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网

11月25日至28日,中山大学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暨中文古籍整理与特藏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和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30余所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馆长,以及中山大学中文系、历史学系、信息管理学院、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图书馆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出席2024年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年会暨青年学者论坛的嘉宾代表也参加了开幕式。

▲会议现场

开幕式

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上海图书馆原馆长、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奈尔,中山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赵燕群,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党委书记、图书馆馆长何文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主持。

谢湜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学校图书馆建馆百年来的光辉历程,高度肯定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充分发挥特藏资源优势,在文献数字化与智慧整理服务、数字人文研究实践及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希望图书馆新的百年征程上,继续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湜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陈建龙馆长首先向中山大学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表示祝贺,回顾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与中山大学图书馆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向接续奋斗的一代代中山大学图书馆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期待未来两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在开幕式上致辞

吴建中馆长回顾了以杜定友、周连宽等为代表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人为上海图书馆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高度评价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学界和业界的引领作用,以及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图书馆合作交流所做的重要贡献。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开幕式上致辞

文奈尔馆长强调了古籍特藏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山大学图书馆在百年历史上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协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的重要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奈尔在开幕式上致辞

赵燕群馆长回顾了杜定友、顾颉刚等中山大学图书馆人百年来在古籍特藏文献收集整理、保护与修复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为中山大学图书馆世纪华诞送上美好祝福。

▲中山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赵燕群在开幕式上致辞

何文平馆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之际莅临会议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回顾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百年发展历程,向历史上为图书馆做出重要贡献的历任馆长和全体馆员致以崇高敬意,并感谢各兄弟图书馆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发展。

▲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图工委主任、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分别作题为《典藏学与文献研究——再论〈文献〉〈书志〉〈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编纂》《高校图书馆特藏馆建设》《特藏文献建设的几个基本理念》《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之路》的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主持。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作主旨报告

陈建龙馆长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百年前北京大学学术纪念展”“大钊阅览室”等特藏整理与开发实践,提出要从服务端用户需求出发开展特藏文献的整理、价值挖掘与揭示,并深入阐释了特藏之“特”和特藏之“馆”的丰富内涵。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作主旨报告

程焕文教授结合20余年的特藏管理经验,从特藏的认知理念、学术理念、建设理念等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特藏建设的新理念、方法与路径,拓展了特藏的内涵与外延,提出特藏建设是馆长的责任、要因地因时制宜收集特藏,认为个人专藏是最好的特藏。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作主旨报告

林明常务副馆长介绍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通过馆史档案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数据,梳理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百年来特藏的建设历史与成果,总结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百年来馆藏发展理念。

▲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作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主持主旨报告

专题报告

26位专家学者围绕古籍特藏文献价值挖掘与阐释、保护与修复、整理与出版、数字化与平台建设、数智技术在古籍保护与活化领域的应用、特色服务与活化利用案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少数民族古籍特藏的整理与活化利用等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主题报告分别由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明新、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接励、西藏大学图书馆馆长樊海平、广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刘雪明主持。

▲专题报告一

▲专题报告二

▲专题报告三

▲专题报告四

▲专题报告五

▲专题报告六

专题讨论

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古籍特藏文献建设的使命和方向”和“新时代古籍特藏文献的保护、活化和利用”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专题讨论由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召颖主持。

▲专题讨论

闭幕式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何文平作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会议对于新时代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籍特藏文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他还从数字人文角度提出了古籍与特藏文献整理利用的新思考。并指出数字人文的研究范式倡导融合、创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近代分科治学的壁垒,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最后他表示,百年馆庆是中山大学图书馆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新起点,期待在新的征程上与各馆一起携手,再续华章。闭幕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冯东主持。

▲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冯东主持闭幕式

参观展览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我在中大读书”“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保护成果展”“中山大学校园碑碣拓本展”等庆祝中山大学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系列主题展览。

▲与会代表参观庆祝中山大学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系列主题展览

THE END
1.首页library缥帙留香——2024年图书馆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 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场关于古籍的盛宴,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段历史的对话。在这里,我们将遇见古籍,不仅触摸它们的历史脉络,更感受它们的温度和生命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古籍的世界,探索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智慧与美。 活动一、“一本书的诞生”——古籍“心”生展览 时https://lib.intl.zju.edu.cn/zh-hans
2.图书馆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登录 个人图书馆密码说明 读者活动 阅读分享 数字资源 本馆简讯 图书馆2024年“最美读书声”2024-11-25 2024年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信2024-11-11 图书馆2024年“最美读书声”2024-10-24 图书馆2024年“雅言传承文明 2024-10-18 https://www.hnmeida.com.cn/library/
3.图书详情限定所在馆: 限定所在馆藏地点: 限定馆藏状态: >> >> 索书号条码号馆藏状态应还时间文献所属馆所在馆所在馆位置流通类型卷册信息借阅次数续借次数 I247.57/z25945 00000103249982 在馆 杭州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 茶文化主题分馆 中文图书 0 I247.57/h24731 00803334933 在馆 萧山图书馆 萧山图书馆 萧山新馆外借(https://my1.hzlib.net/opac/book/2004781797
4.图书馆学研究杂志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社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简介 《图书馆学研究》于1980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22-1052/G2,创刊多年来,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文献学等与信息管理与传递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 https://www.ifabiao.com/tsgxyj/
5.欢迎使用个人/机构数字图书馆我的个人馆 按文献检索式跟踪研究主题的最新发文 学者库 跟踪同行学者最新发文动态,与学者在线交流 科研项目 及时获取申报中项目,跟踪已立项项目成果进展 重点推荐 机构馆应用示范 公共:县区知识文化服务平台地方特色文献服务平台 政府:财政数字图书馆检验检疫数字图书馆 https://trend.cnki.net/
6.《图书馆学研究》吉林省图书馆主办10-11图书馆学研究2024年07期 08-30图书馆学研究2024年06期 《图书馆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年,主办单位是吉林省图书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半月刊,分为理论版和应用版。截止2010年共出版251期,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文献学等与信息管理与传递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主要栏目http://tsgxyj.tgcssci.com/
7.广东势技图书馆(广东势学院信息研究所)门户网站乐昌市图书馆、新丰县图书馆到粤科图(信息所)调研 2024-12-10 粤科图(信息所)参加2024年广东省图书馆年会 2024-12-03 粤科图(信息所)助力华阳小学体育科技节,点亮科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到粤科图(信息所)参观学习2024-12-03 科普零距离,你我共精彩!——粤科图(信息所)举办“2024年第十一https://www.stlib.cn/index.html
8.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http://lib.ia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