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杰斐逊

1826年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于蒙蒂塞洛去世,享年83岁。

(概述图参考资料)[2]

出生地

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出生日期

1743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

1826年7月4日

主要成就

起草《独立宣言》、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

主要作品

《独立宣言》《弗吉尼亚日记》《弗吉尼亚自由宗教法案》等

本名

托马斯·杰斐逊

外文名

ThomasJefferson

国籍

毕业院校

威廉与玛丽学院

身高

189cm

所属党派

民主共和党

求学经历

1743年4月13日,托马斯·杰斐逊出生于弗吉尼亚州阿尔贝马尔县夏洛茨维尔一个富足兴旺之家,在十名手足间排行第三(有两名小产)。[3]

托马斯·杰斐逊1791年的画像

1748年,托马斯·杰斐逊在吐卡霍进入英语学校开始上学。[3]

1752年,托马斯·杰斐逊进入苏格兰教士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Douglas)所经营的道格拉斯拉丁语学校,学习拉丁文、古希腊文、以及法文。[3]

1757年,托马斯·杰斐逊进入詹姆斯·莫里牧师的学校就读,在这里,杰斐逊主要学习语言、古典文学及舞蹈等科目。虽然有所获益,但他不满意莫里先生刻板的教学方式,遂萌生了进入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学习的念头。[4]

1760年3月25日,托马斯·杰斐逊进入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哲学系学习,在校期间,威廉·斯摩尔(WilliamSmall)教授对杰斐逊产生了巨大影响。斯摩尔的主业在自然科学方面,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识也相当渊博。从他的身上,杰斐逊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4]

初入政坛

1766年,托马斯·杰斐逊取得弗吉尼亚州的律师资格。[3]

1770年2月1日,托马斯·杰斐逊位于夏洛茨维尔的家发生火灾,房屋和藏书被烧。[3]

1773年4月,与帕特里克·亨利等人成立弗吉尼亚通讯委员会,进行反英斗争。

1774年7月,托马斯·杰斐逊出席弗吉尼亚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同年,撰写了《英属美洲权利概论》,引领维吉尼亚地方议会走向国会。[3]

1776年3月,为弗吉尼亚州起草宪法。6月,当选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并提交了《独立宣言》草案。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10月,出席弗吉尼亚议会,向弗吉尼亚议会提交废除限定继承法的法案。[3]

当选州长

1777年,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了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1786年才通过)。[3]

1779年6月,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州州长。[3]同年,他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提出《关于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BillfortheMoreGeneralDiffusionofKnowledge)。[6]

1780年,托马斯·杰斐逊连任了弗吉尼亚州州长。[3]同年,他将弗吉尼亚州州治由威廉斯堡市迁移至里士满。

1781年1月,英军入侵弗吉尼亚州,托马斯·杰斐逊命令民兵抗击英军侵略。6月,州长任期届满。12月,弗吉尼亚州议会表彰了托马斯·杰斐逊在州长任期内的政绩,而杰斐逊则开始撰写《弗吉尼亚纪事》。[3]

1783年6月,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国会议员。[3]期间,他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重要法案。[7]

外交生涯

1786年的画像

1785年5月,托马斯·杰斐逊被国会任命为美国驻法公使。[8]

1786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赴伦敦会见约翰·亚当斯,5月返回巴黎。[8]

总统任期

1794年1月,托马斯·杰斐逊回到了蒙蒂塞洛庄园。[8]

1796年12月,经各州选举投票,约翰·亚当斯当选为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副总统。[8][10]

1797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主席。3月4日,就任副总统。[8]

1800年5月,托马斯·杰斐逊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同年夏,着手改组威廉与玛丽学院。

1802年12月,托马斯·杰斐逊向国会提交第二个国会咨文。[8]

1804年12月,托马斯·杰斐逊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8]

1805年3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8]

1806年11月,托马斯·杰斐逊颁布逮捕前副总统阿伦·伯尔的公告。[8]

1807年1月,托马斯·杰斐逊再次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主席。3月,签署禁止贩卖奴隶的法案。7月,颁布反对英国战舰的公告。12月,签署《禁运法》。[8]

创建大学

1809年,蒙蒂塞洛庄园建成。[5]同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隐退,3月15日回到蒙蒂塞洛。[8]

共7张

托马斯·杰斐逊个人画像

1811年1月,托马斯·杰斐逊为美国农业协会起草工作计划。

1814年,托马斯·杰斐逊把私人藏书7000册作价卖给美国国家图书馆。

1815年1月,托马斯·杰斐逊提出弗吉尼亚大学纲要。

1819年1月,弗吉尼亚议会通过创办弗吉尼亚大学决议。3月,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大学校长,他亲自设计了第一批校舍,并派人去欧洲延聘教授,设法筹措经费。

1824年5月,弗吉尼亚大学建成开学。

1826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立下遗嘱。6月24日,谢绝了参加7月4日国庆的邀请。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于蒙蒂塞洛去世,享年83岁。[8]

政治

反对总统连任

托马斯·杰斐逊担心总统权力过大会危及三权制衡,他担心总统连任会使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总统“一旦上了台,掌拥了联邦军权,没有议会的制约,很难把他撵下台,哪怕你能说服人民不投他的票。我但愿总统四年任期满后永远无资格第二次连任。”因此,他反对总统连任,后来做出让步,同意可连选连任,但只能连任一次。1808年他在自己连任总统两届后主动辞退,继华盛顿之后又一个任总统不超过两届的范例。195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使杰斐逊的设想变成现实。[11]

杰斐逊的签名

起诉前副总统

探索西部

经济

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改变美国生产力落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局面,在经济领城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二)废除国产税。国产税是美国从荷兰承袭来的一种税收制度,就是对自己国内生产的某些商品的出售和消费征收一定的税额,以增加国家收人。美国的国产税,自汉密尔顿任财政部长时开始征收,国产税的征收,不仅不利于美国民族工业发展,也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当时,美国边疆地区的农民因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常常把玉米等谷物酿制成浓缩的威士忌酒,常到市场上贩卖。这样,农民也须上缴国产税。国产税的废除,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政府与农民间的矛盾,也为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消除了一个障碍。[15]

(三)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工商业。杰斐逊执政后,改变了自己早年“完全发展农业”的主张,提出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成为美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也要相应地发展工商业,反对英国工业品在美国的倾销,维护美国的民族经济并独立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1801年,杰斐逊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农业、制造业、商业及航运业是使美国走向繁荣的“四根柱子”。因此,他实行了保护关税,提高进口产品的税率等政策,以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摆脱对英国及其它西欧国家的依赖。[15]

路易斯安那购地使当时的美国版图扩大近一倍

(八)采取措施帮助印第安人由狩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杰斐逊在任期间曾多次写信给印第安人酋长,劝说他们放弃原始的狩猎生活而从事农业生产。在他的反复劝说下,许多印第安部落放弃了传统的狩猎生活而从事农业生产,这对推动印第安人社会的发展,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非常有利。同时,也使大量用于狩猎的土地开垦成为农田,扩大了美国的农田面积,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5]

军事

海军紧缩政策

此后在同北非海盗国家的战争中,美国政府被迫逐渐增加海军经费,使其由1802年的91.5万美元增加到1805年的140万美元。同时,对北非海盗国家的战争却激发了杰斐逊对炮艇的极大兴趣。在北非地中海沿岸的浅水海域中,炮艇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国家和北非海盗国家也拥有此类舰只,用于海岸和港口防御。当时的公众舆论认为,一支由炮艇组成的舰队能够驱走甚至捕获或击毁敌人的快速战舰。在杰斐逊看来,建造一艘炮艇只需要数千美元,这是很划算的。杰斐逊向国会和海军将领及华盛顿造船厂负责人历数了发展炮艇的种种好处,建议建造200艘炮艇。1803年,国会批准建造15艘炮艇,其中8艘被派往地中海服役,1805年又建造了25艘。1806~1807年期间,新造了238艘。这些炮艇每艘长50英尺、装备1门长炮。大量炮艇和海岸要塞的建造,表明了发展炮艇逐渐成为杰斐逊海军政策的核心,联邦党人发展快速战舰的海军政策被彻底放弃。[16]

对外战争

外交

托马斯·杰斐逊在任期间,处理对外关系时,依照“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

对外扩张

1802年7月14日,西班牙国王命令新奥尔良总督取消美国的存栈权(在奥尔良港口存放货物的权利),阻塞了美国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运送货物的渠道。杰斐逊认为这是法国挑唆的结果,于是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集结军队,做出随时准备进击新奥尔良的样子。但是,面对强大的法国,杰斐逊并不想真正开战,他不过是以战争对法国进行恫吓和要挟,试图将法国的势力排斥在路易斯安那之外。在集结军队的同时,杰斐逊派谴门罗和利文斯顿前去巴黎商谈以购买的方式取得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法国也急于解决路易斯安那问题。双方商谈的结果是,美国只用了1500万美元就买到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和平解决了路易斯安那危机。路易斯安那购买成为杰斐逊总统任期内最大成就之一。[19][20]

海上贸易自由

发明创造

旋转门、升降梯

托马斯·杰斐逊是一个兴趣广泛,极喜欢自己想出一些新鲜玩艺儿的人。他家客厅的双开大门,两扇门会同步转动开闭,是他自己在地板下安装了连动两个门轴的装置。地下室厨房里做好的饭菜,通过升降梯送到楼上餐厅,这个装置在现代的饭店里司空见惯,却是杰斐逊第一个搞出来的。[21]

日历钟

托马斯·杰斐逊改造了自己家墙上的钟,装上了一个垂直移动的指针,用来指示星期几,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日历钟。[21]

复写装置

托马斯·杰斐逊一辈子写下大量书信文稿,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复写纸,他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复写装置,能够一次得到两份一模一样的书写稿,所以他写的信,自己都有一份底稿。[21]

手提式写字台

因为经常出门,托马斯·杰斐逊发明了一个手提式的写字台,提在手里是个手提箱,放下盖板就是一个写字台,翻开就是他自己喜欢的纸,小抽屉里有墨水瓶,鹅毛笔,还有削鹅毛笔的小刀。侧面的抽屉里有他日常用的小用品,还有政治家必用的封蜡和封印。总之,箱子虽小,但一个绅士在书房里需要的东西却样样俱全,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他都有自己需要的东西了。[21]

改良犁铧

托马斯·杰斐逊还改良了一种犁铧,得到过国际组织嘉奖。[21]

政治成就

领导废止《汤森法案》

起草《独立宣言》

改革弗吉尼亚州立法

1776年10月,杰斐逊投入改革弗吉尼亚州的立法工作,提出废除长子继承法和续嗣限定法两项法令及宗教信仰自由法案。[22]

编写《弗吉尼亚纪事》

1781年,杰斐逊编写了《弗吉尼亚纪事》一书,书中描述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提出了宗教自由的思想;批判了奴隶制;主张将美国建成一个独立的农业和手工业者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批驳了某些欧州作家对美国所作的种种歪曲报道,提高了美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22]

货币十进制

1783年至1784年间,杰斐逊担任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重要法案,根据他的意见,国会采纳了货币的十进位制,因而杰斐逊被称为“美元之父”。[7]

民主共和党领袖

通过专利法

《议会实施手册》

1796年,杰斐逊被选为副总统。在此任间,杰斐逊写了《议会实施手册》,阐明了许多有关议会的规则,直到现在仍在美国国会两院实施。[7]

起草《肯塔基决议案》

1798年7月,联邦党人多数派通过了《外国侨民法》和《镇压叛乱法》,等于取消了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因此,这两个法津遭到了杰斐逊的坚决反对,同年,他起草了《肯塔基决议案》,严厉谴责了联邦政府摧残民主权利的行为,重申州权理论,并鼓舞民主共和党人要坚持斗争,迎接1800年的大选。[7]

教育成就

起草教育法案

托马斯·杰斐逊强调教育是国家的事务,要通过立法来办教育,并且主张把帮助学校办教育写进宪法。作为一名教育实践家,他先后起草了《关于更普遍地传播知识的法案》《关于改革威廉与玛丽学院宪章和法案》《建立公立小学制度的法案》《关于建立弗吉尼亚大学的法案》《弗吉尼亚大学章程》《弗吉尼亚大学的目标与课程规程》《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和《公共图书馆法案》等与教育有关的近10部法案和其他法规文件。其中,他于1779年在弗吉尼亚州提出的《关于更普遍地传播知识的法案》,通过呼吁建立广泛的公立学校制度来教育人民。不仅为美国各州和欧洲各国提供了一个周密而完善,合理而可行的公共教育制度的法制蓝图,而且作为“美国公共教育的第一个宪章”载入史册。[23]

创建弗吉尼亚大学

托马斯·杰斐逊十分重视教育的价值,他试图将威廉与玛丽学院改造成为州立大学,并为之努力多年,但最终归于失败。他认为,教育是防止暴政、维持和巩固共和主义实验并使其变得强大的手段。然而,他无法在弗吉尼亚州找到培养共和主义理念的爱国者和不受教派限制、充分传授全部有用的学科知识的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圆顶大礼堂前的杰斐逊雕像

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建最早源于阿尔伯马尔县的中心学院。因为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镇附近地区缺少足够的学校,当地居民很早就提出了建立阿尔伯马尔学园的要求,并最终于1803年获得了建校特许状。但是直到1814年3月25日,学园董事会才召开第一次会议,杰斐逊建议选举补充空缺的董事职位以达到法定人数,会议最终选出了18人组成的新董事会,并任命了董事会主席和秘书。会议决定成立“筹资委员会”,着手发行彩票、募集捐赠、争取州的拨款等措施为学园筹措资金,同时成立校址委员会以确定校址。杰斐逊应董事会请求撰写了组建大学计划的报告并提交给州议会。州议会拒绝了“每年将文化基金的全部利息拨付学园”的请求。但是同意将出售荒地所得及利息拨付给学院,对申请中提出的“减少董事会人数,明确其职权责,改学园名为中心学院”等要求予以批准。

1817年10月,杰斐逊起草了《建立公共教育体系的法案》,提出“不花文化基金一分钱”来实施初级教育的计划,以及建立地方学院和一所大学的提议。1818年2月,参议院以14:3的票数通过法案,规定每年拨给初级学校45,000美元的资金,拨给“弗吉尼亚大学”15,000美元的资金。

1818年2月,经过多方努力,建立一所大学的议案最终获得了州议会的通过。杰斐逊通过搜集本州各县的距离、人口、道路交通等信息,以此来论证中心学院所在地乃是州的地理中心和人口中心。随后,他又统计了阿尔伯马尔县超过80岁老人的数量,以证明其气候有益健康。中心学院最终成功被确定为大学的校址。此后,杰斐逊就立法议会提出的其他要求起草报告,形成了《关于弗吉尼亚大学选址委员会的报告》,又称《弗吉尼亚大学筹备委员会报告》。该报告是杰斐逊按照弗吉尼亚州议会的要求为弗吉尼亚大学建校构想撰写的报告,详细阐述了杰斐逊的州立高等教育理想,被称为“大学的蓝图”“对大学设置与面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美国教育史上发布的这类文件中最有意义和最富启发性的”。杰斐逊为这所大学设想的目标包括:

1.培养政治家、议员和法官,他们乃民众繁荣昌盛之所依,个人幸福快乐之所系;

2.阐述讲解政府的原则与架构,指导国家之间交往的法律、我们自身所赖以治理国家的法律,宣扬一种合乎理性的立法精神,在杜绝一切对个人行为所强加的不合理和多余的限制的同时,使我们在不侵犯他人相同权力的情况下享有行动自由;

3.协调、促进农业、制造业、商业的利益,并通过形成广闻博见的政治经济见解,为公共工业营造一个自由空间;

4.发展青年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丰富其思想,培养其德行,发展其美德与秩序之精神;

5.教授数学和物理科学知识,促进艺术的发展,增进人类生活的健康、生机与舒适;使之养成思考及正确行动的习惯,成为他人的道德典范、同侪幸福的表率。

为实现这些目标,杰斐逊设计了一个包含古典课程和现代实用课程的广博课程体系。杰斐逊排除了神学课程,把讲授与道德有关的规范与责任划归到伦理学教授讲授的范围,从而第一次在大学实践了宗教自由原则。

1818年12月8日,《弗吉尼亚大学筹备委员会报告》正式提交到议会。1819年1月18日,众议院进行表决,中心学院以114:69的多数票赢得了决定性胜利,最终确立为大学校址。五天后,参议院以22:1的票数通过并批准了《建立弗吉尼亚大学的法案》,给予大学法律地位的建校特许状,正式确立了中心学院所在地夏洛茨维尔作为弗吉尼亚大学的校址,并将中心学院与弗吉尼亚大学合并,其资产转移给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成为了具备合法性的法人团体,弗吉尼亚大学正式诞生。

1824年,弗吉尼亚大学董事会接受了选修制,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每位学生都有且只有参加自己选择的学院的自由”。与今天的选修制不同的是,这种选择自由是选择学院的自由而不是选择具体科目的自由。由于当时知识专业化程度较低,许多学科尚未分化,在实际意义上,这种选修是一种学科大类的选修,而且一旦选定就要跟随教授学习固定的课程。选修制度的实施是杰斐逊学术自由原则在学习自由上的具体体现。与此前教派学院中单一的必修课程截然不同,它给予学生选择学院和修学年限的自由,从而在整个美国高等教育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课程管理制度。

在学生管理上,杰斐逊认为,建立在恐惧之上的管理不会带来良好的品行,相反,用荣誉和自尊引导充满生气的年轻人才不会使他们做出丧失体面的轻率举动。为此,他将维持纪律的责任更多地留给了学生,建立了由6人组成的学生自治团体,他们“由教师从最正直的学生中选出,其职责是成自治团体、调查真相、提出惩罚建议。”董事会建议,被指控犯有轻罪的学生由他们的同龄人来处理,让他们从中学会自我管理与合作;重罪则要受到教师的详细审查。[24]

建筑成就

托马斯·杰斐逊不仅是政治家,更是一个建筑师。他亲自设计建造了蒙蒂塞洛庄园。这座庄园的主建筑兼具古希腊和罗马建筑风格,在采光、通风、节能、实用等方面多有创意,采用多利安式的门廊,白色的圆顶以及低矮的红砖为主体的搭配。

杰斐逊对弗吉尼亚州议会山庄的建筑设计亦有贡献,该建筑以法国南部尼姆(Nmes)的古罗马式庙宇——方堂(MaisonCarrée)为原型。杰斐逊的建案开启了美国后续的联邦式建筑风潮。

杰斐逊还亲自规划了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建筑风格。他大量使用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并在其中有所革新,认为这才能体现美国人民主与创新的精神。与牛津、剑桥、哈佛等大学截然不同,弗吉尼亚大学拒绝哥特式的尖顶,而以雪白小巧的亭楼为主。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很大,给人一种开放自由之感。亭楼之间大都有白色圆柱连成一条条走廊,与开阔的绿地相辅相成。校园主楼TheRotunda模仿古罗马的万神庙,是整个学校的核心。1976年,美国建筑学会将其评为美国建国200年中最让人骄傲的建筑。

政治理念

1.威胁来自强权政府

杰斐逊认为自治是人的天赋权利。杰斐逊在信中写道:“我确信,如果天意没有注定人永远不得自由(相信这点是亵渎上帝的),秘诀就在于使他自己保管有关他自己的权力”,而且世界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集体都有自治的权利。他们的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什么样的政体可以让人民实现自治呢?杰斐逊在写给詹姆斯·麦迪逊的信中写道:

人类社会存在于三种大相径庭的形式下。1.存在于没有政府的状态下,例如在我们的印第安人中间。2.存在于有政府的状态下,其中每个人的意志都有一定影响,例如较小程度在英国,较大程度在我们的州。3.存在于强权政府下,例如在其他一切君主国以及大多数共和国。要了解生活在最后一种形式下的痛苦,就必须把它们予以揭露。这是狼对羊的统治。我不知道第一种形式是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认为它和较多的人口是不相容的。第二种形式有很多好处。在那种形式下,多数人享受很大程度的自由和幸福。它也有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发生骚乱。但是拿它来同君主国的压迫相比就微不足道了。我宁爱有危险的自由也不愿自由自在地做奴隶。就连这个弊病也有好处。它能防止政府蜕化堕落,促进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我认为时不时发生一次小规模的叛乱是件好事,它在政治界就像暴风雨在自然界一样地必不可少……造反是对于政府的健康必不可少的良药。

由此可见,杰斐逊非常痛恨君主政体、贵族制政体。[25]

2.建立自下而上的共和政体

杰斐逊想要的政府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共和政体。杰斐逊反对权力的集中。他说:“破坏世界上曾经有过的每一个政府的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的是什么?是把全部责任和权力合并起来,集中在一人或一批人手里……让全国政府处理国防以及对外关系和联邦关系;州政府处理公民权利、法律治安以及与州有关的事务;县政府处理县的地方性事务,区政府处理区的事务。把这些共和国从全国性的大共和国到其所有从属机构一分再分,直到每个人都管理自己的农场,每个人自己的眼睛能监督的都由他自己监督,这样一切事情就能办得最好……”。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杰斐逊主张“支持州政府的一切权利,把州政府当作管理内部事务最有效的行政机关以及抵制反共和倾向的最牢靠保障”。

为此,杰斐逊提出了“百户邑”的方案,这个方案就将共和政体与对人民的教育结合起来了。杰斐逊叙述“把每个县划分为五六英里见方的小区,称为百户邑,每个百户邑都设立一所学校,教学生读、写和算术。教师由百户邑供养,百户邑内每个人都可以送子女免费入学三年,以后只要出钱,愿意读多少年都可以……这个法案的所有观点中,最重要、最合理的一个观点是使人民成为他们本身自由的可靠的、而且是最终的保卫者”。通过这个方案,人民可以接受教育,可以阅读报纸,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百户邑还是最低一级的人民自治组织,杰斐逊设想“每个百户邑的邑长可以召集全体居民开会,让居民投票表决,把投票结果上报县行政委员会,县行政委员会把所有百户邑的投票结果集中起来,当作总的权威,这样,全体人民的意见就能公正地、充分地、和平地表达出来,经过讨论,由全社会共同以理智做出决定”。

杰斐逊还主张用民兵代替常备军。他说:“我承认,我对一个军事力量非常强大的政府没有好感。它总是压迫性的。它使统治者逍遥自在,而人们却饱受苦难。”杰斐逊反对行政官连选连任。他说:“我从封建历史中,也认识到终身官职是多么容易逐渐发展成为世袭。”他也反对法官终身任职。他说:“一个从属于国王意志的司法系统业已证明是国王手中最富有压迫性的工具。”[25]

3.农民观、经济观

在杰斐逊的观念里,农民是最好的公民,他认为农民有着维持共和政体所必需的美德。这一思想可能是基于“对经济上自食其力与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对应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自由劳动的价值的重视。”当然,这也同美国当时的国情有关,“人口90%以上是乡野村夫,大多数是土地保有者,没有贫穷的两极分化,没有严密的阶级组织”。如果按照杰斐逊所说“共和主义的首要原则是‘多数裁决’”,那么毫无疑问,杰斐逊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的。更重要的是,杰斐逊对维持共和政体和捍卫人民的自由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政治上的考虑主导了他在经济上的思考。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中的自由,他曾写道:“我宁愿看到半个世界人口灭绝,也不愿这个事业失败;即使每个国家只剩下一个亚当和一个夏娃,只要他们是自由的,也胜于目前的状况”。

司法观点

杰斐逊纪念堂

新闻思想

杰斐逊坚决拥护新闻自由,他的一生都在阐释和践行着其新闻理想。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和实践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缔造了一个开放的“至上论新闻观”。具体来说,就是新闻立法、第四权力观、新闻事业教育功能。

(一)新闻立法

杰斐逊坚持新闻立法,是其新闻目的观的体现。他秉承弥尔顿等人的新闻自由思想,认为新闻自由是被“造物主赋予的不可让渡的权利”,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法律是维护这种权利最为有效和神圣的手段,所以他坚持认为新闻自由权必须被纳入法律的范畴。终于,在他的宣传鼓动和共和派的压力之下,1789年,国会补充了宪法的10条修正案。该法案在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将不得制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至此,言论和新闻出版自由才得到美国宪法的根本保障,新闻自由的原则宣告确立。自他开始,新闻自由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成为法律保障的民主内容。从新闻自由的角度来说,他促成了美国新闻自由思想法制化的第一步。[27]

(二)新闻自由的“第四权力”观

杰斐逊秉承洛克分权制衡思想,将新闻提升为与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并驾齐驱的“第四种权力。”在他看来,新闻自由具有反映民意、监督政府的功能,是防止专制和暴政的有效手段。

杰斐逊的“第四权力”观,实际上是一种手段观,是用新闻的监督功能来防止政府蜕化变质甚至滑向专制的境地。从新闻史的角度来看,杰斐逊的“第四权力“观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性,他从权力这一角度出发,使新闻媒体一跃有了新的社会地位,大大丰富了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观的内容,并使其获得了政治上的实践能力。[27]

(三)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

宗教思想

独立前后的北美,是一个宗教的社会。当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教派多达26个,宗教组织竟有3105个,居民几乎人人信教,即使很多人不是正式教徒,但名义上十之有九是教徒。当时,公理会派教会和圣公会分属于北、南各州的官方教会。官方教会一般都压迫和歧视其它教派。

北美殖民地的这些严酷现实,促使杰斐逊从青年时期开始就走上反对宗教压迫,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斗争道路。他充分认识到压迫非国教派法律的存在,将还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肆虐,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利用修改法典的机会制订一项宗教自由的法律,以求实现在法律上的宗教自由。

杰斐逊为争取宗教自由,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程,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教会和宗教问题的言论来表达他的宗教自由思想。他还在青年时期就在头脑中形成了宗教自由的思想,他在一篇短文中写道:“宗教是一种内存的、个人的信仰,是人和他的上帝之间的私事,……不容外界力量,甚至教堂,更不用说政府干预。”他认为教会是自由的敌人,是愚昧的朋友,反对教会与政府结合。他说:“宗教在它成为国家的工具时,就成为对于自由的威胁。……在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时代,教士总是敌视自由,他始终与暴君联盟,支持暴君的肆虐,以报答暴君对自己的保护。”

杰斐逊特别强调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性,他曾写道:“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信仰的权利,而且也不可能放弃。我们对于这个权利只向上帝负责。”他在任弗吉尼亚议员的时候,就公开提出了宗教自由的主张。1776年10月7日,杰斐逊被任命为处理宗教问题的19人委员会成员之一,他同宗教界顽固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利用各种场合发表意见。他主张一切人应享有发表宗教见解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受强迫参加或维护某个宗教组织,还提出政府应当保护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776年11月,杰斐逊等人起草了一项法案,废除了宗教上有不同意见和不到教会作礼拜的人为罪犯的法律,议会通过了这个法案,这是迈向宗教自由的一大步。

1779年初,杰斐逊向议会提出了著名的“宗教自由法案”,目的在于“把犹太教和非犹太教、基督教和穆罕默德教、印度教及各式各样的不信教者,都置于它的保护之下。”

“法案”指出:精神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因为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了人以精神自由,而且这种自由权是上帝给予人的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在杰斐逊看来,信仰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之一,是不能被剥夺和转让的。

杰斐逊提出的“宗教自由法案”,由于他的离任和或保守分子的反对,几经周折才干1786年在两院通过成为法律。这样,许多因宗教主张和活动而犯罪的法律被废除了;不信官方教会的人也不必再捐款了;无论什么种族的公民都可自由信仰宗教了;政教终于分离了。“法案”在美国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自由的时代”,“在人类进步方面是个里程碑”。

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思想,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任何人都有信仰或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二是任何信教的人有履行其所信教教义和教仪的自由,国家不得强迫任何人履行任何宗教仪节。杰斐逊要求的是取消任何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实现各教派的完全平等和信仰的完全自由,而不是以某种宗教为主而容忍其它教派的存在。

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思想,是美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次大变革,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等启蒙思想在北美的发展。杰斐逊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根据,指出组织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一系列权利自由,否则政府就无存在的基础和必要了。以此说明并强调政府应当保护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这符合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自由贸易的需要,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原则要求。因而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思想对于揭开当时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表现形式的宗教压迫的神秘面纱,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顺应历史潮流是有积极意义的。[28]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在文学和科学上享有盛名,在写作上独具禀赋。他的作品因其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而广为流传,为人瞩目。[2]

年轻时的杰斐逊

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美国早期所有总统的形象,唯有杰斐逊是个例外,只能用笔尖一笔一画地画,画像是否逼真取决于能否画出变幻、飘忽的阴影。[10]

美国学者戈登·伍德:无论我们将民主视为个人所拥有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还是视为多数人自我统治的权利,杰斐逊都是民主的最著名、最善表达的代言人。[25]

普利策奖得主乔恩·米查姆《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①杰斐逊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家,而且常常能同时扮演好两种角色。②杰斐逊在整顿思想、打动人心方面的能力超群,激情澎湃的同时又不失踏实务实。为实现构想,他妥协退让,也相机变通。③他代表了一种永恒的戏剧情节:在复杂的乱世当中,通过争夺国家的领导权实现伟大的变革。

《中华读书报》:①在美国历任总统中,托马斯·杰斐逊是最难以捉摸的一位。他的思想与性格既单纯又复杂——博学多才却又过分天真,洞悉人心却又自欺欺人,高擎理想的火炬却又放纵不羁。②同时代的华盛顿、富兰克林以及后辈的林肯、罗斯福等人大都归档于历史,唯杰斐逊一直属于当下,并以巨大的存在感参与到宪制、废奴、堕胎、医改、环保、平权运动乃至全球治理等美国各个时期内政外交的重大议题之中,成为检验各种信念、原则、真理成色的试金石。杰斐逊的“当下性”让历史研究者难以对其盖棺论定,只好称他为“多变之人”或“美国伟大的凡人”,认为其真正的遗产是“对遗产的否定”。[10]

桃色丑闻

21岁时,托马斯·杰斐逊曾向一位朋友的妻子求爱,此事在他任总统期间被作为丑闻曝光,备受诘难。[4]

喜爱葡萄酒

1787年,托马斯·杰斐逊对法国和意大利进行外交访问,这段旅行使其成为欧洲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杰斐逊最喜欢的酒款是来自波尔多、勃艮第(Burgundy)和苏玳(Sauternes)产区的顶级年份葡萄酒。此外,他也十分欣赏法国北罗讷河谷(RhoneValley)埃米塔日(Hermitage)的白葡萄酒、匈牙利的白葡萄酒以及葡萄牙的马德拉酒(Madeira)[31]。

多才多艺

托马斯·杰斐逊好学多才,兴趣广泛。他是土地测量师、建筑师、古生物学家、哲学家、音韵学家和作家。他懂得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还对数学、农艺学和建筑学,甚至提琴等感兴趣。人们称他是天资最高、最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32]

大奴隶主

被称为“民主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也是个大奴隶主,毕生坚守蓄奴生活,至死拒绝解放自己的奴隶。

托马斯·杰斐逊的双亲皆为世居维吉尼亚的移民家庭。

父亲

彼得·杰斐逊,为农民兼测量员。

母亲

简·伦道夫·杰斐逊(1719年-1776年),为艾夏姆·伦道夫(IshamRandolph)与简·罗杰斯(JaneRogers)之女,彼得·杰斐逊之表亲。

妻子

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1748年-1782年9月),与托马斯·杰斐逊于1772年1月1日结婚。

子女

玛莎·华盛顿·杰斐逊(1772年9月-1836年),托马斯·杰斐逊的长女。

简·伦道夫·杰斐逊(1774年4月-1775年),托马斯·杰斐逊的二女儿。

未命名(1777年5月),托马斯·杰斐逊唯一的儿子,出生不久即夭折。

玛莉·杰斐逊(1778年8月-1804年),托马斯·杰斐逊的三女儿。

露西·伊丽莎白·杰斐逊(1780年11月-1781年),托马斯·杰斐逊的四女儿。

露西·伊丽莎白·杰斐逊(1782年5月-1785年),托马斯·杰斐逊的五女儿。

(以上参考资料)[3][33]

故居、墓地

托马斯·杰斐逊的故居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南约160公里的夏洛茨维尔附近的蒙蒂塞洛。蒙蒂塞洛不仅是杰斐逊的故居,也是其墓地所在。1987年,蒙蒂塞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共3张

杰斐逊故居蒙蒂塞洛

纪念邮票

1857年—1861年,美国发行了托马斯·杰斐逊像5美分邮票,邮票分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以及红、棕不同的颜色。[34]

纸币

1869年,美国2美元纸币的肖像人物替换成托马斯·杰斐逊,直至1966年2美元纸币因为使用率不高而停产。[35]

2美元上的杰斐逊头像

国会图书馆

纪念公园

纪念馆

纪念碑

杰斐逊纪念碑

纪念活动

2017年4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仪仗队士兵参加杰斐逊诞辰274周年纪念活动。[39]

THE END
1.“一句话,让学校花了近十万元!”读者武汉大学图书馆该平台是武汉大学图书馆 为武汉大学师生推出的 新书推荐与速递平台 提供借购服务和荐购服务 借购是指借阅与订购的融合 读者在平台上借购的图书 将由协议供应商快递直送至师生手中 先借阅,后入藏 读者无须支付任何费用 书费和邮费皆由图书馆承担 迄今为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317IN05509IQZ.html
2.求学图书馆会员充值卡素材/资源/实用工具/生活求学图书馆拥有拥有强大的中国知网cnki、维普、读秀、超星汇雅、万方数据、龙源期刊、博看杂志、读览天下杂志、北大法宝、法意、国研数据、新东方学习、人大复印、Web of Science(SCI)、EI、Sciencedirect、pubmed、springerlink、IEEE、nature、ovid、wiley、SPIE、AIAA等少见的数百种数据库高权通道以及多个高校图书馆入口http://li1041-24.members.linode.com/card/021/3498.html
3.求学图书馆本站性质 本站发现社会未满足之需求,并满足之,方便科研人员、促进科技发展,具有免费和公益性质;对VIP会员收取少量费用仅限维持网站正常运转之必需(维持一到两名兼职工作人员基本生活费用,也算为社会提供一两个就业岗位)。 帐号的并发数 会员帐号的并发数默认是1,也就是帐号只能会员自己使用,而不能与他人分享。首页http://www.caj11.com/about.html
4.记者节主题活动方案6篇为使本次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收获,可发挥--人社会关系资源优势,为本届记者节晚会联系冠名及赞助(冠名及赞助费用标准待定)。对冠名及赞助联系人可给予一定比例提成奖励。 六、组建专班。 为确保本届记者节晚会各项筹备工作的有序运作、顺利开展,拟成立记者节晚会筹备领导专班,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专班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3/4890236.html
5.瑞典留学一年生活费与学习费用盘点2.学生会会员费 学生通常会加入当地学生会,并支付相关会员费。根据各学生会的设定,每学期的会员费在50至350瑞典克朗(约50至350人民币)之间。 3.文献与教材 规定的阅读材料通常都很广泛,由于图书馆藏书有限,所以学生需要自己购买书籍。不过教师也会准备并分发自编的科目纲要。平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每个月支出750瑞典https://www.eol.cn/liuxue/qita/qt20230523157137.html
6.www.china91SM视频在线播放 图书馆的她动漫未增删带翻译樱花免费 边摸边做视频 欧美色图23p 图片色色色色 成年人黄色的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性爱枧平 爱搞在线视频 《新婚出差与上司社长播放》高清不卡在线观看_盖饭娱乐 站长工具无码强奸 三级特黄60分钟在哪线 天天曰天天干天天插 欧美一级特黄视频 http://www.china-price.com.cn/go93612158.htm
7.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苏罗维金1966年10月11日出生于新西伯利亚,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历任俄第20集团军司令,东部军区司令。2017年3月,苏罗维金开始担任驻叙利亚俄军总指挥。2017年10月31日,苏罗维金被任命为俄空天军总司令。由于在叙利亚的出色表现,他还在当年12月被授予了“俄联邦英雄”称号。(!!? http://www.jxmzxx.com/appnews/666425
8.旅英指南男朋友买了亲戚的房子剩余的钱还没有换上怎么证明是4.自 费留学人员每年度的学费和生活费必须一次性办理,所购学费必须电汇或票汇至学校帐户;第二年起的费用可由别人代办,代办时需有申请人签字的委托书,并有学 校开具的在读证明。申请人本人购汇必须在开学前办理。如有预科或语言课程,只能先购买本阶段的学费,待被正式课程录取后,凭考试合格证明正本及其他规定材 料https://blog.csdn.net/dbigbear/archive/2007/01/19/1567129.aspx
9.数学科学学院工会会员风采系列——专访耿直教授图书馆的期刊种类少、年头短,当时国内的书籍和刊物以影印本为主,时间上也非常滞后。此外计算机的差距也让他印象深刻,不同于国内大学只能预约使用柜式计算机的有限机时,日本大学的研究生已经能够随时使用身边的微型计算机。这些差距他看在眼里,在“贪婪”地利用这些资源帮助自己学术成长的同时,他也期待把先进的理论和https://gh.pku.edu.cn/info/1043/6276.htm
10.“五四运动”学生领袖许德珩编后记:201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青岛亮剑。一百年前,正是因青岛等地的主权问题引发了中国划时代的五四运动。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后数天到九江图书馆查阅史料,并到许德珩原籍求学等处拍些照片,编成此文,向许德珩等革命先辈致致!为大国之崛起而自豪! https://www.meipian.cn/22g7fp9r
11.名校研学走进浙大浙大经典研学一日营;领略名校风采砥砺求学浙江大学|草坪分享|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09:00 抵达浙大】 抵达浙大紫金港校区,领队辅导员讲述活动安排、活动守则和安全守则。 【09:00-12:00】参观浙大+草坪分享 浙大校史馆,了解浙大的前世今生; 浙大校园参观,领略大学校园文化,图书馆、阳明桥、南华园、启真湖、情人坡等。 http://lxxzhw.com/m/event?id=546159
12.亚历山大图书馆简介亚历山大图书馆怎么样亚历山大图书馆开放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较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可惜的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却于3世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6031.html
13.在校大学生求职简历模板(通用88篇)工作描述: 药费统计,核算;伤口包扎,换药,除异物,眼睛冲洗,化学品烧伤人员的处理,心理咨询,精神病人的安抚,急救,输液,肌注;手术器械消毒。工伤流程的跟进,入院出院手续办理,费用报销,员工假单的审批,员工急救培训,紧急备用金的支配,离职员工手续办理,Excel/word,office软件运用等。 https://www.yjbys.com/jianlimoban/qiuzhi/473251.html
14.星天其志赤子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橹的人生故事他的关节炎很严重,即便穿着很厚的大衣,也难以抵御莫斯科寒冷的天气,每天从宿舍到图书馆,一路上小心翼翼,也免不了要摔跟头。“我知道出国进修机会来之不易,国家和学院选派我和其他教师出国进修,总得有点成绩,遇到天大的困难也得想办法克服。” 经历了一年的埋头钻研之后,1957年暑假刚过,陈士橹的副博士论文《http://jyt.shaanxi.gov.cn/app/shenbianhaolaoshi/201604/28/332.html
15.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园生活费用是多少?二、饮食费用 三、交通费用 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校园生活费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有意赴美求学的学生来说,了解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OSU)的生活费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园生活费用,包括住宿、饮食、交通、书籍和个人开支等方面,让读者对整体预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具体https://www.jingsailian.com/meiguo/943814.html
16.纽约大学硕士费纽约大学硕士费资讯–加倍考研网有时学生还要支付一些别的费用。例如大多数学校向学生收取"学生活动费",用于俱乐部及体育活动的开销。如果要使 用特殊的科学图书馆、艺术工作室及健身运动设施等还需另行付费。美国读硕士医疗保险:很多学校要求外国学生入学时就买妥健康保险。美国的医疗费用极为昂贵,校方对于其家庭不在美国健康保险范围内的 外国学 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niuyuedaxueshuoshifei.html
17.求学标兵为了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从大二开始,每天提早起床朗读单词、背诵作文,去图书馆做真题试卷,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还一次性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和普通话甲等资格考试,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且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学年综合考评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班第一,先后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http://www.diaoshanghai.com/nd.jsp?id=4448
18.在英国求学还喜欢逛博物馆,知道这两张卡可以省钱还有更多乐趣今天就写到这里,爱看博物馆的你可以行动了。 最后这两张卡都没有给我钱,我倒是给了Art Fund钱,目前续订了student art pass,我准备憋一憋,等到明年3月VA卡过期之后再办一张Museum Association的卡,但可能憋不住明天就办了毕竟这一串会员可以免费去看的单子着实越看越心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27/11/75497483_979207096.shtml
19.第13.2课《上图书馆》课文解读2023教材解读系列之《上图书馆》 目录 1.知识的世界:书籍的闪光 2.现实的世界:真实的变幻 3.情感的世界:光影的投射 4.《上图书馆》课文助读 5.谈 读 书 6.爱上图书馆 7.图书馆 8.图书馆(泰戈尔<著>) 1.知识的世界:书籍的闪光 《上图书馆》中知识的世界是全篇随笔的主线,贯穿全篇。知识的世界正是由一座https://www.zxxk.com/soft/4003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