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网

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本次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

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南京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济宁市图书馆、德州市图书馆、重庆市北碚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等12家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7085部(件),为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开展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

此次发布后,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将达到13.9万部(件)。其中由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里的专题资源库达到26个,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5万部(件),44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超过3.4万部(件)。

一、"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增古籍数字资源简介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2020年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上线后,对各类古籍及特藏文献资源进行了整合,统一纳入“中华古籍资源库”,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本次发布前已在线发布古籍资源超过10.4万部(件),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此次“中华古籍资源库”除新增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外,还有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提供民族文字古籍、山东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作专题发布。此次发布后“中华古籍资源库”下的专题资源库将达到26个。

“中华古籍资源库”总网址:

(1)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

国家图书馆将发布古籍1024部。包括馆藏汉文古籍909部,馆藏民族文字古籍115部。

本次“数字古籍”子库发布的馆藏汉文古籍,包括普通古籍635部、善本古籍274部。其中普通古籍主要是文学类和经书。版本类型丰富,有刻本、抄本、活字本、朱墨套印本、铅印本等,其中不乏名家刻本,如明汲古阁刻本、嘉趣堂自刻本。善本古籍则涵盖宋元本30种,包括“南宋初建本之精者”的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2011年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元至元五年古林书堂本《黄帝内经素问》,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的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宋刻《通鉴纪事本末》等;稿本57部,涉及明祁彪佳的两部以及清翁同龢、翁心存、陈介祺、洪亮吉、吴骞、钱泳、张廷济、周广业等名家;抄本177种(明43,清134),涵盖明姚咨、文嘉、秦氏绣石书堂,清卢文弨、劳权、徐松、翁同龢、赵氏小山堂、吴翌凤等名家。

“数字古籍”专题库网址:

为纪念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本次在“民族文字特藏库”发布馆藏民族文字古籍115部。涉及文种有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契丹文、女真文、满文、水文等八种文字,藏文文献多为文集,也有佛教经典等,蒙古文古籍在佛经、四部医典、文学作品、历日文献,满文则史书、文学作品、医书等。而且这些民文古籍装帧形式多样。包括8至9世纪写本于阗文《金光明经散脂品》、10世纪写本回鹘文《阿弥陀经》、清乾隆年间北京刻本蒙古文《四部医典》等。

“民族文字特藏库”专题库网址:

(2)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

“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专题库网址:

(3)云南民族文字特藏

国家图书馆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首次联合发布存藏于云南省的彝文、傣文、东巴文、古壮字、方块瑶文、傈僳族音节文字等民族文字古籍42部,其中多为清代中后期抄本和刻本,有7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历算、绘画艺术等方面。《查姆》《阿黑西尼摩》是彝文古籍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古籍,2部“百乐书”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古代彝族的社会生产生活画面,所绘图画精美细腻,多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历经百余年不变色。除此,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彝文古籍《董永与七仙女》是汉族“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彝文传本,其间融入了许多彝族民风民俗和叙事元素,是研究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宝贵资源。

“云南民族文字特藏”专题库网址:

二、其他发布古籍数字资源介绍

(1)南京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南京图书馆江苏古籍资源库本次新增发布3600种古籍,其中善本1785种,元刻本18种,明刻本812种,稿本364种,抄本807种。

其中部分古籍以主题形式汇为专门数据库,包括“清人文集数据库”“稀见方志数据库”两个专题数据库。该库对社会公开发布,以全文图像形式提供在线卷目标引检索与阅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人文集数据库”已收录500部古籍,21万页古籍影像,是研究清代文献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映清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项目以图像数据库的形式集中展示清人文集,可为清代文史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帮助。“稀见方志数据库”收录140部古籍善本方志,5.7万页古籍影像,主要收录了国内较为罕见的地方文献,这些稀见方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它们记录了特定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此次收录的南图藏清人文集作者年代涵盖整个清朝时期,版本包括稿抄、批校题跋等多种形式。书品整体质量较高,充分体现了南图在明、清文人著作收藏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稀见方志数据库”中不乏孤本、珍本,涵盖地区广泛,甚至较偏远的新疆、西藏、云南等地,也有方志收入。从编纂形式上看,既有各省通志,也有各府志、州志、县志、乡土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各地的疆域、风俗、名胜、科举、仕宦、艺文等方面情况,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

发布网址:

(2)海南省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3)云南省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云南省图书馆本次发布数字化古籍共计10部623册。

这10部古籍为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中出于云南人之手的丛书珍本。其中《说郛》《说郛续》为清初姚安人陶珽重校整理,顺治宛委山堂刻本,卷帙完整,书品精良;《二余堂丛书》为清代大理人师范所作,嘉庆刻本;《元位禅师丛稿》为清中期寻甸人释元位手稿,反映了乾嘉时期云南诗坛面貌,尤为珍贵;《何文贞公遗书》为清末师宗人何桂珍所作,书中有云南书法大家陈荣昌题识;《云南丛书待刻本九种》为民国初年收入《云南丛书》但未及刊刻的红格清誊写本;《罗山楼经学四种》为民国初年呈贡人秦光玉所作,集秦光玉经学思想之大成,也是学界了解云南在民国时期经学研究现状与进程的一部不可忽视的著作;《学山楼丛书未刊稿》收书89种254册,为云南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所作或手抄,方树梅著作多未刊印,世人难得一见。

此批文献,是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丛书中的特色和精华所在,是研究云南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4)温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温州市图书馆是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2009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及民国传统装帧书籍15万余册,其中3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61种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5)济宁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济宁市图书馆藏古籍301种5446册,其中善本古籍27种461册;11种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元明递修本《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古籍文献,济宁市图书馆建成“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第一期在线发布了59种1264册古籍全文影像,主要为清代各时期的刻本、石印本,包括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山东全河备考》、清光绪年间铅印本《二十四史》以及地方志资料《续修曲阜县志》等,书品整体质量较高,覆盖面广,有较强的资料性。后续数字化成果,亦将在本数据库中陆续增加。

本数据库按照经、史、子、集、丛五大部分类,提供书影在线阅览,读者可通过题名、责任者等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和组合检索,并辅以书签批注、纪年换算等功能。读者进入济宁市图书馆页面,点击“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即可免费阅览。

(6)德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德州市图书馆作为本地文化与知识的重要守护者,一直致力于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德州市图书馆的精心组织下,德州地区的多家古籍收藏单位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已成功数字化了47种古籍,共计301册。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德州市地方志、古代文集、历史典籍、族谱、运河史料等,不仅对研究德州和山东地区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典藏。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扫描技术,对每页古籍进行细致处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籍的原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OCR文字识别,大大提高了文字识别的准确性,方便读者进行检索和阅读。

其中,《漕运河道图考》作为一部详尽阐述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地理变迁、经济影响等信息的古籍文献,对于揭示运河历史状况、理解古代交通与经济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宁津县志》《平原县志》《德州志》及《德县志》等地方志,为后人探寻德州地区的历史脉络、文化风貌及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四书便蒙》作为儒家经典《四书》的入门教材,极大地方便了初学者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与掌握。《杜少陵全集笺注》《绣像三国演义》等古代文集,则以其丰富的文学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必备资料。《韵府群玉叙》《六书正讹》等文献,作为古代重要的辞书、韵书和字书,更是为古代诗词创作、字形字义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权威且详实的参考。

(7)重庆市北碚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是北碚图书馆为保护利用馆藏历史文献资源,通过文献数字化的方式,自主研发的在线免费免注册历史文献查阅平台。2018年初步建成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方志板块。2019年北碚图书馆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在线发布。近年来北碚图书馆统筹安排经费对馆藏1700余种古籍方志进行数字化,采取“先做一批,贮备一批”,优先对馆藏较为珍贵,受损较为严重的古籍数字化。2023年4月,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2.0版上线发布,优化“古籍文献”“民国文献”“地方文献”三大板块布局。

本次新增发布151种古籍地方志,目前古籍文献板块可查阅古籍地方志353种、3306册。其中新增包括(康熙)江南通志、(雍正)江西通志、(雍正)扬州府志、(乾隆)天津府志等等。北碚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的工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查阅平台,使得这些珍贵的古籍方志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古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

(8)成都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9)泸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泸州市图书馆是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有古籍8.9万册,善本5000余册。

本次发布的内容为近年来泸州市图书馆最新制作数字化古籍善本,共30部,248册,多为明清两代的善本,涵盖经、史、子、集等各个类别,所发布古籍版本多为明汲古阁本、明北监本及清武英殿本。有刻本、抄本、泥金写本等各类版本,如清抄本《书经精华》;也有经折装、线装等各种装帧形式,如经折装明代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卷首》。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两种,如明泰昌刻本《南沙先生文集八卷》;入选《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三种,如明嘉靖刻本《新刊埤雅二十卷》。本次发布的古籍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体现了川南地区古籍藏书的特色。

THE END
1.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简介 《中国历史文献库》长期致力于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十年的产品研发和数据积累,已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https://lib.ustc.edu.cn/%E7%94%B5%E5%AD%90%E8%B5%84%E6%BA%90/%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6%96%87%E7%8C%AE%E5%BA%93/
2.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第九次联合发布新增7085部古籍数字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数字古籍授权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这些珍藏之本借“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为大众提供公益服务。本次发布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数字古籍205种,发布内容主要为清代古籍,集部居多,包含历代别集、总集、诗话词话、古文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AxNDQ5Mg==&mid=2658822528&idx=2&sn=0eaf01166394814f08ebb8a280dd1f5d&chksm=f3cb11845ba7531d4c9b023856bcd335d17efa5bd2071dd0495b0f8c72f007ab3f5b6af0d216&scene=27
3.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更多“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是以国家图书馆20多年来收藏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建设的学位论文全文影像数据。目前可以提供25万多篇博士论文()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ddmc4fyl.html
4.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 A. <30 B. 30~40 C. 40~50 D. >50 题目标签:https://www.shuashuati.com/ti/2ad2e405db1b49be8630d4ffb11971a0.html
5.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A.B.30~40C.40~50D.>50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7264694.html
6.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2017年第06期语言:中文 国内刊号:11-4099/G2 类别:信息科技 全年订价:¥264.00 现用名:国家图书馆学刊 邮编:100081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https://www.youfabiao.com/gjtsgxk/201706/
7.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为人们提供全面权威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开展地学科普网络服务,地学情报,传播地球科学文化。https://www.cgl.org.cn/
8.适合青年阅读报刊杂志清单收录与荣誉: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散文诗》杂志基础信息 主管单位: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湖南益阳市文联 国际刊号:1004-7573 国内刊号:43-1199/I 出版地方:湖南 邮发代号:42-116 https://www.meipian.cn/1wurj5db
9.科学网—国外中国学家数据库国家图书馆通过OCLC实现世界文献资源共享 http://www.nlc.gov.cn/syzt/2010/0820/article_546.htm 2010年8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向OCLC提交了近110万条馆藏西文数据。此举丰富了WorldCat数据库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资源,揭示了国家图书馆的外文馆藏。随着馆藏书目信息不断的上传,借由OCLC的服务平台,中国国家图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3146&do=blog&id=356830
10.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国家图书馆图书借阅指南 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查询系统(OPAC)一、中文图书查找1、首先进入公共检索目录查询系统(OPAC)选择中文馆藏数据库选择检索项输入检索词2、点击确定后出现图书的完整信息,查看馆藏项为“中文图书基藏库”的详细信息。馆藏项为“中文图书基藏库”,进一步点击,获得该书状态请阅读说明可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7282195.html
11.最完整的全球免费电子图书馆名单,教你获取免费学术资源数据46.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http: //www worldbook. com/ 47世界各国百科全书 http: //www.countryreportsorg/ 二、中国 1.中国国家图书馆 http: //www.nic.gov.cn/index . htm 2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共收书26万余种,可在线阅读) https://www.jianshu.com/p/7d01b4c76343
12.国家图书馆攻略(个人不完全版)每处藏地介绍都会出现的四条规则非常重要,在此试着作出一点私人解读: 1:单册状态为“保存本”的文献称作保存本文献,系指我馆为建设国家总书库而永久保存的中文文献。同一种文献的保存本,仅限馆藏没有外借本、阅览本和基藏本或其他形式馆藏(电子文献、缩微文献)的情况下提供阅览。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72483967/
13.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及其建设进展(2)Science China。它包括现刊目次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覆盖了1986年以来近3 000种中文核心科技期刊,文摘数据总计120万篇,引文数据达到500万条,并提供全文链接、馆藏查询和个性化定制。每年新增文摘20万篇,新增引文120万条。是检索国内论文收录和引用的重要数据库。 https://www.cas.cn/zt/jzt/wxcbzt/zgkxyyk2005nd4q/ztbd/200507/t20050728_2667775.shtml
14.国家数字图书馆苹果下载国家数字图书馆iOS版v6.1.7iPhone版opac检索:可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信息,支持扫码检索,支持预约;联编检索:可检索全国几十家图书馆的馆藏信息;站内检索:可检索app内发布的新闻、公告等信息。 2.电子资源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提供电子期刊、听书、手机知网、畅想之星数据库、连环画、移动阅读平台等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在线电子资源。 https://www.qqtn.com/iossoft/470064.html
15.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古牌坊数据库 温州古戏台数据库 温州古民居数据库 温州古村落数据库 温州古道数据库 温州瓯剧数据库 温州古牌坊数据库 温州古戏台数据库 温州古民居数据库 温州古村落数据库 温州古道数据库 温州瓯剧数据库 数字资源 更多 OPAC馆藏检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OverDrive赛阅电子图书馆 龙源期刊网 汇雅电子图书(超星https://www.wzlib.cn/
16.国家图书馆借阅攻略馆藏 中文图书借阅区 馆藏 中文基藏 馆藏 书刊保存本库 馆藏 北区中文图书区 国家图书馆的图书收藏顺序是:如果只有一本,就收藏在保存本库,如果有第二本,就放在基藏库,第三本就放在阅览室,第四本就放在外借室。当外借室和阅览室都没有这本书时,读者就可以到基藏库阅览室看书。基藏库的书不能拿回家,只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432579/article/details/9976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