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MOOC理念对微课资源网站设计的启示
1MOOC概述
2MOOC课程的运行模式
摘要:作为多媒体教学资源之一,微课能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提供帮助。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微课资源,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在新课导入、理论学习及实验教学等环节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微课;资源开发;实施路径;初中物理
一、微课资源对初中物理学习的意义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资源应用路径
摘要: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挖掘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为例开展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改变师生之间互动情况。通过教学改革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不断完善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此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课上占主导的地位,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上讨论、练习,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通过课后总结、反馈,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所以,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是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目标明确,结构紧凑,突出关键知识点,满足现代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呈现趣味化的视频教学内容[1]。国内最早提出和实践微课的是广东省的胡铁生,他在2013年对微课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将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成适合支持移动学习或自主学习的在线网络视频,并将其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微课一般5~8分钟,符合人们学习规律,可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1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可行性
2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
1微课起源及概念
2物理实验中微课开发、应用现状
2.1以2015年“凤凰杯”江苏省职业学校微课大赛为例
2.2以知网为例
1调查方法与内容
摘要: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进一步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局面。
关键词:学习现状;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学校学生相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控力和积极性相对较差。尤其是当今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使得手机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品,导致一部分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影响了学习生活和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责任,但老师也更应该反思自身教学方法是不是不够吸引学生,是不是过于传统。当今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热潮,“互联网+”模式已经渗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发生着变化。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科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站在讲台上将书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扮演的是讲授者的角色,学生在其中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且教师授业往往是单向的、学生存在被动接受学习的情况,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反思,以此实现知识内化的移动功能。信息化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下图展示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和评价这五方面的比较(见图1):图1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模式对比图
二、信息化教学特点
【摘要】在国内,高职日语专业综合实训中融入微课的教学模式并不少见,但是,关于其微课的教学设计研究并不多见。这两者的结合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训课程的特点和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本文就实训课程微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训教学结合的有效方式、教学设计的意义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日语;实训;微课;教学设计
开展高职日语综合实训时,有效地结合微课的形式,研究课程的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与课程的关系等,是能够有效开展实训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深入开展实训课程的要求。
一、高职日语专业微课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二、高职日语专业实训课程与微课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毕业设计;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学生本科阶段最后一门实践性课程,是检验学生能否合格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考核环节。毕业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实践性环节,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的实际考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专业与技术(简称计科)专业是一个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1],要能综合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获得全面训练,包括资料的收集与消化、方案的选择与设计、结构设计与计算、性能分析指标的分析与论证、技术的研发设计等环节。毕业设计不单纯是学生所学各科知识的基本应用,而是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提高,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较强的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应用能力。