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东馆,70岁的上海图书馆,未来还“在路上”馆藏本馆

你能想象一场在图书馆的婚礼吗?或者在图书馆的举办市集、公共聚会和表演?如果还只是把图书馆当做是一个保存书籍、查阅资料的地方,可能就跟不上图书馆的发展。今天一座图书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

今年70岁的上图,其位于浦东迎春路318号东馆于9月28日正式开馆。在国庆期间实行全预约制,每日上限5000人次,但是此图书馆依然迎来了大客流,门前仍然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浦东警方更是提前制定了规划、保障方案。毗邻世纪公园、能够远眺陆家嘴天际线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但对上海市民来说,关心的不仅仅是其外表的恢弘华丽,更多是图书馆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

10月1日,上海图书馆东馆设计师ChrisHardie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站上“讲座图书馆”的讲台,从外形至内在,解剖这座新图书馆的架构与陈列;自过去而未来展现这座新图书馆的传承与发展。从两位主讲人的讲座内容听来,这座刚刚竣工的上海图书馆东馆似乎刚刚完工、尚未圆满,它静候着读者对它本身的探索与发现,也等待着成为每一段佳话的场所。

久违了的“上图讲座”发烧友抢到了国庆节的现场讲座,作为庆祝祖国73周岁生日;一名幸运听众求得了设计师和馆长的签名,签在东馆卖出的纪念布包上

上海图书馆东馆设计师ChrisHardie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由外而内,由远而近地阐释上海图书馆不同阶段的使命主办发提供

四馆统一奠定体量,馆、所融合强强联手

今年上海图书馆东馆的落成、开幕,用东馆设计师ChrisHardie的话来说是与淮海路的本馆一起实现了“阴阳互补”。馆长陈超则规划下了上海图书馆未来1+2+3+n的体系格局。但是,这一格局的锚定并非是在东馆落成的这一时刻才产生。陈超说,“这要归功于70年上海图书馆‘四馆统一’的历程。”

在上海解放后两年经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两年的筹备,上海图书馆于1952年7月22日开馆。第二年,徐家汇耶稣会神学院藏书楼,也就是现徐家汇藏书楼也成为上图的组成部分。1958年,更是在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技术图书馆(明复图书馆)、上海报刊图书馆(鸿宾图书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合众图书馆)四馆基础上,四馆统一,馆舍、馆藏、馆员的合并成为今天上海图书馆的基础。陈超说,即使是上海图书馆今天的体量,在人数上也仍然没有超越当时的规模。

上图:文汇报报道1952年7月22日开馆新闻。下图:1958年,四馆统一,奠定了今天的基础。演讲者PPT

ChrisHardie在对东馆的介绍中,以藏书量为统计数据,认为当前上海图书馆位列全世界第三。陈超认为这一数据可能有不严谨之处,但上图作为一家城市公共图书馆其体量可与国家图书馆比肩。因此,陈超有些凡尔赛的无奈,因为在建造之初,他几乎难以找到一家可以参考、比照的对象。上图的宝藏都来自于四馆统一的历史。

1995年,上海图书馆又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了一家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出身于情报所的陈超介绍说,馆、所合并,在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化的同时,给图书馆带来了信息管理上跨越式发展。上图使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正是大家还在使用“人工填写借书卡”的时代,由情报所引进、落地、汉化使用的。当然东馆落成后,上图馆内所使用的系统已经进行了迭代。而上图的昨天正是奠定今天和明天的前提。

1992年馆所合一,上图变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源自演讲者PPT

馆藏是前提、卡脖子的是馆舍

在讲座中,陈超始终强调图书馆的三大重要元素:馆藏、馆员、馆舍。他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还应当是馆藏。可以说正是基于馆藏,才有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可能、正是基于馆藏才能有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更多服务的可能。

现场,Chris和陈超都介绍了融于上图东馆的一件艺术品,位于底层中庭、由艺术家申凡创作的《往来春秋》。这件作品像花纹一般嵌在地面上。以老报纸为创作原型、涂抹掉具体文字内容,仅仅保留标点符号,以展现书刊段落的结构、形式之美。然而深挖这些文稿、老报纸的原型。其中的报纸都是1952年7月21日-7月23日当时上海各大报纸报道上海图书馆在原来跑马厅旧址的开馆的报道。而另一件则是上海图书馆最古老的藏品,是一本公元518年的手抄佛经。陈超说,这本《维摩诘经》目前只剩下19张纸。作为一家研究型的公共图书馆,上图有责任将这本手抄佛经传承下去,在下一个1000年,不仅是这本佛经还有其他保存本都还能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此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才能得以继续流传。

申凡创作的艺术品《往来春秋》投射在地面,以老报纸为创作原型,仅仅保留标点符号,以展现书刊段落的结构、形式之美

目前上海图书馆馆藏大约5700万册(件)。之前大部分藏于位于淮海中路上的本馆。作为一家研究型图书馆,不仅是为了今天的研究、也是为了未来的研究,必须将一些书保存起来不外借。根据陈超的说法,这些书已经大大超过了本馆的负荷,继而部分由郊区图书馆仓库收藏。而另一方面,本馆全部84000平方米的面积,大约只向公众开放了16000平方米的,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的新功能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四馆统一之后,馆舍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因而,浦东新馆应运而生。

图书馆5.0,从书籍到交集

中庭底楼的感应墙,据陈超设想,将来来会有碳足迹的标刻

在现场讲座中,Chris认为图书馆设计正步入5.0时代。1.0时代图书馆功能只局限于单纯的文献记录与保存。2.0时代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图书馆成为科技和书籍的空间,3.0时代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空间,也是社交互动和灵感的源泉。进入4.0时代,图书馆开始融入更多元的服务,文化中心、美术馆的功能被包含进来,在激励用户的同时创建各种活动。而5.0时代,图书馆不仅作为一项文化地标,更开始与自然融合。

各国图书馆功能都在向5.0聚拢:图1为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中央图书馆,由600位居民参与讨论其功能,图2为阿姆斯特丹图书馆面向水面,图3为加拿大基督城图书馆抬高了;图4为宁波图书馆中庭重视人的交流,图5为图书馆保留了毛利人的文化,颇受欢迎,出自演讲者PPT

东馆打开的中庭正是这一理念的展现。不同楼层、位置的功能区相互交错,一个个小的窗口望向中庭,一眼就能观察到馆内多元的空间,和其中的人与活动。Chris说,“重要的不在于造一个可以容纳很多人聚集的空间,而在于让大家主动想要聚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做了各种模型,去试验人们在相互交错的空间中行走、阅读、思考的体验,怎么样他们是最舒服的?怎么样他们会觉得有意思?”

国庆当日,夏衍手稿文献展举办,东馆布置了别具一格的夏衍与猫的场景,展览旁,还有供25人左右的会议室;

找一找下图中的各个场景,分别在哪一层?

上图为自己找找族谱,下图为为名言找作者

这边,莫里哀、歌德看着你;那边,莎士比亚喊你去读他的四大悲剧

图书馆5.0,彰显文化的同时让读者成为主人

其次,Chris团队想让图书馆成为开放市集。有宁波图书馆新馆作为先导。在开放的图书馆里,读者不可能迷路,同时它又吸引、鼓动着人们去主动探索和发现,市集、活动、展览都集聚于此。在上图东馆还埋藏有许多值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比如中庭被浇筑在地面的标点、符号,有上图出生的印记。仔细探索还能找到东馆与本馆相继承的知识之塔、求索之城。在这里还有超过总体经费1%的公共艺术品,《纸鸢成风》《鸟飞了》等等,向外四周远眺不仅能发现世纪公园的绿色之海、还有陆家嘴的繁华、黄浦江东岸天际线。

最后,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承,作为可阅读建筑,其本身也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表现外观。以新西兰基督城新中央图书馆为例,这一震后重建项目,不仅肩负着重塑城市灵魂的使命,包括当地毛利纳塔胡部落深厚的文化遗产。

富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左为《陪伴》,艺术家马兴文作;右为,由老馆的借书格构建成的现代艺术品《求索之城》

当天来馆的小男孩兴奋地看窗外的世纪公园

东馆设计:“皱、漏、瘦、透”和名士风流相聚

虽然如此,上图东馆的落成,亦不乏中华传统士大夫风流。

将文化表现作为理念之一的Chris团队,选择了璞玉与太湖石的组合,彰显图书馆的文化气质。从外观上看,致敬印刷术的印有大理石纹样的玻璃被铺设在整体建筑外立面。一方面使整个建筑更为通透、轻盈,更有‘漂浮’之感。另一方面,建筑形态上则模拟被切割后的石块,以“璞石经雕琢打磨后成为玉石”的意象,隐喻图书馆育人的过程。从空中俯视,点缀于世纪公园之畔的上图东馆如林中璞玉。

设计师“浮玉”构思和草图源自演讲者PPT

“漂浮”效果图源自演讲者PPT

视线转向图书馆内部,站在中庭四处观察,近50米高的中庭,天光直射而下,自然吸引人们的目光向上,使用竹子、橡木和水磨石营造出温暖的氛围。从任意位置向中庭望去,都能发现不同的风景往上望,空间通透却不单调。不同楼层、位置的功能区相互交错,一个个小的窗口望向中庭,一眼就能观察到馆内多元的空间,和其中的人与活动。

这形似太湖石“皱、漏、瘦、透”的的特点,又是一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形设计。在江南园林设计里,园林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讨论之所,而石头常常被用以造景,被称为“君子之石”。围绕着太湖石发生的一幕幕文化事件、一桩桩文化品评,似乎也将在未来的上图东馆延续。

有阳光的时候的中庭,形似太湖石“皱、漏、瘦、透”源自PPT

国庆当日,从七楼俯拍中庭,人们能感知到各层人群的气息

上图东馆的开馆,奠定了上海这座城市图书馆的新发展格局。陈超说未来将不断强化打造1+2+3+n的格局。1就是以上图本馆为首,未来以大体量的馆藏为基础,将着重于提供研究型、专业化的知识服务。2是上图东馆与情报所以不同对象为区分。东馆承担起向大众提供多元化、主体化、体验型的现代图情服务,承担起在互联网时代应有责任。以阅读+阅读推广服务为主线的文化中心,以展览、演出、表演以促进阅读、以促进文化、科学普及的功能。而情报所则与东馆相辅相成,为专业级需求提供帮助。3是大历史建筑则以自身专业特征提供专题化的服务,例如徐家汇图书馆将定位在西方古籍专门图书馆,而合众图书馆则有可能定位于家庭主题馆,利用家谱等资料建设。在未来,网络文学也有可能入馆,上图东馆的落成或只是成为了我们值得期待未来的里程碑。

THE END
1.东馆服务上海图书馆东馆定位导航系统包括地图展示、路径规划、实时导航等功能,室内电子地图基于绘制好的室内模型,对展馆楼层分层管理,用户通过点击楼层按钮进行楼层切换,同时显示当前楼层索引信息,并且在涉及跨楼层地图导航线路,展馆导航系统会为用户提供电梯、楼梯、手扶梯多种方式的地图线路规划。通过与预约系统的对接用户可以高效、https://www.library.sh.cn/service/east
2.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由丹麦SH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占地面积3.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高度50米,地上7层,地下2层,将为读者提供阅览坐席约6000个,全开架藏书约480万册,全面引进数字阅览等智能化服务,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文化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成为城市的“书房、客厅、工https://www.meipian.cn/4fwnkefh
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生专栏 读者荐购 新书加急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机构知识管理服务系统 全球科学技术奖项成果数据库 开放时间 座位预约 借/还书 馆藏分布 咨询留言 我的图书馆 校外访问 新闻通告 瞬间铭记 永恒传承——2024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艺基金系列活动举行 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https://www.lib.sjtu.edu.cn/f/main/index.shtml?eqid=c3e799b4000467590000000464887019
4.上海图书馆东馆让办公生活更美好上海图书馆东馆 上图东馆的建筑主体像一块被雕琢过的玉石 大厅 不同楼层楼层从视觉上连接在一起 艺术家徐冰的巨型艺术作品《鸟飞了》,让“鸟”飞升而起,邀请读者思考知识与自然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书架 玻璃外的树木、阳光、黑色书架及橡木交融,营造出一种温暖、有机的氛围https://www.aurora.com.cn/of/case/0m313592696907255656
5.上海图书馆东馆森罗股份为上海图书馆东馆配置了高气密恒湿低氧展示库房,更好地改善纸质藏品的展示储藏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温湿度波动、虫霉等有害生物、氧及其他有害气体等对字画、纸质藏品等造成损害,实现珍贵藏品“洁净、稳定、低氧、恒湿”的长期预防性保护与展示储藏,达到防酸化、防氧化、延缓老化、防虫防霉等目的。http://www.cnrotech.com/alshow.php?id=1063
6.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图书馆东馆设计竞赛入项目名称:2016年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建筑师设计竞赛(图书馆东馆) 公司名称:华建集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公司官网:http://www.udud.cn/cn/ 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而数字时代,网格信息以其海量数据资源、便捷查询方式正日渐成为主流阅读源。在此趋势下http://www.gooood.hk/community/339446/
7.上海图书馆东馆/SHLArchDaily有日期 2022 的 上海, 中国. 图像是由 Chris Hardie, Fangfang Tian, RAWVISION Studio. 中国上海——上海图书馆东馆,全球人口第三大城市的新地标和文化目的地,现已开幕。由 Schmidt Hammer Lassenhttps://www.archdaily.cn/cn/989772/shang-hai-tu-shu-guan-dong-guan-shl
8.上海上海图书馆(东馆)游玩攻略简介,上海上海图书馆(东馆)门票/地址/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较大的图书馆,是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的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也是市民乐享其中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开放时间 全年 周一 13:30-20:30开放;全年 周二-周日 09:00-20:30开放https://you.ctrip.com/sight/shanghai2/5717742.html
9.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在这座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内,首创将非永久性主题展览融入阅读空间,打造“展、藏、借、阅”相融的复合式文化活动空间,完成了从“书籍”到“交集”的转变,激发读者交流与分享的欲望,给每一位来访者构筑一个http://www.hcchina.net/caseDetail.aspx?id=143
10.上海图书馆东馆/SHL建筑事务所中国上海——上海图书馆东馆,全球人口第三大城市的新地标和文化目的地,现已开幕。由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以下简称为“SHL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建图书馆之一。作为一个以艺术、文化和科技驱动知识分享的平台,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当代图书馆飞速发展的成果体现。与此同时,它致敬https://www.gooood.cn/shanghai-library-east-by-schmidt-hammer-lassen-architects.htm
11.上海图书馆馆东馆这份保姆级东馆攻略请查收~?1门票:免费,进门无需提前预约,刷身份证/随申码/读者证即可?2位置: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3交通:地铁: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3号口,18号线迎春路站4号口自驾/打车:?东馆地下停车库8元/时、对面的浦东展览馆6元/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374930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对外开放9月28日拍摄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无人机照片)。 当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20929/535da15f7d844b0ea1f7ae2e808dff88/c.html
13.上海图书馆东馆首次揭秘!不只是阅读殿堂,还是音乐天堂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 1月14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浦东新区迎春路、合欢路、锦绣路与世纪大道围合的成片树林中的这座乳白色建筑。即将开放的“阅读殿堂”,除了“好看”之外,竟还是一个隐藏https://export.shobserver.com/toutiao/html/441727.html
14.《琢玉(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博仕文化》简介书评当当博仕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琢玉(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博仕文化】》。最新《琢玉(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博仕文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琢玉(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博仕文化】》,就上当当博仕文化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80647818.html
15.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2022年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同时也是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和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上海文化创意https://rsj.sh.gov.cn/tzpgg_17408/20221025/t0035_1411031.html
16.上海图书馆app下载上海图书馆客户端v4.1.7安卓版上海图书馆手机版是随时进行预约的图书馆服务软件,在里面用户可以用到许多的功能,每个功能都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管理。图书馆开馆时软件会自动发送消息通知你,第一时间知晓开馆的时间。 上海图书馆官网介绍上海图书馆APP是由上海图书馆推出,旨在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相关服务,包括书目查询,上海图书馆东馆介绍、读者服务、活动http://www.pipikun.com/android/soft/34975.html
17.上海图书馆app下载上海图书馆APP是由上海图书馆推出,旨在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相关服务,包括书目查询,上海图书馆东馆介绍、读者服务、活动介绍、书籍发现等等。 开发者: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备案号:沪ICP备05017201号-79A 上海图书馆app下载安装失败或使用异常,请 ->https://liqucn.com/yx/16796.w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