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23家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西班牙揭牌;一大批作家在海外读者俱乐部亮相,讲述中国发展故事;由俱乐部海外账号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在18个国家正式上线;“一带一路”主题文学创作交流和“中国文学新浪潮”等主题成为新热点……近期,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的“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举办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活动,为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渠道。
跨越山海,以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10月28日,全球第23家“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西班牙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格拉纳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网络作家疯丢子、刘金龙走进格拉纳达毕加索书店,向西班牙读者介绍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网络文学。他们表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步与中西文学的交流互鉴密不可分,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金的《魔戒》、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西方探险和幻想主题小说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灵感和启发;而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奇、吴承恩的《西游记》,到体量巨大的中国当代网络文学,西方读者也越来越喜爱中国的幻想文学作品。面向未来,网络文学的译介将有益于中西年轻一代读者的交流与理解,助力建设彼此尊重、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空间。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与白俄罗斯东方文化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快递中国》俄语版推介会。作家朱晓军、杨丽萍通过视频向白俄罗斯读者介绍了《快递中国》的内容与创作背景。从早期的邮政递送到如今高科技、高效率的快递网络,该书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展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故事。白俄罗斯读者表示,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此次活动也让他们对中国快递背后普通中国人的奋斗故事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年的“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活动”中,刘震云、麦家到访智利,张学东、蔡骏到访日本,蔡崇达、林森、龚万莹到访新加坡、马来西亚,东西到访英国,王威廉到访意大利,梁鸿、韩松到访法国……总计60多位中国作家通过读者俱乐部平台与海外读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热烈欢迎,活动吸引了各地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充分展示了以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构建“文学丝路”,促进民心相通
在“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中国大使馆开放日活动”上,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与中国作家代表们共同点亮了象征着“一带一路”文学交流的艺术之灯。大家表示,随着中蒙共建“一带一路”事业不断深入推进,两国未来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共识必将越来越深入人心。两国作家的互访交流和主题创作,一定能为两国人民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构建“文学丝路”作出更大贡献。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文学方式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作协外联部还于10月21日发起举办了“一带一路”主题文学创作研讨会,鼓励更多作家“走出去”,在参加海外读者俱乐部活动的同时,深入到各国人民生活之中,深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现场,以“交流+采风”的形式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记录中外人民的深厚情谊,当好“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轻骑兵”。这也为已有43个国家成员加入的“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内容。
搭建新媒体矩阵,做好国际传播
新传媒时代,文学的传播形式多样、渠道广泛、受众多元,不仅要求文学内容保持高质量与深度,还需积极利用网络拓宽渠道,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为此,“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主动开拓创新,在18个国家支持开设当地语言的网站和新媒体账号,初步形成了以中国文学为主题的海外新媒体传播矩阵。这些新媒体矩阵均由各国俱乐部负责人以本地化方式策划和运营,目前已覆盖16种语言。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还与出版社、高校、文学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中国文学新浪潮”海外推广系列活动,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当代文学丰富景观,推介青年作家创作成果。系列短视频通过介绍10多位“80后”“90后”中国作家的作品,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朝气蓬勃、人才辈出的风貌。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