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网

西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丰富,尤以18万余册(件)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刻本、朝鲜刻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截至目前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另外,馆内还有连续收藏30年以上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以及种类齐全的陕西地方志和大量台湾版的地方志。

近期,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工作又有新动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楮墨传香

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展暨古籍保护与整理学术研讨会

11月15日下午2:30,“楮墨传香——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展暨古籍保护与整理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八层会议室召开。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作纽,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古籍特藏组组长、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沙武田,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杨峰,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李浩,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古籍整理研究所首席专家吴敏霞,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孔繁秀,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玉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郝润华以及省内外高校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此次会议,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哲峰主持会议。

沙武田在致辞中对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表示肯定。他表示,西北大学图书馆近年在古籍修复、数字化建设和宣传推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陕西高校图工委特藏建设工作组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作的作用,加强各成员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挖古籍特藏的学术价值,开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崭新局面。

杨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有助于各单位全面了解当前全省古籍保护与整理现状,深刻把握古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加强各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合力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此次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展,不仅首次展出西北大学图书馆藏明、清古籍稿抄本的风貌,也体现了西北大学图书馆在古籍保护领域的专业实力与深厚底蕴。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启发大家更好地发掘古籍的文化价值,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利用与揭示。

西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贾希鸣主持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阶段。此阶段,李浩作题为《石刻新材料的保护与利用》主题报告;吴敏霞作题为《陕西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主题报告;孔繁秀作题为《藏文古籍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主题报告;杨玉麟作题为《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学习与思考》主题报告;郝润华作题为《古籍保护传承与数字化》主题报告。

与会人员就古籍整理与保护议题进行讨论

最后,与会人员参观“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展”并考察了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珍藏室。

书藏有象智化无穷

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展

2024年10月至12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书藏有象智化无穷——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展”在长安校区图书馆6层古籍查阅室展出。

西北大学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收藏古籍约14万册(件),其中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稿抄本等。其中2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67部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161部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

明清稿抄本是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特色之一。据统计,现有明清稿抄本150余种,约1700册。就内容而言,经、史、子、集四部均有涉及。从版本形式看,有明代无格抄本,清代朱丝栏抄本、乌丝栏抄本、蓝丝栏抄本、绿丝栏抄本,清代精抄本、影抄本、旧抄本,清代无格毛稿本等。

此次展览是对西北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的首次集中展示。希望借此展览让大家感知古籍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有序开展

2022年,西北大学图书馆恢复了古籍修复工作,成立了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现有专业古籍修复馆员对图书馆现存需立即处理的破损书籍进行修复。

古籍修复专业馆员负责清除古籍书页的污渍和霉菌。修补撕裂的书页。制作或修复古籍封面。对古籍进行装订,恢复其原貌。对古籍善本、函套、册页、书画的物理修复和化学处理,涵盖检查古籍状况、制定修复计划、清洁、加固、修补、装订和恢复等多个环节。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海外中华古籍回归重大成果——法藏敦煌遗书近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数字资源正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发布。该批资源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读者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在线进行检索和全文浏览。 2015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圆明园四十景图》期间,双方达成新的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法藏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tsg/201803/t20180309_831423.htm
2.中华历史文献库平台入口:中华历史文献库 数据库简介: 该库收录了四库全书(包括摛藻堂四库全书450册、四库存目4400册、四库存目补编200册、四库未收书辑刊1200、四库续修5000、文渊阁四库全书3300、四库禁毁700)及丛书集成(新文丰续编4500册、新文丰三编1200册、新文丰新编4100册、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3600册、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https://zsxx.hbmzu.edu.cn/library/info/1018/2803.htm
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请选择---请选择--古籍影印民国文献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按书名按作者按丛书名按ISBN 民国图书数据库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 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 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 遇见鲁迅 | 王佳妍:在藤野先 王亚宏 | 《说文解字》及其通行 李宗焜http://www.nlcpress.com/
4.中国法律数字图书馆专业化办案知识库 公益诉讼268万+更多 基础理论 生态环境 资源保护 食品安全 药品安全 国有资产 国有土地使用权 英烈保护 个人信息 安全生产 涉军权益 其他领域 司法信息技术527万+更多 法医类鉴定 物证类鉴定 声像资料类鉴定 电子数据取证 电子数据保全 https://law.cnki.net/
5.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10万部古籍IT之家12 月 13 日消息,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消息,为方便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 10 万部 / 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https://www.ithome.com/0/592/095.htm
6.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历史文献库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中国历史文献库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作品、电影作品、音乐作品为代表的多种类型文献资料,已成为国内文献种类最全、https://lib.zjpc.net.cn/info/1022/3047.htm
7.价值连城的神站:广西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视频书期刊)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平台,该平台开放注册,注册登录成功后可以免费使用平台内的所有资源。该平台的资源库异常丰富,可以说是在线图书馆该有的资源这里都有了,包含期刊文献库、电子图书库、考试资源库、有声读物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随书光盘库、视频教程库、名师讲坛库等 99 个资源子库,总之,应有尽有https://www.cnblogs.com/mylike/p/10257048.html
8.书库电脑书籍在线书籍电子书中华电脑书库提供大量电脑书籍免费下载,在线书籍浏览; 本书库的电脑书籍,计算机电子书,电脑电子书,在线书籍都是精心挑选的。http://www.pcbookcn.com/
9.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库(5期兰州西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受兰州大学 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库(5期-7期)数据库采购项目进行其他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项目名称: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库(5期-7期)数据库采购项目 https://www.gsei.com.cn/html/1662/2024-01-09/content-479557.html
10.中国历史文献库资源导航 > 数字资源 > 专题数据库 涵养城市文化 引领阅读风尚 中国历史文献库 长春市图书馆 : 2023-04-11 馆内访问 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https://www.ccelib.cn/ztsjk/1771
11.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国数字图书馆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高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https://www.shuashuati.com/ti/e86959667dfe4c6db5c889e7e7343222.html
12.中华诗词库梦回徽州南方plus安徽一往无前的历程,就像每个人的悲欢离合一般:大家都品味着不同的人生百味,每个大同小异的个体,却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过往与曾经。希望我们能成为漫长历史的一份子,永远的记载进饱经风霜的史书之中。 往 期 回 顾 关注“汕头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打开“资源”,海量资源一手掌握! 打开APP阅读全文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0/21/c585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