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荐书”第十三期评审会议在北京举行。经过前期各出版社自荐、初评和评审专家现场评议、投票,《百年庆典: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2021)》、《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千里江山图》、《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中国历史回顾与前瞻》、《我们从哪里来: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外卖》、《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桦皮船》、《新安旅行团》、《我是中国的孩子》(排名不分先后)10种图书入选“新华荐书”第十三期推荐图书。
“新华荐书”是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指导下,由新华出版社联合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参考消息、瞭望、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新华网、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搜索等共同发起的社会性公益文化活动。
“新华荐书”第十三期推荐图书
1
《百年庆典: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21-2021)》
新华通讯社编
新华出版社
推荐语:
2
《我用一生爱中国:
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
谭楷著
天地出版社
该书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以伊莎白亲眼看见、经历、参与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人生故事,展现了中国百余年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
3
《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中国历史回顾与前瞻》
黄宗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从社会经济史的视野出发,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国家与社会的管理机制和绵延到今天的现代化路径,揭示了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大一统的儒法合一的政治体制、正式与半正式共存的形态才是中国的真实,反思了西方理论的局限和幻想的偏差,其研究展现了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逻辑。
4
《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该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其过程,重聚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塑造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书中重现了三十年代上海、广州、南京的社会环境、风物和生活,还原了当时上海的建筑、街道、饮食、风俗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建构出了令人身临其境的小说空间感,给读者创造了沉浸式阅读氛围。
5
《我们从哪里来:
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罗三洋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该书聚焦的是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史前中国史。那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也是沧海桑田的时代,那里有比现代中国更瑰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比现代中国更奇特的野生动物。在单纯依靠历史学无法探知的领域,作者综合运用人类学、环境学、考古学、地质学、神话传说等诸多领域知识,试图解答“我们从哪里来”。
6
《中国外卖》
杨丽萍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外卖小哥、快递员是奋斗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该书用饱含温度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鲜活的外卖小哥群像,肯定了外卖小哥作为平凡个体的辛勤努力,也褒奖了他们为实现共同富裕所贡献的群体价值。
7
《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
[美]比尔·盖茨著
中信出版集团
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可以让新冠成为最后一次大流行病。这是该书所聚焦的核心内容。书的每一章都阐释了一个需要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项旨在消除大流行病的有效计划,即组织应对大流行病的全职专家团队、加强投资研发挽救生命的工具以及改善卫生系统和早期预警系统。这个策略为人类团结一致预防下一次大流行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8
《桦皮船》
薛涛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该书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皮船制作技艺为切入点,讲述一位老人、一个男孩携一条桦皮船,追寻精神故乡的心灵旅程。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生动饱满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将独特的民族风貌、当代少年的成长、文化的守正出新有机融合,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点、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质。
9
《新安旅行团》
李春雷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时至今日,新安旅行团的光荣传统依然熠熠闪光,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这群十五六岁的昔日少年,以他们的语言、歌唱、写作、表演,以他们弱小的肩头扛起宣传抗日的重担,让更多社会名流、知识分子、政府职员、工人农民、将军士兵、商人工匠、家庭妇女、流浪儿童等参与进来。今天的我们,很有必要回望、咀嚼、记住这一段恢弘激昂的历史。
10
《我是中国的孩子》
(全18册)
胡鑫魏晓婷伍思宇等著
新世纪出版社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总结出了一整套“既要复绿,更要‘富’绿”的矿山环境治理模式,有力推动了煤炭产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向好。
以近日13组项目集中签约为信号,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专业化整合启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