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体艺术,维纳斯,审美历程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凡有神话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爱神。只是因为有了爱神,人们才发现: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能撼动大力神所不能撼动的男子汉的心灵的,也唯有爱神的力量。女性的诱惑,是诱惑中的诱惑。爱情的向往,是向往中的向往。
一、巫,性为主的威林多夫的维纳斯
这是一座石灰岩女性雕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二万至二万五千年之间,因出土于奥地利南部的威林多夫,故被西方学者尊奉威林多夫的维纳斯。这尊雕像很小,只有11厘米。而却很有特色:细密而蜷曲的头发像一顶帽子,喜剧性地遮蔽了大半个脸。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驱使肖像与原型同一,表象的占有等于实际的占有,原始人才创造了维纳斯雕像。她作为/执行恋爱巫术的时候,执行者,,拍打着、抚摩着,表现出害相思病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颠三倒四的样子(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第55页)的象征物,宣泄着人类如/波涛汹涌般的热情,而她下肢呈锥形而无脚,究竟是因为在举行仪式时便于将其插入地面,抑或是预防性措施,以免她擅自出逃呢这的确是耐人寻味的,,。如果说裸像体现了原始人的审美观,那么,她们体现的是以生殖为美的审美观。
二、美,性为主的米洛的维纳斯
黑格尔认为:把阿佛洛狄忒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也就是说,阿佛洛狄忒作为一个特殊的这一个,她与雅典娜、阿耳忒弥斯等不同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她的肉体方面的女性美本身,便既是一种感性的美,又是一种精神的美,是感性美与精神美的水乳交融、互为表里、和谐统一。它们统一于自然、统一于肉体。
因此,在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中,我们看到:女神不仅用右手下意识地作出一种似乎含有几分娇羞的遮掩姿态,而且面部的表情还蒙上了一层游离于静穆之外的淡淡的愁云。米洛的维纳斯所体现的,也正是同样的美学风格。不过,她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的长裙欲褪未褪,只裸露出上半身,更在于她面部的表情实际上是没有表情,而没有表情又恰恰正好是她的表情。这种既没有丝毫的欢乐也没有丝毫的悲哀,仿佛像清泉一般纯净,像寒星一般冷漠,像梦幻一般飘忽的表情,颇有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无乐的意味。
三、神性为主的中世纪人体艺术
古希腊神人一体。古罗马神人分离。中世纪神人敌对。当精神摒弃了肉体的有限存在而朝着无限存在的境界飞腾,究竟是主体性的失落,还是主体性的上升在罗马时代神性的丧失使人体艺术成了满足人的声色需要、官能享受的工具。德国着名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说过:唯物主义在罗马帝国发展到惊人可怕的地步,大有摧毁人类精神的一切辉煌成果之势,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作为克制这种唯物主义的一剂灵药,是必不可少的。
四、美,性的复活,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中世纪正好经历了一千年。文艺复兴的第一道曙光便照在了象征爱和美的维纳斯身上,人体艺术在沉睡千年后复活了。一位金发碧眼、丰满修长、婷婷玉立的裸体少女,宛若出水芙蓉,从碧波荡漾的蓝色的大海中冉冉浮出。她踏着莲花般舒展的贝壳,正轻盈地、仪态万方地朝我们走来。这就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着名画家波提切利的充满了时代精神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
油画约作于1485年。画面上的维纳斯,犹如一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婷婷玉立于贝壳之上,在风神和玫瑰花雨的护送之下,正向岸边缓缓飘来。岸上的季节女神或山林女神,正扬起缀满鲜花的斗蓬在迎接着她。在蔚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的映衬下,维纳斯飘逸绻曲的金色长发显得格外明丽。那流畅柔婉的曲线、丰腴圆润的肌肤、优美恬淡的情调、辉煌而雅致的色彩,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澄明温馨的气息。
圣母也是文艺复兴美术一再表现的对象。因为在她的身上,艺术家既可以发掘出人类文化心理深层的神话感情,自由地实现自己对于大地之母的追忆与思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情,把世俗的理想人生价值的认同物化在母亲的身上,还能寄托自己对于女性的情感体验,比较涵蓄隐蔽地表达对于女性美的渴望与追求。尽管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各有不同的精神个性和艺术风格,但他们表现了人的理想和理想的人,则是共同的。
五、美,性,神的现实主义深化,人化,戈雅的裸体的玛哈
文艺复兴以后,艺术史加快了步伐。巴洛克出现了,不久又为洛可可所取代。古典派、浪漫派、写实派、唯美派、印象派相继涌现,彼此消长,各领风骚。新的审美规范在自然法则和理想法则的冲突碰撞中,不断拓展、嬗变、深化。19世纪20年代,沉睡了十多个世纪的米洛的维纳斯出土了。
一种新的美学思潮。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人体美,历来都限定在圣经或神话的题材内。
玛哈6所表现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女郎。玛哈,亦即西班牙语中的/俏女郎0之意。神的裸体是自然的、约定俗成的、合乎文化传统的,人的裸体却是违反习俗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审美规范的。古代世界的裸体狂欢是借娱神的名义娱己。文艺复兴的裸体艺术是借颂神的名义颂人。近代的艺术家再也不屑于装模作样、羞羞答答,而要率直坦荡、无所忌讳地表现自己的美学理想了。17到19世纪的人体艺术正是从神,从唯美走向现实主义的人性。
观形式的条件下,又最大程度地歪曲她。总之,维纳斯正在复活并已经复活在雕塑中、在绘画中、在摄影中、在舞蹈中、在小说中,在形形色色的艺术样式和艺术流派中。不管未来的路还有多么漫长,也不管未来的路还有多么曲折,可以确信的是:维纳斯是不朽的,人体艺术是不朽的,她的生命力与人类一样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