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网

郑振铎对国家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历史贡献

蔡成普(国家图书馆)、李静(国家博物馆)

关键词:郑振铎;国家图书馆;藏书建设;贡献

1引言

郑振铎(1888—1958)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藏书家、出版家。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期间,郑振铎为保存和保护善本古籍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管理局首任局长,后升任文化部副部长,“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为20世纪中后期我国国有藏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

民国时期,郑振铎作为藏书家,已与国家图书馆前身国立北平图书馆(下文简称“平馆”,“北京图书馆”简称“北图”,“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建立了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作为国家文物事业和图书馆事业的领导,更是北图直接上级领导。郑振铎在不同时期为国图藏书建设、馆舍建设、读者服务、展览业务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以藏书建设方面的贡献最为显著。国图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代表,探索和表彰郑振铎对国图藏书建设的贡献,无论是对国图馆史还是中国图书馆史都有重要意义。

前辈学者已经注意到郑振铎对国图藏书建设的贡献,并有相对专门的论述。冀淑英[3]指出北图珍贵藏品中有部分为郑振铎抗战期间在上海收购,表彰了郑振铎力避珍贵古籍流出海外作出的贡献,并重点回顾了郑振铎为国家收购国宝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付出的艰苦努力。李致忠[4]通过梳理部分馆史档案资料,揭示了郑振铎以藏书参加平馆展览、向平馆捐赠所编图书、协调收购陈清华善本藏书、家属遵其遗愿向北图捐赠西谛藏书等几个方面为国图做的贡献,也介绍了国图整理和保护西谛藏书情况。陈红彦[5]简述了郑振铎收购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组织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为国家收购珍贵古籍,动员藏书家捐书,以及促成海外文献回归等贡献。

下面我们按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段,对郑振铎为国图藏书建设所作贡献作全面地总结和分析。

2民国时期郑振铎对平馆的贡献

民国时期,郑振铎作为藏书家,对国图藏书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积极捐献图书、协助购书和阻止藏书运台等。

2.1捐献图书

郑振铎与国图的渊源很深,1933年度至1935年度,郑振铎连续三年主动向平馆捐赠所编著图书,支持平馆藏书建设。[①]1947年,郑振铎应平馆馆长袁同礼之请,将编纂的《唐五代画》、《宋画》和《清画》捐赠给平馆。[13]

2.2协助购书

郑振铎还积极协助平馆购书,推荐收购图书。1932年7月,为协助平馆从上海中国书店陈乃乾处收购蒋汝藻所藏600余种明人别集,郑振铎特意从北平返回上海,在赵万里和陈乃乾之间极力说合,最终促成此次购书。[14]1946年11月,郑振铎向平馆荐收购天一阁残本明刊方志,“宁波近出天一阁残本明刊志书不少,有可与北平圕所藏配成全书者,乞询之守和先生,有意得之否?”。[15]

2.3阻止藏书运台

新中国成立前夕,郑振铎先后两次阻止国民党政府将包括平馆藏书在内的藏书运往台湾。

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强令平馆挑选馆藏善本和故宫文物运往台湾。对此郑振铎非常着急,毕生真心爱书的人,怎么会赞成把这些文化遗产运到东南小岛,成为政治筹码。他于12月5日致夏鼐函中说:“弟耿耿不寐,殊为焦虑……弟所怕者惟以‘北京人’之复辙为虑耳。”[16]在11月17日致蒋复璁函谈及当时形势下文物保护时也说:“民族精神所寄托之物,绝对的应该妥筹善策,不能听任其再有罹劫之虞”[17]在国民党政府的要求下,袁同礼馆长最初计划搬运500箱善本,稍后改为150箱。赵万里和向达等平馆有识之士也为此多方奔走,并致函郑振铎挥寻求其发挥影响阻止此事。郑振铎自然是反对运台,赵万里看到郑回函后说:“读之令人感激涕零。”[18]郑振铎建议采取隐瞒、分散和拖延等方法,与国民党政府周旋,让古籍文物运台图谋没能得逞。[19]

当时国民党当局也要把中央图书馆所属大量善本古籍运往台湾,其中包括抗战时期郑振铎等人抢救下来的文献保存同志会藏书。对此,郑振铎等人采取拖延策略,也成功阻止国民党当局这一企图,把这批图书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这批图书被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华东区工作团接收,后拨交北图。郑振铎阻止藏书运台,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留存火种。

3.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对北图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担任北图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且负责全国图书馆事业和文物事业的指导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不仅影响全国图书文物事业,对北图也有不少直接指导。在这一时期,他主持制定《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从源头上阻止珍贵图书外流;开展藏书清点工作和图书馆调研工作,理清旧家当,图书调拨奠定基础。他积极抢救和保护流散民间的文献典籍,动员著名私人藏书家将藏书捐献给国家,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捐献热潮。在全国文献调拨工作中,他为发挥图书使用价值,合理分配图书,把大量文献拨交给北图收藏。

3.1动员捐书引发捐献热潮

早在1949年底,郑振铎就已开始动员江苏常熟瞿氏捐献铁琴铜剑楼藏书。新中国成立初期,瞿氏不能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缴纳粮赋,希望以捐献藏书抵扣,遂委托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从中说项。郑振铎当时随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华东工作团赴上海工作。为妥善处理此事,他宴请时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华东区工作团团长董必武,最终玉成此事。[21]经郑振铎动员,瞿氏将所藏部分善本让归政府[22],“这些善本入藏本馆,本馆中文书藏地位将益形重要,可为全国之冠”。[23]

1950年1月,郑振铎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致函瞿氏三兄弟,呼吁他们将更多藏书化私为公,“此项爱护文物、信任政府之热忱,当为世人所共见而共仰……并盼其余尊藏全部,将来能够在双方协议下,陆续价购归公,以免散入私人手中。”[24]

郑振铎还曾致函上海市长陈毅、上海文管会领导李亚农和徐森玉,极力推荐瞿济苍、瞿凤起。[25]1951年,瞿济苍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请为顾问;瞿凤起参加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图书馆整理工作,上海图书馆成立后到上海图书馆工作。

瞿氏铁琴铜剑楼捐书迅速成为典范并广为传播,影响并带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藏书家捐献藏书的热潮。1950年许广平及周海婴[26]、瞿氏兄弟[27]、顾子刚[28]、柳亚子[29]、丁惠康[30],苏毅范、黄懋信、马荫曾、田伯英、杨荫庆和教育工作者工会[31];1951年,潘世兹[32],周叔弢、赵元方[33],马叙伦[34],商务印书馆董事会[35],富晋书社[36];1952年,周叔弢[37];1953年,瞿氏兄弟[38],郭沫若、戴望舒家属、王家基[39];1954年,瞿氏兄弟[40]、梁令娴、梁思成[41],纷纷将藏书捐献给国家,限于篇幅,具体捐献日期和内容及类似事例不再枚举。

郑振铎动员周叔弢捐书,曾令图书馆界震动。1952年7月21日写给徐森玉的信中提及,“周叔弢亦已决定将全部藏书捐给北京图书馆,诚是大好消息也。为了此事,我已和叔弢谈过两次。大致已无问题。”[42]同年8月,周叔弢向北图捐献所藏历代善本715种。[43]同年9月15日,郑振铎致函周叔弢,感谢并邀请他参加北图9月20日举办的“中国印本书籍展览”预展,“先生捐献之善本图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北京图书馆增加了这么重要的一批宝藏,不仅现在的中国印刷发展史展览大为生色,即将来刊印《善本书目续编》时,亦是令内容充实、丰富,大为动人也。敬代人民向先生致极恳挚的谢意……化私为公,造福后人,先生之嘉惠,尤为重要也……敬请先生能够亲临参加”。[44]字里行间可见,郑振铎把自己当作了北图人,北图的事就是他的事。郑振铎对“中国印本书籍展览”尤为重视,不仅为展览撰写引言,对捐献古籍的藏书家们给予表彰,并将《“中国印本书籍展览”引言》在《文物参考资料》发表[45],加以宣传;他还提供50多种个人藏书参展[46];更是邀请徐森玉、王伯祥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展览。

1952年12月,郑振铎托同事王冶秋向张元济转达征集涵芬楼烬余善本的意向,“贵同僚王冶秋君莅沪过访,谈次知涵芬烬余各书甚蒙垂注,至深感荷。此等书籍断非私人机构所能永保,同人久有贡诸中央之意。只因有种种关系,未即实行。敝同人史久芸君亦曾传述雅意”。[47]1953年初,在郑振铎的协调下,商务印书馆将涵芬楼烬余善本售与国家,“1953年2月运交文化部中央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转发北京图书馆验收”。[48]1952年动员藏书家刘少山捐赠海源阁遗书宋刻《楚辞集注》时,郑振铎在写给刘少山的信中“画龙点睛地提及《楚辞集注》和《百川学海》两孤本,怕刘老先生不舍得捐出这两部精品。据说刘老先生看信后大笑,说郑局长真内行也”。[49]后来,刘少山所捐包括宋刻《楚辞集注》在内的26种图书,由文化部拨交北图。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毛主席在接见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将宋刻《楚辞集注》影印本作为国礼相赠。1954年,他更是劝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把从苏联带回的一册《永乐大典》移交给北图,“科学院从苏联带回《大典》一册(“梦”字),甚佳。正在设法劝其移交给北京圕也”。[50]

3.2图书调拨

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主管者,在图书调拨工作过程中,郑振铎站在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把我国图书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图书拨交北图,大大充实了北图馆藏。该类记录共有15条,约占全部记录的超过两成。

郑振铎对图书调拨有专门思考。在《谈分书》提出他的图书调拨理念,“当然首先要供应各省,市的本身的需要……已成了‘珍本’、‘古本’而不切实用的东西,则仍应该集中起来,分配给其他重要的图书馆保存起来,作为参考资料……这样彻底地做一番合情、合理,并且切合实际需要的调拨、分配工作……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能够使需要读它的人看得到,而不至埋没于灰尘寸重的黑漆漆的屋角里”[51]。郑振铎认为,分配图书时要重视图书的实用价值,把一般的图书分配给当地图书馆,满足当地的使用需求;版本价值较高的、实用价值较低的图书集中保存在重要的图书馆,作为“参考资料”,供学术研究之用,只有这样根据实际需求的合理分配,才能发挥图书的最大作用,避免浪费。

此外,郑振铎在指导北图实际工作时也谈及调拨图书的原则或者方法。1954年7月4日,他在答复赵万里咨询征集图书问题的函中,涉及了调拨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此刻收书,不宜存“一网打尽”之想,以免引起误会……徐蓉初的书籍字画,共价八百六十万元,极廉。惟浙江文管会已有反应,说是‘地方文献’,应当由地方保管。办理时,务希慎重小心”。[52]郑振铎指出,不能把所有图书都收走,要考虑地方文献的需求,只有合理分配,才能确保图书征集工作顺利开展。一般而言,高级领导干部很少指导具体工作。郑振铎不仅亲自指导具体工作,而且做得细致而深入,令人钦佩。

1951年7月,郑振铎先后将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移赠的11册、商务印书馆捐献的21册《永乐大典》拨交北图。为彰显此次移赠、捐赠的意义,以及新中国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郑振铎指导北图举办“《永乐大典》展览”,亲自为展览撰写序言《关于〈永乐大典〉》,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该序言,呼吁全社会向国家捐献藏书,支持新中国文化事业建设。同时,他还广泛邀请国内知名藏书家参观展览。著名藏书家周叔弢观览后深受感动,随即将所藏一册《永乐大典》捐献给政府,他在捐赠信中写道“顷阅报载,贵馆展览《永乐大典》……以传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53]此后,郑振铎陆续将藏书家张季芗、金梁、徐伯郊、陈李蔼如等捐献的《永乐大典》拨交北图收藏。经过郑振铎多方协调,北图收藏《永乐大典》的数量迅速增加。

3.3立章建制,惠及北图藏书建设

作为主管全国图书馆事业的领导,郑振铎十分重视出版图书的收藏工作,“在图书馆方面,第一件事是收集所能收集到的解放前后出版的关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科学、文艺的大量书籍……我们也大批的尽量的购置、收罗,大批的陈列出来。在国立北京图书馆和国立南京图书馆,以及其他各级图书馆里,看这些书的人特别的多”。[54]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郑振铎的重视下,文化部陆续推出文献缴送制度,1955年4月25日,文化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规定凡公开发行的书籍、图书、杂志均应在出版后三日内由出版者向北图缴送样本一份,影印外国出版的外文图书、杂志,第一次印刷应缴送北图二份。[55]1956年7月12日文化部发文修订全国报纸缴送样本办法,规定全国县、市级以上(包括县、市级)报纸和各地厂矿、高等院校定期出版的报纸,应定期向北图缴送1份。[56]这些制度发布后,北图图书入藏数量大幅上升,中文图书入藏量从1955年的7.2万余册增长到1958年的32.8万余册,增长了4倍多。[57]

为促进藏书建设等业务有序发展,1950年6月,郑振铎还组织成立图书馆工作小组,编制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图书馆分类法。[58]为了促进图书馆工作交流和理论研究,1950年,他创办了《文物参考资料》月刊,设置图书馆专栏;1955年,他又创办了《图书馆工作》期刊。[59]随着图书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北图藏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图书馆的购书费逐年增加,加以出版单位缴送、政府拨交和国际图书交换,使它的藏书日益丰富。十年来平均每年补充图书约四十余万册。与解放前每年补充图书不过三万余册相比,已增加十余倍。”[60]

3.4重视海外文献回流

值得一提的是,郑振铎不仅在国内动员征集图书,还十分重视流失海外文献的回流工作。

1950年9月23日,郑振铎与叶恭绰联名致函陈君葆,要求将抗战时期寄存在冯平山图书馆未被日军劫走的善本图书运回北京。[61]陈君葆是香港大学教师,曾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主任,抗战时期,受香港大学委派与许地山协助原中央图书馆,把郑振铎等人为国家抢购的珍贵图书转移到香港保存。当年日军掠夺郑振铎抢救这批图书,有500多册未装箱图书未遭劫掠。1950年11月4日,这批书于由陈君葆寄回北京[62],后入藏北图。

郑振铎接受香港侨胞捐赠珍贵图书。1951年,香港爱国学者陈君葆发现清末汪兆镛编纂的《晋会要》稿本,非常珍贵,就动员好友李绳毅重金收购捐献给国家。[63]1953年5月,该书入藏北图。[64]同年6月,徐伯郊将文化部颁发给李绳毅的褒奖状转交陈君葆。[65]1955年12月20日,将陈君葆所捐吴宽《东庄集》拨交北图。[66]郑振铎还主持了陈清华郇斋第一批藏书回流工作。

3.5毕生藏书化私为公

对于耗尽毕生心血聚集多达十万卷个人藏书,郑振铎也早就下定决心捐献给国家。他和朋友一起去买书时曾说,自己买的书“以后还不是国家的”[67]。他晚年常说,“我死后,这些书全都是国家的”[68]。1958年郑振铎逝世后,他的夫人高君箴遵照其遗愿将西谛藏书13924部、83839册捐赠给北图,完成了他的心愿。[69]

因北图藏书快速增加,郑振铎还为藏书整理做了很多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整理北图收藏彝文图书,郑振铎特意邀请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家马学良对这批书进行编目整理。[70]他还支持北图编制周叔弢捐善本书目。[71]郑振铎批准从故宫博物馆旧存纸张中选取部分高丽纸、库磁青、高丽发笺和洒金腊笺拨交北图,用于修复善本古籍。[72]

综上,经过史料发掘,新中国成立初期,北图在大力加强采购,以及郑振铎的指导、协助下,藏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北图的藏书量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45万册迅速增长到479万册,善本亦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10万册快速增长到超过20万册。[73]短短的8年间,北图的馆藏书量达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3倍多,年均入藏量多达41.75万册,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善本古籍的藏书量也达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2倍多,尤为难得。

4结语

民国时期,作为私人藏书家,郑振铎通过主动捐献图书、协助购书等方式支持平馆藏书建设。抗战时期,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觉醒,“在国家图书馆之地位上,亦似以放大眼光广搜群籍为宜也……为国家建立一比较完备之图书馆,则于后来之学者至为有利,其功能与劳绩似有过于自行著书立说也”,[74]主动为国家收购珍贵文献,阻止善本图书运往台湾,自觉成长为民族文化的保护者。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领导者,郑振铎全身心投入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在他的动员下,民间私人藏书家的藏书如百川归海般进入公共收藏机构。在图书征集工作中,郑振铎充分利用版本目录学素养,为国家征集了大量珍稀善本;在调拨工作中,郑振铎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合理分配图书,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促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充分展现了他在藏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深谋远虑。

纵观郑振铎对国图藏书建设的贡献,可见清晰的脉络:从民国时期的自发行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自觉行为;从民国时期的个人行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职务行为和政府行为。后者的贡献远非前者可比。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进行广泛的图书征集和文献调拨,补充公共机构藏书,这与历朝历代建国之初广征民间文献的行为一脉相承,立意深远,事关文化立国的百年大计。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管理者,郑振铎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着眼,将散落民间的藏书收归公藏,形成了以公共藏书为主的新格局,彰显了他作为行业引领者的高瞻远瞩,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守护馆藏文献,守住民族的根本,守好文化传承的精神。我们还要利用智慧图书馆建设契机,采用人工智能、智能标引等技术创新性发展,将馆藏传统文献资源知识化,逐步建成覆盖全网的立体化知识资源体系[75],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更有力地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①]参见1933、1934、1935年度《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附录·赠书人名录》

[1]周和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纪念郑振铎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周和平.周和平文集:中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912.

[2][20]徐雁,谭华军.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文献典籍的抢救和保护(下)[J].图书馆,2003(2):90—93.

[3]冀淑英.郑振铎与北京图书馆珍藏[M]//冀淑英;李文洁.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第三讲.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39—50.

[4]李致忠.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8(2):9—12+16.

[5]陈红彦.郑振铎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古籍收藏[J].文津学志第十一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1—6.

[6]李雪松.郑振铎与图书馆[J].兰台世界,2010(11):27—28.

[7]潘建国.也是园古今杂剧发现及购藏始末新考[J].文学遗产,2019(01):149—160.

[8]刘波.赵万里先生与文献保存同志会[C]//国家图书馆.国图与抗战.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75—83

[9]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10]陈福康.郑振铎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11]郑尔康.我的父亲郑振铎[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12]郑源.郑振铎画传[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

[13]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2:897—898.

[14]张廷银,刘应梅.王伯祥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2020:1395.

[15]刘波.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256—257.

[16]郑振铎.郑振铎全集16,书信[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224.

[17]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287.

[18]刘波.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285—286.

[19]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288—1289.

[21]曹大铁.梓人韵语[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216.

[22]刘承幹.求恕斋日记16[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21—322.

[23]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编辑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1946—1966[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46—449.

[24]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397—1398.

[25]仲伟行等.铁琴铜剑楼研究文献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3—264.

[26]彭卿云;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199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4.

[27][38][40]仲伟行.琴剑流芳:铁琴铜剑楼纪念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77.

[28][33]赵爱学,林世田.顾子刚生平及捐献古籍文献事迹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1(3):94—101.

[29][39]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1909—2008[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17.

[30]刘波.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309—310.

[31]彭卿云;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199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4.

[32]宋路霞.潘氏宝礼堂宋版书的命运[J].世纪,2007(02):72—77.

[34]彭卿云;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199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8.

[35]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百年纪事:1909—2009[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4.

[37]李国庆;周景良.弢翁藏书题跋,年谱[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256.

[41]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1909—2008[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18.

[42]柳向春.郑振铎致徐森玉函札[C]//历史文献(第十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84—343.

[43]周珏良.我父亲和书[J].文献,1984(3):161—175.

[44]李国庆;周景良.弢翁藏书题跋,年谱[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258.

[45]郑振铎.“中国印本书籍展览”引言[J].文物参考资料,1952(4):1—4.

[46]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郑振铎志[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23.

[47]张元济.张元济全集2书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20.

[48]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588.

[49]苗淑菊.关于《楚辞集注》的一段佳话[N].光明日报,1998.10.22(6).

[50][52]刘波.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347.

[51]郑振铎.谈分书[N].人民日报,1956—11—13(8).

[53]李国庆;周景良弢翁藏书年谱[M].合肥:黄山书社,2000:254—255.

[54]郑振铎.一年来的文物工作[J].文物参考资料,1951(1):1—24.

[55]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编辑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1946—1966[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35—237.

[56]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编辑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1946—1966[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48—249.

[57]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1909—2008[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13—414.

[58]郑振铎.《图书馆分类法问题研究资料》前言[J].文物参考资料,1950(8):1—2.

[59]周国忠.论郑振铎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贡献[C]//郑振铎百年诞辰学术研究会.郑振铎研究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322—325.

[60]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编辑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二:1946—1966[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839.

[61]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436.

[62]陈君葆;谢荣滚;陈云玉.陈君葆日记全集.卷三.1950~1956[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4:51.

[63]谢荣滚.赤子情深:陈君葆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210.

[64]彭海铃.汪兆镛与近代粤澳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09.

[65]陈君葆;谢荣滚;陈云玉.陈君葆日记全集.卷三.1950~1956[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4:242.

[66]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799.

[67]吴晗.忆西谛先生[C]//陈福康.追念郑振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91.

[68]郑尔康,郑振铎[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432.

[69]刘波.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391.

[70]马学良.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66.

[71]冀淑英.自庄严堪善本书目[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137.

[72]冀淑英.保护古籍继往开来[M]//冀淑英.冀淑英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63.

[73]李希泌,王树伟.北京图书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8—10.

[74]郑振铎.郑振铎全集16书信[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92.

[75]饶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1):4—14.

作者信息:蔡成普,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静,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THE END
1.京东图书我与地坛 史铁生代表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著正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随笔散文集 精装纪念版 ¥15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作品原著许三多卖血记徐三观文学作品集茅盾文学奖书籍高中生大学生课外书 许三观卖血记 ¥20.8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见微系列代表作 继大医破晓篇/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后历史短篇小说书籍畅销 长安的荔枝https://book.jd.com/
2.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请认准唯一官方网站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是中国人事考试中心主办,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用书服务的唯一官方网站,提供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经济师、消防工程师、执业药师、翻译执业资格、社会工作师、事业单位等考试官方教材、考试大纲、报考指南、增值服务等,是全国各类资格考试用书第https://rsks.class.com.cn/
3.比较3个购书网站,chinapub,dangdang,joyo(amazon)中国三大购书网站现在比较好的购书网站大约就是dangdang【当当】,china-pub【中国互动出版网】,joyo(amazon)【joyo(amazon)】,就拿他们做一下简单的对比。 对比邮寄费用: 我今天准备在china-pub购买300多的计算机书籍,在准备下单时我犹豫了。我居然还要付邮寄费用……,于是我去dangdang看了看,发现dangdang的活动是30元以下都免邮费,https://blog.csdn.net/fullsail/article/details/3861098/
4.当当网图书小说传记青春文学成功励志投资理财当当网图书频道-全球最大中文网上书店,专业提供小说传记,青春文学,成功励志,投资理财等各品类图书畅销榜最新报价、促销、评论信息,引领最新网上购书体验!https://book.dangdang.com/
5.买书的网站有哪些1、当当网 当当是我日常买书最喜欢的平台,没有之一,也算是国内网上购书体验最好的平台,当然物流体验可以更好一些。在这上面很多出版社都有自营,正规渠道质量有保障,还有很多独家书,基本上长期都有打折,但一般都是5折封顶。 2、 中国图书网 一个主打各出版社尾货图书的网站,一些不畅销、书店下架的或者比较冷门的https://www.jy135.com/gouwu/78690.html
6.电商购书导购资讯站电商图书馆网经社网络经济服务平台电子中国电商图书馆围绕电商、互联网金融、O2O三大主题,不定期发布最新最热的各类电商书籍:包括移动电商、网络零售、网络支付、P2P、众筹、淘宝网店、物流仓储、电商营销等,为读者购买电商类图书提供专业的推荐与参考,是全国最大的电商图书入口平台。电商中心欢迎各大图书出版商、图书类电商的推荐与合作:jizhe@netsun.com,http://www.100ec.cn/zt/dsts/
7.卓越亚马逊购物网跳至主要内容https://www.amazon.cn/
8.我在中国图书网不愉快的购书经历!!!simadi我在中国图书网不愉快的购书经历!!! 2013-11-19日 买了3本书,订购时间: 2013-11-19 14:09:26 付款时间:2013-11-19 14:10:40, 2013-11-20日 查看订单状态:正在入库 2013-11-21日 查看订单状态:正在入库,等不及了,打客服电话,说有一本书他们没有,在调货!!! 都3天https://www.cnblogs.com/simadi/p/3437817.html
9.新华荐书新华悦读顾翀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李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社长 吴江 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 果美侠 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 聂震宁 韬奋基金会第四届理事长 李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王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李岩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新华荐书 书评|读王新军《新火试方言》:如此熨帖,如此亲切 《我在现场》(http://www.xinhuanet.com/book/dhs/
10.孔夫子旧书网网上买书:图书书籍古籍孔夫子旧书网是国内专业的古旧书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等)在孔网展示与交易,吸引了大量的学者、研究人员和藏书人长时间在线https://www.kongfz.com/
11.中国三大购书网站买书>当然也不乏买书大腕儿、报载一位不肯披露姓名的读者,自费购书,一次就买了三、四千元,听着令人钦敬,想想又觉可悲,一次书市,一次购书,真不知那些求之多年而不可得的书是如何加百鸟朝凤那般一股脑地汇到一起来的,如此大把大把地花钱,大捆大捆地买书,也真令穷读书人心寒。 >买书之乐,乐在倾尽囊中所有,https://www.360doc.cn/article/65238170_993844209.html
12.工控论坛自动化论坛中华工控网工控论坛是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最专业、最活跃、最具人气的工程师交流社区,创建于2000年。这里聚集了自动化工程设计、科研开发、设备安装调试、现场维护等行业权威专家、自动化达人、工控专业人士、教师和学生,这里是工控人探讨最新工控技术、学习交流工控实http://bbs.gkong.com/
13.博库网博库网品种丰富的中文网上书店,160万种图书在线热销!图书、音像、软件正品行货超低折扣,全场免邮,支持全国货到付款。https://www.bookuu.com/
14.大兴自考办卖书吗?2.通过购书网站购买: 可以去淘宝网、当当网、亚马逊等购书网站,找成交量多,好评多的商家进行购买,考生在网上购买书籍直接搜索书名或输入专业代码就可以了。由于网购比较方便,有错误也可以进行退换,因此得到了很多考生的欢迎。 3.通过自考助学单位获取: 对于那些上班比较忙碌而且又害怕买错书籍的考生,可以选择报名参加自https://www.eol.cn/zikao/zk-wyw/20241215172113.html
15.文轩网,新华书店正版保证,企业购书首选购书卡,新华文轩旗下购书网站文轩网,80万种图书新华书店正版保证,企业购书首选购书卡,全国70%城市次日送达,沪港上市国企新华文轩旗下购书网站https://www.winxuan.com/
16.中国书店373册图书被收藏 1237册收入购书单 读者排行 空不空室主 收藏1本购书单中 169本 . 收藏1本购书单中 116本 小巫 收藏29本购书单中 17本 没我不行 收藏27本 123456 收藏9本购书单中 42本 读者动态 道友11月25日 拥有阴符经集释 道友11月25日 http://www.queshu.com/press/1000494/
17.网上购书哪个平台好,权威说明解析8DM92.81.83生活导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书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首选,在众多的网上购书平台中,哪个平台更值得信赖呢?本文将为您带来权威的说明解析,助您选好书。 京东图书 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图书种类丰富,价格实惠,以下是其优势: 1、价格优势:京东图书价格普遍低于实体书店,且经常有优惠活动,让读者享受到实惠。 http://good.junweilai.cn/post/17897.html
18.上海:线上线下融合丰富购书选择4月22日,在上海市福州路的新华书店内,工作人员在将书籍递给外卖员。 近日,位于上海市福州路的新华书店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恢复营业。为满足读者在家阅读纸质书的消费需求,多家书店入驻饿了么外卖平台,开通外卖业务,为不方便到实体店购买的读者提供新的购书渠道。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20/0423/4032083.shtml
19.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成立于1975年,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央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出版范围包括旅游指南、旅游风光画册、外文读物、旅游理论、旅游教材、旅游文化、旅游文学及生活时尚等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导游图及明信片等。https://www.cttp.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