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年度十大好书”与“年度提名好书”榜单出炉了。
首先由我社的编辑中心从2023年出版的新书中初步甄选出书单,而后在出版社层面进行第二轮的投票表决,最后经专家、学者、媒体人组成的专业评委团队集中评选后产生了最终结果。
借由这份榜单,我们不仅致敬那些有学术厚度,有思想深度,有艺术高度,能给读者带来思考力、创造力、想象力的优秀著作,同时也向幕后的出版人致以敬意。
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在好书的陪伴和滋养中,接纳当下,展望未来。
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度十大好书
1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郑雅君著熊庆年主编
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被“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
2
“地图上的战争”系列
[英]亚历山大·斯万斯通[英]马尔科姆·斯万斯通、[英]戴维·乔丹[英]安德鲁·威斯特、[英]斯蒂芬·哈特、[英]罗伯特·吉尔楚贝尔、[英]马库斯·福克纳等著
3
《叶嘉莹说词:云间派》
叶嘉莹著
本书由个四部分内容构成:评陈子龙词、说李雯词、夏完淳评传、云间派与明清之际的词风转变的关系。其中,夏完淳评传是叶嘉莹先生早年旧作的首次出版。其余三篇长文,是叶嘉莹先生的讲座整理稿。此次束为一册,为广大读者有所侧重地讲解了诞生在上海松江的这一文学群体及其作品,展现了明末清初一段刚烈的历史,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江南文化的刚柔并济。
4
《重读凯恩斯》(当代经济学新系)
韦森著
凯恩斯是世人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当代经济学殿堂中被误解最多的思想家。经济学家韦森基于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发现作为货币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并非彻底的政府干预论者或计划经济的支持者,一生都在反对通货膨胀,其诸多理论贡献对于理解当今的经济问题仍颇具启发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凯恩斯特别强调预期尤其是企业家的预期在现代市场经济波动中的作用,认为企业家的预期决定了投资,投资决定了就业,决定了经济增长。
5
《五代九章》
郑也夫著
本书论述中国五代时期的九个问题,共九章。第一章“帝王点评”:点评13位帝王。第二章“用兵之道”:从黥面、义儿军等来讨论。第三章“忠岂忘心”:乱世中从一而终是少见的。第四章“列国时代”:反思“五代十国”的称谓。第五章“乱世君子”:讲述十位君子。第六章“冯君可道”:讨论极有争议的冯道。第七章“天命知否”:古代对天命的主流认识是明智的。第八章“雅乐胡歌”:中国音乐从五代开始衰落。第九章“阉人宦官”:专门讨论阉割与宦官。
6
《全球史学史》
[加]丹尼尔·沃尔夫著
7
《园境:明代五十佳境》
王丽方著
明代园林的璀璨,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所幸的是,古人用文字记写了许多园林。园虽逝去,“园记”犹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甄选明代园记中所涉的23座园林,深研古人生动而传神的文字,对其中的50个佳境,通过200余幅精美手绘图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图等角度进行重构,并运用“形—势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了独特的建筑学分析总结。
8
《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
[美]伦纳德·伯恩斯坦著
这是六堂精彩的音乐大师课,也是剑走偏锋的音乐启发课。伯恩斯坦秉持跨学科精神,六讲横纵交织,从语法学角度对音乐语言进行解析,也将音乐置于美学层面与诗歌进行比对,广泛选用各类音乐材料,从“音乐最小构成单位”探讨到“调性之争”。这位古典乐大师暗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适的音乐语法,也道出他对音乐未来发展的预判,引导我们离“音乐将往何处去?”这一经典的未答之问更近了一步。
9
《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
高全喜著
10
《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包刚升著
聚焦人类政治演化的基本脉络,本书将不同政体与政治模式视为一个个“政治物种”,分析早期国家诞生的社会条件,从国家分化与演化的维度阐述城邦国家、一般国家、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从政体分化与演化的维度讨论君主政体、封建政体、立宪政体、民主政体的差异与转换,以及人类不同群体在塑造有效国家与有效约束国家上的一系列差异如何形塑了不同时空的政治模式。
2023年度十大好书提名
《变革中的中国治理:2011—2021》
[马来西亚]沈联涛肖耿著
两位作者既是中国再次崛起的见证者,也是中国与全球互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2011—2021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本书记录了其间他们对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的观察、思考与解释,分析框架与方法独具一格。在他们眼中,以家长式治理传统与地方层面的改革试验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带来生动、复杂又充满矛盾的中国故事。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
《天上人间:禹域神话与岁时令节》
李松涛著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古老的创世神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
俞孔坚著
本书是中国新城市主义领导者俞孔坚在建设规划领域数十年的思考和探索成果。全书共五篇,分别为桃源之殇、桃源乡愁、新桃源憧憬、设计科学与艺术、在途中。作者对一些反自然的城市建设美学观进行反思,并通过回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拾起渐被遗忘的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智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设计学途径。书末收录作者对青年学生的寄语,以期共勉。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三种
[英]伦纳德·惠布利、[美]詹姆斯·韦斯特福尔·汤普逊、[俄]伊戈尔·埃马努伊洛维奇·格拉巴里著
《古希腊寡头政治》:本书聚焦于希腊政治史中相对被忽视的一面——寡头政治的研究,主要对古代希腊政体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实行寡头制与贵族制的希腊城邦的历史,从中发现了寡头政治的基本特点。作者伦纳德·惠布利通过对这一政治体制的详细考察,充分展现了寡头政治的运行特点与运行方式及其在希腊历史中的重要性,继而让本书成为了解和研究希腊历史以及希腊政治制度发展史的一部必备参考书。
《中世纪的图书馆》:本书是中世纪图书馆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作者在梳理了希腊—罗马图书馆历史的基础上,对中世纪早期、盛期和晚期不同地区和国别的图书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全景式地展现了中世纪欧洲公共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创建及发展的历史,说明了图书馆管理和书籍的形成与保护情况,展现了中世纪图书馆所取得的成就和手稿留存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华尔街纸牌屋:贝尔斯登的荣耀、贪婪与毁灭》(威廉·D.科汉金融纪实系列)
[美]威廉·D.科汉著
本书以大量的采访、人物对话和往来邮件内容等为基础,生动还原了贝尔斯登从辉煌到毁灭的历程,回顾了其历史、几个重要人物对公司的影响、内部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在华尔街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分析了其坍塌的深层原因。展现了金融界的贪得无厌、自高自大和盲目无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向读者揭露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1895-1945》
商兆琦著
本书讲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扩张和毁灭的历史,时限上起1895年,下至1945年。从四条线索——内政、外交、战争、历史人物——出发,揭露日本帝国的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双重历史进程。支撑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导致自我毁灭的制度根源又是什么?天皇、政治家、官僚、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本书旨在揭示日本帝国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轨迹,分析诸多历史现象背后的特殊性与逻辑关联,让事实自己说话。
《秦汉工匠》
[美]李安敦著
自雇工匠、受薪工匠、合约工匠、学徒工匠、服役工匠、刑徒工匠、奴隶工匠,是这些真实具体的男女工匠,创造了秦汉中国。李安敦教授透过本书,带领我们了解这些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商业和技术网络,让我们从走马观花中停下脚步,开始体悟千年前的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有着与当下的你我一样的人性。
《食物起源事典:世界篇》
[日]冈田哲著
西洋、中华、民族料理应有尽有。翻阅各种各样的饮食来历,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都在那里为“食物”而绞尽脑汁。千余条目的饮食世界史!
《法的本质》
[美]埃里克·沃格林著
本书是《沃格林全集》第27卷,是沃格林唯一有关法的全面而系统的作品,也是他成熟期的作品。书中指出,法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历史的历史,法表征了这一社会的秩序,其精髓或本质正是社会结构,法正是社会结构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