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不是一本单纯讲心理学原理的书、更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充满陌生概念和拗口理论的教材,这是一本很有趣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的问题的书。
2
《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KenyaHara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3
《通用设计法则》
作者:WilliamLidwell、KritinaHolden、JillButler
这是一本跨学科的设计指南,通过视觉案例和实践来为各种设计概念进行明确的解释。本书收录了125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和发人深省的知识,从不同视角审视设计问题,可以说是第一个跨学科的设计参考,设计师的通关秘籍。
4
《设计的觉醒》
作者:[日]田中一光
田中一光,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作者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日本设计的点点滴滴。
田中一光: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
作为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屈指可数的灵魂人物之一,田中一光推动着日本设计从启蒙走向成熟,并培养了一批如原研哉、横尾忠则、浅叶克己等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中坚力量。
5
《关键不是你多好,而是你想要多好》
作者:PaulArden
这本书涵盖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专业能力,还包括了待人接物、处理各类问题和沟通的智慧。
6
《平行思考:逐步创新》
作者:EdwardDeBono
这本书介绍的是如何打破原有逻辑思维框架的思考问题方式,锻造自己的创新横向思维能力,在遇到多方面棘手的问题时可是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整本书语言有点学术腔,但里面提到的建议很有价值。
7
《创新的艺术》
作者:TomKelley
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打着IDEO的头号进行宣传,但是此书上确实是有许多一些设计师不知道的富有开创性的信息,内容重点记录,IDEO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设计顾问的成长过程。
8
《设计的法则》
作者:威廉·立德威尔(WilliamLidwell)/
克里蒂娜·霍顿(KritinaHolden)/
吉尔·巴特勒(JillButler)
杰出的设计并不仅限于少数有特殊才能的人,几乎所有设计师都可以做到。运用卓越的设计法则,就会增加设计成功的可能性。
9
《为什么设计原研哉对话阿部雅世》
作者:[日]原研哉/阿部雅世
工业设计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作者:[美]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Papanek)
这本书通过为第三世界国家所做的产品与服务等这些最佳实践的例子,质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兴起的消费文化。此书预想了设计行业的未来,在保持自然和谐的条件下,他们实施教育来满足“大部分”世界持续增长人口的需求。
对于设计与批判,帕帕奈克用语言强调了他对于工业设计自我限制的观念和拥抱所有被设计替代的人类行为的抨击,这具有重大意义。
《产品的诞生:从概念到生产经典产品50例》
作者:JenniferHudson
《仿生学:源于大自然的创新》
作者:JanineM.Benyus
这本书略带文艺的讲述了仿生学从生物上学习,找到灵感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力求把可持续设计深入设计师的骨髓和产品核心中去。
《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
作者:[美]金伯利·伊拉姆
金伯利·伊拉姆揭示了数学与美的神秘关系,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数学。《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用它的细节简图,不仅解释了测量科学怎样提供信息,甚至创造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创造美。
《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
作者:GailGreetHannah
本书涵盖了帕拉特设计学院理论课的精髓,Rowena的设计形式理论在书中也有体现,它告诉设计师如何准确把握、控制产品形式,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可是说是工业设计师必读书目中精品。
《产品设计与开发》
作者:卡尔T.乌利齐(KarlT.Ulrich)
斯蒂芬·D.埃平格(StevenD.Eppinger)
它讲述了整个产品开发流程,甚至被誉为连接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的桥梁之一。
《爱心符号效应:赢得消费者革命》
作者:[美]KevinRoberts
讲述品牌化及品牌战略,可帮助工业设计师创造积极的产品体验。
《图形图像:数字绘图中的光照与渲染(第二版)》
作者:JeremyBirm
这本书着重数字渲染和照明介绍,作者JeremyBirn就是世界知名光照大师,是大名鼎鼎的皮克斯(Pixar)动画公司的光照技术总监,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他撰写的这本书并没有拘泥于任何程序化的东西,而是从渲染技术的基础入手,让读者有实质性的收获
《简单法则》
作者:[美]前田约翰(JohnMaeda)
简单不仅是一种能引发人热烈效忠某种产品设计的特质,也成为企业对抗本身复杂机制的重要战略工具。书中将「简单哲学」划分为「基本、中度和深度」三组渐进法则,深入分析了这三种法则所能应用到的领域。
10
《创新的扩散》
作者:[美]E·M·罗杰斯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本能够严格归类到“设计类”的书籍,更像是一本传播类书籍。
但这是一本几乎所有的工业设计专业,在研究生阶段都会推荐的书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当新的事物产生之时,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或劝服人们接受的理论。其中也提到了关于产品创新的各种环节和过程,以及创新的影响等。
无论是对于每日与创新为伍的设计师,还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都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籍。
11
《设计方法论》
作者:柳冠中
《设计方法论》共有6个章节包括:设计本体论、设计认识论、设计方法论、案例分析、创新设计思维和方法与实践。
这本书很系统的介绍了设计方法论,前期调研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论才能确定设计的方向。
这本书讲解了如何进行调研,有什么类型的调研,做出这些调研之后对设计的产品有什么帮助,并且结合一些案例说明这个并不单单只是书面的知识,而是能运到实际设计中去。
读者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会有一个方法论的知识体系。建议尽早就开始阅读。
12
《IDEO,设计改变一切》
作者:[美]蒂姆·布朗(TimBrown)
本书是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的最新著作。在书中,作者带领我们认识“设计思考”。这本洋溢着活力、能够启发灵感的指南,是每位迎接今日挑战以创造明日机会的人不可或缺的宝典。
13
《Fab:即将到来的台式电脑革命——从个人电脑到个人制造》
作者:[美]NeilGershenfeld
14
《从摇篮到摇篮:再造制造方法》
作者:[美]WilliamMcDonough/MichaelBraungart
主要介绍可持续设计,再怎么强调可持续设计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这本书会使你超前于许多设计师。尽管没有的话,它也会鼓励你朝着那个方向进步一小步。
15
《H-POINT2ND車輛設計與配置的基礎》
作者:Macey&Wardle
译者:林時旭/林福年/林志冠
国际最完整的汽车设计指南!H-Point作者为ArtCenter设计学院研究总监StuartMacey与GeoffWardle详细解说车辆架构与生产过程等,明确的图文讲解轿车和卡车的设计流程和组装过程,是目前运输设计教育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手册。今年,桑格设计书店邀请台湾知名交通工具教学学者林时旭老师、林福年老师与林志冠老师共同翻译,忠实呈现原文传达意义,更附赠1/40的交通工具绘图网格,是一本适合学习交通工具设计的学子鑽研与研究的必要教材。
16
《抽象与移情》
作者:[德]沃林格
译者:王才勇
沃林格的这部早期著作是从情致的反命题出发的,抽象与移情的对峙构成了全书的结构,全书的论点和框架均由这个对峙而来。抽象是一个至上的艺术律令,沃林格首先是单纯作为移情的对立面而否定性地去界定这个概念的。至于移情这个概念,沃林格则是从立普斯的美学中吸收而来的,但他与立普斯不同,他不认为移情是我们面对对象的审美态度以之为前提条件并始终以其为特征的普遍原则,他更多地是把移情描述为这样一种审美态度,这种审美态度仅仅适用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一切以之为传统的艺术作品和面对这种艺术作品的观赏者的态度,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这种极具人性意味的向自然的移情并不是天生自在的,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而且,尤其是由艺术所催发出的东西。
17
《和谐之美》
作者:壹本工作室
比例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在尺寸、空间还是颜色上,比例和谐与否会影响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比例可以创建视觉层次,也可以产生一种张力或一种和谐感。品牌形象设计和版面编辑设计是把比例应用到设计中的主要领域,使用这些体系不仅可以创造出美观的标志,而且还有助于指导设计师在设计标志时注重所有元素之间的平衡和统一。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大小、高低、长短的比例关系,也正是这种比例关系构成了丰富、和谐、美丽的世界。
18
《设计形态学研究与应用》
作者:邱松
19
《运动中的视觉》
作者:[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译者:周博/朱橙/马芸
1947年,《运动中的影响》出版后,如今已经是第8版。全书有440幅配图,其中11幅是彩色图片。本书是对1947年前后现代设计运动的一个详尽的视觉汇编。包括包豪斯和新包豪斯时期很多设计大师的作品,包括马歇布劳耶(MarcelBreuer)、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奥斯卡史莱姆(OskarSchlemmer)和赫伯特拜耶(HerbertBayer)等。出现在本书里的艺术家、建筑家、设计师和摄影家都是20世纪现代运动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如阿尔瓦阿尔托、赫伯特拜耶、德里弗斯、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保罗兰德、怀特等。格罗皮乌斯评价:“本书是将会是设计教育里的先锋。”
20
《设计方法与策略——代尔夫特设计指南》
作者:[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
设计师的创作离不开直觉和创造力,同时也离不开设计方法。本书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50多年来对产品设计方法的经验总结。该书放弃了对设计方法的赘述,直接展示了72种核心设计方法、策略和技巧。其中,有些方法是代尔夫特独创的,且已广泛流传。每一种方法、策略和技巧均用单独的一页文字来描述,并辅以插图说明。
21
《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实务》
作者:[德]布尔德克,译:胡飞
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教授追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19世纪晚期设计的开端直至将影响21世纪的*新发现。这本令人激动的著作对产品设计和当前*重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和*新的介绍。作者详尽介绍了产品的传达功能、企业和服务设计、设计管理、战略设计、界面/交互设计甚至人类设计等理论亮点。该书还展现出全球化对设计学科的影响,总结了当前世界各地的设计状况,描绘了全球的参与及合作。
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教授执教于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并担任欧洲设计杂志《form》的长期顾问。他已经在工业设计领域发表了广泛的著述。
UI设计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3版)》
作者:[美]RobinWilliams
译者:苏金国/刘亮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3版)》出自一位世界级设计师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优秀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方寸指间:移动设计实战手册》
作者:无线工坊
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了无线时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投身到移动浪潮中。在追求短频快的产品节奏下,需要设计师快速地领会移动设计的要点。这本移动设计手册将顺应这个特点,通过一幅图和一段高度概括的文字,直切移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从如何开始着手移动设计,到设计原则、导航、细节、适配和移动特征,等等,让设计师们能全面了解移动设计的方方面面,快速上手。
《移动设计》
作者:傅小贞/胡甲超/郑元拢
移动设计领域第一书!移动应用的交互设计对于移动产品的体验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结合大量实际项目案例,从特征、原则、框架、细节、动效、适配、创新、工具几个角度出发,同时引入“流”的概念,对移动设备用户体验进行了全新解读。《移动设计》适合对移动设计感兴趣、想进入此领域的设计师们做入门指引,亦可给正在移动产品领域从事设计的设计师们以借鉴。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作者:[美]SusanWeinschenk
译者:徐佳/马迪/余盈亿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全彩印刷)》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专家之手,内容实用,示例清晰,以创造直观而又有吸引力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设计师必须知道的100个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精悍,片刻即可读完,让人轻松地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
作者:任婕等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是腾讯网UED的十年精华输出,涵盖了丰富的案例、极富冲击力的图片,以及来自腾讯网的一手经验,通过还原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幕后设计故事,从用户研究、创意剖析、绘制方法、项目管理等实体案例出发,带领读者经历一场体验设计之旅。、
全书核心内容涉及网媒用户分析与研究方法、门户网站未来体验设计、H5技术在移动端打开的触控世界、手绘原创设计、改版迭代方法、文字及信息图形化设计、媒体产品的交互设计、大项目设计管理方法等。
这是一本“干货”型读物,内容权威而真诚,案例具体而真实,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推荐广大设计爱好者、互联网设计从业人员、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以及用户体验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形式感+:网页视觉设计创意拓展与快速表现》
作者:晋小彦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
作者:陈妍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正确地设计,设计得正确》
作者:[美]巴克斯顿著,黄峰等译
如今,大量的新产品不断地被推进市场面向公众,它们拥有丰富的动态界面,号称可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和轻松,然而实际上,它们中只有少数能够在市场上生存,更少数才能够真正实现它们的承诺。
缺乏设计,过度依赖技术是主要原因。我们需要设计。《用户体验草图设计》着重强调设计过程前后两端的均衡,前端重点做好草图和设计创意(确保设计得正确),后端则保证可用性和工程两方面(确保设计被正确实施)。
本书目标是构建一种设计理念:将新技术转化成一种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体现价值的产品形式。比尔巴克斯顿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成果,将激发读者想象,鼓励使用新的技术,给用户体验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工具手册(全彩)》
作者:SaulGreenberg(索尔·格林伯格)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工具手册(全彩)》是《用户体验草图设计》的配套阅读图书,将指导你如何一步一步地用草图来表达你的设计理念,并介绍了多种草图方法。
这些方法将成就你做草图的基本功,其中有的适用于完善想法,有的可以帮助你在工作组织内部交流基于体验的设计。
各种草图方法会让你的设计灵感一一实现,这本书所描述的方法将成为行业标杆模型。
本书适合于所有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参考阅读,设计组织的领导者也可以参考阅读,包括设计师、可用性专家、人机交互界人士、产品经理人及商业高管等。
《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统设计》
(英文名:TheHumaneInterface)
作者:[美]拉斯基(JefRaskin),苹果Macintosh之父史元春译
《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统设计》概述了人机界面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证了界面设计思想应以认知学为基础,并考虑人类的心智特点,在指出当前界面设计中弊端的同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的思路。
《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
(英文名:Don'tmakemethink)
作者:[美]史蒂夫·克鲁克
译者:DeDream'
《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是一本关于Web设计原则而不是Web设计技术的书。
本书作者是Web设计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用幽默的语言为你揭示Web设计中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需几个小时,你便能对照书中讲授的设计原则找到网站设计的症结所在,令你的网站焕然一新。
《AboutFace3交互设计精髓》
作者:[美]艾伦·库伯,[美]罗伯特·瑞宁,[美]大伟·克洛林
译者:刘松涛
《AboutFace3交互设计精髓(经典再现软精装版)》是一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指南,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交互设计过程、原理和方法,涉及的产品和系统有个人计算机上的个人和商务软件、Web应用、手持设备、信息亭、数字医疗系统、数字工业系统等。
运用《AboutFace3交互设计精髓(经典再现软精装版)》的交互设计过程和方法,有助于了解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而更好地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作者:[美]加瑞特著范晓燕译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书第2版)》是AJAX之父JesseJamesGarrett的经典之作。
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书共8章,包括关于用户体验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认识这些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以及要素的应用。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作者:[美]约翰森(JeffJohnson)著
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本书是交互设计领域的大师JeffJohnson的新作,从简单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出发,辅以丰富的案例,将设计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阐明了一系列用户界面设计准则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第1版大获成功,深受专家和读者好评,第2版不仅更新了案例和研究数据,而且还增加了全新的章节讨论人类如何做决定,以及手眼协调的规律。如果你在从事交互设计的工作,那么这本书必不可少。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作者:[英]GilesColborne著
本书介绍交互式设计的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书中阐释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令交互式设计成果最大程度简单易用的策略。本书适合Web应用、互联网产品、移动应用及其他交互设计人员阅读。
平面设计
《设计入门教室》系列
作者:坂本伸二/伊达千代/内藤孝彦
《版面设计的原理》
《文字设计的原理》
《色彩设计的原理》
虽然标题写着“原理”,但并不枯燥,对新手十分友好。这一系列书籍以条理分明的章节及浅显易懂的文字,有层次地说明设计的各个环节。
书中并没有夸夸其谈不实用的理论,而是将原理和实例相结合,让新手的设计质量大幅提升。
《疾风迅雷》
作者:杉浦康平
《艺术与视知觉》
作者:(美)阿恩海姆
《今日文字设计》
作者:赫尔穆特·施密德
本书收录了15个国家88位设计师的作品,展现了现代文字设计的面貌。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让创意更有黏性》
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设计师不能没有创意。如果想要把观点传播给他人,让创意直抵他人的内心,就应该让它具有强有力的“黏性”。国际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在《让创意更有黏性》中指出让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简单:精炼核心信息;意外:吸引维持注意;具体:帮人理解记忆;可信:让人愿意相信;情感:使人关心在乎;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作者:[日]杉浦康平
《西文字体》
作者:[日]小林章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的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方两个世界的字体大师,他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更不懂得如何将亚洲文字与西文组合在一起。《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是以年轻设计师和入门学生为对象的一本西文字体入门书。
《西文字体2》
《西文字体2:经典西文字体及其表现方法》则为进阶内容,着重讲解了如何有效使用西文字体,以及如何理解字体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的内容。
《设计的意义》
作者:[美]保罗·兰德
建筑设计
《百年贝聿铭》
作者:李菁/贾冬婷
一部基于实地采访的贝聿铭传记,改编自《三联生活周刊》贝聿铭主题封面故事。在组稿过程中,两位作者在纽约的贝氏事务所拜访了贝聿铭的两个儿子,听他们讲述了作为建筑师和父亲的贝聿铭;见到了贝聿铭的几位助手、项目参与者和传记作者,还原了他的成名史、他最重要作品的出炉过程;去上海和苏州寻访了贝聿铭和贝氏家族的生活史,并实地探访了贝聿铭晚年在中国的作品,以图还原他对中国现代建筑语言的思考和实践;还询问了包括法国前文化部长雅克朗在内的“大卢浮宫”项目参与者,解密了贝聿铭这一转折性作品三十年来的争议与和解。
两位作者以可贵的记者视角展现了贝聿铭的一生。书中的贝聿铭是个“普通人”:从学生时代到成人世界,憧憬过未来,怀疑过现实;换过专业,遇到过恩师;选择毕业去向时曾几经犹豫又备受质疑,在看似平顺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风波和危机……借着阅读贝聿铭反观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给我们,尤其是年轻读者,以实实在在的启迪。
《图解思考》
作者:[美]保罗·拉索
一本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因特网的内容,并对其他原有章节的次序及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书中详尽论述了徒手画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并附有大量的笔法优美的徒手画草图。
《清式营造则例》
作者:梁思成
书是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国建筑史界的一部重要教科书,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之一。
《模度》
作者:[法]勒·柯布西耶
“建筑”这个词在这里涵盖了:建造房子的艺术,建造宫殿或庙宇、船只、汽车、火车车厢、飞机等的艺术。居住、工业或者一些转换、交换功能的建筑设施。报纸、杂志及书籍印刷艺术。“力学”这个词,用于伴随人类出现而产生的机器生产施工的称谓,以及对其周围空间的称谓上。从一些构件拉伸、轧制、融合进入机器制造完成时,通过一个动机性选择,暗示了一个随机或者近似的替换。
《世界之窗》
作者:[日]东京工业大学冢本由晴研究室
东京工业大学、冢本由晴研究室编的《世界之窗》由实际量测、探访调查等研究方法,针对各式各样窗户所展现的功能进行观察与记录。窗户本身能够适应大自然的光、风、水、热等环境要素,单独地展现自身的功能,同时人们也可以根据阳光、通风等状况来调节它的开与关。并且,多数窗户还能藉由设在建筑间、墙壁上的错落重复层叠,来展现单独窗户所不能够表现出来的韵律与样式。不论是哪个窗户都或多或少地都蕴藏着前述的功能,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其中部分功能,还能够创造出更具有特色的窗户,这些效果都是藉由比较世界各地的窗户特征后归纳认识到的。
《中国祠堂》
作者:[德]恩斯特·伯施曼
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祠堂建筑的著作,初版于1914年,共收录250余幅插图和照片、数十万字的文字描述和阐释。作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祠堂建筑,从历史、民俗、宗教和建筑等角度,对其整体设计规划和各种陈设作了细致的描述。
由于战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等因素,书中呈现的很多祠堂建筑实物已经不复存在,伯施曼的一系列著作因而成为中国古建筑史领域极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创造未来城市》
作者:[英]迈克尔·巴蒂
我们活着就是发明与创造的恩赐,这不仅仅在于已有的发明创造,更在于我们对未来会有的创造心怀希望。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关心当代人生活处境的你的理性之书,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具有历史视野、关心未来人类命运的你的思考之书。一本凝聚学界智慧结晶、激荡思想、娓娓道来、充满启发的书。它所讨论的,是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的方方面面。
《东方游记》
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在体验异域文化的同时,寻找内心才能的落脚点。他带着一个准作家、画家和未来建筑师的三重准备踏上了这次旅程。因而,体现在本书中的是,优美独特的语言、体现出大师气质的素描画等的有机结合。在此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从他对帕特农神庙精细的素描就可以看出他后来从事建筑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
《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
作者:乔争月/张雪飞
本书以建筑与人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武康路,从一条郊区土路到近代法新租界重要组成,再到城市文化给养空间的发展轨迹,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透过人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了解以武康路区域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中心所引领的现代都市生活。图书延续“城市行走”系列的风格,中英文介绍+图片+地图的口袋装,便于读者随身携带阅读。读者对象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的爱好者,以及想要了解上海的普通大众。
《一点儿北京》
作者:李涵/胡妍
当代北京最细致优美的城市绘本,全书包含三本主题分册和一本建筑读本。作者以建筑师的方式,用电脑软件绘制了北京最有趣时髦的三个地方: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
全景式的轴测图将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复杂的城市空间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它们是三维的地图,复杂如同迷宫。连环画部分讲述了30个关于场所的小故事,配以麻辣点评;建筑素描通过组合典型的建筑图纸,将民间自然生长出的小建筑以立体派的原则呈现;单幅绘本是对现场氛围的艺术加工,让真实的场景充满童话般的色彩。
《走向新建筑》
作者:勒·柯布西耶
本书提供了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勒·柯布西耶的论文集,表达了他的技术和美学理论,对工业和大规模生产的观点,经济学,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一切。这些主题中的每一个都共同倡导和探索了当时蓬勃发展的现代建筑概念。
《在建筑学院学到的101件事》
马修·弗雷德里克
这本书在建筑制图,设计和演示中提供了101个简明的课程,从如何画线的基础到色彩理论的复杂性不等。它以独特的两页格式组织,其中包含简单清晰的说明和插图。这本书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为建筑师和学生提供了指导。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作者:弗朗西斯·D·K·
此更新和修订的第四版对建筑的基本词汇进行了经典的介绍,并附有有关新兴趋势和新发展的信息,它解释了与光,视图,开口和围墙有关的形式和空间,并探讨了空间的组织。
这本书有效地吸收了复杂抽象的设计概念,并以清晰,连贯的方式传达了这些概念,详细的插图有助于整个概念的演示。
《DesignLikeYouGiveaDamn2:BuildingChangefromtheGroundUp》
作者:CameronSinclair
由“为人类服务”的救济组织编辑,该组织致力于促进针对全球,社会和人道主义问题的建筑和设计解决方案,“像你一样该死的人2”设计汇集了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发的旨在改善生活的创新项目。
这是第一本提供最佳人道主义建筑设计的书,其中介绍了100多种现代解决方案,以满足基本住房,医疗保健,教育和基本便利设施的需求。
《YesisMore.AnArchicomiconArchitecturalEvolution》
作者:BjarkeIngels
BIG的这本书绝对是此列表中最非常规的书籍,其漫画风格和格式可以表达当代建筑议程,它从未间断过重新定义和质疑惯例,这是BIG激进实践的第一本全面的书。
这本书体现了BIG的理念,即使用最广为人知的媒介之一来传达其创造社会,经济和环境完美场所的使命。
《S,M,L,XL》
作者:雷姆·库哈斯,布鲁斯·毛,汉斯·韦勒曼
《美国房屋实地指南:确定和理解美国住宅建筑的权威指南》
作者:弗吉尼亚·萨维奇·麦卡莱斯特
《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物》
作者: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萨拉·石川,默里·西尔弗斯坦,马克斯·雅各布森,英格丽·菲克斯达·金,ShlomoAngel
模式语言旨在为专业人士和普通人提供一个框架,通过该框架可以设计,构造和改善居住空间,无论它们是邻里,住宅还是办公室。这本书介绍了作者所说的模式语言,给出了253种构成语言的模式,包括问题陈述,带有问题的讨论和图解以及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模式语言旨在使任何人都可以为已构建环境的任何类型的结构或方面创建设计。
《体系结构参考与规范手册:建筑师每天都需要知道的一切》
作者:朱莉娅·麦克莫罗
室内设计
《住宅设计解剖书》
作者:[日]増田奏
非常细致亲民却充满智慧和经验的一本「小儿书」,它可以让你非常轻松的了解住宅中每一个空间的价值和功能。内插550+幅图片,真正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这样装修不后悔》
作者:姥姥
不想装修完后还要没完没了地返工?
不希望与让人抓狂的施工错误朝夕相处几十年?
那这本书就很适合你了,你现在可以买到的已经是插图的修订新版了,这个版本根据内地实际情况做了大量修订,更贴近现实。
《室内设计节点手册》
作者:赵鲲
该书是《装饰节点手册》的升级版,不仅有节点图,还深入剖析每个节点的具体做法。如果你想做一个出色的设计师,那么节点图是你必会的技能。强烈推荐!
《室内设计师专用灯光设计手册》
作者:[美]露西·马丁
关于灯光类的专业书,国内的很多都进行理论的教导,理论到让你无法理解。有些东西,我们不必要专研到成为理论大师。知道如何用,怎么用,这个是学习的第一步。这本书,能让你知其然,简单明了。
《隔断+收纳机关王》
作者:美化家庭编辑部
房子不会住一辈子,总会从小换大的。但是这本书真的会教如何”从一而终",从新婚夫妇到孩子出生,再到晚年。一间房子,百变设计,足矣。设计师必读!
《室内设计师专用协调色搭配手册》
作者:艾莉斯·芭珂丽
艾莉斯·芭珂丽,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在英国柴郡,她作为一名富有创造力的专业顾问和室内设计师而闻名。本书为协调色列举了大量配色方梨,并分为几大类,这本实用手册为你呈上200种经典配色,一定会让你灵感源源而来。
《装修而已_教你玩史上最创意的小户型设计》
作者:乾图公司主编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高房价“逼”进了几十平米的小户型。面对如此狭小的空间,如何装修便成为了首席难题: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使得空间显得宽敞?如何在迷你空间彰显个性和品位?而《装修而已:教你玩史上最牛的小户型设计》的作者是位于北京这个高房价城市的乾图公司,他们的小户型作品被转载到网上后,顿时轰动网络,为千万网友所热捧。
《室内设计风格图文速查》
作者:高钰主编
《室内空间设计手册》
作者:小原二郎主编
《室内空间设计手册》的内容是以室内空间为中心来叙述设计技法的。关于室内规划的基本考虑方法,可以建筑规划为范例。但室内与建筑所要求的深度不同,作为其补充内容是以人体工学为首的新领域的研究。
《室内设计资料集》
作者:张绮曼,郑曙旸
本书汇集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三十余年来的教学及设计实践的经验。
最后文末
重磅推荐
每一个设计系院校学生必读经典书籍
Sorry,图贴错了!!
下面这本~才是哈!!!
↓↓↓↓↓↓
《世界现代设计史》
作者: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