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普小知识(精选5篇)

结合需求分析,将青少年科普网站分为科普动态、科学探索、科学生活、科学动画、科学图吧、互动平台、系统管理等7个模块,如图1所示。

2.1科普动态板块科普动态及时

2.2科学生活板块

2.3科学动画、科学图吧版块

2.4互动平台

3青少年科普网站的实施

本网站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其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软件,只需要浏览器即可,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可以方便的在不同平台下工作,B/S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的工作,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兴起而产生的,对C/S技术的改进。[7]该结构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能进行局部实时刷新。开发语言为C#语言,开发工具为VisualStudio2010,服务器端采用ASP2.0,数据库使用SQLSever2008,脚本语言采用VBScript和Javascript语言,使用JqueryAjax技术完成页面局部更新功能。

4结束语

[BT3]1全媒体与公共图书馆

全媒体,狭义上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从广义上讲,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给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这类新体验都可以纳入到全媒体的范畴中去。全媒体的流程再造正是基于媒体工作者对传统媒介形式没落的主动应对,实现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开展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媒体通道的多样性,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的信息、更多角度、更多视觉满足的阅读体验。

全媒体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目前虽不算广泛,但许多图书馆的新服务已呈现出某些全媒体特征:如图书馆数据库、知识库中全媒体的信息,其中包含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内网和外网形成了统一的网络平台;一些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的数字技术平台推进了自动生成信息库和知识库;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跨时空的服务并提供图书馆多次开发利用等。

[BT3]2中学生利用图书馆状况――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2.1办证情况[3]图1广州图书馆青少年证月办证量(2013.6-2014.12)[TS)]

自2013年6月以来,广州图书馆青少年证每月办证量及增长情况见表1及图1。

2.2资源使用情况

自2013年6月开办青少年证以来,读者每月使用青少年证和少儿证的人次见表2及图2。

2读者每月使用青少年证和少儿证人次[TS)]

通过使用人次和累计办证数,可得出青少年借书证单位区间的使用频率(见表3及图3)。

[HT5”H][Z]表3青少年借书证使用频率(使用人次/累计办证数)[

此外,2013年6月―2014年12月青少年证共外借图书248,834册次,少儿证外借图书2,998,009册次,青少年证借阅量为少儿证的8.30%。

[BT3]3结果分析

3.1中学生读者的图书馆利用率总体不高

从青少年证的办证量及利用率、借阅量等数据分析,相对小学生及幼儿读者,中学生读者群利用图书馆频率偏低,办证量只有小学生及幼儿读者的27.1%;而办证后的使用情况方面,青少年证为少儿证的14.8%,中学生的外借册次更只有小学生及幼儿读者的8.3%。

从使用频率(表3)看,随着办证量的不断增加,读者办理青少年证后使用的持续性逐渐减少,到15%~20%后逐渐趋于平缓,反映出中学生办证后闲置率较高,仅有约1/5的人坚持使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中学生读者年龄处于12岁―18岁之间,踏入或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思想独立,兴趣爱好广泛,阅读需求相对不高;另一方面,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阅读方式多样化,传统图书馆提供的纸质阅读不再是中学生们的唯一方式。

[3][BT3]4公共图书馆提升中学生群体服务效益的几点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见,公共图书馆针对中学生整体服务效益相对较低。以整体服务效益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的广州图书馆为例,即使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学生群体开通青少年证借阅服务,其整体使用率仍远低于少儿证及成人借阅证,这其中有中学生课程压力大等原因,也与目前公共图书馆对象化服务不够细致,未能真正贴近中学生群体需求有关。从公共图书馆角度出发,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优化对象实体服务

4.1.2[2]从需求出局馆藏。藏书是图书馆服务的物质基础,藏书的不足势必影响读者到馆率和服务效果。在中学生馆藏资源采购方面,应通过借阅历史分析、发放调查表等方式了解中学生读者需求和分布规律,将受中学生欢迎的政治、科学、教育、体育、文学、艺术、历史、科普等类别图书作为采购重点,严把图书质量关,优化馆藏结构。如香港中央图书馆专门设立青少年图书馆,馆藏针对12岁―17岁的青少年,提供教育、资讯及消闲的专题资料,配合在成长阶段中学业及身心发展的需要。除收藏中英文书籍、杂志、有关青少年的资料及剪报、专题单张外,还提供与青少年有关的电子资源及与青少年有关的专题角,包括海外升学资料,校园文学及获奖书籍等。

4.2根据群体特性提供深层次服务

此外,图书馆应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建议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完成部分课业任务,定期组织“图书馆之旅”“图书馆寻宝”“图书馆小知识”等活动,让更多中学生通过活动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学会善用图书馆资源。

4.3个性化数字服务

4.3.2个性化的文献获取方式。虽然处于同样的年龄层次,但中学生个体间信息和知识需求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获取文献的能力和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信息可以针对中学生群体整合集约型的中学生读者服务菜单,为每个服务个体度身定制“我的图书馆”,将各学科资料送到服务终端。中学生通过图书馆的帮助,就可以通过ipad等信息工具和载体建立个性化知识信息库存,阅览古今名著、查询志书年鉴、翻阅数理化题库等均可远程操作完成。

[BT3]5结论

2013年10月,广州市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课题组公布了青少年最信任的媒介排名,前五名分别是课外书、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传统媒介尤其是纸质媒介仍然是青少年最信赖的资源。可见,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图书馆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如前文分析,中学生对公共图书馆利用率相对不高有其主客观原因,公共图书馆能够做的就是让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融合、协同发展,让馆藏文献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应该逐渐形成全媒体信息资源的典藏、管理、服务的新流程,对于中学生这一潜力巨大的阅读群体,更应紧贴全媒体发展动向,根据对象特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双重作用,为中学生群体提供更为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HTK]

[1][ZK(#]裴成发,贾惠芳.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及效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4):31-34.

[2]张璇,肖希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图书情报工作,2009(19):22-26.

[3]赵立清.浅淡图书馆如何作好阅读指导.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90-91.

[4]林运卓.图书馆导读方法与策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三化学;教学策略;措施;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将近十年左右。虽然说在这十年当中,我国的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教学当中已经小有成效。但是有关资料和文献表明,虽然说在这十年当中实施了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课程改革的进展是非常不顺利的。我们就初三的化学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给广大工作在初中的教师一些建议。

一、新课改下初三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不足

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忽视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对化学学科认识的不足,使得学生接受化学课上的“一言堂”教学,并对课堂知识死记硬背,而没有形成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没有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课堂参与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识不够,技巧掌握不娴熟,影响课堂参与深度,导致课堂教学低效。这种学习方式只是针对考试,而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老师只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一个表象,真实的目的是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了解生活和自然,转变为内在的东西。老师要教会学生的不只是化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探寻化学世界神奇的方法。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目前初三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缺乏兴趣去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时候较为吃力,兴趣就会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偏科现象。初三化学虽然比较基础,但是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元素的组成等较为难理解和记忆,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低。

3.新课改理念难深入到实际教学中

在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初三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响应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完美融合。教师的理论水平低下,这导致对于理论的学习较为浅显,所以很难意会真正的新教育理念。教师对于知识的更新无法跟上理念,这样同一个学校里各教师的化学教学就存在差距。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够接受知识,没有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就没有实际集合新理念-以人为本。

4.实验设备较为落后

二、针对教学现状,及时做出教学策略

1.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制订教学任务时,教师要从客观实际着手,对教学任务作普通的描述,要分析的清楚明了。所以,在制订教学任务时,要照顾到任务的各个构成结构,不仅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据教学知识特点分别设定专门的目标,切忌盲目跟风。

2.认识学生

教师展开化学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充分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是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清楚,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不了解,这便约束了教学的高效展开。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借由交流、实验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化学教学。

3.及时指引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堂学习的过程,因为在一个动态的化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真切的交流,在交谈中复习知识点,扩充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于是,在交流中指引,在指引中得到提升,也就提高了初三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更加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老师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改变课堂的气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和初三化学有关的科普小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去学习。例如在学习空气的组成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讲解盐的时候,可以先讲侯氏制碱法主人公的励志故事,这样学生就会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染,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够得到提升。

2.优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应当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即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某一化学现象的理解能力,再遇到该问题时,知道如何动手操作,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初三化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生的实验现象观察,还是公式计算,抑或是化学反应实验操作,都应当形成一种科学的模式,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比如,在叙述某物体性质时,习惯性地先叙述其外在物理特点,然后才叙述其内在化学特性。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应重点培养他们的化学序列思维意识和能力,这种思维的养成,对今后的解题尤为明显。因此,在提高新课标初三化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当先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基础和保障。

3.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的教材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现,很多以谈话的方式出现,因为对每个话题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优点能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的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对于一个化学问题思考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化学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比如,某种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很难溶于水,收集这种气体有哪些方法?请你画出收集的装置图。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后,会很快解答出来的。如果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这样的问题是答不出的。

四、学生生活实践是初三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1.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

2.通过生活实践,巩固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学习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学习了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之后,让学生对雨水的pH值进行测量,对酸雨出现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等等。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初三化学课堂是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重要舞台,而学生生活实践则是学生实践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第二课堂”。

3.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来解释。而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实感受化学反应,掌握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达到真正应用在生活中。例如,"铁钉生锈"是在生活中常见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现象,但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呢?或者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生锈?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来解决,首先分析生锈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总结化学原理,通过对原理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及时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利用(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结束语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性。因此,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不断扩展教学空间、通过化学故事设置生动情境。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实提高学生自主W习能力,夯实基础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敬锋.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23).

[2]杨勇.中学新手D熟手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的对比分析DD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

THE END
1.图书馆馆务公开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组织结构 2024-12-02 图书馆第一课进校园,粤读诗词粤讲粤掂 2024-11-27 2024年广州市白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11-13 栏目更新情况说明 2024-10-13 栏目更新情况说明 2024-10-13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办证须知 2024-10-13 转发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公https://www.by.gov.cn/zwgk/zdlyxxgkzl/whjgxxgkzl/tsggwgk
2.读秀知识库广州新华学院在图书馆官网直接登录资源,如:读秀点击访问 或者在网页往下拉,找到“数字资源”如下图: 2.非校园网访问 通过广州新华学院企业微信平台或“融合门户”(统一身份认证访问→WebVPN→图书馆资源→(读秀) 移动端Webvpn PC端融合门户(统一身份认证:https://xhcas.xhsysu.edu.cn/lyuapServer/login)点击Webvpn访问 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491/4170.htm
3.#数字资源推荐#数据库推荐FirstSearch基本组数据库包所有信息来源于全世界知名图书馆和知名信息提供商。 使用方式:该库仅限于广州图书馆馆内使用。读者请亲临本馆,在读者用机服务区域使用本馆的设备,或使用自己的设备连接本馆Wifi,打开广州图书馆网站,进入“资源”栏目,在数字资源导航中检索或找到数据库,即可使用。 解锁更多最新资源,请通过微信小程序“广图+”或https://weibo.com/1924039383/P4wuhExhx
4.广州市图书馆建设篇3:广州市图书馆建设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原有教育资源的形态, 也极大丰富了教育资源的内涵。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数字资源聚集中心, 正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 美国、日本、欧洲都在积极开展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提升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我国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8vft155.html
5.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义乌市图书馆“博看有声”上线 “博看有声”可以听书。它是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拥有18万个小时、80万集有声资源,全都免费收听! “博看有声”还可以“读”报刊杂志。精选博看多种优质期刊《人物》《新民周刊》《互联网周刊》《读者·原创版》《中国报道》《西藏旅游》《南风窗》《百科知识》《电影中国》《今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6.宅家没事做?看书呀!海量数字资源借书办证,“在线”可搞定海量数字资源 线上选书 线上办证 满足你的家中读书好时光 开卷计划 关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成人读者”,点击“开卷计划”可进入线上荐书平台。持白云区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免费线上借书。 【图书荐购规则】 1.读者可凭身份证现场微信自助在线办理读者卡;已持有读者卡但卡内已借满、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05/c3067164.html
7.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2024年数字资源服务项目成交公告二、项目名称: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2024年数字资源服务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广州智文技术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番禺大道北383号写字楼7栋603 中标(成交)金额:52.8800000(万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https://www.gdzefu.com/n_desc/621
8.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医学数字资源中心 中医与中医药学数字资源中心 工学数字资源中心 外国语言学数字资源中心 广州高校联盟资源共享平台 广州高校免费电子全文库 广州高校创新参考数据库 广州高校期刊评价与投稿 广州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在线 联盟动态 2012年“维普杯”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乒 http://www.th.superlib.net/
9.新快报据介绍,2020年2月起,广州数字图书馆的在线注册范围将从广州户籍人口扩大到所有在广州的人口,即只要手机显示定位在广州的所有人皆可以注册成为广州数字图书馆的读者,使用读者证号码即可以使用广州数字图书馆、广州图书馆APP、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所有数字资源平台上的一切资源及服务。 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0-01/08/content_317_226333.htm
10.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已订购以下哪些多媒体资源?书香广州医科大学“微阅读”平台;Primal人体三维立体解剖库;超星名师讲坛;网上报告厅;新东方学习平台 https://www.shuashuati.com/ti/0a8bee498cb547d2b95550a6788f7c27.html?fm=bdbdsa4310c832eafcfc4875e33a884a6baa3
11.公共广州黄埔区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图书馆以阅读空间建设为载体、配送活动资源为媒介、文化惠民为核心三位一体地激活公共阅读服务阵地。以需求为驱动,进一步拓展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了“总馆+分馆+服务点”三级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服务整体效能明显提升,从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效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于区域经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45fe35a4-0f0e-49ec-a8f7-a0b50cde021a&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