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家国情浓——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校史家书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

近日,“峥嵘岁月家国情浓——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校史家书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自陕北公学以来,50余位人大校友的410封家书亮相,与照片、实物共同讲述家书主人公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8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共培养了38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些毕业生和各个办学时期的数万名教职员工一起,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这些校友家书不仅是校友与家人之间亲情的表达,也是展现人大光荣校史和优良校风的宝贵材料,是校史育人的生动载体。

展览分为“前赴后继献身解放”“激情澎湃建设祖国”“勇当先锋强国复兴”三个单元,展出包括吴玉章、郭影秋等校领导,丁玲、艾青、严慰冰、丁一岚、徐光耀等文化界名人,胡华、彭明、方汉奇、秦珪、张隆栋、孟氧等著名教授的家书,还有吴玉章的孙女吴本立教授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的一封信和2023年度10名获奖同学的回信。

展厅中,吴玉章老校长写给孙辈的一封长达3000余字的家书让人动容。收信的孙辈都在上大学或中学,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时候,吴玉章谆谆教诲,让他们要熟读党的政治理论著作,“做一个好共产党员,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信中,吴玉章讲述了自己的革命经历,“父、兄教导我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有志气的人”。他还引用了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阐释自己的志向和夙愿。

与中共党史学科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胡华有关的一组书信也格外有看头,收信方是《中共党史人物传》责任编辑及部分编委。从一封封书信中不难看出,作为该书的主编,胡华不仅要对人物选题、观点导向、素材取舍、稿件修改等进行严格把关,而且要亲自过问编辑、出版环节的种种问题,可谓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这些来往书信真实记录了这部丛书的成书过程,不仅是研究胡华党史编研思想的重要史料,也是颇具价值的出版档案。”展览负责人解读。

展出的书信里也有感人的儿女情长。校友贾树端与张培和的互通家书是生动例证。1949年8月,张培和与贾树端一起在《川西日报》工作,期间他们相识、相恋,并于1956年7月结为伉俪。同年9月,贾树端离别初婚的丈夫,来到人大新闻系读书。在北京读书的三年间,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这对分居异地的年轻夫妻也把对对方的思念和关爱诉诸笔端,留下了一段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记忆。“这些书信反映出那个时代年轻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展览负责人说。

在校师生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为单位组织观展,直观感受人大校友的“家国情浓”。

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凯怡说道,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字里行间不仅感受到对亲友的关心思念,更感受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造就一个强健而又智慧的现代青年”,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美好期望,也寄予着他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沉的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红色的事业还需要我们继续传承;我们当发扬奋斗精神,去展现青年人的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新的力量。

劳动人事学院2022级本科生曹淇清对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和一组组黑白的老照片感触很深,“人大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这一封封家书不仅表达着个人情感,也记录着人大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家书中有杨展的信,有写给艾青的信,有钱学森写给在人民大学任教的堂妹的信,也有余光中先生为两岸交流题的字……一笔一画,那些字迹拉近了他们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跨越时空对话交流。”

第八期“骨干计划”成员姜彬涛认为,50余位人大校友的410封家书是人大校史的生动体现。时代使命的具体内涵在变,但一代代人大人爱国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始终不变。我们当向优秀校友学习,牢记“实事求是”的校训,不断前进,做新时代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THE END
1.玉林日报以史为鉴 激发奋进力量 本报讯(记者 党雪梅)今年12月13日是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4日,玉林市图书馆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观影活动,悼念遇难同胞,增强大家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史为镜、知史爱国、铭史奋进。 观影活动在三楼放映厅举行,播放了《东京审判》。该片讲述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https://www.gxylnews.com/ylrb/PC/con/202412/15/content_135528.html
2.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6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家家书博物馆。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为家书博物馆题写馆名,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和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为家书博物馆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主持全国性抢救民间家书项目,https://baike.sogou.com/v156818913.htm
3.人大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三层是中国首家家书博物馆,共藏有五万余封家书,分为明清时期、六七十年代、两岸三地等九个单元。那泛黄的信封、残破的信纸和久远的邮票,一如穿越尘封的历史,带给我们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和幸福的回忆,还有深刻的历史印迹,可谓是五味杂陈,其中一些手书的家书就是一副副艺术珍品,文笔书法堪称一流。https://www.meipian.cn/ys3kyu1
4.这封姜堰学子的家书,饱含泪点,被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该馆目前共收藏了5万余封家书。其中不乏康有为、梁启超、黄兴、蔡锷、陈独秀、巴金等名人的家书。大部分是来自普通捐赠者捐赠的家书。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大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介绍,家书博物馆重建中国民间记忆,把老百姓的生活、心路http://www.mytaizhou.net/folder1/folder2/folder7/m/2019-07-14/345833.html
5.国内首个家书博物馆亮相人民大学10月26日,国内首个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正式亮相,同步推出“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展览中既有名人家书,也有颇具代表性的平民家书。每周一、三、五下午,人大家书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26日,人大家书博物馆带着1000封珍贵家书与观众见面。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所展出的家书均为海内外人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6/1027/1049467.shtml
6.全网首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全攻略全网首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全攻略来了! 游玩路线:坐落在人大西门的人大家书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的藏品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历史时期的家庭信件,让你亲身体验家的温馨与力量。进入博物馆前,别忘了先去人大的美丽校园走走,一路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时间安排:由于博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781396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7.人大展览近百封红色家书战士感人家书有望入藏博物馆读红色家书 道军旅心声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刘巨雷)近日,一场特殊的展览活动在66391部队礼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从馆藏家书中精选了60组近百封红色家书在此展览。活动还包括评选“最美军旅家书”等内容,战士们的优秀感人家书,有望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WJ3m
8.搜狐小时报[北京]300封两岸书信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抖音小时报|[北京]300封两岸书信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2024-12-17 02:10:38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李奔 手机查看 证券时报记者 李奔 报道 《jin融时bao》提ji,人min币汇lv保持ji本稳ding具有jian实基chu。外hui市场ren性明xian增强,年末qi业结hui对人min币汇lv形成zhi撑。jing过多nian发展,我国wai汇市http://www.jingzhen95.com/v/video/20241215/288917276.shtml?id=23183-39796271-scm
9.搜狐小时报[北京]300封两岸书信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目前|[北京]300封两岸书信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2024-12-17 12:42:45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明本志 新京报记者 明本志 报道 钟zi然严zhong违反dang的政zhi纪律、组织ji律、lian洁纪lv和生huo纪律,构成yan重职wu违法bing涉嫌shou贿、gu意泄lu国家mi密犯zui,且zai党的shi八大hou不收lian、不shou手,xing质严zhonghttp://m.ouzhehua.com/v/video/20241213/876262.shtml?id=9875-20241217-scm
10.图片新闻一封家书念 一生人大情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将迎来校庆80周年,为展示历届人大校友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我校家书博物馆、校友工作办公室拟联合征集、编辑出版《人大校友家书》(暂定名),现面向全体人大校友征集家书。一、征集对象曾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学习、工作的校友。二、征集https://ruc.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2172935
1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游玩攻略中国人民大学楼后面是人大的艺术学院。在博物馆前面不远处有一大片的草坪,现在不让上去玩了,以前经常带孩子在那里踢球。 查看更多?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去提问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2004年开始筹备,以“北国春秋”北方民族文物陈列和校史展为基础,2008年正式成立。2013年春天,迁入新址,https://m.ctrip.com/html5/you/sight/qingzhou898/1485163.html
12.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2009年4月,新春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第一本学术成果——《北国春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陈列图录》(魏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付梓面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名誉馆长纪宝成教授为图录作序,并在扉页上题写“下决心办好人大博物馆”,表明了学校领导对博物馆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