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等多所高校停用中国知网大幅涨价让学校捉襟见肘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大学官网上贴出了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给出的原因是,知网涨价过高,北大图书馆正在全力进行续订谈判。
作为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从1999年建立至今,一直位列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选择名单中。但近年来知网的大幅涨价让很多学校吃不消,让国内不少高校都因涨价问题停用过知网。停用知网会给大学的师生带来哪些困扰?
从2013年年底开始,云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十所省属重点高校都停用了知网。云南一所大学学生小林在调查后了解到了停用的原因:“知网云南的负责人介绍说,知网对云南高校的扶持计划到期,认为高校应该有所回报,但高校认为知网也得到了高校的支持,最后双方谈崩。”
“知网云南这边的负责人有个说法,云南属于比较贫困的西部地区,所以一直对于云南高校有扶持计划。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这个扶持计划刚好到了第10个年头,准备把价格稍微上涨一点,应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知网这边想,已经扶持了云南这边高校10年,觉得是时候稍微回报一下,因为毕竟也是一个商业性的组织。但是图工委这边,其他云南高校也觉得知网在云南这边差不多10年,能立得住脚也是因为各个学校的支持,所以产生了矛盾,结果两边没办法谈拢。”小林说。
小林介绍说,2014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从原来的40万涨到70万,涨幅如此大,源于知网认为云南的教育投入增加,应该能够支付得起。
小林介绍:“他的原话差不多是说,云南现在从2013年开始,GDP或者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同期的贵州、青海这些西部省份比较,云南已经算是西部里头比较富裕的省份,GDP的增长、涨幅都比较靠前,所以决定把这个计划停止。
在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看来,停止使用知网对他和同事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表示,老师现在高校里不用知网的很少。面非常大,有依赖性质。
面对知网与高校之间存在的问题,邓相超教授认为,一家独大的局面亟待解决。他表示,现在,能达到知网水平的平台几乎还没有,需要国家采取国家的激励政策,让社会资金、社会人员能进入这个领域,能够多构建这样的一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