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时期的明星人物小编思来想去的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其实很多人还真的是很喜欢赵云这个人物了,而且甚至都高过于诸葛亮,由于《三国演义》的熏陶,想必大家对蜀国的大将们都是喜爱有加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一次赵云在和别人单挑的时候都会说“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常山赵子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常山有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
我们首先来分析常山赵子龙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其实这就是赵云每次在打仗的时候叫阵、闯阵喊的一句口号了,赵云经常喊的就是“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张飞也有喊,那就是“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口号口号,其实就用简单的字把自己给介绍一遍,让别人知道你是谁。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自我介绍了,而且还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你赵云经常的打胜仗,别人知道你名号了,你这样一喊也还是很有作用的。
我们再来看看常山赵子龙的常山在哪里其实这个都是有历史可查的,常山其实就是指的赵云的籍贯了,就是赵云的出生地,其实最早的时候为两汉事情的一个郡的郡名的。西汉时期:汉景帝封皇子刘舜为常山王,定都在元氏,元氏就是今天的河北元氏县了,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常山国被废除为郡。东汉时期:汉明帝亦曾封皇子刘昞为常山王,这个时候又把常山国给建设起来了,定都依旧是元氏,其后又徙为淮阳王,常山国回复为常山郡。所以看完上面的分析和《史记》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赵云赵子龙啊其实就是现在河北了,具体在常山郡真定(今河北省正定)。
因为赵云是常山人,子龙是他的字,古人都是叫字不叫名的,常山就是今天的石家庄,这就是一种自报家门的开场白。
赵云,姓赵名云字子龙,老家是石家庄的,汉代属于常山郡。
扩展资料
赵云的轶事典故
一、常胜将军
赵云被称作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出处难以考证,明清一些学者在自己私撰的个人作品里有说到过,但也并未直接说“常胜将军”四个字,而是用诸如“身经百战未尝败”、“无敌之将”等来表述。
二、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流传甚广,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却在百家讲坛栏目里提出了四虎将之说,并为赵云叫屈。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这五人虽然各自有着勇猛一类的评价,但还并未说有五虎上将,五人共同的评价是都被比作“国之爪牙”。
五虎上将一说何时出现已不可考,元代戏曲里他们被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三国志平话》称其为“五虎将军”,《三国演义》称“五虎上将”。
除了民间艺术,五虎将也见于一些史料记载,如《山堂肆考》、《历代名臣录》等,至清代,五虎将一说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三、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
每把剑都由诸葛亮在上面铭字,但剑名却难考。一种说法是剑上刻的就是“章武”二字。诸葛亮那把剑后来被李师古所得,改名为师古剑。
四、桂阳轶事
历史上记载赵云随刘备攻占桂阳、零陵、武陵、长沙等江南四郡,战后被任命为桂阳郡太守,小说《三国演义》里有“赵子龙计取桂阳”的情节。
桂阳城西南面有一座山名叫芙蓉峰,据传赵云曾经在山上屯兵,石壁上曾有唐代摩崖石刻,上面写着“赵云屯兵处”,唐宋时期,山上还建有“赵侯祠”。
赵侯祠又叫护英祠,经历朝代更迭,赵侯祠屡被破坏,又屡屡修葺,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城关镇街道居委会在芙蓉峰开辟社队企业石灰窑、砂石场,将赵侯祠及石刻炸毁,只有碑记石刻、碑文、谒诗等流传下来,碑记石刻叫《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被收藏在蒙泉亭内。
诗为顺平熊虎将,遗垒至今传。界憾潇湘水,人思战伐年。却婚轻国色,携胆镇蛮天。祠树闻啼鸟,还疑拜杜鹃。
五、赵云防羌
大邑县城北有一静惠山,山顶有一望羌台,相传赵云曾驻军在此,并筑一土城用以防羌。赵云去世后,蜀汉后主刘禅就将赵云葬于此处,并建有赵云墓祠。
历史上"常山"在河北省阜平县东北的古北岳恒山,文献一般记载为北岳在真定,常山有北岳庙。真定县为金朝析常山而设置。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赵云是常山郡人,常山郡,因常山在其内故名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恒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201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後为真定,即今石家庄元氏县境。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
部分内容为: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扩展资料: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