构提交主题并委托学http://www.fntsg.com/news_details.php?ClassId=13&detail_id=517
15.“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创新与发展.pdf结合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率,真正将阅读做到全民化。 5.3.1 通过互联网进入e-阅读时代 互联网的普遍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先锋,更是要向时代看齐,率先步入e-阅读时代。 目前移动阅读市场良莠不齐,移动阅读仍集中在少数优质平台。https://wendang.xuehi.cn/doc/8qbn28ii48h1dqarju2w6c1okdnqfn6t-2.html
16.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获取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以往需要在图书馆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获取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以往,需要在图书馆中找寻多日的研究资料。今天,借助移动互联,借助一些搜索工具,这些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今天,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识,而是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而是对信息的重要性做出,而是在各种可能的候选方案中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择。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2260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