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东莞打工17年的湖北农民工,疫情之下选择了回乡,但是在临走之前,他特意前往东莞图书馆写下了留言。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
这种文采,居然是一位农民工写出来的,在东莞图书馆读了整整12年的书之后。
图书馆,是穷苦劳动人民最好的朋友。
贵族世世代代的统治之所以会崩塌,穷苦人之所以还能有出头的可能。
原因不是工业革命,而是图书馆的普及。
古代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之为贵族?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奴役百姓?
有土地,有知识的人,就是贵族。
而土地,本质上也是知识带来的。
但是学习知识,却是那么的困难。
作为知识的最高殿堂,大学普遍拥有图书馆。
14世纪末,欧洲已经有了75所大学,但是在每所大学的图书管理,所有的羊皮书都用铁链拴着,为了防止这些珍贵的财物被盗。
那个年代买一本书的难度,不亚于今天买上一辆保时捷。
1440年时,剑桥大学的图书馆也只有122本图书,这在当时的英国已算是顶尖水平了。
而同期的中国也在每个官办学校里设立了“尊经阁”,但哪怕是规模最大的松江府,也只敢号称自己藏书万卷。
书实在是太贵了,哪怕是贵族自己都买不起几本。
所有的贵族,都会不惜代价设立家族的藏书阁,这是他们能辉煌千年的核心根基。
读不起书,你就不可能拥有知识,也一辈子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
但是这一切,都在1454年被改变了。
这一年,德国的约翰·古登堡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印刷的机器,从这一天开始,书籍的价格节节下降。
到了十八世纪,英国的书籍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虽然普通穷苦人还是买不起,但看起来也并非是天价的地步。
租借类图书馆,拥有了成立的前提条件。
只要缴纳押金,任何公民都可以去图书馆租借书籍进行阅读,有了廉价阅读的权利。
一下子,全民的阅读兴趣都被激活了,大量的人选择去租书,供不应求之下图书馆开始大量购入图书,图书行业产销两旺。
英国的文化教育,因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并顺势推动了全民教育的兴起。
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工人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再是文盲,很多人在图书馆租借消遣类的书籍培养了阅读习惯之后,开始慢慢的尝试阅读那些严肃的知识类书籍。
然后就出现问题了。
你懂的我都懂,你会的我都会。
甚至我的学习比你还好,能力比你还强,知识比你还渊博。
凭什么你是贵族,而我不是?
以前的贵族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后,会用知识的光环来抬高自己。
我之所以比你富,之所以地位比你高,那是因为我确实比你强。
圣人名言知道吗?秦失其鹿的典故知道吗?元朝为什么丢了天下你知道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治国,怎么管理天下?
而我,什么都知道,所以我天生就应该比你高级。
贵族们温文儒雅、博学多才,在知识光环的笼罩下,穷苦百姓会自惭形秽,甘为附庸。
但现在,贵族们失去了光环,大家都一样,甚至我比贵族更聪明,知识更多,成绩更好。
那贵族们为什么还是生活的比我好?
于是革命就爆发了,最终贵族们被迫取消了奴役百姓的制度,我们进入了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
为什么现代社会普遍承认人人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哪怕你暂时比我有钱,地位比我高,也明显比我聪明,我也不承认你是更高一等的人类。
因为在所有人都能无限制阅读知识的前提条件下,你的后代未必比得上我的后代。你目前的领先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
我今天愿意被你领导,但绝不愿意承认你的孩子生下来就一定比我的孩子高等。
图书馆的出现,破碎了贵族辛苦铸造千年的壁垒,让穷苦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不比贵族差。
博尔赫斯说:
如果真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贵族们最终被迫承认这句话,全拜图书馆所赐。
越文明的社会,知识的获取就越容易,穷苦人上升阶级的难度就越低。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的图书馆全部免费开放,仅需100元押金,租借一律免费。
如果你不把书带离图书馆,那连押金都不需要了。
杭州图书馆坐落在宏伟气派的市民中心,有空调,有静室。
这样豪华的图书馆,欢迎任何人前来阅读,却连一分钱都不要,全部免费。
因此,他吸引了很多穷困潦倒的拾荒者前来读书。
图书馆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先把手洗干净,而每一个拾荒者都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定。
这就是一个文明国家的胸襟,这才是文明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当你成为了一个“高级”的现代人时,你是否还能接受并帮助那些“低级”的现代人。
能接受这一观点,你才是真正的现代文明人。
为什么文明社会对底层人民如此重视?
因为在知识和图书已经廉价到近乎免费的背景下,人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天才。
哪个国家对底层好,哪个国家诞生出来的天才对国家的认可度就越强。
为什么文明社会的人类对穷苦人民都如此的有爱心?
因为在人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天才的背景下,社会阶层会不断的剧烈变动,自己可能很强,但自己的孩子不一定很强。
保护穷人,那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后代。
给别人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今天是他们衣衫不整,明天没准就是自己衣衫不整。
————白岩松
东莞的图书馆,湖北的农民工,两者12年的交织才诞生出了这一篇感人的留言。
图书馆的存在,让知识的火种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中不断的传递和跳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崛起的希望。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重要机构。
————褚树青
国家公共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福利,是你突破自我阶层的工具之一,也是一种能让中华民族不断强大和繁荣的制度保证。
有了这种制度,阶层不再固化,社会不再冷血,穷人不再绝望,人人都有尊严。
任何阻拦穷苦人民学习知识的行为,任何破坏底层人民通过学习知识向上进行阶级流动的行为,都是犯罪!对所有中国人的犯罪!
包括,但不限于阻止穷人进入图书馆。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关闭穷人向上求学的大门,敢于触碰这条底线的人一定会遭到最严厉的处罚,国家也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