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若想永续发展,就必须首先让这座城市的儿童得到永续发展。城市环境必须能确保儿童的健康,支持儿童的全面成长,培养他们对社区与自然的热爱。
10月12日下午,上海长宁区仙霞街道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暨仙霞街道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推进会议在街道儿童服务中心召开。长宁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焦文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范斌教授,仙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薇,党工委副书记何轶璇、办事处副主任陈嵩出席会议,仙霞街道妇儿委成员、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单位代表、居民区妇联主席、社区中小幼学校代表等近70人参加。
会议伊始,由仙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薇,通报了街道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推进情况。
自2019年7月上海市妇儿委牵头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以来,仙霞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精心构建“1+23+X”一中心多站点网络布局:1个儿童服务中心——逸社,提供书画展示区、烘焙教室、亲子阅读区、培训交流区等儿童活动场地,同时提供汇集属地儿童的动态信息,落实儿童权利保障和服务的法规政策;23个社区儿童之家,为社区儿童家庭提供生活保健、法律咨询、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服务;X个社区儿童友好实践基地,提供更加多样化、专业性的服务资源和活动阵地。
同时,重点优化配置、整合统筹社区内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接下来,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轶璇、办事处副主任陈嵩为第一批6家儿童友好实践基地代表授牌,他们分别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长宁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长宁闻广教育进修学校、猫悦上城以及可恩口腔。
此次会议上,仙霞新村街道精心制作的儿童友好趣味地图“新鲜出炉”啦!由长宁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焦文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薇,共同浇灌仙霞“儿童友好之树”,揭开了地图的神秘面纱!紧接着,由6家实践基地单位代表及居民区妇联主席,共同携手点亮了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地图中活泼可爱的小卷毛卡通形象,是我们仙霞社区儿童友好小使者“小西雅”。闪亮登场的“小西雅”不仅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社区小朋友们对于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的心声,并向大家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关爱儿童成长,引领儿童友好风尚,共建仙霞儿童友好社区!”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由街道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带大家一起走近街道儿童服务中心线上平台。儿童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型机构和资源储备库,不仅在线下起到串联资源、整合力量的核心作用,此次,还创新推出了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快速互动、线下高效体验的共享方式,更好地为社区儿童及家长服务。
随后,实践基地代表们一一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儿童友好共建项目发布。作为仙霞街道首批儿童友好实践基地,他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增添儿童友好元素,打造特色项目,发挥儿童友好实践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儿童友好氛围。
临近尾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范斌教授对仙霞街道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工作进行了点评及指导。范教授充分肯定了仙霞街道的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认为仙霞社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儿友好共同体”的基本框架,在儿童活动空间上注重“可及性”“便利性”,在儿童友好氛围营造上体现出“生机勃勃、创意浓浓”。
仙霞新村街道儿童友好社区的创建工作,离不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推进,离不开社区各方的积极参与、贡献力量,同时也离不开长宁区妇联、妇儿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
最后,长宁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焦文艳讲话指出,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城区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希望仙霞街道始终秉持“儿童优先”“儿童保护”“儿童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对标对标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标准,用心倾听儿童的声音、为儿童赋能,未来通过探索与实践,在制度建设、空间营造、服务提供、文化建设中融入更多儿童友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