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底怎么样才叫看书?兔子君的六弄咖啡馆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好笑:“这还用问,看书就是把书看了一遍呗..”没错,我们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看书的,信手拈来一本叫作"书"的东西,从头到尾就开看了!随时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阅历”也多了起来了,但你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书是读了不少,真正入脑的,能融入自己思想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年头的增加,你越来越不记得自己读过这些书,更不用提书里到底大概是些什么内容了!这就是我们的长久以来的读书方式。。。你会不会也这样想,如果我能把我从小到大读过的书都能记下来形成自己的思想,那我现在得多牛啊!是呢,我也常常这样想!于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思想,就去读更多的书,然后在短短的几年,或者只是几个月,甚至仅仅是几天以后,生活的琐事会渐渐把你关于那些书的缓存挤掉,你的大脑又变成了一块被重新格式化的硬盘,那些书又与你无关了。

1、我自认为英语水平还凑合,几次重要的升学考试和就业面试中,都没有在英语这块栽过跟头,由于后来集中学习日语的原因,英语过了CET-6后就很少碰,这个原因我下面会解释。现在很多学生中为英语发愁的不在少数,往往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好偏偏英语不能达标,错失了好的升学机会。我回顾自己从小学英语的经历,总有一个点在那闪光,那是我学习英语的转折点。那时是小学四年级,学校刚刚开设英语课,那时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我的英语成绩不怎么样,很吃力。我老爸对我的学习比较严格,当他发现我的英语不行的时候,他开始跟我急了,那时我也真怕他,当老子就是威武啊~我爸是高中毕业,他那时的外语水平差不多也就是我四五年级的那个水平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硬顶上来!他拿出课本让我逐句的翻译对话,我还大概记得那对话的内容:

A:what'sthis

B:it'sapen.

A:what'sthat

B:it'sapencil.

A:andwhat'sthis

B:it'sapencilbox.

A:canyouspellit

B:yes.p-e-n-c-i-l-b-o-x,pencilbox.

A:thankyou.

B:yourwelcome.

当时有好多的对话内容我翻译不出来,于是就被无情的鄙视了,并且死规定,以后每天晚上都要默写课文、单词!我那时是真怕他呀,为了应付这一关我是想出了一堆的作蔽手段,小抄、写手上、写桌面上。。都用过了,每天像过堂一样的接受蹂躏,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压力,就这么坚持了有多半年。于是,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猜到了,我的英语成绩上来了,随便找出来一篇课文来我都能熟悉的背出来,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肯定和鼓励,回头想想,这都是对心理体验非常好的正能量,直到今天,我都能对英语有信心。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小抄的作用就相当于笔记,让我对英语的印象从陌生变熟悉。

2、高考的经历。对于都经历过高考的人们,这个艰辛的过程我就不再多多描绘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我在这想说的是,在这个备考的过程中对我进步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这也是我高考制胜的法宝。那时我有幸和一名来自山东的转校生(也叫高考移民)同桌,他是我高中时期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他的学习习惯深深的影响了我,他后来考上了中国公安大学,现在是国家保密机构的人员了,国家机密不多说。他有一个什么习惯呢?作笔记!

你看到这可能在笑,“原来就是作笔记啊,这谁不知道,谁不作笔记啊”,没错,我们从小都会要求作笔记,有时候我们也会假意的去作一些笔记,但很多的时候是东记一笔,西记一笔,记完就忘了,也找不见了。我说的记笔记不是这种情况。

在高考那个大环境下,每天我们都会被大量的习题淹没,多的时候每天要作十几张卷子,那时真是麻木了。我的这个朋友就习惯把每次作完的试卷都从头到尾作个总结,把自己不知道的盲点记在一个本子上,随时翻看。我尝试了这个学习方法后,收效非常大,通过自己的实践也对作笔记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说说我的理解:

(1)作笔记一定要找个厚点的本子,品质要好,但不要过于花哨的,简约的最好。因为你要能预见,当你养成这个好习惯以后,你遇到什么新的东西都想往上面记几笔,如果页数太少了,你又要换个新本,这样就会对你的知识系统产生分隔,你会更偏向于经常翻看新的本子,旧的本子就被你束之高阁起来了,渐渐那些你曾经领悟的东西又会变的模糊。

(2)请勿分门别类的记笔记。拿高考这几门课举例,那时我有很多同学的作法是数学一个本,语文一个本,英语一个本,化学一个本。。。基本上是一门课一个笔记本,分门别类,互不干扰。这样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俩当时的作法就是所有的内容都记到一个本子上,不分科,新的内容就直接追加到旧的内容的后面,形式上也不要记的太整齐,形式可以多样,圈圈点点,勾勾叉叉,这样更容易在你的大脑里形成再深的印象,我称之为“草稿式笔记”,比条理清晰的“流水式”笔记效果好的多。

(3)经常翻看。记笔记其实是对大脑缓存的一个整理,就好比你存在计算机内存里的内容永远是不稳定的,而你一旦写入硬盘,这个安全性就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对于程序员的你,道理不解释),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对一个问题理解了,但不表明你两天后返回来还能理解到那个程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你理解的问题用自己说话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随时翻看,可以说,只要你的这个本子不丢,你就永远能保持对这个问题的新鲜的理解。以至后来,每每月考、期中、期末、摸底的所有考试中,我都只需要拿出笔记本来从头到尾翻看几遍,不再需要看书和资料了,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的信心,因为没有记在本子上的对我来说都是“常识”了,所有平时的要点都囊括在了笔记本里面了。如果你身边有面临高考的考生的话,请推荐给他们,这个方法会在高考中给他们很大的帮助。

P.S顺便说明一下我为什么学日语的时候就很少去碰英语的东西。语言这东西学的多了真的是容易混,能精通好几国语言的人真的是值得敬佩,这种敬佩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本身。学了两年的日语以后,口语之类的都练的比较熟悉,因为有外教环境,所以大家平时聊天沟通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有点作英语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竟然不能说出一整句表达清楚的英文介绍,每句话都不自觉的往外蹦日语,呵呵,英语的思维完全被日语给抑制住了,于是我发现,这两种语言冲突了,不过为了更好的学日语我就把英语放下了,直接最近的工作需要才再次捡起来,不过还好,把日语先放一放,英语自然就不受影响了。

古人早就说过“开卷有益”,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变的越来越多元化,网络的兴起让知识变的廉价,理想的说一根网线可以得到这个地球上你想知道的一切。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游戏也好,电影也好,看新闻,刷微博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想干什么。我的观点是,所有的这些行为总结起来,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获取信息。

这部分的标题叫“读书要分级”,什么叫分级呢,就是读书的深度。

走进任何一家图书馆,你可能都有冲动要把这里的书全部读掉,可是这显然不现实。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在团部的知识问答竞赛时,团长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许三多说“我这人笨,不知道应该看什么,我就跑到图书馆,从A开始看,现在才看到D”(大概是这意思,是不是D记不清了)。你说这种人真有吗?有,肯定有,但是这只能是个童话,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来说,你就是光把A看完这辈子恐怕也不够用的。所以,面对浩瀚的书海,有选择的读一些经典之作才是明智之举。并不是每一本书对于我们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经典,也充斥着垃圾。如果你花了两年读了一堆垃圾书,这样非但无益,反而会害了你。就像老罗曾经说的,他年轻的时候金庸的武侠小说非常火,很多的个体书商不知名的武侠作者出版的武侠书都署金庸的名,因为那时没有目录嘛,什么“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当时不知道,所以怎么把金庸的书挑出来,很难。

第一级:经典中的经典——能奉为经典的著作不多,对于我们计算机这个领域,耳熟能详的经典也就是那一百多本吧,对于读这些书的态度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记笔记是必须的,因为这些思想需要与你的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你的理解,从而发挥经典的作用,因为大部分经典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授人以渔的。

第二级:技术类专著——这部分就是指那些资深技术专家,或在某个技术领域比较有建树的行业专家写的书,你选择这类书的目的性更强一些,往往是为了更深入的学习一门技术或熟悉一个行业而选择的,这部分你当然也要细读,因为技术的难度你更应该用笔记来梳理思路,形成整个技术的框架,这里面应该包括更多的细节,以助于以后翻阅的时候能理解的更深入。当然,你可以分章节来笔记,这样可以将一个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来激励自己去逐项完成。

第三级:技术基础类——有一些书目涉及的是你已经熟悉的技术领域但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书的内容对你的技术水平来说比较基础,但你也不要忽视这样的基础书,这里面可能还有你没有吸收过的精髓也说不定。“温故而知新”,永远不要轻视基础,同样拿出你的本子,翻开新页,标上今天的日期,把这书中讲到的你意识模糊的内容记到你的本子里吧,可能你会发现,你要记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呢。

第四级:技术周边类——比如《程序员》杂志、技术博客,这一类的资料也不要看过就扔,不要相信你是过目不忘的大师,你大脑的缓存是有限的,你必须要保存到硬盘!所以拿出你的本!

第五级:娱乐类——这部分与你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属于你生活的部分,这部分的智慧更多,但是可能会和技术有冲突,所以如果你需要记笔记,请不要记到你记技术和工作的本子上。

当程序员的没有不勤奋的,不勤奋的干不了程序员。所以书还是要看的,怎么看,只读经典。

关于什么是经典你自己决定咯,在这个圈里吃饭的,对技术都有很强的敏感性,坏书进不了你的眼,好书也一定逃不掉。

说了这么多了,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作笔记的重要性了,其实事实真的是这样。

你是否听说过某某大师一生作了几百本的读书笔记这些事,我以前一直有疑惑,他作笔记都是在干嘛呀?都记什么呀,有什么好记的?后来我真正开始作笔记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件事,原来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真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这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定,这内心得多强大呀。你要知道,那几百本的笔记不只是笔记本那么简单,那些都是思想的沉淀,思想本来是抽象飘渺的,笔记这种形式让思想有了重量和形态,这种思想被组织,重构,索引,最终印到大脑里形成一座庞大的知识仓库。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记笔记可能会影响你读一本书的速度,但它不会让你白读,如果你读书的目的不是想在你脑子里留下点什么的话还不如去看电视剧,读书就是为了长知识长学问长见识,就是为了将别人好的思想吸取过来,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你应该有批判接受这些信息的能力,人云亦云的完全接受也是不合时宜的。

我有一个心愿,我渴望能有一天在公交、地铁里看到大家翻看的全是自己的笔记本,而不是一人拿着一部手机在那看着微博还傻笑!

读书的目的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自己的理解并长期驻存在大脑中,而笔记这个环节是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最关键的一步。

上大学时看到有人说过一句话,"在学校要好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等你工作以后哪有这么大的图书馆给你用啊!"当时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但遗憾的是,那时并不会泡图书馆,也没有那么深得意识到图书馆的资源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很多真相都是工作以后才后知后觉的,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认知永远都是只局限于眼前,几年以后回头想想以前的想法只会感到当时是如此幼稚和缺乏思考。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书籍一般都比较贵,靠完全买书去提高技术,成本上实在太高。还有一个事实要承认,买来的很多书都想不起来看。在买书时,往往我们都会有一种冲动,并且有一种心理在作祟——我得到了这本书,就学到了这门技术!于是,在这样的冲动之下,花了很多冤枉钱买了很多书成了摆设,而技术却没有半点长进。

3、到图书馆来玩手机的。这部分人很多,抱一堆书过去,然后拿出手机来上网发短信听歌的,也许是把书当成了一种心理安慰。这种人也是不应该出现在图书馆的。

THE END
1.京东读书有两种方式:(1)vpn登录:登录图书馆官网,然后“读者服务”—“校外访问vpn”—图书馆;(2)数据库导航登录:登录图书馆网站首页,点“特色服务”中的数据库导航,进入相关资源后选择校外入口。 简介: 京东读书专业版,是集合看书与听书于一体的移动阅读平台。平台资源丰富,现有近20万种正版图书,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https://lib.cwxu.edu.cn/info/1107/2046.htm
2.知网上也能看小说了了音乐 3099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5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RIAF1LGU.html
3.ipad图书怎么用ipad图书怎么用 iPad上的“图书”Ap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阅读工具,它不仅可以购买和下载图书、有声书和文稿,还能对书库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创建自定义藏书,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以下是关于iPad图书使用的详细指南: 一、购买和下载图书 通过iPad上的“图书”App,用户可以轻松访问Apple Books商店,购买并下载各类电子https://g.pconline.com.cn/x/1851/18515036.html
4.如何在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查重如何在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查重证书四、大连理工大学怎样利用网上图书馆看书 下载超星移动图书馆,注册的时候选择大连理工大学,直接用学号和登陆就可以了。 五、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会进行查重操作吗 研究生肯定会查重的,并且高校都是采用知网查重,研究生用的是知网VIP,在学术不端网上知网VIP是315,和学校一样。 http://www.cleverschool.com/chachong/131570.html
5.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1、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到书店、网上购书,以拓宽读书渠道,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过年时以书为礼。 2、建议家长开展每天30分钟"亲子共读",促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共同成长,撰写亲子共读日记,开展"亲子读本讲读"比赛。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960053.html
6.为什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不能看书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不能看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 版权问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所有图书的版权因此读者https://www.hongxiu.com/ask/qvxkgjdfo
7.200多万册图书20万种期刊15万集有声书,在线免费看哪吒看书 哪吒少儿云图书馆,是一款为3-18岁孩子打造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在这里,经典纸质图书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利用交互式富媒体形式加持优质内容,构建起全新的生动阅读空间。 ④ 期刊杂志 博看期刊 收录了4000多种20 多万本畅销杂志。市面常见杂志,基本都囊括其中。 ⑤ 学习培训 MET全民英语 MET全民英语融合了全球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3/16/content_24998699.htm
8.数字资源名称:哪吒看书少儿云图书馆 局域网访问 读者证访问 简介:本库拥有国内外原版畅销童书,包含文学、科普百科、英语、幼儿启蒙、绘本故事等内容6000多种,以“原创手绘+互动游戏+动画视频+双语配音”的丰富形式,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 名称:少儿多媒体图书馆 局域网访问 读者证访问 简介:少儿多媒体图书馆设置了国学启蒙https://www.gxgllib.org.cn/szzy/0.html
9.看图书作文范文11篇(全文)看图书作文 第1篇 看图书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的书可真多啊!我在这里 看图书作文 第2篇 自从上次看到季老先生的‘我的书斋后’,我也想让我的.图书露一下面。 要说起我的图书角,可分三个时间段,现在听我慢慢将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4tqiipf.html
10.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虽然现在手机、平板看书很普遍,但是我仍然喜欢纸香的味道,喜欢捧着纸质书看,更有阅读的意境。”来自浙江衢州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郭超艺说。 像郭超艺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疫情期间,如何宅在家中,还能读上新书?“无边界图书馆”正在兴起,以帮助更多人实现宅家看书的愿望。 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32790
11.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怎么看书国家数字图书馆app看书方法介绍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怎么看书 国家数字图书馆app看书方法介绍 点击图书 在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中,找到图书选项,点击它进入新界面。 点击书籍 在新界面中,按照分类或者推荐,找到喜欢的书,点击它。 点击开始阅读 在书籍详情界面里,点击左下角的开始阅读,即可阅读书籍。https://www.liqucn.com/article/223377.shtml
12.我要去图书馆看书用英语怎么说翻译成英语参考资料: 1.百度翻译:我要去图书馆看书 2.有道翻译:我要去图书馆看书获赞97次 声明: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任意转载 本文标题和链接: 我要去图书馆看书用英语怎么说-翻译成英语 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cd648d1c6420eb4f/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cd648d1c6420eb4f/
13.去图书馆看书作文(精选38篇)今天没有把《狼图腾》看完,只看了一点点,剩下的都是从网上的简介知道的,这本书我一定会看完的,因为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篇8 今天下午,张方伟老师带着文学社的同学们去图书馆看书,我们都非常开心。 到了图书馆我们去选书的时候,很多书的侧书名朝里,而且有的还放在书上,还有的书藏在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3425323.html
14.教你假期怎么偷偷溜进图书馆看书!南方plus系统主页提供了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的快捷链接。 你也可以通过搜索框访问其他网址。 接下来,就让吉小珠 以图书馆、中国知网 百度文库、Web of Science为例 教你如何免费下载文献! 图书馆免费资源教程 1.成功登陆吉珠VPN系统后,点击系统主页“图书馆”进入图书馆官网。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2/05/c4747110.html
15.全国高校免费网上图书馆入口地址大全西安科技学院图书馆 http://lib.xust.edu.cn/ 16. 西安工业学院图书馆 http://lib.xait.edu.cn/ 17. 东北大学图书馆 http://www.lib.neu.edu.cn/ 18. 辽宁大学图书馆 http://www.lnu.edu.cn/lnulib/lnulib.html 19.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 http://www.lib.dlut.edu.cn/ 20. 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