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图书馆1904年3月14日创办于武昌武当宫,它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百年来经历迁址、改名、移舍,2012年省图迁入沙湖之滨的新馆,并对大众全年不间断开放。
如今,省图外部造型大气、简洁、现代。远远看去,如同一块储存人类智慧的超级硬盘,“楚天智海”的形象由此具体可见。
10.2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让省图更有发挥空间。阅览室、体验区、研究室、报告厅、展览厅等一应俱全。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把它看作一个“智慧综合体”,看成一个共享包容的公共文化空间。
截至2022年,湖北省图书馆持证用户已达64万人,馆藏文献总量978万册(件),数字资源约623T,稳居全国同级馆前列,近50个学科(领域)文献达到或接近研究水平。
步入馆中,少儿图书馆大馆、特色图书馆大馆、地方文献大馆、数字图书馆大馆、古籍大馆“五个大馆”依次呈现,区域功能划分清晰。
此外,馆内还设有“湖北省典籍博物馆”“徐行可纪念图书馆”“盲文图书馆”等特色馆,打造了“长江讲坛”“长江读书节”“童之趣少儿读书节”等丰富文化内容。
2008年“湖北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荆楚落地生根,古籍存储条件由此得到极大改善。如今,“湖北古籍保护中心”在省图落脚,省图更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经历百年积累,如今省图里珍藏着大量古籍善本、地方志、民国文献、湖北地方文献,其中不乏珍稀古籍,数量品质皆颇为可观,这也成为省图馆藏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资源碎片化,每天都诞生海量信息的时代,筛选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类组织,供公众能更好地去获取和利用,成了图书馆新的任务。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省图一直致力于使用智慧手段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
「湖北数字图书馆」作为省图在线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向读者提供免费数字资源623T,包括工具索引类cnki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影音资源喜马拉雅、库客音乐等;还有长江讲坛、文旅影像地图及古籍、红色等专题资源。
与此同时,「湖北数字图书馆」始终保持着30%左右的数据库年更新率,保证资源的实效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