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智能借阅书柜—构建泛读阅读空间优秀案例推荐材料
义马市外国语小学
2023年9月
义马市外国语小学位于义马市千秋路长庚街北段,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学校全面实施“双减”政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凸显教育特色,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素养专业化、学生素质全面化。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为目标,以创建“书香校园”为抓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我校于2022年5月与省新华书店合作,引进16台智能借阅书柜,并实施了分年级区别管理,每生一卡,自主借阅。同时每班设图书管理员2人,负责维持借还纪律、好书推荐、书柜卫生及报修,依托管理平台,开展各项活动。
(教学楼每一楼层都设有智能书柜)
一、工作背景
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的构建是为了创建一个泛读阅读空间,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阅读环境,使用师生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书籍。
(一)阅读空间不足
(二)阅读习惯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化阅读,例如电子书和网络文学,这导致传统的纸质书籍借阅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通过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和更灵活的阅读方式,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三)减少图书丢失和损坏
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常常面临图书丢失和损坏的问题。通过使用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追踪图书的借阅情况,减少图书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四)提高图书馆运营效率
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例如,通过自助借还书柜,师生可以自行完成借书和还书的操作,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图书库存和流通情况,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二、工作举措
(一)组织领导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智能书柜的安装及使用,成立了由校长张军同志任组长,教学副校长王纪春同志任副组长,40位语文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利用智能借还书柜开展读书等活动的方案、监督活动的进展,确保活动的顺利落实。
(二)协同推动
领导小组将积极协调教务处等部门,推动利用智能借还书柜开展读书活动的进展。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鼓励各位语文教师与教务处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师生利用智能借阅书柜的效率,学校将与生新华书店进行合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的构建过程中,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借还。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智能借阅书柜能够顺利进入校园,省新华书店将为我校提供充分的图书资源,同时义马市教育体育局也将给予政策支持,我校针对智能借阅书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智能书柜的书目种类繁多)
三、工作成效
(一)实际应用效果
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通过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并处理读者的借书和还书请求。具体来说,实际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书过程
智能借阅书柜采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每本书进行自动识别。当读者将书籍放在借书柜的感应区域时,借书柜可以自动扫描并识别书籍的信息,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此外,借书柜还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大大提高了借书效率。
(师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借阅书籍)
2.还书过程
智能借阅书柜也采用了RFID技术,当读者将书籍放在还书柜的感应区域时,学校可以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了解到每个年级孩子对各类图书的喜好程度,从而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来更新智能书柜的书目。此外,智能借阅书柜还具有可以提醒读者归还逾期图书、对图书进行自动消毒等功能。
(二)用户体验
1.便利性
(课间孩子们正在认真选书)
2.实时性
智能借阅书柜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更新图书馆的书籍库存,家长可以通过公众号及时了解孩子的阅读内容、阅读轨迹和阅读阅读成效。
(智能书柜智慧大屏)
3.舒适性
(三)规模效益
1.提高图书馆容量
由于借还书柜可以24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可以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让图书馆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书籍和读者。
2.可扩展性
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或增加设备功能等方式进行扩展,以便满足图书馆不断增长的需求。
3.提高效率
由于分布式智能借还书柜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师生可以自行进行借还书籍,因此可以减少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借阅效率。
四、工作经验
(一)经验总结
1.合作与共建
智能借阅书柜的部署不仅需要学校与图书馆、借阅服务提供商等各方共同合作,还需要调动学生、教师等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活动的初期,可以组织一些宣传和推广活动,鼓励师生使用智能借阅书柜,并及时收集反馈,不断优化服务。
(对教师进行智能书柜使用方法的培训)
2.以师生为中心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原则。要深入了解师生的需求和痛点,以此为基础来设计产品。例如,针对师生的借阅习惯、阅读偏好等方面进行调研,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可以全天候24小时通过借书卡在学校的智能书柜进行自助借还操作,完全突破了人工借阅的时空限制,所有借出和还回的书均通过书柜里的消毒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有效保证了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3.智能化技术应用
借助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图书借阅、归还、盘点等环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使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自助借还书、快速盘点等功能,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用户行为、优化图书的种类与分布等。
4.规范管理
5.安全保障
智能借阅书柜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师生的个人信息和图书资源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安全。例如,使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对图书资源进行定期盘点和防盗监测等。
(二)不足之处
1.技术可靠性问题
智能借阅书柜依赖先进的RFID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果技术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借阅服务。例如,RFID标签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借阅;数据传输可能出现中断,导致用户无法及时收到归还提醒等。
2.师生操作复杂性
3.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智能借阅书柜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等敏感数据,如果数据出现泄露或被篡改,会对用户隐私和安全造成威胁。
4.维护和管理问题
智能借阅书柜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果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例如,RFID标签可能会磨损或丢失,需要及时更换和补充;设备也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三)改进措施
1.提高技术可靠性
选择可靠的技术供应商和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同时,可以考虑在设备上增加必要的提示和引导,方便用户操作。
2.简化操作流程
在设计智能借阅书柜时,应尽可能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同时,可以提供操作指南和视频教程等资料,帮助用户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3.加强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
在采集、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的过程中,应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同时,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更新,以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5.强化维护和管理
应建立健全的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对于出现的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同时,应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智能借阅书柜的引进,大大丰富了学校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用科技的力量拉近了孩子们与阅读的距离。学校将充分发挥智能书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满足孩子们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全面推动“诵国学经典”读书活动的开展,全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让“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必将成为我们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