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条码ISBN97875013书名编(著)者装帧开本定价(元)出版日期
赵晔,生卒年不详,字长君,东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汉书·儒林传》有传。徐天祜,又作徐天佑,字受之,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其为《吴越春秋》作音注,是现存此书最早的音注本。《吴越春秋》叙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时史事,赵
氏书流传至今,且内吴外越,本末咸备。《吴越春秋》宋时当有刻本,但无传,今存世者以此大德本为最古,此书之版本可著录为
“元大德十年刘克昌绍兴路儒学刻本”,此本行疏字大,传世孤罕,洵为元刊上乘。此本钤有“铁琴铜剑楼”藏书印记,《铁琴铜剑
楼藏书目录》有著录,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次据该本影印出版。
53864862
宋本春秋公羊经
传解诂(全二册)
[汉]何休撰
[唐]陆德明音义
平32402020-01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旧题战国公羊高撰,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
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著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春秋公羊经传解
诂》为汉代何休解诂,唐代陆德明音义,全书共十二卷。何休《解诂》重视《春秋》行文遣辞用句“文字凡例”之归纳,这种经文文
字条例之整理,随着“注经体”的版本体式而流传,被视为《春秋》书法之研究,而成为后世春秋学者研治《公羊春秋》的主要途径
和方法。今据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绍熙余仁仲万卷堂刊本影印。
53967603
元本黄帝内经素
问(全三册)
[唐]王冰注
[宋]林亿校正
平32602019-12
本书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全书十二卷,原书高二十点五厘米,宽十二点四厘米,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
行,黑口,四周双边。卷端题名《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传世最早版本是金刻本二十四卷然残存十三
卷,此本为现存十二卷本之最早版本,且为足本,弥足珍贵。钤印“叶树廉印”“石君”“南易”“归来草堂”“铁琴铜剑楼”等印记。
54064398
宋本欧阳文忠公
集(全三十册)
[宋]欧阳修撰平326002019-11
南宋宰相周必大退归故里庐陵,率众收集欧阳修作品,相互编校,编订《欧阳文忠公集》,成书153卷,内含居士集50、外集25
卷、易童子问3卷、外制集3卷、内制集8卷、表奏书启四六集7卷、奏议集18卷、杂著述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另
有附录5卷。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3至6、38至44、61至63、95、134至143以明抄本配补,钤有“乾
学”“双鉴楼收藏宋本”等印记,曾为徐乾学、傅增湘等名家收藏,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本问世后历代翻刻不断,为欧阳修文集153
卷版本系统中的祖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54167054
李卓吾先生批评
西游记(全十四
册)
[明]吴承恩撰平322982019-09
本书是由明朝叶昼托名李卓吾对《西游记》进行的评点。他的评点理论虽不及金圣叹全面系统,但他上承李卓吾,下启金圣
叹,对《西游记》的奇幻性格,提出了独特见解。其批评文字要言不烦,点到为止,却能够直指精髓,发人深思。此次以河南省图
书馆藏明刻本原书扫描影印,并且潘建国教授作序导读。147
54267023
元本白虎通德论
(全二册)
[汉]班固撰平32402019-09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七九),诏诸儒会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其后所纂之书,名目歧出。盖就帝制所韪之说,纂为一编《白
虎通德论》疑原作《白虎通》、《功德论》二书。《通义》著其说,《功德论》志其事,《通义》非一人所成,《功德论》乃孟坚之笔。是书
《隋志》、《唐志》俱云六卷,宋《崇文总目》、《中兴书目》作十卷,此本凡十卷为大德九年无锡州学所刻,首叶版心镌“平江何永言
刊”。中多缺字,已经前人补写。今据上海图书馆藏本扫描影印。
54367009元本风俗通义[汉]应劭撰平32302019-09
《风俗通》,东汉应劭撰。汉唐书籍中,应劭《风俗通》与洼丹《易通论》(世称《洼君通》)、班固《白虎通》、唐刘知几《史通》、
韩《春秋通》(又称《春秋通例》)并称“五通”,而《风俗通》与《白虎通》最为流行。此本凡十卷,前有应劭《风俗通义序》《风俗
通目录》。应序首页版心下,镌“翁子和刊”。目录有目名、无卷名。正文又作“风俗通义”,后为卷名、卷数,如“风俗通义皇霸卷
一”。此本钤“子清真赏”等三十余印记,知曾经历代多人收藏。封面虽题“板风俗通,实为元本。今据上海图书馆藏元大德本影
印出版。
54462257
明成化本东坡七
[宋]苏轼著平325502019-09
东坡七集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苏轼的诗文集110卷。包括《东坡集》40卷,《东坡后集》20卷,《东坡奏议》15卷,《东
坡外制集》3卷附乐语,《东坡内制集》10卷,《东坡应诏集》10卷,《东坡续集》12卷附校记。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较高的在前,
(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绪年间,有缪荃孙校刊本·民国年间有《四部备要》本。
54564855
宋本春秋梁传
注疏(全三册)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平32602019-07
《谷梁传》成书于汉代,自汉宣帝倡导迄于魏晋,注讲者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程阐、徐仙民、徐乾、刘兆、胡讷、
段肃等十余家,范宁有感于其注讲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不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以解此经,文义违反,颇不利
于后世,遂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采诸儒同异之说,又参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而成《春秋梁传集解》,是
今存最早的《梁传》注解。唐太宗时,杨士勋辅助孔颖达等撰修《左传正义》,乃以一人之力为范注作义疏,分肌擘理,刊削繁
复,文清义约,对《梁传》作了第二次系统整理与研究,终成《春秋梁传注疏》一书。范注与杨疏为梁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在梁学的学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古以前《梁传》一经的研究水平。今据国家图书馆
148藏宋监本影印。
54666835
宋本周礼疏(全十
二册)
[唐]贾公彦等撰平322402019-04
周礼疏五十卷,唐贾公彦等撰,是《周礼》经、注、疏合刻本的开山之作,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刻工王恭、宋琚、
方至、方坚等乃南宋中期补版工人,知版片至南宋中期再印时已进行过修补。刻工还有郑聎、何篨、徐;、陈天锡、何建、李宝、任
阿伴、徐友山、李德瑛等,是元代补版工人,知此版迭经宋、元两代递修,此为元代印本。此书传世者凡三本,一为商邱宋牧仲旧
藏,仅存二十七卷,今归北京大学图书馆。一为故宫博物院旧藏。当年董氏诵芬室曾据上述两本影刻。再有一本即本书,原归朱
氏结一庐收藏,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钤有“结鰄庐臧书印”、“子清真赏”等印记。今据之高清扫描影印,以飨读者。
54760116
宋本毛诗诂训传
(全三册)
[汉]毛亨传
[汉]郑玄笺
[唐]陆德明释文
平32602019-03
毛诗诂训传二十卷,(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释文,宋刻巾箱本。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
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典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时,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进一步疏解《毛诗》
《郑笺》,作《毛诗正义》,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陆德明博采汉魏六朝诸家训诂资料,成《经典释文》。约从
南宋起,《经典释文》中的各部分被分别辑入各部经传的注疏中,今本《毛诗正义》中辑有陆德明的《音义》。此书钤“汪士钟”“阆
源真赏”“铁琴铜剑楼”“祁阳陈澄中藏书记”等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54862370
武英殿本四库全
书总目(全六十
[清]纪昀等纂修平3214982018-05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对四库馆臣们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称“著录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
余种图书(称“存目书”)全部写出提要,这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总目》。全书二百卷,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编撰完
稿,四十七年七月修改定稿。虽然《总目》也有考证失误和评价失当之处,但其对目录学的巨大影响仍然不可忽视,是治学的重要指
引。武英殿刻本完成于乾隆六十年,是《总目》的最佳版本,但流传数量却很有限。虽然此前也有拼页影印本和整理本,但将殿本半
叶影印平装,尚属首次。此次据天津图书馆藏清武英殿本原书扫描,并编制书名和人名索引,便于广大读者翻检阅读。
54964879
宋本河东先生集
(全十一册)
[唐]柳宗元撰平322202019-01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徙柳州刺史,
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河东先生集》又名《柳仲集》《柳仲先生文集》《河东集》等,是北宋古文家柳宗元的文集。
世存南宋咸淳(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年间经廖莹中校正,并由其世彩堂刻印的版本。此本写刻精美,世无二帙,在宋版书中向
被推为无上神品。此本钤有“项笃寿印”“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收秘籍之印”“项元汴印”“项氏万卷堂图籍印”“项墨林鉴赏
章”“牧翁审定”“陈氏澄中藏书”等印记,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次据此本。149
55064688
宋本扬子法言(典
藏版)
[汉]扬雄撰[晋]
李轨[唐]柳宗元
[宋]宋咸吴皉
司马光注
精161502019-01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本扬子法言》,为宋淳熙八年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全书《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是晋李轨、唐
柳宗元、宋宋咸、吴皉、司马光五臣注本,皮纸印造,墨色莹洁,初刻精印,为海内所仅存。扬雄所作《扬子法言》自汉代以来,注家
蜂起,代有其人。自汉至北宋中期,《扬子法言》注有汉侯芭注、吴宋衷注、晋李轨解、隋辛德源注、唐柳宗元注、北宋宋咸重广注
及吴<注等。司马光裒合当时仅存的李轨、柳宗元、宋咸、吴<四家,形成五臣集注,才有五臣注本。南宋淳熙八年刻本《扬子法
言》,为五臣注现存最早的刻本。是书皮纸印造,精雕初印,棱角峭厉,墨色浓润,为南宋刻书之上品。书中避宋讳极谨密,“玄”
“眩”“弘”“殷”“桓”“慎”等字皆缺笔,至孝宗讳“慎”字止,书前有淳熙八年唐仲友后序。
55164848
宋本史记(全二十
八册)
[汉]司马迁撰
[南朝]裴&集解
[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
平325602018-10
本书据日本藏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55262363元本东坡乐府[宋]苏轼撰平32202018-10
本书为宋代苏轼撰。元延佑七年(1320)叶辰南阜书堂刻本,黄丕烈跋。框高18.8厘米,宽12.4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
字,白口,左右双边。此本乃元延佑七年(1320)叶辰于南阜书堂刻,今日所见《东坡词》以此本为最古,是传世东坡词的最重要本
子之一。书中有“玉兰堂”、“辛夷馆印”等印,一九五二年由周叔先生捐献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55365692
宋本临川先生文
集
[宋]王安石撰平322402018-09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是王安石文集最早的刊本,凡一百卷,收王
55463759
元本元丰类稿(全
[宋]曾巩撰平321602018-07
150
《元丰类稿》为宋代著名文士曾巩的文集,共五十卷。此五十卷外本尚有《续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但宋室南渡后,《续
稿》、《外集》皆不传,故今仅存此五十卷本。因成书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故名。《元丰类稿》五十卷完帙,以元大德
八年丁思敬刻本为最古,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之本即为此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八年丁思敬刻本,
《中华再造善本》所据之本亦为此本。
55564220
影钞宋本陆士衡
文集
[晋]陆机撰平32202018-06
陆机(二六一三三)字士衡,三国时吴国吴郡(今属江苏苏州)人,一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陆士衡文集》是陆机诗文
作品的汇编。此次据国家图书馆藏清影宋钞本扫描影印。
55663872
明小宛堂本玉台
新咏
[南朝陈]徐陵编平32202018-06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由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明
赵氏小宛堂覆宋刻本《玉台新咏》,向为书林名物。明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初印本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次影印,即据该本原
书扫描。
55764220宋本陆士龙文集[晋]陆云撰平32202018-06
西晋文学家陆云的文集。陆云(262—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
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其诗颇重藻饰。此次影印,据宋庆元六年华亭县
学刻本原书高清扫描。
55863728
明钞本水经注(全
[北魏]郦道元注平321602018-06
《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
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此次影印的稽瑞楼藏本,是现今仅存的两部明抄本中的一种,乃从宋元写刊本中抄出,有清人何焯、顾
广圻等校跋。
55963988
宋思溪藏本弘明
集(全四册)
[梁]释僧撰平32782018-06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风格保
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也是一部充分反映我国汉末至魏晋南朝
期间哲学社会思潮风貌的著作。151
56063698
宋本管子(全三
[唐]房玄龄注平32602018-06
《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
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
56163780
宋本淮海集(全五
[宋]秦观著平32982018-06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现存秦观文集之最古的版本,盖为日本
内阁文库所藏南宋孝宗干道九年高邮军学所刻之本,见董康《书舶庸谭》卷六所著录。国内亦存有此本,但业经绍熙三年谢雩重
修,此次所选印者,即此重修本。
56263773
宋本尔雅疏(全二
[宋]邢籨撰平32382018-06
《尔雅疏》本传世者有三:一为蒋汝藻密韵楼旧藏,一为宝应刘启瑞所藏三卷残本,一为归安陆心源宋楼旧藏,后归日本静
嘉堂文库。傅增湘先后见过上述三本,并已记入《藏园群书经眼录》。今据以影印的底本,乃当年蒋氏密韵楼旧物。阮元《十三
经注疏》中列有宋椠《尔雅疏》十卷,谓“每叶三十行,每行三十字,或多少一字”即指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56363995
影钞宋本韩非子
[宋]谢希深注平32482018-06
《韩非子》为法家重要代表著作。此本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初钱曾家影宋钞本,黄丕烈校并跋、顾广圻跋。此书宣扬“法
治”,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强化中央集权,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
56464008
明活字本墨子(全
[战国]墨翟著
[明]陆稳校[清]
黄丕烈校并跋
平32382018-06
此本《墨子》为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芝城铜活字蓝印本。该版本前有韩愈《读墨子》,卷首目录之末有“明刑部河南
清吏司郎中吴兴北川陆稳校行”之句,证明为明陆稳校印。该版本后经清黄丕烈校并跋,卷末复翁黄丕烈还留了后记。《墨子》
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
56563971
宋思溪藏本广弘
明集(全十二册)
[唐]释道宣撰平322382018-06
152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广弘明集》是继《弘明集》,收录六朝至唐代凡一百三十余人的著作。以“其弘护法
网,开明于有识”,故称“广弘明”。
56663292
宋本建康实录(全
五册)
[唐]许嵩撰平321002018-02
此刻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建康实录》是
六朝史料集,记载定都建康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起自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建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体例上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
56761748
元本东京梦华录·
元本三辅黄图
[宋]孟元老佚名
撰
平32282018-01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
人情的著作。此次影印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三辅黄图为古代地理书籍。作者佚名。记载秦汉时期三辅(即京兆尹、左冯
翊、右扶风)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等,间涉及周代旧迹。各项建筑,皆指出所在方位。此书条理清晰,为研究关中
历史地理尤其是汉都长安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此次影印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致和元年余氏勤有堂刻本。
56862912
元本分类补注李
太白诗(全六册)
[唐]李白撰
[宋]杨齐贤集注
[元]萧士=补注
平321202017-12
元代萧士=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是在南宋杨齐贤注李白诗的基础上删补而成,是现存最早的李白诗注本,对李白作品的
阐释与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6960505
宋本论衡(全六
[汉]王充撰平321202017-12
仅存篇目,实存84篇。)。《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
《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
哲学文献。本次出版据宋乾道三年绍兴府刻宋元明递修本影印。
153
57062592
宋本白氏文集(全
十册)
[唐]白居易撰平321982017-12
《白氏文集》又名《白氏长庆集》《白乐天文集》《白香山集》。诗文别集。唐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编集于穆宗长庆年
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计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续后集五卷,系白氏手自编定。此次《国学基
本典籍丛刊》所据影印者,乃国家图书馆藏宋刻七十一卷本,其中卷三十二至三十三配明影宋抄本,其他卷次间有抄配,《中华再
造善本》所据之底本亦为此本。此次影印分册编排仍依原书,最大限度保存宋本原貌。
57161854
宋本新刊剑南诗
稿(全三册)
[宋]陆游撰平32602017-12
宋淳熙十四年严州郡斋刻本。本书为南宋诗人陆游生前自定、反映诗人前期作品的诗集,是其诗作结集最早的传本。其抒
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57262615
宋本中兴以来绝
妙词选(全二册)
[宋]黄癉辑平32362017-10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南宋时期八十八家词,以及黄癉自作三十八首。此为宋淳佑九年刘诚甫刻本,有清内府天禄琳琅藏
印。《中华再造善本》曾彩印出版,现我们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再次影印,以飨读者。
57362691
贯华堂本水浒传
(全二十册)
[明]施耐庵撰
[清]金圣叹批
平323982017-10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
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
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众多水浒传的本子中,有一百二十四回本、有一百二
十回本、有一百回本、一百十五回本。通行的是金圣叹批改的七十一回本,就文学上的价值说,最好的也是七十一回本,既可以满
足一般读者的阅读与欣赏,也可以供专家研究之用。此次据明崇祯贯华堂刊本拍摄影印,该本原为刘半农所藏,后归清华大学图
书馆,2004年曾收入《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
57461588
宋本礼记(全四
[汉]郑玄注
平32802017-10
《周礼》《仪礼》《礼记》是反映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凡49篇,是
57562110
元本梦溪笔谈(全
三册)
[宋]沈括撰平32602017-10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为现存最早的刻本即元
大德刻本,原书印刷优美,流传清晰,数易藏主,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从香港购回,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梦溪笔谈》共分
30卷,内容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57662103
宋本尚书正义(全
六册)
[唐]孔颖达撰平321402017-09
《尚书正义》二十卷(唐)孔颖达撰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卷七至八、十九至二十配日本影宋抄本)杨守敬跋。孔颖达于
贞观中受命领衔编撰《五经疏义》,又称《五经正义》。《五经正义》自撰成以来各经经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单行,故有所谓白文
合刻。《尚书正义》此本长期流落日本,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始由杨守敬购归中土。
57761991
宋本说苑(全四
[汉]刘向撰平321002017-09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纂,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
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
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57861397
宋本后汉书(全三
[南朝宋]范晔等
撰[唐]李贤等注
平325982017-08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
称“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
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
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刘昭注,与之合
刊,成今天《后汉书》。
57961403
宋本汉书(全二十
四册)
[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注
平324982017-08
《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
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155
58061007
黄叔琳本文心雕
龙(全二册)
[南朝]刘勰撰平32402017-08
该书成书于南齐末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一部有影响的巨著。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
点,从文学的本质起源、构思与创作、风格与体裁、结构与技巧、继承发展与创新、批评与鉴赏等各方面进行论述。在文学理论批
评史、美学思想史中都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社此次据以影印者,乃清乾隆六年养素堂刻本。
58160048
元本困学纪闻(全
[宋]王应麟撰平32802017-07
本书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和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并称为宋代三大考据笔记。《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
集,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考据学功力。全书包括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十卷。翁
元圻注此书序称:“《纪闻》一书,盖晚年所著也。先生博极群书,入元后寓居甬上,足迹不下楼者凡三十年,益沈潜先儒之说而贯
通之。于汉唐则取其核,于两宋则取其纯,不主一说,不名一家,而实集诸儒之大成。”本书刊行以后,后世儒者均深以为重。此次
影印采用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为底本,字仿鸥波体,缮写工妙,摹印精良。
58261144
宋本世说新语(全
[南朝]刘义庆撰平32982017-06
《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
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
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
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
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58360253
宋本说文解字(全
[汉]许慎撰平32582017-05
《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
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历程、汉语文字工具书的编写以及我国古代对汉字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的情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
所用底本是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是国内仅存的三套宋刻元修本之一。
58460277
宋本国语(全四
[吴]韦昭注平32782017-05
156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八国的历史,偏重
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周贞定王十六
年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此次出版选用的底本为
宋刻宋元递修本。
58560239宋本方言[汉]扬雄撰平32202017-03
宋刻本《方言》传世极罕,今所见之宋刻本乃现存《方言》的最早刻本。此本有李孟传序,序文说明李孟传在官寻阳时,曾以
某大字本为底本,将《方言》重刊于郡斋。此本钤有“华亭朱氏”、“横经阁收藏图籍印”、“仁效”、“顾仁效收藏图书”、“顾元庆鉴
赏印”、“扬州季氏”、“季振宜藏书”等印记。明清以来叠经名家收藏,然此书从季振宜家散出后,二百余年沈晦无闻,直至清末为
宗室盛昱意园得之。民国元年(1912)傅增湘又从正文斋购得,最终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今以此本影印,以饷广大读者。
58660222宋本老子道德经[宋]范应元集注平32302017-03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征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凡四十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其内容体现由精气至性命,最后归结
为修心的解《老》思路。此书道藏失收,焦《老子翼》采摭亦不及,洵为道家之佚典。此书在范氏生前曾经付梓,又,书中讳字两
见,“敦”、“慎”缺笔,可证其确为宋本,或即此书之初刻本亦未可知,书中钤有“陈汝言印”、“陈惟允印”等印记,可知此本自元末
即由名家收藏,今归中国国家图书馆。今据此本影印,以饷广大读者。
58760031宋本周易
[三国魏]王弼
[晋]韩康伯注
平32202017-03
《周易》十卷,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释
文。王弼的注,恢复义理学传统,在经文中引入老庄哲学和东汉古文经学的传统。唐代陆德明以王弼本作《周易正义》。此次影
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宋刻本,有明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清秦蕙田跋。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二十八字,白
口,左右双边。
58860383
宋端平本楚辞集
注(全三册)
[宋]朱熹集注平32602017-03
《楚辞集注》宋朱熹撰。八卷。附《楚辞辩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国家图书馆藏宋端平二年(1235)朱熹孙朱砲刊本
《楚辞集注》,为海内孤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书后另附有《楚辞辨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前者为旧注
的考订,后者辑录宋玉以后至宋吕大临的拟骚作品。这一部书在中日外交关系史上还有一段佳话。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
角荣访华。在即将达成协议的9月27日,毛泽东与田中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拿起《楚辞集注》说:“这套书是送给田中首相的礼
物。”,这次会面后的第三天,两国即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毛主席送给田中角荣的就是国图藏北宋端平本《楚辞集注》的影印本。
此次我们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出版,以飨广大读者。157
58960215宋本扬子法言
[汉]扬雄撰
[晋]李轨等注
汉扬雄《法言》之作,主旨在于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自汉至北宋中期,为之作注者有汉侯芭注、吴宋衷注、晋李轨解、隋辛德
源注、唐柳宗元注、北宋宋咸重广注及吴皉注等。又有《音义》一卷,司马光曾裒合当时仅存之李、柳、宋、吴四家并《音义》,形成
五臣《集注》。此本为南宋刘通判宅仰高堂刻本,据书中讳字可知,当刻于宋光宗间。此书曾为文徵明等名家递藏。
59057390
宋尤袤刻本文选
(全十五册)
[南朝梁]萧统辑
[唐]李善注
平322982017-03
《文选》由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选录先秦至梁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七百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分为三十八类,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文选》在传世过程中,多种因素造成其版本和注释相对复杂。南宋淳熙八年(1181)尤袤刻李善单注本《文
选》。此本保存了李善注古本,其中保存的某些旧注比集注本还要多,又参校北宋监本及李善与五臣合注本。学界给尤袤刻本
《文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今存宋单刻李善注《文选》唯一的一个完本”。
59160093
宋思溪藏本大唐
西域记(全三册)
[唐]释玄奘译
[唐]释辩机撰
平32562017-03
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书中综叙了
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
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
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
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现其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此次影印的底本
为宋绍兴二年王永从刻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本,原书经折装,字迹疏朗。
59256591
宋本孟子集注(全
[宋]朱熹集注平32982016-04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成立30多年来,以影印和排印的方式出版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由于这些
典籍的出版往往采用丛书的方式或线装形式,供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典藏使用,普通读者因价格较高、部头较大,不易购买
使用。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适应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趋势,现将经、史、子、集、释、道等国学领域的常用典籍,选择善本,分辑
出版单行本。每书之前均加简要说明,必要时加编书前目录或书后索引,总名《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大学》《中庸》与《论语》、
《孟子》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次影印所据底本,为铁琴
铜剑楼原藏(今藏国家图书馆)宋淳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之《孟子》抽印本,作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
种,供广大国学爱好者阅读收藏。
158
59356607
宋本论语集注(全
[宋]朱熹集注平32782016-03
此次影印所据底本,为铁琴铜剑楼原藏(今藏国家图书馆)宋淳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集注》抽印
本,作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供广大国学爱好者阅读收藏。
159
索引
符号
[天顺]东莞旧志>>>>>>>>>>>>>>>105
[光绪]嘉兴府志(全五册)>>>>>>>>>>>105
[宣统]闻湖志稿(全二册)>>>>>>>>>>>005
[乾隆]直隶达州志(一函四册)>>>>>>>>>103
[康熙]池州府志(全五册)>>>>>>>>>>>110
(道光)重庆府志(全十二册)>>>>>>>>>>112
《三国志》研究文献辑刊(全十册)>>>>>>>>047
《三国演义》插图萃编(第一辑)(全十册)>>>>>066
《历代名画记》版本辑刊(全六册)>>>>>>>>027
《文献》杂志丛刊(1979—1988)(全十九册)>>>>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