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学中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讨论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问题,其中也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涵、特点、形式等基本概念。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合理、有效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涵: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进行编辑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供学习者自主、合作学习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按其呈现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非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印刷材料、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电视、录象等。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特点:
1、多样性:信息内容以多媒体集成、超文本结构等形式表现。
2、共享性:网络环境下远程共享,可随意获取
3、互动性: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双向传递及反馈功能使得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和有效。
4、扩展性:允许在其基础上进行横向扩展和纵向的精加工,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同一学习者不同时期的学习需要。
5、再生性:在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下,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的整合、再创造。
三、典型的数字化资源构建形式
信息素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必须适应不同学习对象的要求,其形式可分为课件与课程。
1课件
课件最初是以电子教案形式出现的。电子教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数字版讲义,其信息表达方式完全是文字,或以文字为主,配以简单的图形、图像;通常以幻灯片、小网站或Word、PDF文档的形式出现。
随着技术支持平台的日趋成熟,课件的类型日趋丰富与完善。除了电子教案型,目前正在研发和使用的课件类型还有流媒体型课件、网络型课件等。流媒体型课件的信息表达方式是影像与声音。把课堂教学时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图书馆的网站服务器上,让学生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
网络型课件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知识点。它的组织形式是树状目录或是超链接。其信息表现形式有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频等;同时人机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人与课件之间互有反馈)。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研发的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型课TILT(TexasInformationLiteracyTutoria1)提供6个可供选择的兴趣点(言论自由、全球传播、电子商务、法律、新的趋势、安全与隐私)。根据学生的选择,课件会自动在教学中举出与学生感兴趣内容相联系的例子。课件中每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有客观型测试题,每答完一题,课件还会自动显示答案的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人与课件具有交互性是网络型课件的特点,在网络学习中,交互性能够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促进用户学习。
3.2课程
课程由课件与网络教学支持环境构成。其中的课件提供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支持环境提供实施教学活动的平台,通常具有作业提交、在线测验、网络答疑、学习讨论区、学生笔记本、公告栏等教学支持管理功能。
四、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存在问题:1、缺乏技术规范和有效的建设模式,资源维护和共享困难。
2、可用教育资源内容匮乏
3、不同教育资源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融合
4、教育资源市场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
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传输载体的建设模式、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可以保证资源的高效传输和共建共享,创造资源利用良好的基础环境;二是对教育资源内容的建设模式,合理的教育资源内容开发模式,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教育资源运营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教育资源运营模式:
1、省市教育资源中心模式
2、网校模式
3、电子商务模式
4、教育IDC+ASP模式
五、清华标准化、分布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与应用简介
(一)、构建的目的
提高校内现有教学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方便教师和学生免费查询和使用教学资源;实现校际之间大量分散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建立基础;促进各院校特色资源的积累
(二)、研究现状
1.国外
美国的GEM(GatewaytoEducationalMaterials)、澳大利亚的EdNA(EducationNetworkAustralia)、加拿大的eduSourceCanada、OpenCourseware
2.国内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www.mder.com.cn)、高等教育方面尚未建立国家级资源网、一些高校在构建自身的教学资源库
(三)、教学资源中心构建的理念、思路与原则
1.理念
a、“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共享
b、“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
c、“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
2.思路
a、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即对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整合和共享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3.原则
b、系统支持分布式存储、管理与应用
c、系统支持对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服务
d、系统支持内容与知识动态构建与维护
e、系统架构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安全性和可伸缩性
(四)、“清华教育在线”资源中心的资源
1.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资源库(课程库与素材库)
建设结果
《网络课件与多媒体教学素材资源子库》包括55门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汽车、力学、电子、水利、材料、政治、法律、英语、图书馆、音乐、体育、计算机等十几个学科。现已包含文本文字量约1500万字,绘制和处理图形图像3万多幅,矢量动画3000多个,交互式微教学单元500多个,音频素材50多个小时,视频素材10多个小时。
3、整理和组织国内、外开放优质教学资源:
整理的原因:
资源下载不完整、国际流量费用、网络速度限制、没有元数据标准、无法编目、检索、共享、互换
3.1国外开放课程
MITOCW原版课程1156门+43门、UtahStateUniversityOCW课程34门、JohnsHopkinsOCW课程31门、TuftsUniversityOCW课程22门、越南FETPOCW课程2002~2006、日本6所大学OCW课程
3.2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58门
3.3全部国家级精品课程
逐年进行编目整理,便于检索、使用:03年151门、04年300门、05年299门
六、资源的合理利用个案:麻省理工学院资源的合理利用
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做法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院院长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曾说:“公开课程材料在这个市场驱动的世界里看起来是反常规的,它不符合当今崇尚物质的价值观的潮流。但是实际上,它却和我们所认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创新。公开课程材料表达了我们的信念,即教育是可以不断扩展接触信息的途径,并不断通过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来得到发展的。”
美国是一个对知识产权非常重视的国家,麻省理工学院开放500门网络课程意味着至少有500名富有经验的教授志愿地、无偿地献出了他们宝贵的教学内容资源,使之与全人类共享。
七、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
八、小结
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合理利用将大大提高现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这一领域已经有很多的学者花费了很多的努力。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和重组过程也越来越明晰,其间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其中涉及到的硬件条件、软件基础和学科外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出现了不同的解决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教育基础的教育资源的建设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时空特点及其作用机理》石巧珍韩陈冲《现代教育技术》2007.2
2、《论课程资源的两种叙述》张亚飞柯政《全球教育展望》2006.11
3、《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建设与共享》刘杰波《中国电化教育》2006.7
4、《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研究》陈学军黄利华胡若杰《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5、《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詹斌胡小勇〈中国电化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