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作文史研究者必备最全的中文古籍网络检索汇总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

(五)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

(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

(八)首都图书馆

(九)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古籍数据检索

(十)上海图书馆

(十一)上图数字图书馆

(十二)南京图书馆

(十三)山东省图书馆

古籍书目库:

(十四)青岛市图书馆

(十五)山西省图书馆

(十六)辽宁省图书馆

(十七)大连图书馆

(十八)湖南图书馆

(十九)湘潭市图书馆

古旧文献目录查询

(二十)四川省图书馆

(二十一)重庆图书馆

(二十二)绵阳市图书馆

古籍线装书目

(二十三)天津图书馆

(二十四)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二十五)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二十六)江苏省常州图书馆

(二十七)江苏省吴江市图书馆

(二十八)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

(二十九)安徽省图书馆

(三十)江西省图书馆

(三十一)河南省图书馆

(三十二)郑州市图书馆

(三十三)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三十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三十五)厦门图书馆

(三十六)福建省图书馆

(三十七)云南省图书馆

(三十八)贵州省图书馆

(三十九)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四十)内蒙古图书馆

(四十一)吉林省图书馆

二、大陆地区主要高校图书馆

(一)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

(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三)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

(四)秘籍琳琅-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

(五)清华大学图书馆

(六)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七)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八)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九)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书目检索系统

(十)南京大学图书馆

(十一)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十二)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馆(特藏部)

(十三)宁波大学图书馆

(十四)南开大学图书馆

(十五)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十六)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十七)陜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十八)山东大学图书馆

(十九)河南大学图书馆

馆藏线装古籍书目文献数据库

(二十)安徽大学图书馆

(二十一)四川大学图书馆

(二十二)兰州大学图书馆

(二十三)新疆大学图书馆

(二十四)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二十五)郑州大学图书馆

(二十六)云南大学图书馆

(二十七)广州大学图书馆

(二十八)厦门大学图书馆

(二十九)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三十)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三十一)吉林大学图书馆

(三十二)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三十三)辽宁大学图书馆

(三十四)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三十五)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

(三十六)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三十七)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

(三十八)三明学院图书馆

(三十九)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四十)江苏大学图书馆

古籍目录库

(四十一)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古籍数据库检索

(四十二)西北大学图书馆

古籍书目检索

(四十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

古籍线装书目次库

(四十四)东北大学图书馆

第二部分:中国港澳台地区

一、台湾地区古籍存藏单位汇总

(一)“国家图书馆”

(二)“中央研究院”

(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四)“国立故宫博物院”

(五)“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六)“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七)东海大学图书馆

二、港澳地区

(一)粤港澳图书馆联机目录

(二)香港公共图书馆

(三)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四)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

(五)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六)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

(七)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八)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

(九)澳门大学图书馆

附录:汇总说明

一、本目“古籍”范围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并具古典装帧形式之纸本经、史、子、集、丛各部图书,暂不含甲骨金石、简牍帛书、敦煌、藏经、拓片、民族文献、古契文书、家谱、档案等文献资料。

二、本目收录截至2008年7月为止,网络上所能见到的海峡两岸三地建置的中文汉语古籍书目数据库。

三、本目收录较为大量且多属馆藏性质并重在揭示古籍书目完整讯息之目录数据库,单一丛书目录及展示性图录原则不收入。

五、某些古籍存藏丰富之图书单位若尚未建置有专门目录数据库,而于馆藏目录中可查询古籍讯息者,亦予以呈现目前情况与路径,俾用户检寻利用。

六、本目以地区为分类,含“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主要公共图书馆”、“大陆地区主要高校图书馆”及“港澳地区”三类,每类之下收录该地区主要建置单位名称,其下再列所建置数据库名及可链接网络地址,惟部分网站及数据库暂时无法链接开启,本目亦据所知列示单位及数据库名称,但无链接网址。

THE END
1.中文文献数据库有哪些5.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 提供17万多种各学科的图书,可在线阅读。 网页链接: http://mylib.nlc.cn/web/guest/zhongwentushu 6.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拥有230万种以上的电子图书,4000万篇以上中文期刊论文,2600万篇以上外文期刊论文以及大量的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数字化资源,是一个全国性的https://www.sibikeedu.com/wp/44808/
2.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中国历史文献库》长期致力于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十年的产品研发和数据积累,已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https://lib.ustc.edu.cn/%E7%94%B5%E5%AD%90%E8%B5%84%E6%BA%90/%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6%96%87%E7%8C%AE%E5%BA%93/
3.大学毕业论文救命指南,看完一键解决写不出论文大难题!6、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免费文摘) http://etd.calis.edu.cn/ 7、中西文科技文献服务平台 http://lib.sstir.cn/ 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http://highlights.paper.edu.cn/ 9、中国国家国家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 (提供17万多种各学科的图书,可在线阅读) https://www.douban.com/note/744532932/
4.最完整的全球免费电子图书馆名单,教你获取免费学术资源数据46.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http: //www worldbook. com/ 47世界各国百科全书 http: //www.countryreportsorg/ 二、中国 1.中国国家图书馆 http: //www.nic.gov.cn/index . htm 2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共收书26万余种,可在线阅读) https://www.jianshu.com/p/7d01b4c76343
5.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根据《国家图书馆2024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和招聘工作进度,现已完成面试工作。根据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现将进入体检和考察范围人员公告如下。公告时间:2024年12月10日至2024年12月12日。 https://www.nlc.cn/web/dsb_zx/zxgg/20241209_2642183.shtml
6.浙图馆藏数据库目录索引十、中国基本古籍库 十一、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 十二、ELSEVIER SCIENCE 期刊电子版 十三、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十四、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十五、数字化资源共享网 汇集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与浙江科技情报研究所所拥有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量达几千万条。 https://www.zjlib.cn/zxtzgggs/34159.htm
7.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更多“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是以国家图书馆20多年来收藏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建设的学位论文全文影像数据。目前可以提供25万多篇博士论文()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ddmc4fyl.html
8.高校数字化图书馆12篇(全文)2数字化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单一的存贮硬件实体工具,而是可以借助因特奈特网络对有用的文献信息进行收藏存贮,并提供给读者实时查阅以及下载服务。3数字图书馆在计算机技术、网络化的基础上,成为了一个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信息只能以馆藏和服务系统为根本资源、时空限制,使人们可以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n5a7fx7.html
9.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A.B.30~40C.40~50D.>50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7264694.html
10.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包含10万部(件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15万部,其中善本古籍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宋元旧椠、明清精刻琳琅满目。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在线发布,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国家图书馆超过三分之二https://www.appinn.com/zhonghuagujiziyuanku/
11.实用帖!10万部(件)古籍如何看?请戳这里截至2020年底,馆藏古籍特藏文献约300万册(件),为方便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kT5YovIP
12.设计数字化教学环境方案(精选8篇)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信息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数字化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全校所有部门的信息编码统一,使学校的所有信息能够实时自动的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证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冗余,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整合,消除https://www.ruiwen.com/word/shejishuzihuajiaoxuehuanjingfan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