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英国专题译著汇总·英国史

按:英国被誉为现代国家的母国。近年来,中文世界出版了众多有关英国的著作。此前已有同好将国人撰写的英国史著作做一梳理。近期,公众号则将陆续整理近十年的英国专题译著。分为三个专题,分别是:大英帝国、英国法政和英国史。

其他专题见:近十年英国专题译著汇总·大英帝国;近十年英国专题译著汇总·英国法政;本文由傅乾整理。

经典

蒙茅斯的杰佛里:《不列颠诸王史》,陈默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不列颠诸王史》讲述了不列颠所有国王的事迹,从第一位国王布鲁图斯一直到卡德瓦罗的儿子卡德瓦拉德。本书内容丰富,叙述有条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休谟:《英国史》(六卷),刘仲敬译,吉林出版集团,2012年

本书叙述了从凯撒征服不列颠到1688年“光荣革命”这段时期的英国史,《英国史》创作历时15年,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虽然现代学术界对休谟著作的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他是以历史学家身份成名的。休谟同时代的人认为当时的历史著作远迈前古,休谟厥功至伟。《年鉴》称颂道:“吾国文人素乏良史之才……休谟先生的名山事业使我国一洗前耻”。史学大师爱德华·吉本称休谟为“苏格兰的塔西佗”,而伏尔泰则称休谟的《英国史》为“迄今所有的语言文学中写得挺好的”。

麦考莱:《麦考莱英国史》(1-5卷),周旭、刘学谦等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2016年

其他译本:《麦考莱英国史》(1-3卷),刘仲敬译,吉林出版集团,2014-2016

麦考莱的《英国史》曾被誉为当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历史著作。在内容上,这个历史学界的天才作家模仿了他热爱的小说家的戏剧写作技巧,将英国从最初的起源直至巅峰时期的发展一一展现。在文字叙述风格上,麦考莱无与伦比的风格和极富渲染力的雄辩,让众多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望尘莫及。

屈勒味林:《英国史》,钱端升译,东方出版社,2012年(中文再版)

其他版本:屈勒味林:《英国史》,钱端升译,红旗出版社,2017年

屈勒味林(今译特里维廉),1927年任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讲座教授。本书分六卷,分别是种族的混合、民族的造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及海权、国会的自由及海外膨胀、海外华族政治及工业革命的初期、机器时代的海权及民主政治的趋近等。依年代的顺序,叙述自远古至1918年的英国要人大事经过,同时又不忘以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及海外事业为根据而论列到社会发展的种种。

通史、通俗史

沙玛:《英国史》(全三卷),彭灵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

作者以恢弘而凝练的笔调带你进入英国故事。从罗马入侵到诺曼征服,从黑死病到伊丽莎白的辉煌,从光荣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随着他的讲述,恍如重演。人物和场景在历史幻灯中跳跃。全书共分三卷:《英国史Ⅰ:在世界的边缘?3000BC—AD1603》;《英国史II:不列颠的战争1603—1776》;《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

弗雷泽:《英国人的故事:从罗马时代至21世纪》,叶锬焰、史林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

本书用1100页的篇幅完整讲述英国历史,从古罗马时代的“不列颠尼亚”开始,一直讲到21世纪。按君主的统治期分章,连缀起了两千年的英国历史。不仅有历任国王、女王的丰功伟绩或蠢事逸闻,还有英国探险家、贵族骑士、科学家、商人和艺术家惊动了世界的传奇。

詹金斯:《英格兰简史》,钱峰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本书讲述了英格兰从公元410年的黑暗时代到21世纪初现代社会的完整历史,囊括众多影响英格兰历史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并将其融入一个大国的诞生、崛起,然后慢慢衰落的历程中。书中涉及众多主题,从王权与人民的冲突,到英国与欧洲、全球的关系,以及国王、议会的角色演变等等。詹金斯爵士以其隽永的文笔,睿智的语言,严谨的态度,向我们娓娓道来现代英格兰是怎样炼成的。

狄更斯:《狄更斯讲英国史》,苏旻婕等译,译言古登堡计划/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

本书讲述了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1689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间的英国史,包括亚瑟王、百年战争、都铎王朝、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等重要时代和人物的兴衰。虽为历史书,但狄更斯使用了更为风趣、更具故事性的文学写作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和讽刺口吻贯穿全文。通过讲述历代君王的沉浮,作者也表达了一种世事难料,繁华落尽,一切终将归为尘土的超凡心境。

莫里斯:《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康睿超、谢桥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

本书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再现了《大宪章》诞生的全部过程

琼斯:《分裂的王国:约翰、男爵和<大宪章>》,周文佳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

本书是《金雀花王朝》作者丹·琼斯聚焦于无地王约翰、《大宪章》和1215年的英格兰所撰写的一部历史作品。书稿以1215年这个历史节点,通过具体描述英格兰国王约翰与贵族的矛盾的不断深化,直至诉诸武力,最后签订了《大宪章》这样一个过程。作者讲述了13世纪的英格兰社会状况,包括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各阶层人们地位、人们的服饰特征、战争场景、人们的饮食习惯、当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医疗技术水平,贵族的奢靡生活,教育制度,法律规范,对外贸易,娱乐消遣等等内容。

思想史

弗里登:《英国进步主义思想》,曾一璇译,张新刚校,商务印书馆,2018年

本书考察了新自由主义出现的过程,探究了共同体、福利和国家控制等概念在政治理论中的发展,强调了生物学和进化论对自由主义思想流变的影响。本书颠覆了关于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普遍观点,重新解释了许多影响了当代政治的思潮之起源。弗里登认为,新自由主义建立在具有进步主义和人文主义特征的19世纪中期自由主义的强大观念遗产之上,但又对那份遗产进行了拓展,创造了一个社会改革和意识形态革新的规划,为现代英国福利政治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狄金森:《英国激进主义与法国大革命》,辛旭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巴特菲尔德:《历史的辉格解释》,张岳明、刘北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历史的辉格阐释”一语是由英国史学家巴特菲尔德首创,它从分析辉格史学出发,指出19世纪初期属于辉格党的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和历史。在1931年发表的这部史学名著中,巴特菲尔德将“历史的辉格阐释”这一概念作了重要的扩充。

波考克:《德行、商业和历史:18世纪政治思想与历史论辑》,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12年

英国革命

斯通:《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舒丽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英国内战导致国家分裂,造成浩大的政治变革,至今仍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决定性和戏剧性的冲突之一。对所有对查理一世与克伦威尔之间激烈权力斗争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部经典著作都是必读书。在这部开创性著作中,劳伦斯·斯通研究了革命的诸多理论,追踪引发了这个不稳定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变革。

屈威廉:《英国革命:1688-1689》,宋晓东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

该书稿通过详尽分析英国革命前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英国国内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状况,回答了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何以称为“光荣革命”。作者认为,英国王室力量的弱小,新教力量的强大,以及法国等外在力量的存在使得英国避免了暴力革命的方式。指出这不仅仅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英国后世民主的议会制政府和宗教自由的基础,标志着以詹姆斯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力图建立专制君主制的计划的终结。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力的平衡使英国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统治之下,从而使英国保持了长久的世界领先地位。

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中文再版)

本书是法国著名史学家基佐的名作。主要叙述了8卷的内容,分别从1625-1949年。作者着手撰写此书于英国革命发生一个多世纪之后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有条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因此《1640年英国革命史》内容相当丰富,叙事相当详细生动,当年英国革命烈烈轰轰的情景跃然纸上,读来颇饶兴味。基佐是亲身经历过法国革命的法国人,他写作此书时十分注意将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作对照,特别是他所写的“第一版前言”,简直可以说是一篇关于英法两国革命关系及其对比的长篇论文。

社会史、经济史

弗农:《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张祝馨译,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2017年

现代世界一向以快捷、便利、自由著称,而就在19世纪之前,人们却处处受制于时空的阻隔和传统的规训。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远方的陌生人》以英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例,对19世纪前后的大量社会细节进行对比和分析,从选举制度、金融体系、人口普查、社交传媒等多个方面,详细描绘了一幅英国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图景。

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中文再版)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

里格利:《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侯琳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斯通:《贵族的危机:1558-1641》,于民、王俊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558-1641年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本书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贵族的经济活动、与宫廷的关系、家庭模式和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以及建筑、艺术等全方位的社会生活场景,揭示了贵族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逐渐衰落的内在原因以及贵族性质的变化。

斯通:《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1500-1800》,刁筱华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家庭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史学家的广泛重视。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近代早期的家庭,更好地认识、理解现代家庭与社会。劳伦斯·斯通这本书以情感变迁为线索,重现了英国家庭从1500年到1800年的历史。本书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尝试图绘、记录、分析、解释这三百年期间英国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巨大而无从捉摸的文化变迁表现在家族成员彼此关系的改变上,本书从法律、社会结构、风俗、权力、情感及性等方面来论述。

戴尔:《转型的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莫玉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本书在对大量从中世界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包括遗嘱、法庭卷宗、教会档案、家族信札、债务清单、政府档案等)和地形图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以一种新的视角对中世纪晚期(大约1200年—1520年)的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一番微观的描述,在此过程中,作者试图找出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一些疑问的准确答案。

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本书讨论工业革命前五个世纪英格兰社会的性质,以及英格兰与欧洲其余国家的关键差异。作者依据他本人对英格兰若干教区的详细研究、其他学者的各种地方性专题研究、历史人物的日记、法学文献、外国的史料,检讨了马克思、韦伯、麦考莱及当代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基于英格兰案例而提出的社会变迁的大框架。作者陈述了一种意见:对于英格兰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一种根本误读,并由此而影响了对于英国和美国现代社会的理解,也影响了关于工业化前提的当前理论。

文化史、生活史、城市史

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亓贰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

斯特拉奇:《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冯智娇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7年

本书以维多利亚女王的人生轨迹为主线,生动地讲述了英国全盛时期的历史。这个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英国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个时代,科学发明层出不穷,文学流派异彩纷呈,艺术界群星璀璨。

霍利斯:《伦敦的崛起:五个人重塑一座城》,宋美莹译,三联书店,2018年

本书作者挖掘庞杂的史料,发现了伦敦重建史里的五位传奇人物,通过他们的视线和经历,我们得以重温伦敦乃至整个英格兰社会的重生和转型。我们也看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如何通过思想的洗礼,影响了一个世代的知识分子,最后改变一个伟大城市的发展路径。这是精英云集的、艰难而辉煌的60年,要想理解英国的精神与文化再没有比这段时期更适合的。

阿克罗伊德:《伦敦传》,翁海贞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

这是一部呈现伦敦上下两千年的史书。从正史和民间传说到饮食和消遣娱乐。从黑衣修士会和查令十字街到帕丁顿和疯人院。从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到伦敦佬和流浪者。从移民、农民和妓女到大瘟疫、大火和二战空袭。阿克罗伊德用恢宏的城市历史、敏锐的观察、无数市民和访客的话语,揭示了伦敦如何在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洪流中淬炼成形。

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王章辉、吴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国家,但是英国中上阶层人士从未对工业主义有过好感。本书引用小说、艺术、诗歌、政论、哲学、社会惯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生动地探讨了英国文化对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文化:包括文学、报纸、建筑,以及社会、历史、经济思想。学术界过去一直将英国这种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状况称为“英国病”,但是回望过去,也许我们应该换种眼光来看。

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近代英国的教育、识字(图书、新闻报刊)、“标准英语”的发展,英语作家、戏剧的社会历史进程,20世纪英国小说的形成。在这些考察的基础上,他发现一种文化的变革正在发生,并且与之前英国曾经经历过的民主革命与工业革命一样重要。正是以他的英国文化史研究为依据,雷蒙德·威廉斯提出了在长时段内存在着一种文化革命的理论。

斯奈德:《不列颠人:传说和历史》,范勇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本书对铁器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历史进行了饶有兴味而独具一格的论述;描写了罗马征服之前到罗马势力退出之后整个历史阶段中不列颠人的生活、语言和文化;探索了亚瑟王和梅林等不列颠神话形象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关于盎格鲁—萨克森殖民模式和不列颠诸王国建立过程的新理论,也讨论了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学复兴”直到今天的“督伊德热”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不列颠文化复兴。

人物传记

坎贝尔、朱斯特:《巴麦尊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

巴麦尊,一生八十余载,六十多年都在政治汪洋中浮沉,从初出茅庐的议员到纵横捭阖的首相,他的人生际遇因善弄权术而与众多事件交相呼应。他以独立的名义号召支持比利时革命;用暴乱的名头希望镇压法国革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宣称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到南北战争时,他又坚决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巴麦尊传》将带你穿越风云诡谲的19世纪,掀起时代的朦胧面纱,撕掉岁月的纷繁伪装,遇见这位大英帝国的传奇首相,重看他或是荣耀,或是卑鄙的浮华人生。

施内尔:《拯救不列颠——温斯顿·丘吉尔与他的战时内阁:1940-1945》,欧阳瑾、宋和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本书利用一手史料,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政界高层的活动场景,展现了丘吉尔是如何有效领导能力非凡但又纷争不断的内阁队伍的。战争的胜利不仅源于丘吉尔的坚韧意志,更取决于他的高超手段,以及一群愿意暂时放下个人利益,齐心拯救国家、世界的杰出人物的精诚合作。

培根:《英王亨利七世本纪》,王宪生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本书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弗朗西斯·培根的《英王亨利七世本纪》和托马斯·莫尔的《理查德三世传》,并辅以培根的其他史著作品和托马斯·莫尔的著名传记,作为附录。

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新星出版社,2009年

查理一世发起内战,使得十分之一的英国人在战争中丧生。1649年的议会却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自称高于法律的国王。约翰·库克最后临危受命,以清教徒的虔诚和对公民自由的热爱挑战“君权神授”,把国王送上法庭和断头台,英国从而告别了推翻君主制。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却是在查理一世被砍头的11年后,被查理二世五马分尸弃于市。国际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作者主张,国王因为有罪而被审判,对他的处决是建立议会主权的必要,而对弑君者的审判却是被当权者一手操纵,那些牺牲者应被视为国家的英雄。

工具书

坎农编:《牛津英国历史辞典》,孙立田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

英国史前沿译丛

科利:《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周玉鹏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

本书描绘了自苏格兰与英格兰的《联合法案》诞生至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期间英国国家的形成历程。通过描述那些对“英国性”形成至关重要事件,如新教信仰、帝国扩张红利、美国独立、统治精英及王室形象的变化、英法战争、女权发展、废奴运动、天主教徒解放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等,作者琳达·科利向我们揭示了大不列颠如何凝聚成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家。同时,她也通过历史维度向我们展示了“英国性”日后的发展方向。

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梅雪芹、刘梦霏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

W.G.霍斯金斯的《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一书,开创性地考察了英格兰景观的古今之变,成为景观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在地方史、英国史及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影响深远,自1955年出版后不断再版。该书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辅以田野考察报告及时人记述,系统地梳理了从公元前2500年到20世纪中期英格兰景观的变化历程,勾勒出了景观形成的清晰线索,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进的作用。在书中,霍斯金斯表明了自己对前工业时代英格兰如画景观的追忆与缅怀,以及对其现代景观的反思与批评。该书用大量的图像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狄金森:《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陈晓律、宋涛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

本书是狄金森先生的代表之作,主要考察了十八世纪英国的民众政治文化。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审视了英国人民影响现存政治机构或利用他们的既有权力的四种主要途径,通过考察英国人民在议会选举、压力集团、当地城市社区、民众示威集会的作用,探讨他们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权力来影响政治制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英国人日益政治化的方式以及他们为塑造其所生存的政治世界的努力。作者认为,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特点营造了一个有活力的政治文化,让许多非贵族的精英参与其中,有意识地左右着对大众整体产生影响的、并塑造许多人所处政治环境的决策。

克拉克:《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姜德福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

本书一出版就被认为开辟了英国历史学研究的新时期。作者克拉克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把1660-1832年定义为“漫长的18世纪”,并全面阐述了他对于漫长的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看法,1660-1832年间英国社会具有突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英国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君主、贵族、教会的密切配合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形成。

甲骨文丛书

琼斯:《空王冠: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米勒德:《帝国英雄:布尔战争、绝命出逃与青年丘吉尔》,陈鑫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琼斯:《金雀花王朝: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和王后们》,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国王从诺曼王朝手里继承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残破国家,随后却将它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帝国,其版图在巅峰时刻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这部史诗式的叙述历史中,丹琼斯提出了一个观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远远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国王们,那些同样血气方刚、英勇无畏而足智多谋的帝王。

米德:《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涂怡超、罗怡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这是一部令人豁然开朗的著作,内容是创造了近现代世界的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诞生和崛起,这一体系首先由英国支撑,如今靠美国维系。米德是美国最为杰出的外交政策专家之一,他解释了英美两国卓越地位之关键在于盛行于英美的宗教中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米德解释了为何这种意识形态在适应在两国都繁荣兴旺的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起到独一无二的文化作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两国如何能够创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体系,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持续在全球增长。

威尔:《伊丽莎白女王》,董晏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伊丽莎白被刻画成一个女人和一个君主,以及一个父权家长制时代的异数。艾莉森威尔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一系列复杂而跨度很长的故事:与罗伯特达德利(莱斯特伯爵)的情事,与她众多追求者时而滑稽、时而悲伤的交往,与她的对手苏格兰女王玛丽和比她小30岁的小艾赛克斯伯爵的奇异关系。这本书情节描写详尽,人物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带给我们关于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伊利莎白——所应知的一切。

THE END
1.个人印书出书排版印刷小说回忆录定做作文集排版自传诗集定做欢迎前来供应商网(https://www.gys.cn)了解深圳市龙泩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发布的个人印书出书排版印刷 小说回忆录定做 作文集排版 自传诗集定做排版印刷价格、厂家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性价比高,为您节省采购成本!进网站查看卖家电话。https://www.china.cn/xuanchuanhuace/5186943546.html
2.自己如何出版一本书?个人出书指南了解一下个人出书指南了解一下 有很多朋友喜欢写文章,也想出版自己的诗歌集、散文集或者小说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出版一本书。 书籍的出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作出书,也就是与出版社合作共同出书;另一种就是自费出书。 合作出书 我们先说第一种情况,也就是与出版社合作出书。这种方法一般是作者将版权卖给https://www.kinker.cn/news/read-986.htm
3.2023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三星考点汇总!(4)其他会计资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2.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 (1)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https://www.dongao.com/cjks/jjfjc/202305104220674.shtml
4.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二00七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新浪财经厦门华印 指厦门华纶印染有限公司 福建翔升 福建翔升纺织有限公司 兴业方略 指福建兴业方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股东会 指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 董事会 指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 指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证监会、中国证监会 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223/00202016469.shtml
5.黄宗智: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还是个人?在名义上,"订单"农业制度正是针对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建立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面对" 弱势"的小家庭农场,大商业资本(或其经纪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借口(例如,产品不达标而拒绝收购、或产品低于预期等级)来压价,而分散的小农户不可能进行有效抗拒。[3]正因为如此,公司和小农户之间的"和约"的履行率一般只达到约20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2/16940.html
6.如何收藏画收藏书画的价值私人收藏书画应该如何保存→MAIGOO知识1、书画收藏钤印也是一种创作。除直叙的姓氏名号,馆堂斋室外,内容应有创造性、独特性。要浓缩,精炼,有内涵,以体现藏者的个性和情趣为上。如古人用的书画收藏印:“一日须看三百回”、“是吾性命”等等。 2、收藏书画为儒雅之事,因此,印面的篆刻风格,一般以秀美的细线朱文和规整的白文为宜。过于粗放,斑驳泼辣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3217.html
7.技术工作总结13篇其次,随时掌控印刷行业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向社主管领导汇报,以尽可能降低图书的印制成本。第三,逐步实现出版环节成本公开、透明,让每个编辑了解每种图书的成本,受到了广大编辑的欢迎。 4.理顺工作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出版部虽然是出版社图书出版流程中的中间环节,却是图书成书前的最后关键环节,是做好图书各种信息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938162.html
8.平面设计须知:名片设计尺寸及注意事项★黑白照片那种效果好印吗?价格一般几何? 黑白照片的效果你应该在报纸上见到过吧。效果还不错。只是价格稍贵,一般每盒都应在25元左右吧,太低的价格只会对应比较次的质量。 ★一般常说的双色是什么意思? 所谓双色是黑色+其他别的一种颜色。因为黑色是种基础色应用最广泛。 https://www.yjbys.com/edu/pingmiansheji/96804.html
9.关于日常工作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14篇(全文)封面对于书的品相以及由此带来的销量来讲实在太重要了,正是看到了它的重要性,有的出版者什么宣传语都敢往封面上写,言过其实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消费者是一种不尊重,甚至说严重点,涉嫌欺诈。 笔者认为,既然印在封面上的宣传语是为了起到提起读者注意、突出本书卖点、促进销售的作用,那么它的性质就是广告的性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9k6na6n.html
10.《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97期相关人士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指导委员会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及早识别因交易而产生的国家安全风险,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向CFIUS提交申请。此外,该命令要求CFIUS需专注于可能使美国人的个人数据面临风险并可能带来网络安全风险的交易。 来源:路透社 「加州起诉亚马逊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抬高价格并抑制竞争」https://aiig.tsinghua.edu.cn/info/1442/1706.htm
11.2009年锦天城新闻锦天城动态裘索著《日本违宪审查制度》---兼对中国的启示一书于今年六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对中国违宪审查实行的权力机关审查制,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行使违宪审查权的这一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体的制度提出了探讨,并从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中,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作为《日本国律师制度》、《日本国检察制度》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81/ebeb8b63ca87e3c3.aspx
12.印刷调研报告6篇工程图纸复印大概价格a2/2元a1/6元a0/10元 五、调研心得 在通过对快印店的调研,我们发现快印已经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印刷方式逐渐的在取代传统印刷。同时,随着数字印刷的不断兴起,数字印刷企业最为迫切的一个需求就是获得一种快速的、一步到位的按需印刷后加工方式,顾客希望的交货期限越来越短,因此在印后加工环节https://www.oh100.com/a/202302/622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